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昨天的火车
个人日记
故乡的小镇,没有招手即停的的士,没有循规蹈矩的公交车,但有力大无比的火车。火车经过小镇的时候,鸣着响笛,冒着浓浓的烟,发出“哐当哐当”的沉重的钢铁撞击声,空气中也释放出令人震惊地颤抖,让人明显地感觉到钢铁巨人的呼吸。童年的火车就是以这样的印象,行驶在美丽富饶的松辽平原上。
小镇的历史很短,也不过一百多年。小镇原是遍地大豆、高粱和玉米的乡村,没有几户人家。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沙皇俄国,取得了满蒙铁路的修筑权后,在小镇设置了火车站。从长春站始计算到小镇四站,所以小镇也称“四站”。建国后,因为县城不通火车,小镇交通便利,县里便把大一些的企业建在这里,加上省、市辖的企业大小几十家,上万工人。小镇成了比县城还大一些的工业重镇。毋庸置疑,没有铁路、没有火车,就没有这个小镇,更没有小镇的繁荣与热闹。
满蒙铁路的称谓已成为历史。现在作为中国铁路大动脉之一的京哈铁道纵贯小镇的东西,把本来不大的小镇分割成道上和道下两片。不分昼夜驶过的火车常常呼啸地穿城而过,寂静的时候,躺在家里的土炕上有微微震颤的感觉,巨大的轰鸣和震颤过后,又把寂静散落在铁道两边的巷陌间。远去的火车,也把孩提时的感动和梦想带向了远方。
火车站位于小镇镇偏西的地方。这是一个美丽而有些陈旧的小站,几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的日式建筑,组成了小镇车站。记忆深刻的日式建筑窗户很小,墙特别的厚,房盖是黑色铁皮的,虽然历经沧桑几十年也不腐烂不漏雨,依然日日风雨无阻地迎来送往,张开怀抱拥抱每一个旅者。它的坚固和别具特色的美,凝聚了时间的香醇,蕴藏着历史的故事。与车站配套的还有几十间铁路工人家属房,也是清一色的日式建筑,和车站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火车站的北面是日本人留下的一片樱花林,正值花期时,白色和粉红色的樱花给人奔放热烈的感觉,远观如诗如画,极尽绚烂,妩媚多姿;近看其花灼灼,娇艳无比。淡淡的樱花的幽香随风飘浮在火车站的空气中,沁人心脾。夕阳下,置身于火车站附近的迷人景致中,令人怀疑是否来到了东洋的乡村小镇。
儿时经常到樱花林里玩耍,也时不时地到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闲逛。我的家在道上,父母亲的工作单位都在道下,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有人看守的火车道口,我也经常因为到父母单位去玩耍、找人、办事或者洗澡等,无数次地往返“叮咚”作响的火车道口。所以对火车道两边的情形和大致情况,了然于胸,至今还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小镇的车站,是不上等级的小站,如袁鹰的《小站》里所描写的“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但是由于在祖国的大动脉线上,一列列火车来回地跑动,很少有长时间的安宁和停歇。
儿时,父亲是单位的采买员,经常出差在外。总在忙三火四地为厂子里紧缺的配件追赶着火车。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回到家里的父亲,总是眉飞色舞地叙说着外面世界的精彩,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无奈。没坐过汽车,甚至没有坐过马车,也没有骑过自行车,作为厂子外交人员的父亲却“拥有”着火车。我们家六个孩子,谁也没有坐过父亲的火车。火车就这样离我家很近,只几分钟的路程,一眼便可望见疾驰而去的火车;火车又离我们很远,可望不可及。这中间似乎是留下可以任意想象的空间,似乎必定要发生某些故事。
我常常在火车刺耳的汽笛声中猜想火车可能到达的目的地,我知道有一趟国际列车是开往莫斯科的,这趟列车不像其它列车那么破旧,而是很新的绿皮车,每节车厢上都有一个庄严的国徽,每周只通过一次,我企图在转瞬即逝的车窗里看看苏联人高额头大鼻子的样子,但是每次都乘兴而来失望而归。我也曾猜想着父亲坐火车的样子,还按照年画里天安门的图案想象着北京的模样。但是我想不出莫斯科的模样,因为没有可参照的。我只是幻想着,却从来没有向父亲提出过坐一坐火车的请求,那时的孩子是不被重视的,是没有发言权的,向家长提要求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这要求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
【二】
想来儿时真是只有幻想而没有行动的日子。但是幻想的时光并没有留下美丽的倩影,命运便给了一次与火车初识的机会。对东北生活的不适应和对故乡的绵绵思念,促使外公决定回老家四川生活,还要带姐姐和弟弟一同回老家。虽然对外公不领自己回四川有些许的不满,但是送行总是要去的。记得那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心情就像黄昏,在向下一点一点的滑落。柔美的殷红夕阳,疼痛了我的双眸。停在站台上的火车,大概有十余节车厢,绿色的油漆有一些脱落,锈迹斑斑。车厢内,座椅是木质的硬邦邦的。但是,外公和姐姐、弟弟还是兴高采烈地坐进去。忙乱之中,特地准备的东北国光苹果散落在站台上,收拾好递进去,火车汽笛一响便轰然启动了,很慢很慢,紧着跑即可跟上,一会便跟不上了。消失在眼前的火车,把外公带到了遥远的四川老家,也带走了有外公呵护、陪伴的童年时光。一年多后,火车只带回了姐姐和弟弟,而把外公留在了四川,并且永远留在了他朝思梦想魂牵梦绕的故乡。那时的我不止一次地幻想过四川的模样,我儿时的印象中号称天府之国,被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四川是世界上最神秘、最美好、最向往的地方。
送外公的时候还没有上小学。转眼就读小学三、四年级了,同班同学里铁路子弟不下十名。这些铁路子弟都坐过火车,那种铁路子弟的优越感和把坐火车不当成很特别事情的超脱,溢于言表。记得同学说:“不需要花钱,只要提一下是铁路子弟就可以把他拉到四平”,同学说得是那样的轻描淡写。小镇距离四平三十公里,有三站,是地级市,是我儿时心目中的大地方。同学的话,像平静的水面丢进了一粒石子,我的心不再宁静,看惯了火车奔跑如飞的样子,内心渴望想体验一下那到底是什么滋味,人坐在上面是什么感觉。
我把想坐火车这个内心的秘密,告诉了一个和我要好的铁路子弟的同学,于是就有了我们秘密出行去四平的那个星期天。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却是忽阴忽晴的,惴惴不安的。我随那个同学从道班的大铁门悄悄地进入站台,就像地下工作者。等待的时间不长,一个冒着浓烟的绿皮车呼啸地驶入站台,我们像做贼一样的迅疾地上了火车,选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坐下了。随着一声笛鸣,火车慢慢启动,我的心也随之忐忑起来。我担心查票,担心补票,因为我只有两三角钱,只够买一个面包的,不够买票的五角钱,再说了如果补票的话就得饿肚子。
第一次坐在行走中的火车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觉得稳稳的,窗外的景物在缓缓地向后移动。第一次仔细观察车厢,车厢内的布置与送外公那次观察到的情况基本一样,车上人不多,从穿戴上看,工人、农民、干部都有;年龄上看也是参差不齐,一个老人趴在小桌上呼呼大睡,一对年轻男女边磕瓜子边嘻嘻哈哈地聊天。坐火车的人都显得很悠闲的样子,他们要去哪里呢?
记忆最深的是车厢内乌烟瘴气的,会吸烟的人无所顾忌地吞云吐雾,那时在车厢内吸烟是允许的,车窗下的小桌旁各有一个烟灰缸,专门用来弹烟灰和装烟头,列车员会定时前来清理、打扫。车厢的走廊上,垃圾杂物遍地脏兮兮的。车厢内糟糕的空气和不整洁的状况,好像心仪已久的姑娘居然以很丑模样出现在眼前,让人失望,平添几许淡淡的惆怅。这次期待已久的旅行让我明白,任何凭空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必然会有巨大的差距。幻想越是美丽,现实可能越是残酷。三四十分钟的旅程很快过去,顺利逃票到达四平市。
出了四平站,怕查票的忐忑和恐惧一扫而光,映入眼帘是一个有很多楼房、马路宽并且平坦的大地方。游玩之后,我知道四平确实与小镇不同,这里人很多,商店也很多、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的穿戴也比小镇更新潮更现代。这便是我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楼高、马路宽、人多。
回来的时候,就没有去的时候那么幸运了。遇到查票,同学有关是铁路子弟的理由不被接受,让我们补票,我们说没钱,于是被带到车长办公处,由车长处置。车长问我们到四平做什么?我们说买作业,并拿出两个作业本让他们验证。车长说小镇连作业本都没得卖?我们答脱销了……,有的旅客冲着我们笑,车长也笑。笑什么呢?笑我们的理由不充足吗?还是笑我们的谎话编的不圆呀?后来我想,一定是笑我们傻。傻,不花钱坐火车,不花钱逛大地方也叫傻吗?
凡事都怕有第一次。第一次顺利地坐火车之后,四平这个大地方不再是遥远的地方,有了好电影要来看,买个鞋买个衣服也来,没事闲溜达也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还去了离小镇更为遥远的长春,需要坐近两个小时的火车。当然那时坐火车能不买票就不买票,把免费蹭车进行到底。
【三】
以至在后来的岁月里,在我人生的重要节点上都与火车有关。比如第一次长期离开家乡当兵,就是乘运兵专列走的;做生意时也是在火车上风里来雨里去;现在亦是因为工作原因,坐着火车匆匆忙忙地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火车上,我仿佛觉得时间与地名有关,某个时间点便可到达某个地方。火车把人载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又觉得人像神仙,一觉醒来或者到了首都北京,或者到了北部安静的边陲小镇,或者到了南国开放的前沿都市……
岁月的列车满载着记忆中的风雨雷电,带走了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在那日式建筑的火车站里留下了落叶般的感叹。当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陌生的地方不再陌生,远行的步伐沉稳而又坚定,都是奔驰的火车给了我远眺的目光,给了我不断地向目的地进发的勇气,和一站一站永不停歇的信念。
光阴荏苒,从懵懂少年到如今,三四十年过去了,依然对火车情有独钟,依然把乘坐火车去旅行看做是很惬意的事情。如今,已经很少见到绿皮车了,快车和特快稀松平常,动车和高铁时代已经来临。现在的小镇每天只停靠两个管内慢车,我经常坐在快车或者高铁上从小镇一闪而过,小镇的模样还没看清就消失了。坐在真正奔跑如飞的高铁上,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想着如眼前的景致一样瞬间逝去的岁月,心里有陡然生出无以言表的感慨。飞扬的心绪像坐上了开往昨天的火车,去追寻那些美好的过往和难忘的日子。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正在经历时不觉得是此生唯一的一次,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正在经历或者拥有时并不在意。记得父亲患淋巴癌去北京治疗,我陪父母亲坐火车到北京看病。虽然那是一次无法愉快的旅行,可那是我与父母第一次一同乘坐火车,没有想到也是最后一次。拷问自己,或许把一切看得很轻,习惯于随着火车前进的方向把目光投向更远更远的远方,幻想着远方一定有一个醉人的风景,而却忽视了生活本身的存在。天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云朵,岁月的云朵飘走了就永远不再回来。人在旅途,不仅要奔波跋涉,还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眼前的景致。或许眼前的景致,就是你一生旅途中最美的景致。
如果真有开往昨天的火车,我会义无反顾地乘坐它。即便是一副饱含沧桑的模样,即便是带着气喘吁吁的呼吸,即便是着一身锈迹斑斑的外衣,只要它还记得那个不大的小镇,还记得一个孩童曾经的感动,我就欣然地坐上满载昨日情怀的火车,让心随火车一起奔跑……
(2015年3月 22日于家中)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1155.html
文章评论
...
你的作品?
烟夕暮雨
文章中"火车"
烟夕暮雨
一语双关,很不错的一篇叙事散文!
西南
叔叔,从您的作品里知道了岁月不饶人,现实中开往昨天的火车没有,但是不留余地的,开向未来的每分每秒都在行进,或许珍惜当下的美景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以为然。我也要努力记录见过感受到的一切美好,虽然我的经历还太少,谢谢叔叔带读者走进您的生活,让我们也警觉时间匆匆,务必要珍惜!
冰且留住
如果时间能倒流,很愿意回到小时候。故乡的小镇,一直回荡于心的,悠悠袅袅的火车情怀。感叹于老师精湛的笔,浓淡相宜的滑过小镇的四季!也勾起我的小镇情怀,还有那酸甜可口的国光苹果……[em]e160[/em]
细雨潇潇
昨日虽已远去,但昔日的岁月珍藏在了心底,陈旧的时光里总有那么多美好难以忘怀。
夏风雨翼
好文采,加油喔
坐看云起 (淡网)
开往昨天的火车,悠悠的往日情怀。
文邃
这怎么是四十一年前,我从长春去四平的那感觉……哈哈!
雪千寻
欣赏问好朋友
雪千寻
《鹧鸪天》 闲趣 莫道颦眉烟绪多,红尘砥砺乱清波。 春燃嫩绿匀春色,心醉娇红迎雨梭。 颜易改,意难和,古来福乐费思磨。 风摇画柳惊窗月,斗酒筛诗半竹箩。 写于2015年4月24日
花花世界
童年是美好的,即便是包含沧桑,也令人回味无穷!
秋叶
标题引人注目![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