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园--静思园

旅游天地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同里古镇往西3公里处,静思园是由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在2003年化费十余年时间建造的一座江南私家园林,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建筑。 
图片

    静思园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堂构宏伟轩敞,风雅精致,汲古图新。风亭雨楼,水榭月舫,九曲回廊,斗折蛇行。假山奇石,深容藏幽。湖水淼淼,荷香悠悠。伫鹤亭桥,隔水相望,弘雅堂、兰花厅、嘉会堂、盆景园、米芾拜石,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穿历代科学家碑廊,落霞亭、如归舫、快风阁、庞山草堂、小垂虹、天香书屋,移步换景,悦人心目。园内布局充分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静思园中最不可错过的便是石头,这些由5亿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灵璧石”,是中国最为著名和难得的奇石,石质坚硬而润泽,颜色有紫、黑、灰等,造型有神龟、飞马腾空、虎吼、狮跃等,自然造化,鬼斧神工。
图片

    静思园整个园林呈东宅西园布局,园中堂构,宏伟轩敞,风雅精致,汲古图新。既有苏州园林的小巧秀雅,又有皇家园林的轩昂气派。园林中到处可见峰石林立,这些都是名列“四大名石”之首的灵璧石。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园林里各个景点上的名木花草,把整个园林妆点地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正所谓:水为园林之血脉;石为园林之筋骨;植被是园林之毛发,构成了园林之躯这幅充满魅力的立体画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静思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号称“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  


庆云峰
    庆云峰高9.1米、宽2.95米、厚2.24米、重136吨,通体1600余孔,孔孔皆通。若峰底举燧,百窍生烟;顶端注水,千泉泄玉,据考证为灵璧宋花石纲老坑遗物,乃静思园镇园之宝。此石原为灵璧宋花石纲老坑遗石,距今约五亿年,为寒武纪海相沉积环境产物。清乾隆皇帝曾欲置之御园而未果,千载尘封,鲜为人知。园主陈金根先生八赴灵璧,探秘寻石,历时三年,终得宝物。石之初现,瑰伟玲珑,千夫舁之不动。幸有石农李富贵君擅启重之术,分段立架,同步发力,且用古人堆土填石之法,日升数寸,累时逾岁,始出地表。然山高无路,涧深无桥,陈君出资筑路五公里,架桥两座,并用大型载重车启运,经五十昼夜,备尝艰辛,终将宝石安然无损运抵静思园中。

图片

图片


拜石轩
    “拜石轩”面对镇园之宝“庆云峰”,这座建筑原为园内的“弘雅堂”前厅,建于清道光年间,保护到“静思园”之前,坐落在“上海老城厢人民路丹凤街”。此建筑虽面积不大,但用料却十分考究,梁柱用柚木所制,线条简洁流畅,轩内匾额“拜石轩”由上海书画院院长八十四岁的程十发先生书写,厅内陈设紫檀家具,以及用灵璧石制作的“石磬编钟”、“弯刀磬”。计成在《园冶》“灵璧石一章”中曾这样写到:“有一种扁朴或成云气者,悬之室中为磬,所谓‘泗滨浮磬’是也。”灵璧县地处皖北宿州地区,五亿年前为一片海洋,后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灵璧石”。由于该地区为“卡斯特”地形,石灰岩质,方解石(酸性红土)中“铁”的含量较高,以及海底生物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加之火溶岩喷发过程中与各种矿物质、生物、泥沙混合在一起,从而使“灵璧石”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叩之有声。人称“八音灵璧”的“编钟”,早在汉、唐便作为宫廷乐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所传送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灵璧石制作的“编钟”演奏的。

图片


图片


鹤亭桥
    这座高耸如云的苏式廊桥,可谓静思园之精典建筑之一。鹤象徵着人类最优良的品质,它寓意长寿、贞忠、幸福,此桥因此而得名。从建筑形式上讲,他既传承了苏州古典廊桥的文脉,同时又创造性的一改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建筑风格。大胆袭用“沧浪亭”楼宇式飞檐翘角作为廊桥之顶,采用一高两低形似一展翅飞翔的仙鹤,凌空横跨湖水两岸作为隔景。从建筑人文美学上看,用金山石构筑的一大两小半圆形拱桥,与之平静如镜的湖水倒影形成三个动静相宜的园孔,寓意着“成家立业,金玉满堂,根深叶茂”的园主姓名的人生写照。当你漫步廊桥时,你会不由地发现那步步高升的石阶,那支撑着桥顶的木柱、金山石柱、汉白玉柱,交替着园主人生奋斗的艰苦历程。当你伫立在鹤亭桥上,两岸景点尽收眼底,徐徐春风扑面而来,謦人肺腑,心旷神怡。

图片

图片


花篮厅
    这座四面回廊的花篮厅是于八十年代末从苏州干将路一大户人家拆迁而来。这座建筑属嘉靖年间的作品。此厅步柱不落地,柱悬花篮,故名“花篮厅”。这个厅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苏式木雕,落地长窗上的腰、肚、横梁、斗拱雕琢着各种花式的吉祥图案及历史人物故事,雕工细腻,精美绝伦。那栩栩如生的倒挂花篮、花鸟人物,无不透露着香山工匠巧夺天工的传世绝技。加之四周回廊与其它建筑相连接,环廊而行,四通八达,置身花厅轩廊,湖边景色尽收眼底,有道是“镜湖”观景一绝佳妙之处。
图片 
 
嘉会堂
“嘉会堂”是园主人会客议事的场所,寓意“嘉宾如云,高朋满座,会客四方之大雅厅堂”。这座建筑是从苏州整体移建的苏式厅堂,整个厅堂用材多为“黄柏树”,故原名为“黄柏厅”。该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梁及斗拱都匀有精美的木雕花样,从徽派古敦以及用料考究上不难看出“徽商”建筑风格的渊源。整个大厅雍容华贵,紫檀陈设富丽堂皇;榧木雕刻的梅、兰、菊、竹“四君子”地罩,梓木雕刻的束腰“二十四孝”,以及兜肚“赵匡胤”“杨家将”“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的落地长窗,充分表达了主人的人格品位和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厅堂匾额“嘉会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书写,两边抱拄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为清光绪皇帝老师翁同和撰书,此联园主钟爱推崇,不难看出园主自勉、自信的精神境界。
图片


科学家碑廊
  《历代科学家造像碑廊》乃静思园中一大景观。园主陈金根先生曾荣获二00二年江苏省杰出精神文明建设奖,被誉为:“富而思文,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园主经营实业三十载,深感企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为了纪念历代科学家为我们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让全国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在游园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起民族自豪感。他博采众长,采纳了原吴江市政协主席徐敬柏同志的创意,以常州市政协委员、中国民盟盟员王日曦先生所著《中国古代科学家造像》为蓝本,通过碑廊的形式展示出六十五位科学家的非凡业绩,勒石颂德,以厥其勋。碑廊的建成,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基地。杰出的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教授特为题词,它必将激励着人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
 图片
 
计成亭
   计成(1582)字无否,号否道人,吴江县同里人,爱好游历山水风光,园林名胜,喜作诗绘画,中年定居镇江,常往来于南京、扬州、苏州,考察各地园林。他曾为武进吴又予叠石造园,又为仪征汪士衡营造花园住宅,颇得时人好评。明崇祯四年(1631),他将自己造园心得写成《园冶》三卷。著作原名《园牧》,由朋友郑元勋改“牧”为“冶”。“园冶”在日本的译名为“夺天工”。书中主张“造园无格”,并对相地、立基、造屋、铺地、叠山、选石、借景等造园要素作了详细论述。《园冶》对我国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都具有极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园主自有造园之梦始,每逢闲暇研读“园冶”,从中吸取精华,运用到建造静思园之中。为了纪念这位一生鞠躬尽瘁造园、呕心沥血著书的艺术家,园主特意在“科学家碑廊”旁显要位置为其建造了一座“计成亭”,亭中树碑正面勒有计成画像,反面勒有计成生平,以此传诵这位造园艺术家的丰功伟绩,告慰后人永远缅怀这位为造园艺术奋斗毕生的鼻祖。
图片 

落霞亭
    “落霞亭”亦称“四面来风亭”,源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此亭驻筑渚头,月洞四开,置身于亭内,可感受到“清、和、冷、暖”的四季来风;“阴、晴、圆、缺”的月相星移。透过风景的“诗眼”,可饱览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的立体画面。亭是游人留连的“伞”,当我们凭栏小憩,品味着静思园的四季风光时,别忘了欣赏一番亭的风采。
图片

 
 

如归舫
    舫是指湖上游赏构制精美的小船,又称游舫、画舫。姜夔《凄凉犯》词中写道:“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园林中的舫,是被艺术化了的水上建筑。称之为旱船,不系舟。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如归舫”在江南园林中不无少见,只是建筑形式上的大同小异而已。其风格而言,类似于“拙政园”的“香洲”。它的首部分,实际上是一座平台,它三面临水开敞,绕以雅致的低栏,给人以近水楼台之感。这里是仰观俯察,欣赏湖光山色的最佳景点。前舱较高,为一卷棚歇山顶亭轩,屋顶四角,轩举欲飞,檐下楣间,雕镂细腻,被四根朱柱托举着,显得轻盈活泼。轩内气息灵通,与首平台构成相通互补的空间关系。中舱略低,为一两坡顶水榭,矮墙上质朴无华的窗棂,与头舱华饰风彩形成对比,两侧的鹅颈椅把两个舱联成浑溶一体,过渡的十分自然。尾舱与廊衔接,形成鳞羽参差的变化之美。“如归舫”作为一座水陆两用建筑,饶有烟水之趣。这里的“如归”,既没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隐之逸;亦无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消极沉沦。而是以一个现代企业家的海纳百川,广交四方朋友的全新理念,欢迎世界各界人士“宾至如归”的游览现代私家园林,品尝秀色佳肴。
图片

 
快风阁
    传说“快风阁”当年为过往“庞山湖”的贾商、才子佳人必到之处,缘于此阁旁边有一“西隐庵”,应试才子抽签许愿、烧香拜佛特别灵验。虽湖畔“庞山”不高,然有仙则灵。夙愿祈求之后,登“快风阁”眺望碧波万顷的湖水,聆听远处帆撸飘出的阵阵渔歌,胸中感慨油然而生,畅叙幽情,诗赋万千。元代诗人桓燮帖木尔《庞山湖》这首诗描叙了庞山湖美丽迷人的绝胜之景和诗人的闲适清悠的心情。“湖波渺渺镜光寒,湖上游人得胜观。一片霞铺红叶渡,数团雪堕白鸥滩。再登古宇探龙穴,漫汲灵泉煮凤团。闻说鲈鱼何处是?明朝犹约弄渔竿。”可见昔日的庞山湖是多么令人陶醉与向往,今天,园主在“小庞山”上恢复修建了“快风阁”,大家在游览“小庞山湖”之余,不妨亦登上“快风阁”,体味一下当年才子佳人的感悟之情。
图片



庞山草堂
    这座建筑是园主特意为其母所造,他的母亲是“庞山湖”远近皆知的重孝礼义之女,乡里邻舍都称她“庞山女”。作为儿子从小就对母亲乐善好施敬重不已,而且重孝仁义之举有过之而无不及。敬老扶贫,赈灾募捐的事迹不胜枚举,屡见不鲜。为了表达儿子对八旬老母的崇敬之情,园主以“草堂”的形式在“小庞山湖”畔造了一座贴水建筑——庞山草堂,寓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里你可聆听到春晓烟雨滴打芭蕉的旋律;感受到初夏芦荡边鲤鱼跳龙门的欢乐;静思到仲秋之夜“三潭印月”湖光山色;欣赏到季冬银光素裹下的立体诗画。春夏之季在此品茗赏景,别有情趣。
图片




小垂虹
    当您步入“小垂虹”时,这不是拙政园的“小飞虹”吗?其实,从建筑形式上讲没有什么区别,然寓意却有所不同。松陵镇东门外的垂虹桥历史上曾为江南第一长桥”,此桥于1967年5月2日夜晚坍塌。目前仅存东西两端二十余孔。这座江南第一长桥虽彩虹不在,但垂虹胜景却一直印在吴江人的心里。园主为了表达对此桥的追忆之情,特在园中建这座“小垂虹”,以此怀古。
图片 
 
借红轩
   走出“小垂红”经“弄碧”,一路修竹万竿,曲折环绕,来到廊端“借红轩”。“借红轩”四面畅豁,三面临水,轩举高敞,视野开阔,便于观赏胜景,并设有“美人靠”供游小憩。杜甫《夏夜叹》有云:“开轩纳微凉”。每逢依槛环顾时,您会看到北面庞山水抱,景物清幽,云墙缭曲,古木苍郁,湖石叠山,小桥流水;西面步石曲桥,亭台参差,花树扶疏,倒影入画,一派江南水乡风味;南面曲廊萦纡,荷香四溢,有道是:“隔岸垂杨笑语,池荷映水新妆”。每年的仲夏时节,满池的荷花碧艳嫣红,成群的锦鲤时隐时现地愉窈水面,有一种“饵之红霞,惊之火流”情趣让您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整个廊轩被荷花、锦鱼、晚霞染的通红。此时,是谁借了谁的“红”也无法道清。
图片

图片

    如果说“借红轩”是赏景绝妙之处,那么,这块“金马腾云”就更能让您体会到园主人“物当思源”的高贵品格。这块灵璧石是园主人最早收集到静思园的第一块宝物,它横成一只“蝙蝠”,意为“福到”。竖成一匹奔腾的骏马,金石同根,园主属马,故将这块峰石取名为“金马腾云”。意为园主事业如日中天,兴旺发达。
图片
 

天香书屋
      “天香书屋”原名“楠木厅”,明代建筑,此前坐落在太湖西山后布村,归一姓殷的大户人家所有。由于明代建筑低矮简洁,园主特意将其升高,改为“卷棚顶”式的四面厅。当我们即将走进厅堂时,不妨先看看这块深紫色的宋代“武康石”,此石产于浙江武康县,由此不难看出“后布村”的古老与文明,该村已列入太湖“古村落保护名录”。这座建筑坐东朝西,面对“静远堂”侧门,西与“借红轩”月洞门遥相呼应,一线贯通,叠景通透,宅院交溶。书屋内陈设明式桌椅,尤其是未加朱漆的两方楠木柁梁,更是稀少难得。园主人之所以将此厅取名于“天香书屋  ”,缘于爱女天生丽质,国色天香,为使其女闲暇游园在此读书赏景,特构此厅。
图片 
 
   “静远堂”为第宅的大厅,亦称正厅。为接待宾朋和举行礼仪所用,是全宅中空间最大,装饰最精美的建筑。走进大厅印入眼帘的“静远堂”三个显赫大字是有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先生题写,匾额下方为园主陈金根先生撰写的《静思园记》,园记中全面记载了“静思园”的地理位置;园名的产生;“庞山湖”的变迁;建园的历史背景;园主创业及建园的艰辛历程;园林占地及著名的景点介绍;以及园主造园的初衷和将财富化为文化遗产的人文思想。
     大堂屏风两侧一对“山水烟雨”地屏,为清、道光年间的历史文化名人胡澍所物。石生胡澍,安徽绩溪人,咸丰九年(1859)举于乡,后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擅书画。细观两扇屏风,红木底座雕有精妙的云龙嬉珠,四片墨绿色大理云石天然形成各不相同的“山水烟雨”,无不体现胡澍其人对家乡绩溪的自然山水热爱,同时,也是他风雨人生的真实写照。
图片 

    作为正厅的砖雕门楼,无论是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有口称颂的,尤其是“拥绿晚晴”四个俊秀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细看落款便知题额为末代状元“凤石陆润庠”的作品。题额上方雕有七个富贵花瓶,鹿十景(图中梅、竹有夫妻之喻,十只幼鹿代表十个孩子,周围寿石、芭焦、松树、灵芝、祥云等,是一个充满了吉祥的天地,系琼林的象征,因此,该图又称“琼林十子”,寓意夫妻长寿有福,子孙封官受禄。)下方雕有双喜松鹤,寓意平安快乐、福禄寿禧。左右各镶一块《三国》镂雕戏文方砖,整个门楼古朴典雅,充分表达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事业的腾达一种潜在的希翼。
图片 
    涌泉楼
    “涌泉楼”实际上是江南走马楼的一部分,它的由来说来也有一段故事。当时,在此立基时,三尺之下发现一泉眼,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向外涌出。传说庞山湖有一个“甘泉”,终日泉流不息,甘之如饴。此泉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甘泉”?不得而知。然而,在我们园林里天开泉眼,岂非缘分耶!当即园主决定在此建造“涌泉楼”,并在楼内泉眼的上方用汉白玉做了一座“金水桥”,意思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
图片 
 
 
悟石山房
   悟石山房是一座仿古建筑,体量较大,上下两层,下为石馆,上为会议大厅,整个建筑为江南走马楼的北楼部分。园主之所以取名为“悟石山房”,源于他多年来收集名石所费千辛万苦,聚石如山精挑细选展示房中。从那些精美无言的飞禽走兽、人文山水的怪石中,园主从中悟出人生的“德、心、道、神”的最高境界。石馆里陈列精品名石百余块,如奥运火炬、虎啸、亿年寿龟、迎客松、莲花宝坐、紫云峰等。这些五亿年前留给人类的天然雕塑,无论是神似也好,还是型似也罢。无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品赏之余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图片

图片




弘雅堂      
    弘雅堂,原名“天王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此厅堂曾为“小刀会”活动的正堂,后从上海市老城厢的人民路丹凤街保护到静思园。“弘雅堂”与“凤”有着不解之缘,当初保护这座古建筑是在上海城隍庙的丹凤街,“丹凤朝阳”,恢复此座建筑时,园主为了“暗示”这座建筑的故里,特在屋脊及小抄口上分别塑了三个凤凰,由此“弘雅堂”变成为引凤的筑巢。
图片 

历代文人咏石碑廊
   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汉,盛于唐宋。“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诉说着文人士大夫对山水自然的感悟之情,从历代文人字画中不难看出奇石异峰占有一定地位,那嶙峋怪异的石头和千变万化的人文山水组合成一幅幅流芳百世的书画作品,诵咏着每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对石文化的理解。他们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赋于那千姿百态无言之石,从而让那些大美顽石演绎着无穷无尽的人间传说。静思园《历代咏石碑廊》是由园林美学教授金学智先生从梁朝至现代,精心挑选的五十首咏石诗。由当今30位全国书协理事以上的著名书法艺术家书写,是全国唯一一条时空跨度最大集历代文豪最多的咏石碑廊,共计五十六块书石条,书体有正、草、隶、篆,展现现代书法艺术的各种风格,给来园的书法爱好者以及酷爱石文化的文人雅士提供了一片雅俗共赏的天地。
 图片

 
旧时月色亭
图片 


银孤望月
图片 
 


盆景园
图片 



绿晓亭
图片

 


清风亭
图片 


鲈乡阁
图片 



友竹亭
图片 



古戏台 
图片



水云亭

图片



云帆亭
图片

 

如来峰
图片

文章评论

幸运者

带着初秋的美好,携着友谊的芳香,送上温馨的问候,传递友谊的祝福,愿好朋友康,幸福、快乐每一天![em]e160[/em][em]e160[/em][em]e163[/em][em]e163[/em]

(QSYR)谢上帝恩赐

红叶吟秋,岁月漂流,声声祝福友情依旧。暮然回首,相距万水千山,真挚友情,遥望相守,真诚送出每一份问候:健康久久,快乐久久,幸福久久,友情天长地久 !

(QSYR)谢上帝恩赐

红叶吟秋,岁月漂流,声声祝福友情依旧。暮然回首,相距万水千山,真挚友情,遥望相守,真诚送出每一份问候:健康久久,快乐久久,幸福久久,友情天长地久 !

《拒聊》

有一种相遇,醉美了流年,温润了时光;有一种情意,温馨着彼此,镌刻在心间;有一种相知,无需要多言,默默的思念;有一种牵念尽在祝福中.....。秋安!

《拒聊》

有一种相遇,醉美了流年,温润了时光;有一种情意,温馨着彼此,镌刻在心间;有一种相知,无需要多言,默默的思念;有一种牵念尽在祝福中.....。秋安!

纾帆 【禁言中】

遥远的祝福,飘荡在你的空间;深情的文字,是我最诚挚的问候。 一份牵挂装在心间, 相互问候真情无限 ,一份关心无需多言,相互祝福倍感温暖,美好祝福直到永远!

纾帆 【禁言中】

遥远的祝福,飘荡在你的空间;深情的文字,是我最诚挚的问候。 一份牵挂装在心间, 相互问候真情无限 ,一份关心无需多言,相互祝福倍感温暖,美好祝福直到永远!

梦醒时分【拒加友,】

让问候穿越四季, 让祝福穿越荧屏;让幸福穿越时空 ,让真情穿越心灵.祝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醒时分【拒加友,】

让问候穿越四季, 让祝福穿越荧屏;让幸福穿越时空 ,让真情穿越心灵.祝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醒时分【拒加友,】

让问候穿越四季, 让祝福穿越荧屏;让幸福穿越时空 ,让真情穿越心灵.祝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