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吴冠中先生的第三大发现
如方小语
李家山
吴冠中先生的第三大发现
如方小语
如方摄于2014.10
因一直喜欢艺术,且将画画作为第一喜好,虽早已弃笔废纸,终未能成器,悔及三生,但心底实在不愿将美术之喜好,焚烧荡穴。故依旧常常偷窥画坛关注大家们的行踪。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成了我的崇尚,同时也喜爱先生的散文,敬重先生的人品和风骨。先生一生孜孜不倦,脚涉千山万水,佳作如林,极品盖世,且三大发现为后人留下了佳话。
1989年深秋,先生游览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在我看来,李家山是在特殊历史条件、特殊地形地貌和传统观念等综合因素下产生的特殊村落的孤例。”先生将李家山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一起,排序为自己此生的第三大发现。
去年深秋我去李家山,正是因了吴冠中先生的慧眼发现。
黄黄的天,黄黄的地,黄黄的墙壁,黄黄的土塬。去了多次已经不那么陌生的黄土高原,让我见识了不少窑洞。可眼前李家山高低叠置的窑洞,着实让我痴迷。
之前所见窑洞,大多依山筑几孔,或几孔落半山腰,或几孔坐土坡,或几孔安卧坪地,如此重叠窑洞民居真的是稀有寡闻。怪不得碛口古镇也有零星若此民居,估计是碛口模仿这李家山了。
站在他们对面,还来不及去亲近他们,山坳里一层层窑洞民居已不容商量的浸淫在我眼眸里。他们或积聚或散落在山坡上,如经画家的重笔勾勒了一副苍老灰黄的具有冲击波般的质感而沧桑忧伤的高原油画。若采用国画运笔点画,轻描淡写一番,写实对比后,两者会各有千秋。不过,经植物油如亚麻仁油、罂粟油和核桃油等调剂后的油画颜料,其可塑性、可覆盖性和层次感等质感,所表现出的斑斑驳驳可能更能重塑李家山的久远。
由此,方法运用的不同,其结果则大相径庭了。生活中,也不乏其事因果。
在高高的平坝上,我右转侧身,一群民居出其不意抢走了我的眼光。依山而筑的窑洞,不乏江南民居风格。虽然窑洞是主角,但窑洞前的庭院、砖砌墙、照壁和砖瓦门楼却简陋中见细工精活,粗狂中窥灵巧精致。想必此窑洞前为商贾官府居家。因建筑完好无损,且非同邻家窑洞,故这几孔窑洞招徕诸多游客驻足瞻望。
我却眼落弯弯的细细的上下坡路,思忖着正是这曲曲弯弯的上下坡路,他们是李家山的血脉,这地道的明清建筑村落,少了这些血脉一样的上上下下坡路,不知是何等样子。由此而明,芸芸众生才是玉宇琼楼的基石,人间炊烟的原来。
李家山民居多为窑洞式四合院,整个民居群分布在山坡上,窑洞前一般均有廊檐前伸,保存较好且较大的四合院都是水磨青砖对缝砌筑,其造型的风格比较讲究,在建筑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特点,是其他地方的窑洞不能比似的。且看廊檐或庭院围墙,虽不似江南和皖南民居粉墙黛瓦式,但窑洞的拱门和窗棂花格,以及围墙砖砌镂空图案,不比他地逊色,而显西北地方浑厚的风雅。
生活就是这样,各有其态,不必厚此薄彼,再贫瘠的大山也有其神灵,只不过熟视无睹罢了,或少了慧根。
你在上,我在下,我家的屋顶,你家的庭院;脚步声,轱辘滚,牛羊走过留尿粪,我家屋顶还是你脚下弯弯路。李家山的大气,李家山的厚道,就这么无处不在。这种阒然无声的胸怀却引起我这个外乡人更多的思绪。
土砖铺就的小路小道,看上去不如南方古镇老街的青石板路那么光滑圆润或棱角分明,似乎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李家山的小路小道又何尝不是一种地方文化?就地取材,顺势居住环境,且经济实用,又防滑稳当,筑成这种高台低就的坡道,恰是祖祖辈辈李家山人聪明勤劳之处。
可能有人会轻言区区民居坡道,不足挂齿,这大概是如我这样的外乡人如此说道,可在这里生计的李家山人,却有他们自己的见解和之道。有了尊重和理解,才不显浅薄。
李家山,位于碛口南面,距碛口古镇不足十里地。有人说,李家山村,是一处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保存较好的明清建筑村落。被吴冠中先生发现后,不少专家学者踏至而来,考察后纷纷赞道,这里的四合院窑洞,堪称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如我一样游客每天也是来了一批走了一批。但由于李家山藏在黄土高原深处,交通相当不便,若非自驾车或包车,去一次李家山确实不易。我想,也正是这不易,才使李家山得以保存至今。但愿这独一无二的李家山,长寿。
李家山身藏“两沟四面坡”之中,底部往上,整个相对高度百余米,其民居群占地面积不大。现有二百余户人家,算得上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落。李家山人把这里的土地安排使用的井井有条,疏密得当,大小不一,百十个窑洞院落散落棋盘,既不拥挤又邻家惠顾。一层层的窑洞沿坡呈阶梯状分布,层次清晰,错落有致,层叠而上,直至坡顶,画面丰富,张弛有度,平衡自如。使得多达七、八层的窑洞庭院看似随意布局,却是恰如其分地贴合了这里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奇特的李家山村落。难怪吴冠中先生赞叹不已。
照片中的小路,似乎过于居中,取景时若将此路往右偏一些,效果可能会好一点。违了宁偏不居中之规,意在求得平衡,其果失衡。这大概也算美学中一得吧。
其实,处事也颇有美学之理,欲求完美,实为失衡,弄巧成拙。只能说自己造诣浮夸了。
这一片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紧紧凑凑窑洞,几乎积聚了李家山窑洞精华,让我目睹了明清以来的变迁转折的窑洞华典。记得国家邮电部从1986年开始发行民居邮票,一直到1991年,历时5年,共发行了4套21枚民居邮票。这21枚邮票展示了21个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其中也有一枚山西民居邮票。邮票上的山西民居匠心精湛,但非眼前李家山窑洞式民居。
我想,山西民居邮票是1986年发行的,当时邮票出版发行人可能尚未发现李家山民居。或者,被邮票设计者追求了更具代表性的民居图案。但艺术加工过的邮票上的图案民居,又在何处呢?
眼前二层窑洞,兼有宽敞庭院的一组典型的李家山窑洞,是游人进出李家山的必经之处。其貌非凡,虽然历经沧桑,饱经风雨,但依旧器宇轩昂,安然笃定,隐去了往日的喧嚣,一派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大家风度。
问尘世,何谓淡然,何谓泰然?天地知,人间不知;人间知,天地则不知。混沌无序则有序,虚空有序则无序。古今中外,难以澄清,倒不如借一孔窑洞,听黄土纷飞。
台阶乃进出之处,无需推门,跨过小门,即一片豁然:一饱李家山气象,两沟四面坡窑洞尽收眼底。不着急,慢慢走,细细想:进出偌大李家山真的仅此一处?四面黄土高坡,处处有道,路路循环,开此一门,方便外乡人直扑窑洞,省去寻路费时又轻松循道一览奇特妙境,何苦多思量。
面对辗转台阶花格门楣一堆柴禾,不禁哑然失笑,举起相机,俨然到此一游。
李家山民居的独到之处,不仅仅是窑洞式的。其窑洞门窗上、厦檐、门楼上,和照壁上的砖木雕刻,也是鬼斧神工,精美到家了。雕刻的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等,其艺术造诣和价值在建筑学和艺术美学方面独树一帜。且与江浙一带,皖南地区和南方诸多地方的建筑雕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家山的窑洞式民居的雕刻,又不拘一格,来得更加浑厚淳朴,蕴涵着黄土高原、西北人家深厚的文化和艺术,至今熠熠生辉。这些,大概也博得吴冠中先生泼墨挥毫了。
在李家山,随时会遇见写生作画的人。其实,这些或弹纸素描或蘸饱油料染色画布或水彩晕边的写生人,也是李家山一景。其融洽浑然一体,相依相托了。
许多年来,途中每每见到作画人,总是多看几眼依依不舍,暗暗独自惘然一番,怅然离去。
留意了窑洞,也留意了作画人。
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却没我一方土地,甘愿做了俗人。地荒芜,山荒芜,水荒芜,也有我一亩荒芜,无奈当了粗人。
岁月逝去,罢了。
多看几眼,了了庭院心事,背起行囊去我该去的地方。
茫然也好,释然也罢,黄土地的土塬,黄河古道,祁连山脉的河西走廊,西域的戈壁滩,凄凉蜿蜒的烽火台,统万城的遗址,西夏的销声敛迹,腾格尔的沙漠,陕西山西的黄河壶口,黄河石林,等等,都藏在我心里,不时追寻着他们。如今,多了一家李家山。
2015.6.4
文章评论
峥嵘岁月
先生拍的窑洞民居照片,犹如一幅幅色彩不斑斓但厚重的油画,不由让人喜欢上了这个特殊的地方。先生的画外之音,让人不由感慨西北文化的独特性和与岁月的一同沧桑。[em]e157[/em]
知足常乐
太漂亮了
羊羊
神往
小鸟
窑洞之村,独特韵味,难得此景,别样风光![em]e160[/em] [em]e179[/em]
慈善哥儿
看如方同志的摄影和解说,新鲜感和独特性总会让人赏心悦目,收益多多。
隐含
李家山的窑洞民居,既有着黄土高原的浑厚、大气、刚毅,又不失南方民居的温婉细腻。看到张张如油墨画般的作品配以说明,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思念的海鸥
李家山的窑洞建筑真是精妙,如诗如画,开眼界,长见识![em]e183[/em]
梦╰☆
别样的风景,西北文化的独特,谢谢老师![em]e160[/em]
柳.止若
李家山的瑶洞很美,你的文字更美!
忘的忧草
欣赏并拜读了。
如果
为什么我看到这些照片有一种悲凉的感觉~~[em]e154[/em] 大西北,有点压抑~~这种地方适合体验和体会~~[em]e100[/em]
南在南方
摄影,配上这文字,古老的民俗文化熠熠生辉。
彩云
古老的庭院。凄美精致!
浅若西
这地方的建筑好特别
风雨半边楼
真想跟替在老师的身后踏歌随行,听老师娓娓讲述,于悠远中感受得失,于沧桑里得知兴替,可惜呀,人在江湖生不由己。祝老师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