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书的味道 张佳玮
个人日记
(大暑季节来临,谨以此文与朋友们解解暑,降降温。 )
闲书的味道 张佳玮
大体上,闲书跟肉一样,分肥、瘦和柴;跟茶一样,分温和削。翻译来的外文书,越是近现代的,翻译腔越重,锐利、寒、削。老一辈的翻译,词句都更圆润温和些,朱生豪先生的莎翁、傅雷先生的巴尔扎克之类不提,像王科一先生的《傲慢与偏见》、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都可当午后茶与点心。
中文作品其实也类似,但得细分。上古诸子散文诗之类,好读但不膏腴,像牛肉干,咬多了厚味满口,但牙齿累。《文选》里的东西尤其如此,《古诗十九首》算例外。越是近年出版的书越清淡,薄而好读,但偏滑,不厚润。我认识的人,都爱重读“三言”《金瓶梅》《牡丹亭》《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以至于沈从文、汪曾祺、钱锺书、张爱玲诸位,无他,这些作品都聪明厚润不紧绷,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而且余香满口。
马三立老师曾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老一代评弹唱腔为啥好听呢?按说侯、郭、刘、马这几位老先生的相声,笑点不密集,也都是悠悠然家长里短的事,为什么耐听?这就是功力。有功力的相声、京剧、话剧念白、电影镜头和书,都是那么个圆润润、颤悠悠的饱满劲儿,跟熬到火候的乳白鱼汤一个道理。
坐火车时读福克纳、斯坦贝克、科塔萨尔甚至物理学教材,平时再看不下去的段落都可以轻松咽掉。同样适合火车旅途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的各种史传和各种艺术、建筑和植物图鉴。当然史传也另分,《史记》就比其他史传好看得多,像分盒贮藏的脆坚果仁,不用特意当火车读物,平时也看得下去。
几十个小时的长途火车旅行要备几本百看不腻的大部头肥书,以备看累了休息调剂使,这就具体各有所好了。《红楼梦》《鹿鼎记》《文学讲稿》《西洋世界军事史》《阿拉蕾》,看什么的都有。海明威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短篇像冰镇芥蓝,白天走路看会觉得清爽明快,一入夜读就会心情抑郁继而发冷。马尔克斯早期的作品阴郁些,中后期的大多有花团锦簇似的热闹,宜饭宜粥宜走路。膏腴一点的书,例如沈、汪、梁、施、张、钱诸位的小散文,嫩软有味,很适合吃饭时读。汪、梁的饮食散文尤其搭调,助长食欲。
同理适用于各家通俗演义和古典章回小说。因为章回小说大多有松有紧,故事性十足,有肉味,极下饭。《红楼梦》前五十五回,《金瓶梅》宋蕙莲死之前,都像炖烂了的红烧肉,是百搭下饭的好段落。欧·亨利与马拉默德的大部分以喜剧结尾的小说、卡尔维诺的马可瓦尔多系列,就可以当零食甜点,随时捧起来吃着玩。
大部头的书,好处之一是催眠,但也得挑对书。膏腴的书不适合催眠,一不小心就看到天亮了。我小时候看《九三年》催眠,结果心情澎湃,一气看完,彻夜难眠。陀老的东西看了会做噩梦。太干练的文字——比如《九故事》或者卡佛——只会让你越发清醒。大概睡前一适合看各类原文书,二适合看哲学史、思想史、艺术史,倦意浓了直接睡。
文章评论
矢车菊
@{uin:305942471,nick:虎威,who:1} [em]e157[/em][em]e157[/em]
蝉
太有文化了睡不看。[em]e113[/em]
矢车菊
@{uin:1608778438,nick:平安就好,who:1} [em]e178[/em][em]e156[/em]
燕山夕阳
读书如交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其乐无穷;没必要和不喜欢的家伙强作欢颜。选择很重要,选我所爱,爱我所选![em]e187[/em]
牦牛
读书要到此境界,非凡人也。[em]e113[/em]
矢车菊
@{uin:736784568,nick:缘如水,who:1} [em]e157[/em]
天使的眼泪
闲暇时不妨泡一壶香茗,静坐灯下,轻捻书的一角,轻轻地翻过一页在淡淡的茶香中志之交流,也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真的好美!
鬼谷子
记得一首歌,五月的鲜花,五月不仅是鲜花的海洋,还有草原、山岚、遐思、希望。行走在五月美好的季节里,心中总有太多的感想,多少过往,萦绕眉间,挥之不去,亦如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鬼谷子
在众多的人生新解和比喻中,有人生如梦、人生如茶、人生如棋、人生如戏、人生如水、人生如箭、人生如书……之说,而我以为人生如书则更加贴切。
鬼谷子
书能成为人们的最爱,是一大幸事 。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是一道有别于他人的动人画卷。一种内在的气质与神韵,不俗的谈吐、清丽的仪态,独到的思维,那是坐的端庄、静的凝重、动的雅致,那是自然的质朴与含蓄相交融。如同水一样明净,风一样柔和,花一样绚丽、月一样皎洁……
鬼谷子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