送孩子上幼儿园,绝对不是书上说的那么简单
个人日记
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谈恋爱结婚一样嘛,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啊!
2、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说:上幼儿园可以早点儿开始学习啊,要不在家里成天就知道傻玩儿,啥也不会。
3、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说,孩子早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说他去幼儿园还能多认识些小朋友。
4、还有一些把幼儿园当救兵的妈妈说:以后我儿子就交给幼儿园了!终于有人可以管住他了,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
其实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所以很多妈妈会直接地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孩子“丢”到幼儿园,并坚信孩子会很快适应,就像被扔下山崖的小鹰会很快学会飞翔一样。
大多数的妈妈都成功了,虽然经历了孩子哭闹、生病,各种不适应后,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正常”起来,他们变得喜欢幼儿园,变得独立、勇敢、坚强、成熟。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一直都没有适应幼儿园,他们不停地生病,越来越害怕陌生人,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爱哭。就像幼儿园老师说的那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有自闭倾向。
有一种孩子叫“天天”
《新浪知性》节目中就介绍过一个女孩天天,她生性活泼聪颖,却在3岁上幼儿园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她特别胆小,怕老师,怕同学,怕幼儿园里条条框框的规矩,因此一直特别紧张,父母给她前后换了五个幼儿园 ,她还是无法适应,哭闹不止。最后妈妈只好给她办了退学。因为缺少一个本该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同龄人的环境,天天还是不快乐,但恐惧和脆弱又让她无法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母亲冯丽丽带她走了一段弯路。他们离开了北京这个大都市,转而去乡下生活,当同龄人都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天天却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每天做饭、喂养动物,干农活。
四年后,天天主动要求回到学校,又过了四年,天天又主动要求回到城市里,至今,天天的学习跟得上,朋友也很多,还有很多兴趣班,喜欢跳各种类型的舞蹈,她变得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健康向上。
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叫冯丽丽
在天天的成长道路上,冯丽丽走了长长的一段弯路,但是她收获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当初她狠心把孩子放到幼儿园里,抱着“哭一段时间就好了”的想法生活下去,天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她还会像今天这般快乐么?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挑战,幼儿园的好处不容置疑,但孩子的情绪也不容忽视。
1、当他们自己上幼儿园时完全不能接受幼儿园的套路,原来“在家里说的好好的”和“到了幼儿园”完全是两回事!
2、事实上,孩子只要去一天,他们就会发现幼儿园根本不好玩,幼儿园里他们不能接受的东西远远比那些玩具多得多。
3、告别可以短暂,但绝不愉快!我们根本无法狠心掰开孩子抱在大腿上的手,无法在他们哭得惊天动地时扭头就走。即使我们做到了,孩子第二天会更加敏感害怕,用尽浑身解数缠住你,分离焦虑会升级。
4、书上骗我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老师怎么会像妈妈呢?她根本没时间抱我,我跟她说话她也没听见,我不要睡觉,我不想吃饭,她一直在勉强我!
可惜,作为妈妈,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耐心。有的孩子因为情绪得不到疏导,会一直惧怕幼儿园,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害怕与人相处。他们表面上接受了幼儿园,事实上心理的伤害会持续很久很久,甚至伴随他们的一生。
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一、对孩子说实话
说幼儿园特别好玩,就像告诉他们打针不疼一样,他们很快就会发现真相,然后更加抵触和逃避。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要开始过集体生活了,集体生活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都会满足你的要求。从今天开始你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如果你遇到麻烦,就跟老师说,老师会帮助你。”
二、允许孩子发泄他的负面情绪
孩子面临新的生活,紧张情绪不可避免,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哭,或者粗暴地把他放到幼儿园,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得不到缓解。如果孩子大哭,不妨先抱他一会,并温柔地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紧张,妈妈第一天去幼儿园也很紧张(此时可以谈谈自己小时候去幼儿园的经历),后来过了几天妈妈就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了,你也一样的。”
三、及时找准孩子的症结
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有的孩子因为害怕和陌生小朋友相处而十分抵触幼儿园,妈妈不妨寻找机会让他多与陌生孩子接触(如商场的淘气堡),并适当退出孩子的视线范围,暗中保护,制造他和陌生小朋友单独相处的机会。
或者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家长结为好友,经常相约带几个孩子一起玩,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有了朋友,慢慢就会自动开启喜欢去幼儿园的模式。
不愿在幼儿园午睡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初期无法顺利午睡,因而不愿去幼儿园,有位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态后,就每天接她回家午睡,孩子就十分喜欢去幼儿园了,家长心想大不了以后上半天。但是过一段时间,孩子熟悉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居然主动提出在幼儿园睡。
有更好的去处
孩子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幼儿园却要孤零零面对很多社会人,他们当然更愿意呆在家里自由玩耍。这时候就需要家里所有人退出宠爱模式,不要以孩子为中心,尽力陪他玩。孩子到了三岁心理上是十分需要同龄人陪伴的,如果他们能发现家里没有幼儿园好玩,就会慢慢开始接受幼儿园。
害怕老师批评
有个孩子因为受到老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她的妈妈没有勉强她,而是私下给老师打电话,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以及对老师评价的重视,于是老师就给孩子打电话,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十分想念她。这个孩子试探着去了幼儿园,老师又及时地表扬她鼓励她,很快帮她度过了焦虑期。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不爱上幼儿园的理由,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麻烦比引导他们发现什么更有趣还要重要。只要家长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就能帮他们度过短暂的不适应期。
每个孩子都应该从自己的小家庭里走出来,慢慢学会变成一个社会人,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的时间相对漫长,也需要老师和家长走一些弯路来帮助他们。
为了避免惨烈的分离,我们值得多用一些智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