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一

个人日记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这是毛爷爷诗词《咏梅》节选。我不会写诗,更不会填词,仅以朴实的文字叙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如一朵梅,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
1980年10月21(农历)寅时,湖北恩施巴东县沿渡河区罗溪乡童家坪村五组鸦鹊水,一个普通的家庭,菊顺利地产下一名女婴。哭声清脆响亮,未称几斤几两不得而知。虽说是女孩,可整个大家族的人都爱她,父母更视她为掌上明珠!菊的男人外号叫老四(在男孩中排行第四)、卷毛书记(头发自然卷,爱给别人写个信啥得),兄弟姐妹九个,五男四女。老四的哥哥们每人两个男孩,所以,女孩得宠了!

梅在这里降生。
虽然老四是老三届,最终还是依了菊,给女儿取名雪梅。可能是菊自身的经历爱上了梅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性格。梅出生不久,老四因病住院,检查结果:心脏病:心房牵颤、二间半狭窄闭所不全。医生告知以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那时土地承包到户,菊不善劳作,逼上梁山,也只好硬撑着。梅是菊最大的安慰,吃了就睡,醒了就把尿,然后再睡,不哭不闹。梅半岁时,老四身体好点了,进了点杂货在童家坪摆摊赚点小钱糊口。日子虽过得清苦,看着可爱的梅一天天长大,乖巧懂事。老四夫妻也知足了!
可好景不长,1982年春,老四突发老梗中风,失语,半身不遂卧床多年。梅十个多月会走,周岁一般的话都会说,特会喊人。两周岁就会赚钱,过年时拜年她一边磕头,一边祝福,一边唱,一边跳,大人觉有趣就给一毛两毛。三周多岁时的两件事让菊流泪不止。菊地里干活回家天已黑,老四大小便都拉床上,猪饿得乱叫,梅坐椅子上睡着了。晚饭煮红薯没大米,玉米面粉也不够。劳累一天的菊趁烧火的空闲,靠在椅子上长长地叹了口气,只听梅说“妈妈,您(老家对长辈都要称呼您)生病了吗?”答:“没有。”“那哎(拖长音)干什么呀?”菊惊讶!小小年纪还知道关心人啊!于是说:“妈病了你也没办法!”“我去请薛伯伯(老四同学)”菊说没钱。梅却说:“我给伯伯磕头,长大了挣钱还。”菊走过去把梅搂在怀里,哭了。梅用她的小手为妈妈擦拭眼泪。那时家里很穷,唯一的补品就是分家时分得一只小母鸡。生的蛋,一个五钱重。有一天,菊头晕眼花。煮面条时打了个荷包蛋(唯一的一个)没给老四,也没给梅。还对梅说:“妈妈吃了好做事。”梅没要,只听她说:“妈妈吃蛋我不要,等妈妈吃了有力气了赚好多钱,买好多的蛋给我吃!”你是否觉得菊不是梅亲娘啊!四周岁的梅帮菊下地干活,扫地,擦桌子,洗手绢。连去外公家玩也要扫地,擦桌椅板凳。外公说:“你小別擦。梅答:“妈妈说,从小爱劳动!” ~待续~


梅半岁在外公家


八四年梅陪菊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梅戴消毒手套比大人正确,受到了老师地表扬!前排左起第四个。

文章评论

白雪

姐姐呀,很难过吧。来,抱抱姐姐,不要哭了。可爱的梅也希望菊妈妈开心快乐的

@英子¥~

一段难忘的记忆,姐姐回忆就好,别伤身体[em]e178[/em] [em]e178[/em] [em]e163[/em] [em]e163[/em] 抱抱,让所有的不开心都随记忆烟消云散,好吗。

横空出世

三顾宝地天崖只咫.哀淚化雨神尨潜底.源远流長石中流.信步碧波谁主沉浮?珍惜自己舒心健体!

老小不点儿

坚强苦命的菊妈妈,可爱懂事的梅!读着心里沉沉的······星辰,我想拥抱你!!!

白发翁

写的真好,情真意切好动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