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歌啸伊江滨
个人日记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江苏江宁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邓廷桢是中英鸦片战争中力主禁烟抗英的民族英雄,与林则徐齐名,其命运也大略相似,曾流放伊犁。
道光十五(1835)年,邓廷桢任两广总督时,鸦片早已由药材变为以走私买卖为主要形式的毒品,大量非法输入中国,造成国内烟毒泛滥,白银外流,严重危害着国计民生。谋禁鸦片而阻力重重。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专程来奥,大刀阔斧地开展禁烟运动,两人通力合作,共同抗英。不久,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次岁(1840年)英军大举来犯,先攻奥,不利,转攻闽,邓廷桢全力督防,终因对方船坚炮利,厦门、定海,先后失陷,于是群谤蜂至,投降派抬头。是岁九月,邓廷桢与林则徐同被夺职,贬戍伊犁,邓廷桢比林则徐早一年抵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赦还,在祖国的西陲度过了两年流放岁月。邓廷桢文才极高,著有《双砚斋词钞》。
1
九嶷云黯,更匆匆。去跨南国孤鹤。天上琼楼寒自好,偏向琼田飘泊。磨蝎身官,飞鸿爪迹。生气还如昨。海天兜率,旧游应许寻著。
侬亦珠峤余生,乘风飘渺。来听龟兹乐。一种天涯萍与絮,腰笛而今零落。北府兵销,西州路远。旧梦时时错。华年知几,翠尊聊为公酌。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正直的官吏,有为的人才,横遭贬斥,流放遐方的事例并非鲜见。楚之屈原、宁之苏轼都是一代俊才,前者行吟泽畔,后者步啸岒南,所不同的是,屈原忧苦哀愁,终于自沉于汩罗江底,而苏轼则旷达观,善于自我排遣,在放逐的岁月中自得其乐,竟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岒南人”的绝妙诗句。邓廷桢以衰老之年,西行万里,来到景物、民风与中原迥异的伊犁,对苏轼充满景仰之情,因此,别出心裁,邀集流放同仁,小集其寓所,为这位北宋大文豪过生日,各赋词章,一则纪念先贤,二则宣志述怀。邓廷桢年龄最长,率先写了这首题为《百字令·东坡生日》。词比诗更为轻灵,句式长短参差,富于变化,跌宕、跳跃性强,但音律讲究更为严格,并不易写,而邓廷桢精于此道,写得妙语如珠,利用词体结构的上下阙的辉映关系,上阙咏东坡,下阙自抒怀。苏轼虽为盖世奇才,却难守天上琼楼,“跨南飞孤鹤,半生飘泊,留踪岭南。邓廷桢的身世也同病相怜,以其”珠峤余生,乘风飘渺,来听龟兹乐”,被发遣到西域的绝塞来了,东归茫然,旧梦难圆,孤独寂寥,只能同古贤亡灵相互慰恤,举杯对酌,词中虽无半句凄惋之语,却明明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怨,流溢着缕缕情愁。
忠而见谤,功而见黜,自古令人扼腕。邓廷桢主奥、主闽、政绩斐然,筹海、禁烟、反抗洋人入侵,更是封疆大吏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这一切竟被罗织为流放边陲的莫须有罪名,当世之浊,可以概见。邓廷桢万里戍边以后,心情相当苦闷,孤独感一直在咬噬着他的心,一度恍同失落,他怕孤独,却又执着地去追求孤独。这反映着他那本来不宁静的心变得更加不宁静了。这种心情在一次记述春游绥园的《金缕曲》中得到了尽情倾泻:
怕说春明媚。掩闲门,枝横瘦绿,苔生荒翠。忽漫招携联骑去,为访柳疏花腻。把细径,春痕穿碎。一角牙旗风外展,敞银屏,浅酌蒲桃醉。催羯鼓,蔗竿戏。
俊游却话当年事。黯飘零。么弦十八,红桥廿四。未必尊前愁暂祓,转教花销英气。枉自拟,山阴修禊。雁柱华年真一梦。问啼鹃,可解离人意?春渐老,劝归未。
美好的春天本来是人人喜爱,人人陶醉的,然而曾历荣华富贵而今憔悴、落魄者却“怕说春明媚”,宁肯终日掩门谢客,任他苔生阶上,花隔门外,都已与己无干,视若不见。此番春游偏又重新踏进了万紫千红的现实世界,现实的春和情意的秋,现实的暖和情意的寒,遂毫不留情地相互冲突起来。至此,难免不勾起诗人痛苦的回忆:“未必尊前愁暂祓,转教花销英气”,此时的邓廷桢,意气销沉,感到世事迷离,真如一梦,而啼鹃虽鸣叫枝头,却并必知人心意,春意渐老,年华飞逝,一切过去的都不得返回。结尾“劝归未”,意味深长,又含酸楚,真是余韵无穷。
2
今年绝域看冰轮,往事追思一怆神。
天半悲风波万里,杯中明月影三人。
英雄竟污游魂血,枯朽空留后死身。
独念高阳旧徒侣,单车正逐玉关尘。
这是一首悼念为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而英勇捐躯的关天培老将军而赋的诗篇。这时邓廷桢已屋戍所,其好友林则徐也正在赴戍途中,中秋月明,独对波涛西去的伊犁河,不由得黯然伤神,百感丛生。邓廷桢回忆起道光十九年(1839年)与林则徐、关天培同登虎门沙角炮台望月,登山之极巅,纵论筹海、防夷大计,何等豪气冲天,而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关天培竟战殁于靖远炮台,一场英雄的海疆保卫战以失败告终。诗中虽未公开发表什么议论,但弦外之音,人人都可以领会。
邓廷桢虽身在贬戍,始终心系时事,忧国忧民。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所赋的《岁除志感,兼呈少穆尚书》一诗中流露出他的隐忧:
闻道东溟外,秋来已罢兵。
皇风宣远海,天意重苍生。
牖户谋宜亟,欃枪扫欲平。
所希筹笔者,莫恃敦盘盟。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投降派眉飞色舞,把它吹嘘成“皇风宣远海”,邓廷桢不得不重复其词,却意在提醒这一“敦盘盟”并不可恃,可见其忧心忡忡,词晦意深了。
十九世纪的俄国正步步向东推进,清朝鸦片战争的失败更助长了它的野心,伊犁与沙俄掭录相接,筹塞和筹海同样重要,每当邓廷桢徜徉伊犁河边时,目睹这条巨川滚滚四去,忧心如焚,乃击剑长歌:
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
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
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
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
诗为五律,庄肃沉雄,情思跌宕,许多话欲言又止,不仅写出了祖国新疆巨川的宏大气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诗人防俄、固塞的爱国忧思。
道光二十一年(1843年)秋邓廷桢遇赦东归,这本是他梦寐以求的。初至新疆处处不惯,觉得这里满目荒凉,及至即将告别,却又恋恋不舍了。在他所赋的《天山题壁》中借咏天山,表达了对西陲壮丽河山的惜别之情:
叠嶂摩空玉色寒,人随飞鸟入云端。
蜿蜒地干秦关远,突兀天梯蜀道难。
龙守南山冰万古,马来西极石千盘。
艰辛销尽轮蹄铁,东指伊州一笑看。
3
与公同革职,漫道手虚空。
心念吴钩志,躬迎少穆骢。
大荒看地势,壮赋动天穹。
不忍归鞭举,秋风续唱东。
林则徐,字少穆,来到伊犁惠远城前,邓廷桢为其寻好住处,即将到达时,派人“驾其坐车”到前一站迎接,并亲自到城外迎接。这首五律是写给林则徐的,两人惺惺相惜。邓廷桢与林则徐二人政治主张相同,在同时代并负盛名,早就相慕已久,二人又以同一罪名,被贬谪到同一流放地。邓廷桢先到伊犁,林则徐则因中道防治洪水,赴戍较迟。及其将出玉关,先投诗赠邓廷桢《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
一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瀚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二
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鬒犹喜未皤然。
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
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
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邓廷桢立作两首相和,包含的感情极为复杂,特别是其中的第二首,追忆鸦片战争中共抗英军的往事,而今国事全非,早已不可收拾。忠而见谤,现在虽然“万口褒讥”,但他相信历史是会最终评价千秋功过的。
一
天山冰雪未停骖,一纸书来当剧谈。
试诵新诗消酒盏,重看细字对灯龛。
浮生宠辱公能忘,世味咸酸我亦谙。
闻道江乡烽燧远,心随孔雀向东南。
二
相从险难动经年,莫教薪中厝火燃。
万口褒讥舆论在,千秋功过史臣编。
消沉壮志摩长剑,荏苒余光付逝川。
惟有五更清梦回,觚棱只傍斗枢边。
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余生无几,夜深梦回,遥想难友正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同一归宿,心涛起伏,难于平静。
林则徐到达戍所以后,二人朝夕相处,剪烛夜话,风雨过从,相互慰籍。这首《岁除志感,兼呈少穆尚书》就是二人交往极密切的生动反映:
独有平生契,龙沙慰寂寥。
吟笺晨互递,酒局夜相招。
患难怜蛩蟨,芳馨揽桂椒。
清时多雨露,休怨故山遥。
4
邓廷桢与林则徐是一生的莫逆之交,他们之间唱和的诗词很多,不妨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早在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邓廷桢协助林则徐,在虎门销烟237万多斤,填《高阳台》词以志纪念:
鸦度冥冥,花飞片片,春城何处轻烟。膏腻铜盘,枉猜绣榻闲眠。九微夜爇星星火,误瑶窗,多少年华。更那堪,一道银潢,长贷天钱。
星楂恰到牵牛渚,叹十三楼上,螟色凄然。望断红墙,青鸾消息谁边?珊瑚网结千丝密,乍收来,万斛珠圆。指沧波,细雨归帆,明月空舷。
林则徐仍用这个词牌填词《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次韵作和。词中指陈鸦片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对禁烟的胜利充满了喜悦: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唇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桴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虎门销烟后,加强海防,增加炮台,添铸大炮,严阵以待,对击退英军的来犯,充满信心。邓与林各乘一船泊于虎门海上唱和。
邓廷桢作《虎门雨泊,呈少穆尚书(己亥)》:
戈船横跨海门东,苍莽坤维积气通。
万里潮生龙穴雨,四围山响虎门风。
长旗拂断垂天翼,飞炮惊回饮涧虹。
谁与沧溟净尘坱,直从呼吸见神工。
林则徐回诗《和邓嶰筠前辈虎门即事原韵(两首)》:
一
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舻风。
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
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
二
拜袞人来斗指东,女牛招共客槎通。
销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
下濑楼船迟贯月,中流木梯亘长虹。
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在伊犁戍所,这老哥俩更是亲同手足,患难与共。经常在一起写诗填词,饮酒唱和。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初五,林则徐记载:“昨夕五鼓忽起北风,随即落雪,至今日午间而止,积有五六寸。此雪立春前一日,自是丰年之瑞。嶰翁作一诗来,即依韵和之”。
邓廷桢《立春前一日雪》:
和风五日转新年,入夜龙公忽弄妍。
七宝庄严开法界,万花飞舞及春前。
光莹自熹同冰洁,性冷何妨比玉坚。
竹叶满阶寻爪印,忍寒相伴有胎仙。
林则徐《和嶰筠〈立春前一日雪〉韵》:
三白祥霙记隔,报春又缀六花妍。
酿从解冻条风里,飞在迎韶彩仗前。
飘絮却疑新柳起,压枝还助老松坚。
人间多少销金帐,谁似行吟鹤氅仙。
诗中描绘了伊犁的雪景,以新柳来赞咏报春的雪花,以老松的傲霜斗雪来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品格,也道出了他们盼望举家团聚而又不可能实现的愁苦。
邓廷桢作《人日复雪》一首:
太史占云已妙妍,灵辰霏屑又蝉嫣。
开门恰值鸡粘采,俯槛重看鹤夺鲜。
最喜无心从抗坠,未宜因物赋方圆。
会当消作桃花水,直下阴山敕勒川。
林则徐作《又和人日雪诗》,云:
谁将玉戏斗春妍,姑射神人一笑嫣。
新粉著衣飘彩胜,糁尘铺水露冰鲜。
兜罗绵软侵阶薄,顷刻花开抱树圆。
禁得嫩寒残梦觉,倚栏吟想杜樊川。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元宵佳节,惠远城内满街花灯,满街游人,歌舞管弦,欢声如潮。林则徐日记写道:“遣人赴各处贺节。午后嶰翁来,遂留晚饭,并邀吟仙、子期俱来,食毕放烟火。月色如昼,复与嶰翁诸人踏月出游。市上有演台阁、唱秧歌者,二鼓归。作诗一首与嶰翁”。
春衣典得买今宵,逐客愁怀对酒消。
踏月吟鞋凉似水,遏云歌板沸如潮。
楼前夜市张灯灿,马上蛮儿傅粉娇。
试问双幢开府日,可能恣此两逍遥。
邓廷桢回诗一首《奉和少穆尚书元夕步月原韵》:
边城也自作元宵,缥缈天山雪正消。
熊隼猗那飘画戟,鱼龙曼衍踏春潮。
风姨舞罢吹衣细,月姊妆成满镜娇。
良友佳儿足幽兴,两家蜡屐未嫌遥。
林则徐给邓廷桢送鱼,邓赋诗一首《少穆馈鱼,口占示谢》:
鲊菹分惠小奁开,绝胜边城买四腮。
枨触江南好风味,三山门外卤鱼来。
邓廷桢给林则徐送了一只鹤,林则徐赋诗一首《嶰翁赠鹤》
不慕高轩足俸钱,却教羁客饲胎仙。
衔书爱近乌丝格,起舞因听雁柱弦。
万里倦飞虽警露,九皋清唳早闻天。
孤山处士还相对,松下风多且避烟。
邓廷桢复诗一首《赠鹤和少穆》:
不舞何曾值一钱,清癯犹得伴逋仙。
已辞珠树谁分料,却解琴心学应弦。
赋里飞还过赤壁,诗中声欲上青天。
攀嵇且博鸡群誉,莫羡高冲碧落烟。
某日,邓廷桢得病初愈,作诗一首《病起》:
紫桂黄耆百裹赢,扶衰才得下阶行。
老嗟锦瑟华年去,病爱金花夜气生。
大道婴儿能载魄,凉秋骚客欲餐英。
不妨坐近弹棋局,久已心情白水平。
林则徐闻邓廷桢生病,每日探视两次。林则徐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此翁年届七十,而耳目极灵(写小字不用眼镜),谈锋记性俱好,喜填词,研求说文音韵”。“此翁今夏大病,几于不起,我日日视之,其本底极结实,是以尚支得住”。林则徐和诗一首《又次〈病起〉原韵》:
三彭二竖谬争赢,推枕依然却杖行。
前度呻吟悲白首,蚤时肥瘠共苍生。
安心胜觅壶公药,归老长追洛社英。
不碍烟霞成锢疾,故山歌啸答承平。
林则徐恭贺邓廷桢病愈。安慰他静心休养,称赞他著书立说,论学不辍。最后告诉他,家乡平安。
道光二十三(1843年)七月七日夜,邓廷桢约请林则徐、文冲、豫堃等集小斋,举办瓜果之会,赋首三首《癸卯七夕,少穆、一飞、厚痷集小斋为瓜果之会,绝句三首》:
一
岂是针楼乞巧丝,微波款款欲通辞。
坐中各有千秋泪,洒向星娥知不知?
二
泛泛秋槎自在行,休将消息问君平。
七襄尽有支机石,那得分贻到老兵。
三
深杯共把近阶墀,拟看辎軿漏渐移。
昨夕银潢风浪恶,渡河芳讯恐差池。
林则徐次韵奉和,作《七夕次嶰筠韵》:
一
金风吹老鬓边丝,如此良宵醉岂辞。
莫说七襄天上事,早空杼柚有谁知?
二
漫道星桥彻夕行,汉津渡口恐难平。
银潢只见填乌鹊,壮士何年得洗兵。
三
针楼高处傍天墀,七孔穿成巧不移。
但恐机丝虚夜月,昆明秋冷汉家池。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邓廷桢奉旨赦免召还。林则徐赠诗《送嶰筠赐环东归(两首)》,云:
一
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
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
二
回首沧溟共泪痕,雷霆雨露总君恩。
魂招精卫曾忘死,病起维摩此告存,
歧路又歧空有感,客中送客转无言。
玉堂应是回翔地,不仅生还入玉门。
邓廷桢复诗,作《癸卯闰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二首》,云:
一
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
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沉思事业非。
遇雨群疑知并释,抟风独翼让先飞。
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
二
事如春梦本无痕,绝塞生还独戴恩。
未必茞兰香共揽,要留姜桂性常存。
百年多难思招隐,半壁隐忧敢放言。
此去刀环听续唱,迟公归骑向青门。
5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闰七月,邓廷桢被召回,赏三品顶戴任甘肃布政使,派他到银川、洮陇、酒泉等地勘察荒地。邓廷桢认真勘察,查出荒熟地一万九千四百余亩,番灵地一千五百余顷,宁夏马厂归公地一百多顷。熟地升科,荒者招垦,被赏二品顶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调任陕西巡抚,署理陕甘总督,后又回任陕西巡抚。在此期间,他始终与林则徐保持着联系。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1846年4月15日)病死于任内,终年七十一岁。
文章评论
白杨
写得非常好,有水平,对伊犁的人文历史很有研究,难能可贵。点100个赞!继续努力。[em]e179[/em] [em]e160[/em]
白杨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罗马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新疆(古称西域),而伊犁是清代新疆政治、文化的中心。 我国素有“东方诗国”的美称,边塞诗是诗坛上一朵绚丽的奇葩。清代又将边塞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奇特的异域情调与粗犷雄放的风格构成了西部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魅力来自西部罡风带来的灵魂震撼。 伊犁——我的家乡,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丰饶!古代无数诗人无不为之倾倒,无不为之动情,他们在伊犁曾写下了成千上万首赞美的诗篇。可是今天的我们,既不知道曾在伊犁有过许多著名的诗人(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也根本写不出一句象样的诗句。真是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香雪海
文思泉涌,哲理深邃。历史典故,鸣人专辑。史志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