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浩气、书卷气-------------------------王飙美文选辑

图文欣赏





图片


王飙美文选辑

 

  王飙 《读者》等杂志的签约作家,追求语言的优美抒情和行文的磅礴大气,
善思多悟,咳唾成珠,酷爱旅行和徒步探险,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曾五次背包或骑行去西藏,
山水的灵性,蕴藉于文字之中,个人文集《走向梦中的远方》,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其写作风格:文境旷达,笔风洗练,语透哲韵,入诗入禅。

 
 
  

天地苍茫,物我相融,孤独的流浪者并不寂寞,
因为他的灵魂,正以王者的姿态,审视着峥嵘万象呈现于其眼底的大美雄艳!

 

大自然与人的心灵,有着相互印证、相映生辉的禅缘,
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我们便能感受到天地间的大美,
会如莲花般的怒放,会如皎月般的辽朗。

  

人的生命,是一枝能在天地间行走的灵性逸宕的花朵,
应该让她淋淋漓漓的绽放,才不负上苍让我们生而为人的顾怜。



静之韵

 


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

静,是一把打开悟门的钥匙;悟,是心灵睁开的一双明澈的眼睛;
通过这双眼睛,我们就能洞悉人情世事的幽微,发现森罗万象的美丽;
有了这扇开启的悟门,我们便可觉知造化命运的归始,参透人生机缘的妙谛……


然而,浮燥常夺静境,喧嚣总乱心情;
纷争带来烦忧,滥斗让人焦愁;攀比往往积郁,妒嫉引火自煎。
天恒鲜灿,地恒葱蔚,人恒秀灵,若走不出物欲的牵绊,
功利的诱惑,恩怨的纠结,爱恨的缠绕,
那么,我们便享受不到风轻云淡的恬谧,山岚水漪的逸趣,情草爱花的浪漫……
唯有拥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才能活的超脱和怡然,
这就是为什么智者常常抱月自醉、仁者往往拥水而弹的由缘。


静,是人的心魂与宇宙通灵的唯一的甬道,
有了这个甬道,我们才能进入天人合一的化境,
才能感知心灵小宇宙、宇宙大心灵的真趣;
诗人,能通过这个甬道,把万物之美变成燃烧的诗行;
画家,能通过这个甬道,淋漓尽致地展现自然之美的精髓;
音乐家,能通过这个甬道,把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变成绝妙的音符;
科学家,能通过这个甬道,可以找到宇宙的奥秘;
哲学家,能通过这个甬道,可以得到造化的圣启;
即使普通的人,通过这个甬道,
也能感受到心灵融于自然的诗意和禅味。


静,是心灵之海上的那片蔚蓝,
因为没有狂风巨浪的喧嚣,你便可以放任思维的帆船,
在生机勃勃的海洋里捕捞智慧的珍珠。

静,是心灵的过滤器,
它能从纷繁中滤掉愚污,从而还生活以清纯的本质;
它能从混浊中滤除杂质,
从而尽得生命的气韵之曼美!

 

  

月光禅韵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静静地凝望天上那辉洒着清光的月轮,
因为在这样的万籁俱寂的时刻,
我会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就是一枝正悄悄地绽放的花朵,
那吐露的芬芳,就是我向着以太高唱的月亮之歌;
当我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曾经乘着月光的翅膀,
多少次地向着迷蒙而又神秘的远方悠然的飞翔?时光的流逝,人生的历练,
从来没有冲淡过月色在我心头所唤起的那一丝丝诗意的感动,
也从来没有熄灭过月光在我灵魂深处所点燃的对远方热切的向往!

是的,怀揣着当年的那些曾经被月光染上了金色的梦想,
我一次又一次的走向远方,一次又一次的到我童年的梦里徜徉;
也许,你在远方不曾看到过我留下的足迹,但是,凡是我足迹所到达的地方,
都已经成了我心灵世界里的一道道美轮美奂的绝世风光……


记得一个夏末的夜晚,我宿营在稻城亚丁的冲古寺。
虽然一天的徒步已经很累了,但窗外那如光雨般倾泄的月辉,
却似青春少女的迷人目光,悄然地把我吸引到了屋外,
走到崖边,一幕我从未见过的月景,刹那间扑入了我眼帘:
只见天青月圆,空明山净,宁静的山谷里,
竟然弥漫着一片蓝光,仿佛整个山谷都像一块蓝水晶般的玄妙幽碧;
婆娑的树影,飘逸的山峦,都被这蓝光装点的如梦如幻。
美极惊心,忍不住慨然而赞:
“蓝月谷!这就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蓝月谷:
‘她美的让你感到不真实,似一副从孤独韵律中颤动而出的幻想!’”
曼妙的月亮啊,曾以她的光束,
在大地上创作过多少超乎人类想像的淳美景状?


每一次的走向远方,月亮之美都会在我的心里拓展她的外延;
每一次的流浪归来,月亮之美也都将增加她的内涵;
每当我举目望月的时候,胸中都会氤氲着诗意禅韵的喜悦;
因此,每一个月光辉耀的夜晚,
我的心灵都会在月色的抚慰中绽芳吐华!

 

在宁静中翱翔的鹰

 


天还没放亮,旅伴尚在鼾睡之中,我便悄悄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朦胧中,走过当年洛克住过的那幢古寺里的如今已是一片断壁残垣的小楼遗址,
我来到寺前的空地上,深深地呼吸着被面前的雪峰浸润过的冰爽清凉的空气。
我的双眼越过一座座还只能看到轮廓的山峰,
试图从些微被点亮的云朵里找到太阳将要升起的地方。
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了:置身于蓝月山谷之中,
触目可及的无不是拔地而起的雪山冰峰,怎能看到日出的壮观呢?


然而,自然之神并没有忘记给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个大大的惊奇。
当夜色还如薄雾般笼罩着幽谷的时候,萦绕在仙乃日冰峰上的旗云,
突然被染上了暗黄色,在群山还是一片苍茫昏暗的时刻,
这黄色就显得格外的起眼,只是一转眼的功夫,这黄色便下延至峰头,
晶莹的冰雪也在这一瞬间骤燃起金色的火焰,灿烂,耀眼,
犹如天地间一座光芒万道的金山,乍现于眼前。
我忘情地注目着大自然神奇的色彩变幻,
深深地感谢着自然之神为我展现的一幅如此美仑美奂的画卷……


日照金山的景观刚刚的谢幕,
一只披着晨光的雄鹰忽然又出现在了宁静的山谷上空,
它矫健的身影如一朵镶上了金边的乌云,独自在蔚蓝色的宁静里穿越飞翔;
它一会儿扇动着翅膀,如闪电般飞越一座座青山;
一会儿又跃上雪峰的云崖,展开巨大的双翼徐徐的盘旋;
它一会儿孤悬于冰川之上,尽情地享受着御风的快感;
一会儿又极力的攀升,幻化成云天里的一个若有若无的黑点……
我默默注视它的身影,犹如在读一首书写在苍穹上的生命之诗,
犹如在听一支回荡在峰峦间的生命之歌。


虽然置身于冲古寺的晨光里,但我的心灵却已经依附在了雄鹰的翅膀上:
我感到自己正从云间俯瞰着大地,看到了气势磅礴的万年冰川,
看到了古木苍郁的绵绵青山,看到了溪流穿越的高原草甸,
看到了一排排历经了千年风雨的玛尼堆上飘动的经幡……


这灵动的一幕,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但是,只要我闭上眼睛遐思冥想的时候,就能看到那只在宁静中飞翔的苍鹰,
就能从它那展开的双翼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气韵,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和生气。
透过这一幕我常常在想:在人生的岁月里,只要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的一只飞翔的苍鹰;不管这个世界多么的喧嚣,
但我们的心灵却是平静和充满激情的!

 

鲜活的生命

 


什么是鲜活的生命?

鲜活的生命,就是那些激情、热情和爱情共炽的生命。

生命的鲜活,与年龄无关,就像从小提琴的弦上流淌的美妙旋律,
与小提琴诞生的年代无关一样。

生命的鲜活,与贫富无关,就像那些展翅翱翔的雄鹰的矫健,
与它们盘旋的那片云天的阴晴无关一样。

生命的鲜活,与地位无关,就像那些在春风中恣心所欲地盛开的花朵的美丽,
与她们是置身于山冈还是幽谷无关一样。

生命的鲜活,是来自那些洒脱自在的灵魂,只有他们,
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挥洒自如,才能在岁月的河流里如风凌波。

生命的鲜活,是来自渴望用创意来点亮生活的心灵;
怀着如此心灵的人们,他们不会在平凡中消沉,不会在挫败中沉沦,
也不会在成功中迷失自我;他们坚信:生活是用来享受的,生命是用来超越的,
心灵是用来感动的,岁月是用来播种的……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失恋而万念俱绝,心如槁灰,
他便来到一座庙里想遁入佛门以了残生,禅师拒绝了他,并对他说:
“佛是鲜活的,它只与鲜活的生命结缘,犹如种子,只有在肥沃的土地里,
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因此,只有充满生机的生命,才能享受到佛的美丽,
悟出佛的妙缔,才能最后达到心佛合一的境地。你的心死了,你生命的鲜活也死了,
难道你还想让佛的鲜活和你生命的鲜活也一起死掉吗?孩子,你的心其实并没有死,
它只是受了伤,只是像冬眠的种子,你只需静静地等待春风的来临,
她会唤醒它,让它重新感受到阳光的明媚,雨露的甜美,生活的美好,
爱情的美妙,生命的鲜活;所以,你不该消沉,不能消沉,不容消沉,
鲜活的生命,往往就是在一次次大悲大喜的经历中挺立而起!”


是啊,只有鲜活的心灵,才能浇灌出鲜活的生命,
就像只有奔腾不息的流水,才能孕育出万里大山茫茫苍苍的青郁。

所以,当一个人的心灵里燃烧着爱情火焰的时候,他的生命是鲜活的;
当一个人的心里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时候,他的生命是鲜活的;
当一个人怀着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能成就非凡业绩的时候,他的生命是鲜活的;
当一个人为了一种信仰而默默的奋斗的时候,他的生命是鲜活的……


鲜活的生命,是用朝气、勇气、大气、灵气和志气共铸的生命。

 

  

我的灵魂

 


我想我的灵魂,一定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雄鹰;
我高高地盘旋在蔚蓝色的天空,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拓展视野,更清楚地观察猎物的动向;
我常常在云层之间闪电般的穿越,是因为我渴望有一双强劲的翅膀,
从而能在捕获的时候像一支离弦之箭一样的迅猛;
我常常向着太阳歌唱,是因为我想让自己的声音里充满着摄服的力量……
我的血液里奔腾着像狂飙一样的野性,我的心灵中激荡着似洪流一般的冲动,
任凭那低婑的林中充满诱惑的喧嚣,
我只愿独自栖息在突兀的峰头,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消遥!


我想我的灵魂,注定会像孤独的苹风在天地间流浪,
因为我总是在渴望着让自己的灵魂融入美伦美奂的大自然之中;
我向往着那汹涌澎湃的大江,渴望倾听那浩荡的江风,渴望一睹那一泻千里奔腾;
我向往着那耸天入云的大山,渴望登上峰巅俯临莽原,
渴望踏上冰川去触摸那凝积了万年的酽寒;我向往着那绿波绵延的草原,
渴望骑上骏马追云逐雁,渴望在月落日升的空旷中享受那份宁静;
我向往着那苍凉悲壮的大漠,渴望着用我乏力的双手去触摸虬枝嶙峋的胡杨,
渴望用心去感受一番已被飞扬的沙粒渐渐掩埋的楼兰……
如果有一天我成了一个行吟诗人,我相信我的琴弦上一定跳动着大自然的音符,
我的诗行中一定闪耀着天地造化的神韵!


我想我的灵魂,必定将像人生书院里的一个永远也没有毕业期限的学童,
因为我喜欢聆听孔子关于生命意义的教诲,我愿意像他那样,
在修身的熔炉中,把生命铸成一把“治国平天下”的利剑;
我喜欢倾听老子讲解关于智慧的内涵:
做人处世如水,遇圭则方,遇盘则圆,安静如湖泊,动之若江河,
看似卑微向下,实则呼啸向前,莫道柔顺无骨,却能穿峡越涧;
我喜欢庄子的恢谐浪漫,喜欢他诠释生命真谛的寓言,他从不在课堂上空谈,
而是在大自然的游嬉中给你打开一扇扇启迪心智的大门;
我喜欢坐在六祖慧能的经坛下,听他解说生活的禅韵、生命的禅机和心灵的禅意,
在他浩荡禅风的氤氲中,我的胸中常常泛潋着禅悟的曼妙和轻松……
与贤人智者交谈,听先哲大师论道,便不用担心会沦为书呆子,
因为他们给你的是精神的翅膀,并且,还将教会你怎样的飞翔!


图片

 

 

灵魂的飞翔

 


真的应该感谢上苍,让我在暑假里的西藏旅行中,
特别是在景色绝妙、但却危机四伏的阿里大北线环游之途上,
能够全身心的融入美轮美奂的自然里,能够让我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
以极其平静和镇定的心态来面对挑战,在绝望里看到生机,在困境中看光明,
在挫折中看到成功,在坎坷中看到天地之大美……


上天知道,我是自然之子,所以,在我的旅行尚没有开始,
便以她的意念之筛滤除了我心身的杂念,让我以一颗简单而又纯净的心,
去承受大自然的洗礼,领悟大自然的诗意;
让我像一个修道者,去透参大自然的禅理;
让我睁着一双如孩童般好奇的眼睛,
饱饮着大自然的灵气、秀逸、雄丽和壮美!


造物的心与我的灵魂本是相通的,因为他知道,
除了通过文字的张力让自然之歌在诗的弦上弹响之外,
我并不善于世俗之曲的演奏,即使我无意间拨动了世俗的那根琴弦,
我也要化噪杂之声为清悠高雅的旋律,虽然如此,
但我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缺乏过知音的唱和者!


我知道,每当我的手指落在文字的琴弦上的时候,
也是造物主最感心满意足的时候,
因为我总是能在这个时候看到他那布满眉宇间的微笑,
因为此时,我可以无拘无束、激情奔放的奏响自己最炽烈的灵魂之曲,
因为一个自然之子的灵魂之曲中,自然要迸发着江河的汹涌奔流,
山风的飞腾浩荡,大海的呼啸翻卷……当然,还有花开的宁静,
湖泊的明朗,山涧小溪的细语……因为自然之子的灵魂,就安睡在大自然的怀抱,
吸吮着大自然的乳汁,飞翔在自然之美的圣殿里!


 

诗意与禅意

 


诗意的美丽和浪漫、冲动和幻想,常常像绽放枝头的玫瑰、蔷薇一样,
把我们的心灵世界装点的灿然烂漫;诗意使我们的寻常生活变得如驾舟长江,
踏着滚滚的波涛,检阅着两岸不断变幻的旖旎风光……

    而禅意则让我们的生命岁月里弥漫着果实的馨香,
让我们的心灵里充满了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平静和超脱;
禅意是那种把对美的欣赏和赞叹变成了享受和感悟,
犹如把雏菊的鲜丽变成了杯中清茶的芬芳……

   
 
诗意是平静中的热烈,而禅意则是热烈中的平静。
诗意是绿色的,如奔涌的河流,如苍莽的森林,如羊群游移的草原;
而禅意则是蔚蓝色的,如悠然的晴空,如辽阔的大海,如委蛇的远山。

   
 
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诗意的时候,
他的生命中必然荡漾着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禅意的时候,
他的灵魂世界里必然闪耀着领悟的圣光,氤氲着智慧的芳香。
诗意的炽烈中若有了禅的底蕴,则灵感如泉而涌;
禅意中若有了诗的曼妙,则禅锋更加耐人寻味。

   
 
诗意是我们心灵世界里的一只翱翔歌唱的飞鸟,
是一匹奔腾嘶鸣的骏马,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而禅意则是我们心灵世界里的一片幽静的湖泊,是一座穿越了时空默然不语的雪峰,
一棵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而依然葱茏茂盛的古木……

    诗意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爱恋,使我们对生命充满无限的遐想,
给了我们一双善于从生活、生命和大自然中发现美的眼睛;
而禅意则让我们透过了这层美去感悟生活和生命的本质,
去从大自然那空灵自在的雄浑壮阔中去领悟我们内在灵魂的依托之所在。

   
 
当美像火种一样点燃了我们心灵里奔放的激情之火时,那诗意便是火焰;
当美像春水一样悄然融入我们的心田、
并给我们带来舒展畅快的享受时,这享受便是禅意。
诗意如阳光,映射着生活原野中的姹紫嫣红;
禅意如新月,安抚着人生风雨里的那颗燥动的心。

   
 
诗花禅果,是生命和生活外美内秀的和谐与统一,
犹如山水相依,才能造就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花孕育了果,但果的种子中也携带着花的基因,
所以说,诗意中往往并不缺少禅机,而禅意中也常常充满诗的神韵。
人生在世,不也如此?生活和生命之美所带来的冲动与悟所带来的欣快,
不正如影随形?
诗意如天朗润,禅意似地厚实,所以,正是诗意和禅意,
才造就了我们心灵的丰富与充实!

 

灵气、浩气、书卷气

 


独自一人悠然的行走在南岳衡山之中,
忽然看到路旁有一条幽静的小道,随意地走过去,
尽头竟是一个松柏掩映的院落,门楣上写着“邺侯书院”。
恕我无知,当时真的不知道“邺侯”是何许人也,只是这“书院”二字让我心动不已。
信步而入,院里静悄悄地阒无一人。看到一座古屋的廊柱上写有: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心下暗惊:这个邺侯,竟然还是一代名相啊!


进得室中,果然空落,正堂供奉着一尊仙风道骨的长者塑像,两旁垂联:
“煨芋十年宰相,挂冠陆地神仙”,四壁上挂着对邺侯生平事迹介绍的字画。
专心的浏览,才知道邺侯便是曾经辅佐过大唐四任皇帝的宰相李泌。
香案上放着一本《李泌传》,便不自觉地立于案前读了起来。
不知何时,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立于身旁。攀谈中,知道老人就是这书院的管理者,
特别是当他知道我是被“书院”二字吸引而来的时候,便下意识地道了个“好”字;
他说:“虽然南岳衡山游人如织,但邺侯书院却门可罗雀;
在这个被浮躁之气壅塞的世界上,能如此沉心静意的临案而读以求更深地了解邺侯者,
游客之中,你还是我见到的第一人。难得,难得啊!”


说话之间,老人非常热情地把我让到屋外一浓荫下的茶几旁,
为我斟上一杯香茗,笑呵呵地说:“喝杯茶再走,权当歇歇脚吧。”
恭敬不如从命,真得难却老人家的一片盛情啊。清风徐徐,茶香缕缕;
林木森森,青山隐隐。此情此景,便禁不住由衷地叹道:
“当年李泌读书此间,魂系于篇卷,心逸于峰烟,有治世之志,却又无功名之欲。
人做到了这个份上,他被后人称之为‘陆地神仙’,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啊!”

老人说:“李泌生于官宦之家,不但没有患上官宦子弟被宠坏的通病,
而且,还志趣高远、学究天人,能以智慧之舟载身于波谲云诡的现实之海,
能以风流之境遨游于云蒸霞蔚的精神之山,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天地间的‘三气’合于一身的结果啊!”


“三气?什么三气?”老人的话,让我瞪大了眼睛。

“李泌自幼聪慧,七岁时便能咏:‘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可见其生命之中透着天地间的灵气;其实,灵气并非是李泌所独有,
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不缺少天地造化的灵气,
关键是怎么引导这灵气成为孕育生命智慧的渊薮。据史书所载:
‘李泌父承休,聚书二万余卷,戒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馔’,
由此可见,李泌家中氤氲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和书香味道;
李泌自幼便对儒的治平、道的无为、佛的禅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可见他读书之丰、涉猎之广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言志之诗: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诗中透出的才气、志气和朝气,
正可以归结到彰显读书人的学养博识的书卷气上;而书卷气正是书生味的升华,
说明他已经能将自己的所学融汇于自己的所思所行之中了。

灵气+书卷气,也正是读书人步入才子行列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真才子自风流;虽然才子的儒雅气质令人赞叹,
才子的风流洒脱令人艳羡,但是,才子之才,恐怕也只限于舞文弄墨、吟诗作赋而已,
虽然能口吐莲花、旁征博引、指点江山,但是,却还不足以成就家国之大事,
比如历代的状元郞可谓是天下最大的才子了,然而,真正的成就了宏业伟绩的曾有几人?
因为才子的才智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慧,才子的气度还不够宏广,
因此,还需一气以壮其魂魄,方能达到大智大慧、收放自如的化境啊!”


听着老人不同凡响的谈吐,心中的敬佩之情禁不住的油然而生,
没想到老人家通过对李泌的研究,竟然对人才的成长形成了如此独到深刻的见识和见解,
这南岳衡山真乃是卧虎藏龙之地啊!
于是,便急不可待地问道:“还需一什么气呢?”


老人家呵呵一笑说:“天地间的浩气!造化无为而纳月吐日,
自然不言而万物化育,流水不争而成其浩瀚;做人如果有了这样广博辽阔的襟怀,
他的才智方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结出最甜蜜的果实啊。
当初李泌写的言志诗,很受人吹捧,李泌也有些沾沾自喜,
但是,宰相张九龄却毫不客气的批评他说:‘早得美名,必有所折。
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
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
张九龄的点化,让李泌顿然了悟于心。从此,他便常常游历于天下,
寄情于山水,从而养成了自己的一段如风似云的仙魂道骨。
后来,在南岳衡山的这座书院里,面对烟霞峰,
一读就是十二年之久,从而也让自己成了这山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
一个无求无欲、而又智慧超伦的治国干才,怎能不是皇帝们渴慕的宰辅?
唐朝的祖孙四代皇帝都依重于他,这既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必然啊!
一个能集灵气、浩气和书卷气于一身的人,不管他是在朝在野,
都必然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兄弟,你说是吧?”


老人家的话可让我开了眼界,从他那里我深深地懂得了:
读一个伟人或英雄,并非只看他做了什么,更要细致入微地读读他的精神和境界;
也许,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像李泌那样四朝为相,但是,透过他的精神和境界,
我们也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的做事和做人,
也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从成才走向成功!

告别了老人,继续我的衡山之旅,但是,那落入目光中的峰峦溪壑、宝刹古寺,
却让人感觉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新意和气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资源来自网络   制作/Howar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