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伤不起 (2)

手机日志

赵匡胤



该剧后来改叫《大宋王朝》,让我感觉很是别扭,此前并没有看过剧情,为了确保点评中肯特意去搜了五六集,从主人公壮年投军拍起,看似紧凑,但看到第五集才到戏肉部分,感觉本剧更应该叫《赵匡胤传奇》,首先是因为所有人物都是围绕他而展开,其次就是吸收了大量的野史传说,最宝贵的前三集除了按照史实上的安排他投奔王彦超被谢绝外,基本都在“千里送京娘”和“对弈赌华山”,显得韵味有余而气势不足,开场的辽兵入京画面如同话剧的布景,一几一案一桥一旗都显得很精致但却失之小气,好在陈希光实力充沛的表演和饱满的精神面貌补充了场面的不足,在一部小制作的戏里大显身手,光芒四射(不乏严重美化之处,但气场却是演员自己挣来的),尤其从少年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踌躇满志以及称帝后的志得意满与从容练达表现得层次分明而自然洒脱,陈希光一个人就撑起了整部戏。几位女演员的表演也是庄重而纯真。稍有不满的是情爱戏精雕细琢(京娘戏水拍了十几分钟),而真正展现赵匡胤成长的几场如智擒王峻、高平大战都一带而过(战争场面远不及当年的杨家将),除了郭威与我想象中相符,其他的包括柴荣在内的配角们表演都很单一,而且几乎将所有的谋略都归于赵匡胤,显得剧情极其单薄。特别是高平一战实为赵匡胤发迹,这当中其实有很多的史实细节可以展现(当时周军右路全溃,汉军直捣柴荣的御营,中军立刻陷于敌阵,形势万分危急,如果不是周世宗当机立断,十个赵匡胤也难挽败局)。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战前的赵匡胤就自信满满并立即提出了作战方略(朝服违制且不论,当时的赵匡胤虽然已成周世宗亲信,但仅是开封府马直军使,不可能位列朝班还居于前排,正因为高平一战立下奇功才领严州刺史,在征讨南唐时才平步青云),显然是过于突出了。由此判定,该剧虽然在造型、表演等方面中规中矩,塑造出的赵匡胤仍然拘于民间传说成分偏重的创作习气,与真正的精品还有不小的距离。由闫肃作词的该剧主题曲,虽然同样是略带拔高,倒是总结性地回顾了赵匡胤的一生,于平易处显大气:“走一条披荆斩棘坎坷路,约几个生死同心好弟兄。蟠龙铁棒担肩上,挑起山河还觉轻。拖欠了多少龙虎英雄债,辜负了几多风月儿女情。一腔忠贞荐天下,抚平四海慰苍生。呀,大业成,欢声浓,却怎么反觉得,冷清清的沉重,空荡荡的迷蒙?这才知,什么烛影摇红,什么不义弟兄?人生快慰原本只在拼斗中!”写足了赵匡胤。总分73分。
布景:14 造型:16 剧本:13 表演:16 导演:14
李法曾版《诸葛亮》



我心存敬意,还亲身踏访过该剧的拍摄地——位于湖北襄樊的古隆中诸葛茅庐。该剧风格古朴,十四集的集数使得该剧情节紧凑,精彩纷呈。服装顾问是周锡保教授,服装道具非常靠谱,可以打86分。
布景:17 造型:18 剧本:18 表演:18 导演:15

宰相刘罗锅



在今天这个水煮架空穿越满天飞的时代,宰相刘罗锅绝对可以算是戏说剧的里程碑。这部由阮若琳、冯骥才、谢添等诸多名家顾问的电视剧,首次摆脱沉重的历史,以愉悦大众为目的,口味麻辣而营养同样丰富,以轻松诙谐的风格,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此前如履薄冰的正说剧从内容和主题上得到全面的解放,观众也彻底地放松下来,无须在意其是否历史真实(更何况该剧片尾巧妙地声称“不是历史”)。为紧紧抓住观众,该剧选取清官这个百姓津津乐道的题材,通过忠奸斗智这个贯穿全剧的主线,赋予乾隆皇帝、刘墉、和珅等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强烈的喜剧色彩,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包袱、险境,有的甚至已经逼到绝处,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些层出不穷的戏剧冲突,成功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理。如同京剧戏台上的武生,将手中的花枪投上高空,舞得眼花缭乱,极尽惊险之能事,最后又稳稳接住,呈现出高超的情节技巧,让观众大呼过瘾。但是,全剧又没有立意于肤浅的搞笑与天马行空的构思,而是紧密围绕历史背景进行精心加工,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集中了五花八门、五味杂陈的史料来让故事在好看的同时格外丰满(如刘墉将贡院改为卖完,即是吸收了清朝野史大观中康熙年贡院舞弊一案,以及乾隆爱好谈佛法,僧人多半不能对,很多寺院就将学识渊博的书生临时剃度,以取悦皇帝等),凡奇闻轶事、饮食起居、风俗民情、诗词曲赋、典章制度、风流韵事无所不包,甚至打通文史哲,交融儒释道,以亦庄亦谐,达雅俗共赏,使该剧让大众在狂欢中同时进行了一场康乾盛世艺术文化的巡礼,不但没有因此而混淆是非观念、冲击传统道德,许多方面的处理反而富有深厚的生活哲理与人文底蕴(如在浴池中与刘墉“赤诚相见”,推心置腹,更衣后又找回了皇帝的尊严与距离感)。如每次尽管都是刘墉占了上风,但和珅的地位却丝毫不受动摇,反而经常威胁到刘墉的前程与性命,看似编导不让任何一方获胜,其实在观众心目中早已有了答案。这正是主题曲中呼应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后来的康熙微服私访记虽然也竭力鼓吹“百姓才是头上天”,已明显有拾人牙慧之感。挠历史的痒痒,而不是去调戏历史,这是它和当下古装剧的最大区别,也是该剧取得专家认同大家喝彩的巨大成功,至今火爆荧屏的重要因素。此外,几大主演的默契互动,也是全剧的精彩看点。主演李保田全身心地投入,悠闲而又一身正气,睿智而又其貌不扬的神韵完全颠覆了古代清官不苟言笑,可敬而不可亲的固有形象,尤其辞官时头戴斗笠眯缝着双眼似笑非笑,官场沉浮人情冷暖尽在其中,几近炉火纯青,使得刘墉这个角色成为他演艺生涯的绝唱,但从此也再也没有走出过这个角色,只能塑造这一类人物。在此后的《跳龙门》、《巡城御史鬼难缠》等剧中尽管倾力出演,观众所看到的、记住的还是刘墉。作为从主持变身的第一部戏,王刚的华丽转变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成功,他没有李保田自身气质上的优势,完全凭借惟妙惟肖的表演、漫画式的人物风格塑造出了一个长袖善舞、口蜜腹剑的和珅,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刘墉相比毫不落下风,为后来经久不衰的铁三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与历史上的和珅相去甚远(和珅发迹时,乾隆已是老者),却隐隐代表了传统观念中和珅的形象,一些三流的历史读物甚至按王刚的扮相设计和珅的画像,这虽然不足取,却从侧面映证了这个角色多么受欢迎。相比之下,张国立的演技稍显单薄。在两大主角势均力敌的强烈冲突前,为了讲求平衡,乾隆的角色设定也决定了他不可能过于出彩,更多是担当协调和缓冲作用,但他扮演的乾隆风华正茂、喜怒不形于色,精明处常有沾沾自喜之态,严峻时又让人有天威难测之感,远远强过后来千篇一律的纪晓岚、康熙等角色。印象深刻的是真假乾隆那一集,穿上布衣的乾隆仍不失帝王之态,而身披龙袍的马甲却獐头鼠目,同一个人来演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张国立的功力得到了发挥。这是一部真正献给老百姓,适合一家人坐在一起收看的好剧。片头片尾脍炙人口的曲调、耐人寻味的歌词,让全剧风格高度统一,成为无可争议的精品,用时髦的话说,该剧代表了国产古装剧的核心竞争力,那份韵味,是港台、国外所永远无法模仿的。最后打分,89分。
布景:17 造型:18 剧本:18 表演:18 导演:18

有网友问为什么点评宰相刘罗锅而不点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我个人认为宰相刘罗锅和纪晓岚系列都是对历史的合理变形,但区别在于刘罗锅是漫画式风格,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每一笔画都凝聚了作者的功力与匠心,人物的性格化很突出,属于手绘作品,至此一件,而纪晓岚系列则近于卡通风格,是可以成批复制的东西。卡通也有手绘的,但卡通有其规律(除非一些天才的创作家)存在,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大批量地画,几乎千篇一律,漫画则不然,几乎没有一个人物是相同的。甚至同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也是不同的(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是生动写照),看似闲闲的刻画有时候就是神来之笔,虽是偶得却必须妙手方能铸就,而卡通只要掌握了规律,一般人也能画个差不多。这也是我喜欢漫画胜过卡通的地方。还有,中国式的漫画非常讲求神韵。
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编剧是邹静之,开始几部确实很用心,几乎每部都与正史相关联。如第一部犁头记里有康熙废太子罢黜索额图,第二部八宝粥记里又牵扯到前清的哭庙案,大盗我来也,苏州巡抚朱国治以及金圣叹,食盒记里提到两江总督噶礼,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历史传奇有迹可循,不乏人文气息,后来发现收视率高,就开始大干快上批量生产,质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基本沦为张国立邓婕的夫妻店了。二位在圈内人缘不错,演技却定死了走不出来。铁打的班底流水的美女倒是真的,剧情越来越没品位。
王绘春版孔子



写下这个题目,内心很是挣扎。作为深爱历史剧的我,不可能是评完上面的五十一部才想起它来,但迟迟没有下笔点评这一版的孔子,就是因为思想在斗争。一方面,如果错过这部,那可以说是读尽诗书也枉然,因为它极其尊重历史。而另一方面,以我的浅薄学识,要想尽述这部剧对历史的尊重程度,那又可以说是管窥蠡测。光从片花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历史质感很强的作品,对每一细节都穷极考究,既不铺张也不俭省,尽可能尊重历史原貌,真实而生动再现了春秋时期的苍凉、混沌、质朴、蒙昧与疮痍丛生(反衬教育的伟大?),从仪式、礼节、布景、道具、造型、服饰(服饰设计为老版红楼梦的设计师史延芹)、建筑(土城、土台的材质、样式、规模无不合乎史料)上原原本本加以还原,甚至不同国家的服色、盔甲都详加考证(齐为皮革,楚为藤条),比当时号称清史翻版的大片《垂帘听政》还要仔细,别说一般观众,就是请来历史系的高材生也几乎挑不出瑕疵来。但同时,与贞观之治一样,他对历史的还原到了沉闷滞涩的地步,每一行为必有考据,制作固然精良,却损失了绝大部分的观众。我敢说即使声称喜欢历史剧的,也难以平心静气将他一口气看下来。但毫不影响它作为历史正剧的水平。我不禁对这个剧组肃然起敬,而导演张辉力就是后来隋唐演义的导演。
在剧名前特意加上王绘春版,主要是与胡玫的电影相区别。电影我仔细看了,比看该剧还仔细(因为当年看该剧时我也同样如春秋般处于蒙昧时代),主要是冲胡玫第一部电影的名头,相信也是极其严谨的。居然选小马哥来演孔子,不小的震撼。勇气背后必然有代价,周润发是很努力的(据说为了体验人物,发哥每天回家都跪着),但孔子这条河太深,大干快上依然难以避免盲人摸象,尽管道具布景各方面力图恢复春秋原貌,人物还是偏离了历史航道,更像是于丹说的孔子。一次访谈中,周润发在谈到角色塑造时试图说出:“我不当他是孔子,我就当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来塑造”,立即被旁边的导演胡玫打断,声称周润发全心进入角色,对孔子极其尊重,显然是担心发哥一时不慎,对孔子的理解有异,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局面打乱,才会紧急救场。但即便胡玫本人对孔子的理解恐怕也是相当有限。影片宣扬“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心灵”,这句话无论如何理解都与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孔子崇尚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是儒家千百年来所恪守的。违背了这个,一切对孔子的尊重都无从谈起。并且春秋时代小国寡民,战争的规模很小,很多更像是诸侯贵族炫耀武力的军备竞赛,带有某种表演性质。鲁国作为奉行王道的弱国,不可能有那么多乘兵车。扯远了,还是继续说电视剧。王绘春可以说是国内孔子第一人(电影中他也有出演,不过是演齐国使臣。这并非偶然,而是他原本就是导演胡玫倚重的演员,友情客串无可厚非),据说是长相奇像(广额驴唇掀鼻孔???),为此我特地选了一张,造型果然很给力!也可以想见他当年为这个角色付出的艰辛。除了电视剧孔子之外,他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一人分饰两角,周幽王和孔子。很难说不是导演沈好放的匠心独运,将毁周礼与兴周礼者交给一个人去完成。而在雍正王朝中,他扮演的温文尔雅、谦恭下士的八阿哥也大有儒家遗风。由此也可以看出一部好剧养人亦养戏,健康的创作氛围带给演员的精神洗礼是久远的。只可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孔子这样不炫耀大制作却将尊重历史做到极致的片子已不可复见于今日了。总分91分。
布景:18 造型:19 剧本:18 表演:18 导演:18
天下粮仓



天下粮仓在央视播出时我正上高三,学业紧迫,疏远电视很久了,只在报纸上读到这个剧名,还以为是反映新农村改革的主旋律片,兴趣不大。有次课间休息,一个朋友和我聊到这部剧,我才知道是古装剧,随后又在报纸上看到凭借生死抉择而一举扬名的清官专业户王庆祥(大明王朝之胡宗宪)在剧中扮演刘统勋。此时我刚刚读完二月河的乾隆皇帝原著不久,对刘统勋自然是兴趣浓厚,也想看看剧本是从什么角度来展现刘统勋的,终于在假期如愿以偿地看到央视正在播出该剧(当时还没有百度视频),被刘欢醇厚的嗓门以及宏大的场面所吸引,追看了几集,后来又补着看下去,再然后,连原著都买来看了。看得出来编剧高锋是有追求的,用了不少心血塑造人物,只为完成一个偶然被触及的心愿,剧情中处处可见编剧细心的积累、饱满的激情与独特的构思。而该剧所选取的角度,也是以往古装剧罕有涉及也不愿去考虑的。但导演吴子牛(这是我第一次欣赏他的作品,害得后来慕名去看贞观长歌)不但拍了,而且还不吝铺张,用电影般的宏大手笔拍了一系列张力十足的场景。天牢喊冤、百官静坐、灾民抢粮、漕粮开运、洛阳行刑等场面气势磅礴,惊心动魄,连最后的米河辞官,为父发丧都拍得挥挥洒洒。全剧以粮仓为剧眼,以国计民生为经纬,在掌握一定史料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粮食的政策(仓场巡视、灾年放粜、粥场布置)、规则(插筷子不倒,裹毛巾不渗)和贪污手段(踢顶、拎尖、空心仓),历史细节有据可依,着力塑造了自军机大臣张廷玉以下直至州府县各级官吏,这当中既有城狐社鼠,也有封豕长蛇,简直是一个各种腐败档案的博物馆(难怪该剧被中纪委点名作为反腐倡廉推荐剧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收看),同样的徇私舞弊,有的是为中饱私囊,有的是因循守旧,有的是维持生计,有的则企图留给子孙,特别是剧情进入高潮,连米河信奉的恩师慈父卢焯和米汝成都有贪污情弊,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配角大多实有其人(乾隆、张廷玉、刘统勋、卢焯、河南巡抚王士俊,原河南巡抚田文镜),而活跃在舞台中心的米河、米汝成、柳含月、许三金、小梳子等主角们几乎清一色的虚写,属于典型的历史的钉子上挂故事。这些或仆役或百姓的小人物恰恰构成了剧中一抹亮色,尽管是反腐倡廉的传统主题,依然拍出了若干新意,力图让故事好看。演员方面阵容也是蔚为可观,尤其老一代的气场整体完胜。杜雨露(雍正王朝之张廷玉)的米汝成波澜老成,杜志国的卢焯爱民如子却身不由己,绳中(长征之张国焘、大决战之邱清泉)的高斌谈笑自若却有铮铮铁骨与耿耿丹心,刘仲元(央视笑傲江湖之莫大掌门,专门演风烛残年的老头)的顾琮古怪莫测却一心为民,田成仁(唐明皇之相王李旦)的田文镜虽戏份极少却让人过目不忘,阴冷狠毒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而青年演员中无论是王亚楠的米河,聂远的乾隆都让人感觉表演有余而火候不足,无法做到自然生动。王海燕的柳含月俨然就是女诸葛,智谋无双让人难以信服,李倩的小梳子形象清新让人眼前一亮,但台词仍有吃力之处。剧本用力过猛之处也俯拾皆是,如米河发疯等几场戏完全是为了让人物“立起来”,反而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总之,这是一部激情充沛而不无托大,主题鲜明而略带矫饰,剧情充实而稍有牵强的戏。总分81分。
布景:17 造型:16 剧本:16 表演:16 导演:16 一代廉吏于成龙



又一部中纪委点名推介的片子(大明王朝1566也有中纪委参与审片),同是清朝题材,视角从圣君转移到名臣,并且没有明星助阵,没有对人物做一面倒的美化和激情洋溢的发挥,也没有刻意用大场面来歌功颂德,却让人看得很舒服,这是女导演朱正以细腻见长的功力发挥。比起天下粮仓中塑造的群像与波澜壮阔的画面,二十集的一代廉吏于成龙更像是涓涓细流,于无声处照人肝胆,涤人肺腑,沁人心脾。尽管是主旋律,播出后依然好评如潮,轰动性甚至不让天下粮仓,就因为他认定了于成龙一条主线,以他的生平政绩串起了罗城治盗,湖北平匪,福建洗冤,直隶赈灾,两江惩恶等不同的大事要务,从无数个面展示了于成龙作为清官必备的四条美德——廉洁奉公、爱民如子、大公无私、敢于抗上,过渡平稳,自然温润,却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主演李万年真是太适合演于成龙这个角色了,朴实无华,饱经沧桑,一双标志性的眼中充满忧郁,活脱脱就是历史上那个深知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布衣青天。除了形象分之外,李万年并没有把于成龙演成完美无缺的人,而更接近一个让上上下下都奈何不得的倔老头。剧中饰演康熙帝的是雍正王朝中饰演少年宝亲王的贾致罡,英气勃发中不怒而自威,与于成龙的老成恰成比照,与聂远的乾隆同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功力上显然更胜一筹。综合来看,全剧风格清新淳朴,稳重中透出雅致,随和而不随意。导演以自甘朴素的姿态,摆脱了一切消极因素,成功表达了想表达的意图,完成了对主题的烘托,里面的配角们虽然也许不够深入人心(导致现在能拿来点评的只有于成龙和康熙),但却各尽其职,没有任何的走形,没有丝毫的牵强,可谓种深情于庄严内,寓正气于淡泊间,是一部难得的历史主旋律佳作。综合评分,84分。
布景:17 造型:16 剧本:17 表演:17 导演:17
戊戌风云



多年前无意中看到的电视剧,被我想起来了。但印象不强,咬牙说两句吧。这应该算我所知道的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号称三年磨剑,显然不乐意被定性为古装剧),编剧是康熙王朝的编剧之一胡建新,剧本自称吸收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重点塑造了康有为、慈禧、光绪、珍妃、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物的形象,在基本遵循正史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创新,如康有为所代表的维新派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不坚定性,要变服色、改年号的壮志凌云,没有获得响应,于是保留了辫子自圆其说,更像是在兜售他的一套政治学说,内心充满矛盾。而慈禧也首次不再以守旧派的面目出现,而是同样经营出一副锐意强国的姿态,只是坚决捍卫封建贵族利益,剧中借她之口表达了编剧为历史人物翻案的心路:“这个康有为字倒是写得不错,人也未免太迂了。我要变的这个法和你的那个法不是一回事。”但剧本自身的瑕疵依然不胜枚举,首先称呼上就显得极其肤浅。如康有为称梁启超为启超,就让稍有历史常识的人摇头,历史上除非宣旨或是庄重场合,一般都不会直呼其名,而是称字以示亲切。若少年称长者,如无师生关系的,可称先生加籍贯,如南海先生,而康有为都是称梁启超为卓如的。还有剧中的慈禧称呼李鸿章为李大人,珍妃在慈禧面前自称珍妃,而光绪则一会是皇额娘一会是亲爸爸,一会儿又冒出皇阿玛来了,这显然是编剧尽管找来一些史料,却因为自身史识有限,心里没数外加案头工作粗糙的体现(据说本片由众多史学权威担任审片,不知道他们是没被采纳还是没有发现,反正形同虚设)。可见,正剧不是抽一两个月读一两本史书就可以土法上马的,需要积淀,需要思想。演员阵容方面,康有为由人艺老生修宗迪(三国演义之陈宫、东周列国之申包胥)扮演,毫无问题,演出了康有为的顾盼自雄与知识分子劣根性,而同样是老生名家的许正廷扮演梁启超就不太让人赞同了。一是扮相显老,二是许正廷的凛冽威杀风格完全不搭梁启超,远不如他在东周列国中扮演的范雎。实力派冯远征扮演的光绪好像始终没找到感觉,浪费了演技,记得召见袁世凯时连续几个干笑让人看着都替他吃力。珍妃入宫时候才十三岁,封妃也不过十六岁,江珊虽然名气很大,但扮相依然没有说服力,演技平平,甚至连皇帝的宠信也感觉不到,完全不像历史上那个韶颜稚齿、才高志大的珍妃。本该出彩的李鸿章与袁世凯等角色也无一让我留下任何印象,还不如老配角马伦(走向共和之段祺瑞)饰演的三线人物康广仁生动。梁冠华当时已经算是名角,饰演的李莲英依然生硬,根本无法抖落出这个天下第一太监的威风和精明,前不如杨洪涛(雍正王朝之李德全,乾隆王朝之高云从,首领太监专业户)在总督张之洞中扮演的李莲英,后亦不及李永贵在走向共和中塑造的李莲英,大概只能和张艺谋在大宅门中扮演的李莲英(貌似仅一场戏)打个平手罢了。倒是话剧名家郑振瑶扮演的慈禧果决、刁钻、多疑、阴冷的个性入骨三分,这对于一个面相和善的人是有很大难度的,但郑振瑶处理得毫无表演痕迹。剧中饰演谭嗣同的演员真是不记得名字了,但气场却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刚一出场就赤脚提着两条鱼一路飞奔,谈笑风生,最后的刑场宣言掷地有声,豪气干云,虽然不太符合历史上的实情(敢情编剧是只管创作不管研究),但却赋予人物极强的感染力。可能由于投资的限制,包括朝堂议政的诸多场面不够正式,甚至服装都经不起推敲。客观不客气地说,本剧属于志大才疏,只能给个精神可嘉的70分了。
布景:14 造型:14 剧本:14 表演:14 导演:14
东方小故事



我知道提起这部剧,一定能唤起众多八零后的回忆。尽管现在它再也未在任何电视台播出过,但这部不下百集的系列剧却深深影响了一代人。故事基本都是取材于从先秦到近代的三千年中华历史,或弘扬传统美德,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突出孝敬,程门立雪突出尊师,寇准罢宴突出节俭,孟母三迁突出教育,或讲述名人轶事,如范仲淹断齑画粥,李白铁杵磨成针,诸葛恪添字得驴,或普及历史典故,如毛遂自荐、完璧归赵,邹忌照镜、讳疾忌医,苏武牧羊等,每集大概只有十分钟,是各大电视台下午或傍晚争相播出的,通过一个个富有教益的小故事,达到启迪身心的作用,是无数儿童的历史启蒙老师。而今天的电视台,则几乎千篇一律播出喜羊羊。从这部剧的淡出,不难看出整个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而这却是儿童一代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当年有马少骅、徐峥、阮丹宁、姚安濂等不少著名演员加入了这部剧的拍摄,我想绝大多数都是友情客串而不计报酬的,短短十分钟,浓缩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服饰、场景尽管稍带寒酸却不失考究,表演真实生动,深入人心,虽然针对的是儿童,许多成人同样津津有味,其影响和意义,超出当今诸多标榜为史诗的历史剧。印象中即使是在当时,该剧也是唯一一部历史系列剧,更是一部无可复制的怀旧经典。综合打分:83分。
布景:16 造型:16 剧本:17 表演:17 导演:17
法门寺猜想



咬牙来扒法门寺,这一份我不太懂却能感受到的美。这是一部无正史事实有正史气度的风格、视角、编排、剪辑都非常独特、带有强烈意识流色彩的剧目,他完全颠覆了历史剧以叙事为主的剧本架构和表演特征,而赋予历史剧全新的内涵,即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背景内,通过虚构的人物事件,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烟云,脱离世俗的尘埃,以一种全知的视角去体验历史的纹理,让历史的气质来浸润观众的认知,激发起人澎湃的想象力,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全剧是悲剧还是喜剧已经不再重要。这一手法成功借鉴了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力,而诠释的却是东方文化自己的内在,如果没有高明的主创去把握,很容易产生晕眩和迷离,很佩服陈家林导演能选中这一题材,以汉唐之神韵,演千古之云梦,除了非凡的眼力和胆识外,更展现出驾驭多面性题材的变形能力。美,是本剧最大的特色。这是一部华美得让人晕眩,沧桑得让人陶醉的电视剧,导演的优势(成功打造唐明皇武则天,国内演绎盛唐风骨第一人),加上题材自身的优势(打破时空限制,使古今、中西全面碰撞交融),使得历史本身带给人的美又多了缥缈、神秘的色彩。相比其他剧粉饰太平、华而不实的布景,这是一抹丰满厚重充满召唤力的色彩。(今天号称华丽的《画壁》,非但在造型上步其后尘,其单薄的人物、僵涩的剧情更难以望其项背。)精美绝伦的造型、如诗如画的对白,千回百折的情愫,能让女生看了嗷嗷叫,从此朝朝梦有之,犹记片头中流沙似水,现出精妙绝伦的法门寺,如大唐气象之一角,让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但再好的布景,如果没有传神的演绎,终究只是一幅活不起来的画。多亏有几大主演的全力以赴,才给我们感受到了如敦煌般瑰丽的艺术魂魄。谭小燕我不太熟悉,而选中袁立主演极见主创英明。记不清何时看过一篇报道,说赵宝刚在拍永不瞑目时,找来无数美女试镜,但最后只觉得袁立的双眼是纯粹不含杂质的。而当时经过《汉宫飞燕》与《英雄无悔》一古一今两部时代大剧洗礼的袁立,其气质与阅历,对演绎倾国倾城的佳人都已经了如指掌,独自挑起最重的戏份,没有带给观众失望。同样风华绝代的周里京,是国内罕见的极具古韵、风采卓然的影帝级人物,拿捏角色稳重中不乏浪漫。二人联袂呈现的这样一双简直专供人们花痴而来到世上的男女,让这段三世情缘亦幻亦真,若即若离,纷纷沦陷其中难以自拔。好像这部剧替全天下的痴男怨女圆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梦。但该剧题材的单一性,又使男性观众在“检阅”完美女之后,不太容易将精力集中于剧情。一直很欣赏这个简约而幽深、质朴而神秘的名字:法门寺猜想。让我们记住吧,总分:83分。
布景:17 造型:17 剧本:16 表演:16 导演:17 汉武帝



对周里京、于小慧这一版的汉武帝我也只能说是惊鸿一瞥,因为很少有电视台放过,影响力远不及陈家林的另一部汉剧汉宫飞燕,但却比汉宫飞燕更真实地再现了汉朝的服饰、风俗与史实,尽管由于当时传媒的限制不可能和后来的汉武大帝抗衡,但在历史水平上却大有过之。这版汉武帝虽然有陈家林执导,但已经错过了陈家林的最高峰,而汉武大帝却是胡玫在拍完雍正王朝好评如潮后的试水之作,原本就不是池中物,更兼全速开动,这场竞赛就像是田忌赛马,陈家林虽然居于王位,却没有像唐明皇武则天那样极尽铺陈之能事,风格更偏于古朴,还不能算是代表作,胡玫则调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的演员精华,摄像、造型处处花心思,毕竟胡玫也是以尊重细节著称的。于是乎“以君之上驷敌王之中驷”,虽然艺术价值上未必过之,整体制作水平上却大获全胜。但我却对汉武帝心存珍惜,正因为它视觉效果虽然不如汉武大帝,但却没有盲目从俗,为迎合市场而全盘白话,而是自守一份严谨淡泊,在造型(个人认为周里京气质更接近历史上的汉武帝,老年妆尤其靠谱,而陈宝国完全是塑造出来的,只能说神似重于形似了,剧中老年妆集体不靠谱)、对白、场景、歌舞古色古香,可谓是“莫道小家刘碧玉,一生不嫁汝南王。”总分:81分。
布景:16 造型:16 剧本:17 表演:16 导演:16
当年还有一部《名相李纲》,走的也是正剧路线,但各个台都没见播出,网上非但没有全集视频,片花也是寥寥,好像正是央视水浒传播出后借着水浒趁热打铁推出的,宣传上也提出“告诉你水浒之后的故事”,用意十分明显,扮演李纲的不出意外的是樊志启,清高刚毅之态与风骨嶙峋之气几乎不用化妆。该剧十七集,又名《七十二天宰相》,主创实力并不弱,最后采取拍卖形式,起价350万,报价三次竟然无人敢举牌,于是草草收兵,大约就此流产,全剧也因此不得一见,连剧照都难得找一张,无法予以点评。从片花上看,也是小制作。印象深的是金兵杀入汴梁,宋钦宗如热锅上的蚂蚁,痛哭李纲在哪里?而此时的李纲正骑马独步江边,淡然远去,眉宇间凝结着亘古不化的忧国忧民的愁思。因为是正剧,拍的又是冷门却值得一拍的李纲,怀着敬意将其存目。
罗贯中
读书时某个下午,打开电视,朝廷一套正播出《罗贯中》,惊得我“酒都作汗出了”,连忙坐下看了会。正放到罗贯中书生打扮,指挥义军用火攻大破元军,在船头指挥若定,酣战之余还和战友们讨论三国演义。记得一个部将纠正说:“罗先生你说错了,是周瑜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罗贯中微微一笑:“不,我就要写,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貌似两个人都错了,我记得历史上是孙权在濡须曾用草船借箭。)编剧以此表达罗贯中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偏爱,而更深层次的喻意,则是罗贯中以诸葛自比,书生出山,辅佐明君,运筹帷幄。这时我才认出,这“小诸葛”罗贯中原来是曹颖的老公(当时还是男友,或许也是因戏定情)王斑。凤眼长须颇有几分气度。前不久听说他要在大秦2中扮演屈原,最终还是换人了。我对此人的评价是扮演古代小生形象尚可,演技还差把火(挺努力的,赞赏),更兼剧中随后毫不意外地出现了曹颖。曹颖真的不适合古装,不过平心而论,本剧的投资虽然一般,曹颖更是造型演技双双不及格,但整个剧的人物造型和布景都还靠谱(几套行头极具古韵,画面精美,配角虽然略带表演痕迹却醇厚浑然),没有给她雷人的机会。全剧也像三国一样,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八个字来贯穿罗贯中的一生,无论家庭、事业、爱情都充满跌宕,尽管也有编剧的个人发挥,但依然在允许的范围内,平和到了缺乏创意的地步。这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剧,两人五十步笑百步的演技,让这部五脏俱全、底气充沛的剧顺理成章走向平庸,至今影响力也十分有限;这也不能算是一部失败的剧,至少我们没有看到天马行空的穿越,没有看到节外生枝的三角恋,没有看到过度美化的失真,也没有看到荒诞不经的情节,因此我愿意将其归结为历史剧而非古装剧。该剧总体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并不崩溃,但是乏味。综合评分:77分。
布景:16 造型:17 剧本:14 表演:15 导演:15
大宅门



高二时首播,当年真是一分钟都舍不得放过,很快买回原著看。现在再看起来,觉得话剧腔浓了些,很有点老舍名著茶馆的神韵。但无损其作为一部真正包藏历史风云、门缝里都浸透人情世故的大剧。年代剧和家族剧在内地一直很有市场,但大宅门一出,就如同过年门上贴的“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一样,其思想性、艺术性,堪称中国电视史上的最高峰。你可以从中学到规矩,悟出道理,过足戏瘾、看透世俗,找到教育子女的良方,感受建功立业的艰辛,品尝国破家亡的痛楚,体味妻离子散的辛酸。上至宅门内的钟鸣鼎食,下至市井上的贩夫走卒,远到乱世间的梨园情义,近到秋风里的民族工商业,老北京的风俗民情,乃至家族的恩怨,黑市的勾当,嫡庶的尴尬,官府的肮脏,莫不刻画得淋漓尽致,堪称十九世纪末叶与二十世纪之交的浮世绘,比起早年的皇城根儿的视野与纵深更进一大步,且不论扎实的剧本,浓浓的京韵,单看演员的演技都是莫大的享受。该剧的明星阵容历数国内的电视剧,可能只有我爱我家可以抵挡一阵,但由于导演高明的驾驭,大小几百个演员多而不杂,层次分明,并不因为大腕而加戏,在本分中出彩,即使只有一分钟的戏份,对演员也是同样的挑战。郭宝昌被圈内尊称为宝爷,当年可以说是梨园的护法,第五代导演多数得到他的倾力提携,上赶着来报恩也就无足为奇了。张艺谋、陈凯歌、何群、姜文等都是零片酬出演,一群真正的演技派如群星捧月,毫不抢戏却将这部剧的每个角色水平推向了极致。杜雨露的白家老爷子,李洪涛的白家老大,毕彦君的白家老二,刘佩琦的白家老三,鲁继先的詹王爷,张丰毅的季宗布,何赛飞的杨九红,雷恪生的王喜光……实在是数不过来,尽管表演风格各异,却都韵味十足,抖落不尽。更不用说二位真正的主演。斯琴高娃在塑造了无数个经典形象后,还能塑造出超越以往的角色被人们一直记住,除了剧本自身的出色,其老道浑厚的演技已经难以言喻。而陈宝国也如神来之笔,才能在群星荟萃的演技派中杀开一条血路,成为全剧性格最突出、特色最鲜明、任何配角也抢不走风头的一号,一举冲刷了当年在武则天中扮演的李治带给我的柔懦的印象,简直烙进了每个观众的心田,一时看着他解气,一时看着他又来气,冷不防又被他逗得笑岔了气。因为是自述家史,百草厅的原型同仁堂至今显赫,郭宝昌耗费的精力与心血无可估量。记得该剧是国内首部高清画质的电视剧,音乐、服装、道具、灯光样样都考究。如果将电视剧比成亚运会,该剧志在囊括单项全部金牌。第二部出来后,看似不如第一部那么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精彩纷呈,其实个人认为现实意义更浓于第一部,那种说不清的爱与恨洋溢周围,让观众很难不融入剧中。虽然不是严格的历史剧,但却是一流的正剧。电视史上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当之无愧。总分90分。
布景:17 造型:18 剧本:18 表演:19 导演:18
山东版水浒



要想给这一版水浒打出一个公正的分数是一个不太容易也不讨好的事情,必须承认在四大名著完全播出之前,这部剧尽管制作水平达不到国家队的气魄,但就影响力而言足以和后者抗衡(多次重播依然盛况空前),甚至至今也难分胜负。就是因为该剧对原著尊重到了骨子里,非但没舍得做一点改编,连封面都是一本破旧的水浒在深沉的唢呐声中翻开,俨然就是电视版的连环画,至少给我视觉上莫大的冲击,心灵上不小的震撼。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剧的布景尽管略显寒碜,做工却十分精到,牌坊楼阁虽然陈旧却能让人入戏,仿佛就是在古代取景一般,连同街市上的车水马龙也都自然熟悉,非但完全不像新版水浒拙劣的一看就是临时搭建的布景,比起老版全新的水浒城也并不逊色,群众演员高度配合,没有一个表情单调眼神空洞者,散出浓重的淳美,不敢说它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至少是再现了原著的风貌。该剧的情节很像是糖葫芦结构,既有一根主线穿起,又可以分为单独的几个系列,并且非常体贴地到忠义堂聚义就戛然而止,一些可以体现英雄侠义行为的如铲除飞天蜈蚣、恶斗生铁佛、花和尚说姻缘也不因其是旁枝末节而放弃,忠实地表现出来,最大程度尊重了一个水浒书迷内心的愿望。从今天来看该剧的选角也非常成功,演员不仅颇有古韵,且阳刚之气十足(有意思的是,这部水浒的人物造型设计陈敏政,就是当下新版水浒的造型设计。此公也算历史剧金牌造型设计了,康熙大帝、成吉思汗都是其作品,功力本无可非议)。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有祝延平版武松,于守金的鲁智深、鲍国安的宋江。限于剧本,鲍国安的演技未能得到发挥,既无好评也无争议,带给我的影响远低于李雪健版宋江。李雪健为宋江设计的八字步、将军肚与泪眼都派上了用场,但鲍国安的宋江能让人记住的大概也就是装疯一场戏了。反而不如于守金鲁智深,自然洒脱,粗中有细,虽然武打没有央视的水平,演技却征服了我,个人以为决不在臧金生版之下。排名第一的无疑是京剧武生出身的祝延平版武松。演员本身是练家子,加上当时的创作氛围,那股夹带着青涩与淳朴的勃勃英气很有感染力,以至于许多观众都认为他盖过了后来央视版丁海峰的武松。对此我持保留意见。丁海峰的武松,憨厚确实不及祝延平,功夫底子上也不如祝延平一招一式都是实在本领,但丁海峰呈现出的武打在袁和平的指导下更有看点,恶战狮子楼(据说短短六七分钟的打斗拍了三四天,扮演西门庆的李强每天基本是爬着回去的)、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的几场搏杀兼具实战的惨烈与动作的美感,而又各有特色,完美烘托出了人物的多面性与心路历程(狮子楼突出愤怒,快活林突出炫耀,飞云浦突出醒悟后的拼死求生,鸳鸯楼突出疯狂中的刻骨仇恨)。 此外,央视在气氛营造也超出了山东版,记得山东版的景阳冈打虎一段,开头就有老虎出场吃掉过路行人,后来被武松除掉,而央视在气氛上做足了功夫,至今看起来依然身临其境。最后要说到的是,祝延平塑造的武松深入人心,外形气质和武术功底占了极大优势,但在人物内心轨迹发展上,丁海峰的表现尽管未必讨武松迷们喜欢,但却更贴近原著。血溅鸳鸯楼后,过去那个虽然好勇斗狠却对统治阶级心存侥幸,仍然抱着安居乐业想法的武松已经死了,他头也不回地上了梁山,对一切功名利禄都看淡了,丁海峰的武松从豁达、得意到阴冷,再到最后的淡泊世事,心理曲线更为完整。而祝延平的武松从头到尾并没有多大变化,作为英雄侠义的形象倒是成功树立了,却淡化了水浒原著的现实意义与批判性。当然,这也与时代有关。当时的电视剧环境不太允许有后来央视这样的创作自由,一部讲述社会潜规则、揭露民族性格的水浒被拍成了富有**精神的阶级斗争宣传品。这从两部剧的开头就可以看出来了。央视水浒的开头是熙熙攘攘的清明上河图,力图展现一个大字。而山东版水浒则是“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尖锐的阶级对立。央视水浒勇气可嘉,山东水浒精神可嘉,如果结合大环境来说,是没有可比性的。总分82。
布景:18 造型:16 剧本:16 表演:16 导演:18 王昭君



记得还是初中放学回家,晚饭前,电视上播出这一版《王昭君》。此前因为每年暑假都要去外婆家,在我已故的舅舅家看到不少小人书,其中看的最熟悉的就有一本《王昭君》连环画。对照电视看了几集,居然发现不但情节极其相似,连人物(如国舅王龙)、造型、语言都十分吻合。我并不怀疑是谁抄袭谁,可以说当年的连环画和电视剧在今天看来都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该剧的审美品位较高,特别注重艺术形象的塑造,情节本身虽然谈不上张力,却很好地展现了人物风采。这里赞一下黄虹,鹅蛋脸、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唇,微微含笑,淡淡凝香,加上乌云般的发髻,不同时期的装扮(抱琵琶与出塞时“泪湿春风鬓脚垂”的装扮尤其惊艳),标准的古典美人风范。无论是少女、入宫、出塞还是为阏氏,那种大气之美都经得住再三欣赏。除此之外,编剧为了让后面的出塞更合理,着重赋予了王昭君美貌之外的美丽灵魂。如开篇就让王昭君边采橘子边背诵屈原的《橘颂》。个人认为编剧选择《橘颂》的意味是双重的。一,屈原是王昭君的老乡,橘子是当地的土特产,取其眷恋故土之意;二,屈原的品格与爱国情操深深影响到王昭君(本剧中王昭君的两大品格就是高洁与爱国)。应该说,这个立意丰富而巧妙,但用直接背诵的手法表现出来却略显牵强,“起步价”太高,也是当代观众看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如果说这是正面映衬其品格的手法,下面当然离不开反衬。于是我不意外地看到了狐假虎威的美女“海选”,等级森严的入宫手续,黑幕重重的“素质培训”,泣血无声的宫女生活……这些,除了展现王昭君善良、纯真、正义、乐观等各种道德品质外,无疑都是为了促成王昭君最后走出深宫的大胆决策。而其他任何角色都成为了从正反两面强化这一决策的配角。郭达大叔扮演的汉元帝是个亮点。他在本剧中的演技虽然还不到在大宋提刑官中的成熟,但依然生动表现出了汉元帝的色厉胆荏与“一往情深”。而呼韩邪单于(演员记不得了)的形象大加洗白,以淡化和亲本身的强势政治色彩。可能是为了证明王昭君的选择是成功的,美丽的草原风情(景物与风俗)在该剧中有许多成功的表现。而为了诠释匈奴人对王昭君“宁胡阏氏”的称呼,编剧又安排了匈奴王庭围绕单于和亲的“人民内部矛盾”,按部就班地设置了别有用心挑拨者(匈奴右贤王)、不明真相参与者(王子)等正常观众都都不难分析出的角色,再让王昭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各族言归于好,播弄是非者得到惩治……这是一部我国早期历史电视剧主题先行的典型作品,但好在做工精细、角色投入,虽然有些机械但不令人反感。该片的阵容较强。导演孙光明、美术设计劳保良、总剪辑傅正义等无不是四大名著的老班底操刀,古风浓郁醇正。如宫廷礼仪场面虽然不宏大却庄严隆重,经过考证的道具与造型构成的画面色彩素净而典雅,胡汉两族截然不同的风情呈现得亲切而细腻(国舅王龙早起裹着红披风喝着热腾腾奶茶与当地政府聊天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既然说到王昭君了,再聊聊荧屏上的四大美人吧。我认定的版本是林芳兵版杨玉环(这个毫无疑义),董智芝版西施(这个也不够熟)、陈红版貂蝉(这个差强人意,只怪其他的貂蝉都不够到位),然后便是黄虹版的王昭君了。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女,并非要有惹火的身材,妖媚的面容让人**横流,而是一种无上的气场,见之忘俗。如封神榜之女娲,红楼梦之警幻。这就是我为何舍周洁之娇媚而取林芳兵之淡雅,舍范冰冰之妖艳而取李小冉之清愁。比起偶像杨幂版的两眼无神,韩国李彩桦版的面无表情,香港版的年事已高,这一版的王昭君当以绝对优势胜出,这才是中华民族养育出的香溪女儿。本剧最后评分,79分。 布景:16 造型:17 剧本:15 表演:15 导演:16

无字碑歌



武则天可以说是历史剧经久不衰的题材,随便就能数出台湾版一代女皇、大陆版武则天、合拍版至尊红颜,李少红的大明宫词,以及当下的日月凌空,武则天秘史……好像每个女演员一生都以演一次武则天为无憾。相对之下,作为后起之秀的无字碑歌显得很另类。制作水平上,它显然无法与刘晓庆的武则天相抗衡,投资上,又不可能超过今天的武则天秘史。但它不因为预算较低而定位为泛泛之作的决心却让人刮目相看。导演陈燕民是编剧出身,早就想拍武则天,此前曾与斯琴高娃合作过《人生几度秋凉》。据斯琴高娃说,知道陈燕民要拍武则天,怎么也得争演一把,而根据我早前读到的陈燕民自己的回忆,是斯琴高娃找上门来说,没演过武则天是她作为演员的一个大遗憾。说“再不拍,姐姐就老了!”编剧出身的陈燕民为了该剧苦苦煎熬,攻读唐史,并郑重提出本剧非但绝不戏说,而且要四正(正史,正人,正言,还有一正,我真不记得了,大伙有心的,可以自己百度),据说还经常为一句台词而翻两夜书。他在访谈中也深情提到剧组是如何克服巨大困难毅然上马,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尽管有很多限于技术条件已经不可能重现,但依然要膜拜下那个伟大的朝代。这样一说,岂能不严重期待?但等看到剧情,我……只能用情何以堪形容了。首先是角色形象让人实在无法入戏。除了颜丙燕的王皇后差强人意,其他主演都让我“很受伤”。温峥嵘演出了青年武则天的心机,但容貌说服力不足,她的硬线条决定了只能扮演刚直的角色,还是后期的太平公主更出彩,而要表现出武则天的气度与盛唐气象根本是无从下手。斯琴高娃演武则天的风范是不成问题了,但整体感觉还是个太后而不是女王的气场,确实没有刘晓庆把握得精确,造型上也无法赶超毛戈平的老年妆,再加上与温峥嵘形神相距太远产生的断层,更有种白家二奶奶穿越的味道,过于程式化的表演虽无装嫩之举,却有做作之嫌。据说导演选择张铁林演唐高宗是为了颠覆此前陈宝国的柔弱窝囊形象,还原史实中才略不遑多让的唐高宗,但恕我直言,除了愈演愈烈的吹胡子瞪眼,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呢?别说神韵,连起码的形体表演都不具备,黑乌鸦般离奇的服装造型不知出自何典总之难看死了。而张铁林与温峥嵘搭戏,年龄上更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武则天比高宗略大,演出来应该有姐弟恋的感觉,这在刘晓庆版武则天与贞观之治上都有体现。而张铁林年龄上简直可以做温峥嵘的父亲,怎么看怎么别扭。上官婉儿,形象上非但没法和茹萍版的比,就连戏说剧中的阮丹宁都胜她数倍。刘金山的首领太监王福来,尽管全力以赴,却远远没有达到老版武则天中武利平对角色的把握,形象上更有点“离题”,世故,伶俐表现得太吃力。刘威则连印象都没。此外,该剧的场景、道具、服饰、礼节……更让我一头雾水,有种欲求富贵而无望,退守清贫而不能的尴尬。我不怀疑该剧主创正说历史的决心,但平心而论,就我浅薄的功力实在难以看出这决心体现在了什么地方,比起刘晓庆的武则天,这一版对武则天的洗白更甚。剧情固然依据历史却稍显肤浅,台词力求古雅也没给观众留下什么经典流传,既谈不上东周列国那样的复古,也找不到大明宫词式的创新。给它打分,对它,对我,都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好在,结尾由导演执笔、毛阿敏献声的歌曲尽管有些文辞生硬,有些字句略微让我费解,从感觉上还算差强人意,兹录于下:“悠悠一天地,泱泱一大国。朗朗一乾坤,清清一过客。恩如日,仇如火。爱如绵,言如握。才华溢,风姿绰,宾朋敬,疆土阔。江山社稷根犹在,风云际会自婀娜。磊落一生碑无字,千秋功罪任凭说。”其中“江山社稷根犹在,风云际会自婀娜。”气势最大,但也最难解释得通。我无意抹杀导演的匠心,但我个人真是不懂欣赏,所以在打分上很迟疑,期待有高人能拿出实实在在的各条证据给该剧正名,那将是我乐于见到的,毕竟它与戏说剧不同。它的追求服从于它标榜的。所以,尽管难以适应,但还是应该给一个相对宽容的分数。总分75分。
布景:16 造型:14 剧本:15 表演:14 导演:16

末代皇帝



作为中国电视剧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剧早期代表作,末代皇帝是一部将话剧魅力与电视剧优势结合得较为理想的一部电视剧,播出后名副其实的轰动全国。很多朋友注意到我所点评的高质量历史剧与低质量历史剧的分水岭是在1999年,此前的历史剧多数都是高分交卷,哪怕是小成本也精雕细琢,而2000年以后的历史剧则大多虚有其表。这首先取决于表演阵容上的不同。20世纪末的历史剧,绝大多数都是由话剧演员来完成的,有限的预算都花到了戏上,而现在则几乎清一色的偶像阵容,千万元投资都花在了人上面。很多话剧演员半生的表演精华只为塑造一个角色,一个多月的反复揣摩只为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而明星大腕整天坐着飞机到处串场,剧本都是现演现看,加上知识素养普遍不足,质量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末代皇帝中集中的都是话剧界的泰斗级人物:朱琳的慈禧、牛星丽的养心殿首领太监张谦和、朱旭的老年溥仪、蓝天野的摄政王载沣,以及话剧界翘楚魏启明、石维坚、谭宗尧、李默然……随便挑出一个,功力都无须导演说戏,用心都无须制片动员。而其他年轻演员如皇后婉容虽然演技稍有不逮,气场却很正。陈道明在这部剧中还远远没有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从而略显青涩,但已经展露出了表演才华和主动去设计动作来塑造人物的灵性,努力将溥仪身上养尊处优的颓废习气、血性与孱弱、尴尬与张皇展现得血肉丰满,而朱旭的老年溥仪就更值得称道了。如果说陈道明的表演是从性格上去体会和接近,朱旭就是在对人物进行充分的浸润之后,完全抛开阅历和演技,从神上去把握溥仪的心境,处理复杂微妙的心绪没有任何夸张的举动,眼神里的呆滞,法庭上的激切、努力适应新生活的笨拙、获特赦时的愕然(带着厚度眼镜但依然能让观众如亲身体会到他全身的震动)这千丝万缕的情绪只通过几个微小的动作就完整、自然地表达出来,高度切合原型本身,犹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演技可以用精妙绝伦,臻于化境来形容(停笔,向老艺术家致敬)。由于题材自身强烈的政治性,该剧在主题上忠实地执行了毛龘泽东对溥仪的评价,强化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在挖掘其政治意义的同时,并未忽略艺术性和知识性,不仅历史大事完全符合,历史常识也得到了准确运用,加上有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作为蓝本,其几乎超越历史教科书的真实性足以称为当代任何清宫剧自我校正的准绳。全剧利用电视剧特有的全知视角,和《垂帘听政》一样在故宫内实地取景,披露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宫廷生活场景。如叫起、进膳、出巡、接驾、登基、请安、败火(小皇帝过于放纵时,太监若不能责罚,便将其反锁于室内,类同禁闭,待其筋疲力尽方才放出。此法我早年在《清朝野史大观》中见过,可见该剧无处不考据)等程序,銮仪、静鞭、吉祥缸等物件,给观众以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尽管现在宫廷戏铺天盖地,但从真实性与艺术性上能达到本剧高度的尚属凤毛麟角。该剧看似处处写宫廷,却将人物置于一个看不见但完全能感觉到的动荡局势与社会背景中。斑驳的城楼、陈旧的钟鼓、破败的飞檐、幽深的天街,热闹中透着麻木的闹市(第一集那场戏真是还原了八十年前的老北京),或懵懂或僵硬或困顿或苍凉的众生色相(面部特写),以大尺度而不乏细节雕琢的手法,铺展出一幅水墨淋漓的末世画卷。这是编导艺术功力的体现。如果把末龘代皇帝比成一道真材实料的菜肴,该剧凝重而稍含戏谑的旁白就是翻滚的汤汁披覆其上,一勺下去,五彩斑斓而不失本色,奇香满室而又不夺原味,尽显名厨风范。尽管绝大多数人物的话剧腔稍浓,距离现实生活与当代影视的表演习惯还有一定距离,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难免有迟滞、乏味之感,但作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开山之作,无论思想性、艺术性,它已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综合给分:83分。
布景:17 造型:16 剧本:17 表演:16 导演:17
茶馆



前几天慕名去看了2010的年度大戏茶馆,何群执导。陈宝国再次展现了他彪悍的演技,无论语气、步态、神色,一看就是下了十成的工夫,处理得虽然不能算完全到位,但已经大大摆脱了白景琦的土匪气。王利发是个兼具小心(对主顾)与雄心(对事业)的人,从第一幕的表现虽然不能说满意,但基本可以算合格了。与他相比,同台出场的周里京胜在气度,功力有所不逮。因此坐下喝茶没看出什么纰漏,一有台词动作立刻就分出了高下。与二德子那场戏有几句台词无力如:“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还有后来的“这位爷,您圣明”都不如陈宝国咬金断玉,每句台词都带着戏味。该片整体艺术造型非常质朴严谨,质朴到了不够华丽,严谨到了太过拘泥,很多人物如黄胖子、唐铁嘴等形象突出但稍显单薄了,还不如后续出场的叫花子出彩。全片可以说是京派话剧演员的集体回归,茶馆应该算是国产话剧的鼻祖教材了,对演员们的表演素养有很高的要求,简直如同毕业十年后的摸底考试。个人感觉该片对京味的呈现过于刻意了,没有展现出原著中的自然与深厚(这一点上,当年的电视剧《天桥梦》做得更好),感觉是一味走话剧的路子,没有发挥出电视剧的优势,而又丢掉了话剧的韵味,电视剧不像电视剧,话剧不像话剧,艺术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让我打分,我只能打到78分左右。一家之见,诸位勿怪,欢迎拍砖!
布景:16 造型:16 剧本:15 表演:16 导演:15

张学良将军



《上将许世友》、《陈赓大将》、《抗日名将左权》、《叶挺将军》……如果将这些为名将树碑立传的影视剧形容为新时代的样板戏,那么多年前的这部由尤勇主演的《张学良将军》在制作水平上可以称为一部上乘的经典样板戏。照例先说阵容。这大概是同类题材中出类拔萃的名家阵容了。顾问阮若琳、服装设计史延芹首先让我心花怒放,从片花已经不难看出该剧的整体视觉非常到位,无论场景、造型、道具都大气而不失精致,真切而富有艺术美感。该片基本沿用国片《大决战》阵容,不但孙飞虎的蒋介石、吴尔扬的张作霖、吴志远的宋美龄等一、二线人物一律采用特型演员扮演,只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就连三线人物也毫不含糊。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香山主持孙中山公祭大会那一场戏,字幕没有打任何人名,我就不费力地认出了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吴稚晖等,而这四位每人的风格、作派也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像从历史书中走出似的,足可见形象辨识度之高。而台下的“党政军”各界元老也毫无群演之感,无论气质表情都仿佛是 “昨日重现”般生动,可见当年广电总局的重大历史题材审查小组有多么一丝不苟。编剧抓住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几个重大节点铺展情节,手笔较为规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