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田野……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关山重重,岁月如流,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而逝。
    眨眼间,那些麦子说黄就黄了,使天空和大地一起摇晃起来。
    站在田间小路上,满目金黄,和着飘逸的青春麦香,让世界在阳光下突然变得流光溢彩。看,那片片金黄,随风儿,一浪舞过一浪......
    其实,最先割着麦子的是农民们亲切的目光,它们比镰刀还要锋利。
    小麦,大概是父亲的长辈的长辈们所遗留之物,他们深切地爱着,汗水流在身上,温暖却在内心轻轻地辗转反复。
    我知道,任何一种植物走向成熟,都是一种磨难。
    在北方,小麦的一生很不容易,它们要经过秋风的萧瑟,冬雪的凌厉,春风的温暖,然后,在五月的田野上才站成一株株饱满的成熟。
    记忆中的麦收,乡亲们是最苦最累的。他们挥着镰刀,挥着汗水,也挥着一地的欢喜。“麦熟一晌”,在靠镰刀抢收麦子的年代,到处都是黄金铺地,老少弯腰的忙碌景象。
    每人几行,低着头,弯着腰,急急地向前赶着。右手紧握镰刀,左手向外侧一搂,镰刀伸向麦桔的根部,使劲一拉,刀光一闪,只听“嚓”的一声响,一抱麦子就整齐地躺在了怀里,反复几次,就可以打成一捆。这时,乡亲们会从中抽出一缕颜色稍绿的麦子,将麦穗头对头,用手一拧,打了个结,然后从中间均匀分开,手中便是一条简易的麦绳,再把割倒的麦子打横一捆,一个完整而又结实的麦结就完成了。乡亲们就这样,一边割着,一边捆着,割累了,直起酸痛的腰,用手在后面捶几下,向前看看,再向后看看地上躺着的一个个麦结,惊喜着“一个猛子”的收获,脸上立刻洋溢出“累”并快乐的喜悦来。
    麦收时节,村里的男人们在田间忙着,村里的女人们也不闲着。一些年轻的小媳妇精心挑选着麦桔,储存起来,待麦收过后,编织草帽,编织各种小动物,交到县收购站,换一些钱,补贴家用。小孩子们除了给在田间干活的男人们送去午饭外,“玩”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他们用一根根麦杆沾着洗衣粉水,用嘴巴一吹,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就雀跃在了阳光下,农家院落顿时便吐纳出了一个个美丽的七彩童话。晚上,打麦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伴着月光,在麦垛堆上跳啊,叫啊的捉迷藏。他们用金黄的麦桔编成精美的笼子,把麦田或草地的昆虫收到笼子里,挂在屋檐下,让它们继续为收进仓里的麦粒播放着情歌。而,老人们则聚在屋檐下,眯着眼,望着金黄的麦子,就着陈年往事,用旱烟炝人的辣味,烹调着生活。
    故乡的那些往昔,往往能够深入,却又难以浅出。
    
那田野中的挥镰收割,那麦场里的繁忙身影,那些个不眠之夜,总会在麦子的收获时节萦绕在我的心头。劳动是艰辛的,但更多的却是丰收的喜悦。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老马

展望丰收的喜悦,该是农民最幸福的事情。

宁静致远

丰收的田野,希望的田野,田野中总会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em]e113[/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糊涂老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em]e179[/em]

山水相依

又到一年麦黄时。现在收麦都用上大型收割机了,过去夏日在太阳底下,猫着腰,手握镰刀,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那时虽很辛苦,但很快乐,艰苦的岁月,一笔宝贵的财富!

李老三

把我带到麦田里了,麦腰子那一段描写的传神。

木易

燕子自己割过麦子吗?不太好受,汗水淌着,麦尖剌了还有点痒,要是麦子有了赤霉病,鼻孔里也是黑呼呼的。不过现在都是机械作业了,轻松多啦。

远海

这么快,麦子又熟了。

风景

又是一年麦子熟,燕子的文把我带回童年的记忆,大人割麦子,我捡麦穗。[em]e12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