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率真、洒脱不羁——道家之侠令狐冲
手机日志
儒侠与道侠:儒侠重在“仁”,道侠重在“智”。通俗说法,儒侠是忠心仁厚的老好人,如郭靖的纯朴质直,厚道无伪;而道侠则是聪明人,如杨过的机智、聪敏。
儒侠重在“社会本位”,道侠重在“自然本性”。这正体现在郭靖“守住襄阳,不惜一死,为国御悔,为民造福”的信念中,和杨过不拘于时的作风上。儒侠是积极的,入世的,道家相对消极,有出世倾向或不容于世。
古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一分为二,“兼济天下”属儒家,“独善其身”则属道家。尽管郭靖生性愚鲁质拙,但他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天下苍生,社稷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反之,杨过有过人智慧,盖世神功,却无雄心壮志,只求与小龙女隐居古墓之中,他人生死、天下兴亡与之毫不相干。
儒家之侠秉持“中庸”,性习“合群”,而道家之侠则更具鲜明个性,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看郭靖威震江湖,万人敬仰,却谦虚礼让,深得人心,受人尊重。杨过则从不将世俗放在眼里。他认欧阳锋为父,反出师门,爱上师父小龙女,这等在郭靖等人的儒家正统观念简直是大逆不道之事,但在杨过的心目中却有自己的另一种价值观念。总之,儒家重群体,重教化、重共性、重社会理性;道家重个人、重人性、重情感气质、重自然之风度。杨过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真理:像他这样的人也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侠。——真诚、情爱、个性、自由、自主的人格与侠侣理想并不违背,虽与传统的儒学精神及伦理规范不尽相符,但正因如此,反倒有一种超常的人格风彩和魅力。
令狐冲也是典型的道家之侠:
倪匡曾经这样评价令狐冲: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萧峰多了几分潇洒,实乃金庸笔下之绝顶人物。与令狐冲相比,韦小宝可爱但不可敬,太俗;杨过一直在仇恨的爱情的漩涡中挣扎,太苦;萧峰虽然高大,当总是挣脱不了命运和自己本身性格方面的牢笼,太悲。只有令狐冲,畅快适意,行云流水,铸就潇洒人生。
对于令狐冲的性格,最好的诠释就是一个字:真。他是一个至真至诚的人,讨厌世间一切的虚伪奸诈和卑鄙龌龊,他所练的独孤九剑的宗旨是:随心所遇任意所至,无招胜有招,乃是武学的至高境界,与他的性格也正好是相得益彰,仿佛就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在人格上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绝不会向强硬势力屈服,所以在朝阳峰上他不愿加入日月神教就是看不惯任我行的唯我独尊和利欲熏心,不愿在人格上屈服于人,在这方面,他绝对是坚持原则的,为了保持这种高洁的操守,即使甘冒生命危险他也在所不惜,这也正是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真正大丈夫所为。可以说,正是他的率真和人格上追求完美的品行让高傲的任盈盈对他仰慕有加进而情根深种,全是因为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
令狐冲也一直被看作无形浪子,但他为人处事豪侠仗义,心地极为仁义。他甘冒生命危险去相救素不相识的小尼姑仪琳,在回雁楼头,他谈笑间就逼着田伯光不得不乖乖就范,真正是侠肝义胆,每次读到这里都让人哑然失笑,感觉特别痛快;他为给老不死姑娘治病甘愿放自己的血逼她喝下去,如此舍己为人,真正是菩萨心肠。他的放荡不羁更多地只是表现在小节方面,不外乎好酒贪杯,结交了一些各个不同阶层的朋友而已就被岳不群所不容,他从没有认为自己是君子,但是他在道德层面上是所有真君子也望尘莫及的,更别说是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了,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护送恒山女尼一节,连莫大先生都说自己如年轻二十岁,面对满船的妙龄尼姑,如花少女也很难做到令狐冲那样守礼,称赞令狐冲不但不是无行浪子,实是一位守礼君子。
此外还有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笑傲江湖》中,但凡女子都大都特别信任令狐冲,盈盈和仪琳自不必说,他师娘,恒山三位师太,蓝凤凰等等都对他很好,即使岳灵珊与令狐冲虽有过嫌隙,但大体上是信任他的,原因在于女子比较少机心,更能理解令狐冲这种率真的人格。
令狐冲是道家大侠,视名利于无物,他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出世的人,所以他最后的归隐与其他几位主角的退隐有本质的区别。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是最后对现实心灰意冷之下的被动的退隐,有逃避的意味,而令狐冲和任盈盈则不同,他们都属于天生的隐士,他们最后的归隐是完全出于主动的,不能理解为退,因为他从来就未曾入世自然就不会有隐退一说了,他们此时的归隐与此前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此前他们也是隐士,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只能说此前他们是隐于朝,而最后他们隐于野,区别仅此而已,道家的思想的精髓是清静无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挑起争端,强调个性的自由,所以说令狐冲最符合道家庄子的思想,注重心灵的逍遥无碍和自由自在的精神漫游。
其实道家思想也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中国人的爱好和平,中国人的宽厚平和,中国人遇事的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思想不正是道家思想潜移默化影响下的结果吗?虽然令狐冲这样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那是因为他是道家理想人格的集大成者,但他身上反映的道家的精神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有人认为令狐冲正邪不分,其实它以自己得标准把正邪划分的清清楚楚,盖因他对正邪划分的标准与世俗的标准不同。世俗观念是以人的出身来划分正邪的,所以像嵩山派费彬那样欺辱幼小之鼠辈也被划为正派中人,只不过是因为他运气好置身于所谓名门正派之中,实际上他的灵魂之卑劣无耻是令人不耻的,在令狐冲的划分标准中他自是邪恶的。令狐冲是以道德情操的高低来划分正邪的,他喜欢诚挚真诚的人,所以伪君子岳不群、左冷禅之流与他格格不入,真小人田伯光却能与他意气相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认同田伯光的所作所为,只是欣赏他落落大方的气概,所以他也劝田伯光改过自新,而田亦听从令狐冲的劝从此不再做采花奸淫的勾当,如此改造了一个采花大盗倒也善莫大焉。
令狐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看过《笑傲江湖》的每个人,都对这一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在所有的金庸笔下的人物中,令狐冲这一形象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的光辉,充满了人格张力,从而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正因为这一人物刻画的成功,所以在翻拍成影视剧的过程中,令狐冲也是金庸作品中最难把握的一个人物,无论是大腕级的周润发,李连杰,许冠杰,还是小字辈的吕颂贤、李亚鹏,他们所塑造的令狐冲都充满争议,这也正是令狐冲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凸现了金庸先生的大师手笔。(本文摘自醉看江湖自疏狂的《侠骨柔情真英雄-小议令狐冲》)
令狐冲在金庸笔下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高大的人,与其他书中的男主角相比他武功并不高,也不似郭靖,萧峰,张无忌那般轰轰烈烈,即使行侠仗义也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扶危济困,但他却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觉得可亲可敬,成为了很多读者心中心驰神往的偶像,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好男儿理当如此,盖因他注重的是精神的自由的个性的舒展,追求的是真挚的爱情,他的平凡与简单却正闪耀着丰富而且伟大的人性的光辉。
令狐冲自小由华山掌门岳不群抚养授武,为华山大弟子,钟情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岳灵珊。在思过崖上得到世外高人风清扬传授独孤求败绝学独孤九剑,却被岳不群逐出师门,成华山弃徒。与日月神教圣姑任盈盈相遇,以音律相交,相知相许,因她广交各路好友。任盈盈背负伤重的他前往少林寺交换易筋经,令狐冲不从。出寺后识向问天,两人相救幽禁梅庄的任我行。令狐冲却被换做任我行替身,习得吸星大法治愈内伤。后曾与向问天、任我行围攻东方不败,又临危受命任恒山派掌门,悲痛岳灵珊之死,最后与任盈盈成婚退隐。
![]()
幼时父母双亡,被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收为首徒。衡山派刘正风金盆洗手,同众人前去福州。途遇恒山派仪琳受采花贼田伯光胁迫,便与田伯光斗智斗力,身受重伤,被日月教长老曲洋所救。适逢福州福威镖局大难,岳不群收福威镖局少镖头林平之为徒。刘正风金盆洗手之际,因勾结魔教长老曲洋,被五岳盟主左冷禅阻挠,惨遭灭门。
令狐冲巧遇曲刘二人,被授《笑傲江湖》曲谱。因其行事任性,屡犯门规,令狐冲违逆师命,被罚面壁思过。
机缘巧合,竟得华山前辈风清扬传独孤九剑。![]()
后与华山剑宗夺门之人恶斗,内力大伤,桃谷六仙、不戒和尚胡乱医治,内力尽失,命不久长。![]()
药王庙中,使独孤九剑精妙招数,解救师门,却被疑心盗得福威镖局《辟邪剑谱》,连心仪的小师妹亦是如此,一片悲凉。![]()
来到洛阳林平之外祖父家中,几经周折,《笑傲江湖》曲谱被当作《辟邪剑谱》,为洗脱冤屈,来到洛阳郊外请熟知音律之人辨识。此番相遇,与奏琴之人结缘,更感人间情谊,多日来此处习琴品酒。
从洛阳辞别,却在途中大受江湖中人殊遇,在五霸冈上与群雄聚会。不知何故,群雄纷纷散去,却见当日授琴的“婆婆”。![]()
种种纠缠、恶斗,令狐冲再受重伤,才知这位“婆婆”其实是位年轻姑娘,名叫盈盈,已对自己情愫暗生。
此后辗转少林寺,承蒙住持愿传《易筋经》治疗内伤,又得知已被华山派逐出。令狐冲不愿剃度,毅然离去。
无意中与魔教向问天联手,共御正邪强敌,终出虎口,两人义结金兰。为治令狐冲内伤,两人前往梅庄,向问天以琴棋书画珍品为饵,赌梅庄中无人能剑胜令狐冲。无奈,令狐冲五战梅庄好汉,尽皆告捷。梅庄四位庄主垂涎宝物,请令狐冲到梅庄深处囚室与一位任姓前辈较量。向问天从中使计,偷天换日。令狐冲不明不白误入囚室,却习得吸星大法,内伤得愈。令狐冲故伎重施,得以脱困。而任姓前辈竟为魔教前任教主任我行,软硬兼施,邀令狐冲入魔教。
令狐冲令狐冲不愿受迫,愤然离去。途中搭救恒山派众人。![]()
再到福建,林平之、小师妹情投意合,形同璧人,令狐冲凄凉不已。撞见《辟邪剑谱》被两位歹人所抢,令狐冲剑杀二人,夺回剑谱,但也受伤颇重。后为师母所救,得知盈盈是魔教任教主千金。剑谱不翼而飞,令狐冲蒙冤不白。
闻恒山派两位前辈被困,令狐冲前去支援,赶走恶敌。回恒山途中,闻讯盈盈被囚于少林,又得衡山派掌门莫大一番话语,决定解救盈盈。赶赴少林,路遇到群雄聚集,令狐冲当上群雄盟主。上少林后,竟见恒山派掌门遭人毒手,弥留之际,定闲传掌门于令狐冲。此后群雄被正派中人围于少林,几次拼杀,无济于事。桃谷六仙误打误撞,发现少林寺密道,群雄得以脱困。令狐冲为探盈盈下落,重返少林,但见任我行、盈盈、向问天三人为正派好手所拦,为救其出寺,令狐冲不得已与岳不群比试,无意中剑伤岳不群。
令狐冲回恒山接任掌门,遭东方不败手下暗算。打点恒山一切,令狐冲与盈盈等人赶往黑木崖,一场苦战,险胜东方不败,任我行重任教主。![]()
为阻止左冷禅合并五岳剑派,令狐冲率领恒山派到嵩山。令狐冲难忘旧情,比武中被小师妹所伤。而岳不群竟使出辟邪剑谱的武功,刺瞎左冷禅双眼,夺得五岳盟主。下嵩山,群雄散讫,令狐复与盈盈相聚,二人几经生死患难,终成知心情侣。
令狐冲眼见林平之复仇,剑法亦是辟邪剑法。重重纠葛,小师妹丧于林平之之手,师母自尽,令狐冲悲痛不已。恒山派中,令狐冲、任盈盈二人被仪琳之母为难;思过崖洞内,凭借磷光,二人侥幸脱身。任我行再任教主,野心大胜,意欲吞并武林,以盈盈、生死要挟令狐冲。令狐冲及恒山弟子,大义凛然,拒不入盟。幸得天眷鸳鸯,“魔”教易主,一场浩劫就此化解,几十年恩怨尽归尘土。三年后,令狐冲与任盈盈在梅庄喜结连理,但凭一曲《笑傲江湖》,从此归隐……
吸星大法
承继从大理段氏流传的逍遥派「北冥神功」正宗,是将别人的内力吸收,将这些别人的内力化成自己体内的内力。功力日深,不须肌肤相触,只要对方运劲攻来,内力便会通过兵刃而传入他体内。将内力散入经脉,或将真气排出,如散入经穴,再汇而为一,那便多一分强一分了,正邪两派谈及吸星大法无不谈虎色变。
易筋经
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後,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练那《易筋经》,便如一叶小舟於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任何平庸武功在易筋经摧动之下均能化腐朽为神奇。
独孤九剑
剑法分做九大部分: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分别是依据不同兵器而生的对招方式,而就其本质来说,则可理解为「与九种不同兵器对阵时,所采用的攻防观念」。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掌法或其它拳脚功夫的对手,原因是这一类的对手不用兵刃,自然在拳脚与内力上有高超之处,而且武学修为也已到一境界,有无兵器已相差不多。
令狐冲性格的可爱处,是金庸笔下人物之最,他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萧峰多了几分潇洒。金庸对令狐冲的外貌是如此描写的:长方脸蛋,剑眉薄唇。而林平之相貌像他母亲,眉清目秀,甚是俊美。主角比配角相貌差上一筹,不太符合满足让人们进行幻想的前提,如果改到二、三流武侠小说里,男主人公多半是帅到天上有地下无,无端就要惹来红颜知己无数的。小师妹岳灵珊本来和令狐冲青梅竹马,情谊深长,即使林平之刚来的几个月里,小师妹对令狐冲的含情脉脉也是明显的,在思过崖似有加深的痕迹;但终究是情郎在后,父纲为先,林平之酷似岳不群的端庄持重、老成内敛吸引了岳灵珊,而令狐冲不仅仅是相貌不如林平之,他的放浪不羁、洒脱过甚反而成了他情场上的最大障碍,为一向崇拜父亲威严的岳灵珊所不喜,芳心许给了林平之。这一点描写就很难得,脱离了情侠窠臼,深入人性,刻画出有个性有痛苦的个人来,而且金庸写情的笔法也是一绝,转圜曲迂,笔尽情妙,有情人之间的短怒薄嗔、巧言逗喜,都非常到位,能吸引人看下去,任何一本写情的名著,具体到情人之间的细节来说,也不过如此了。令狐冲的成长是从失恋、蒙冤开始的,自从六猴儿一死,他的人生就被笼罩上了一层阴影。人生烦难事何其多,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曾有被误解、被排斥的感受,金庸不仅能以丰富的文史知识入笔,还带了深厚的生活经验,他塑造人物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把主人公放到人间炼狱去磨练,经历各种人情冷暖和世道鬼蜮,并不像其他武侠作品一样,主人公要么在一个深山冥谷练成绝世武功后,出来便一帆风顺,杀魔头,报血仇,得美女。金庸即使让他的主人公得到奇缘,获得一门武术绝学,也绝对得不到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在金庸小说里,武功的成长是一方面,人格的成长又是一方面,这两方面有时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先成,但他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而且正是因为他身负独孤九剑绝学,才一步步受误解,又由于他的浪子情怀、不屈于人的个性,往往有了委屈不去辨白,这不辨白却不似黄老邪高傲清绝,而是带了点自伤自怜自暴自弃的情绪:一面是因为有了失去小师妹之痛,一面是受敬爱的师父误解之痛,一面又是身上怪伤难以告人并不能痊愈之痛,一面又是正邪之争看来让他倍感无聊之故。令狐冲怀着这四种伤痛,在随师父去洛阳的途中,尝尽了辛酸苦楚,非一般人能忍受,从这方面来说,令狐冲的性格帮了他自己的大忙。虽然他始终忘怀不了小师妹,但是本性却豁达得很,他看清了岳灵珊和林平之相爱的事实后,心下反倒坦然,只想愿岳灵珊过得快活,只要她快活,即使完全忘掉自己也无所谓。所以他还能跟随在华山师弟们身后,跌跌撞撞地跟着走,心中只想着寻回紫霞秘笈,然后在六猴儿墓前自尽便了,这就是令狐冲一个特别的性格特征,试想如果是岳不群和林平之和他易地而处,纵然这两个人也是心机深远、忍辱负重的好材料,但却不会像令狐冲那般豁达,必然会把所受的侮辱和仇恨牢记在心,等到机会爆发。
性格:喜欢交友
令狐冲还有个特点,就是开朗随和,喜欢交友,而且不论贫贱富贵正邪,只要合心意的,一律交之。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首先必须健谈、诙谐,有性情,大度,还得有些独门花巧,比如开章里华山派弟子谈到大师兄的时候,提到他的“使出师父所授的气功来,竟不换气,犹似乌龙取水,把大半葫芦酒喝得滴酒不剩”,骗惨了一个老叫化。把这个法门搬到酒肉朋友的桌上去,也一定是讨人喜欢的,会气功的人不少,但是令狐冲却用此来喝酒,真可谓是个性散漫俏皮得紧了。令狐冲虽然尊敬师父,但是心里却自有乾坤,因为他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时不时会有散漫之举,有自己一套待人处事的办法,不像岳不群的谋构取巧远远淹没了真性情,所以尽管师徒共同生活了十几年,两人却没有半点相似之处。其实令狐冲和岳不群的矛盾才是贯穿笑傲全书的一条经脉,以他俩为纲,其他的人和情节都是铺陈和旁衍出的枝干,比如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都是他俩一个方面的延伸和补充,比如性情和自制,比如正和邪。以这个角度来看,笑傲江湖是一部人性冲突的著作,它表达了两种有重大分别的人生观之间的冲突,而且给了一个似明确却又不明确的结尾。
令狐冲最大的特点是“侠义率真”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人品的珍贵。他从不为世俗礼法所拘,只要是自己认为对,哪怕世上人皆反对,他也不为所动。他算不上一个成功人士,出身来历平淡无奇,武功方面虽习得独孤九剑、吸星大法,危急关头以此保命杀敌,但大部分时间却是重伤重病,甚至连一个街边无赖也打不过。令狐冲绝对没有古之侠士最为推崇的“为国为民”的想法与倾向,但也仍令人感动,教人敬畏。因为他性格和感情中完全没有一丝卑劣的地方,他是个最自然的人,从不理会旁人的看法。他痴恋岳灵珊天下知闻,即使在盈盈面前也从不掩饰,爱憎好恶一览无余。任我行在日月神教,旁人谀词,他纵声嘲笑,他毫无心机,从来没有什么使命感、名利心,没有任何“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野心。只须有酒,有音乐,携所爱之人平平淡淡终老一生,便可“笑傲江湖”。他的侠义精神从不让人感到他是“救世主”。对仪琳、对恒山派、对向问天救是救了,绝没有什么更深一层的目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即使对你素不相识、即使对你无甚了解,只是一见之下便倾心相助,毫不犹豫。正邪不分是令狐冲最大的罪名,乱交魔教主义、邪派人士,甚至为人不耻的采花大盗。但在令狐冲心中“正”、“邪”之分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心中的“正”是品性高洁诚挚、率义情侠之士,至于那些虽表面为正派中人,实则虚伪狡猾、野心勃勃之徒,他从来是不屑、不耻、敬而远之。他可以结交田伯光,却忍受不了“青城四秀”,对绿竹翁礼敬有加,却对金刀王家不理不睬。
他的爱情
令狐冲的爱情之路也是历经多重困难波折,但最终结局十分圆满。他最初爱慕与之青梅竹马的小师妹,但无奈他落花有意而小师妹流水无情。不仅如此,与之一起长大的小师妹竟怀疑他的为人,疑心他吞没了林家的辟邪剑谱,是他一度万念俱灰,感到全无生趣,直至他遇到自己生命中的福星——盈盈。一曲《笑傲江湖》使两个生命中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怎么可以相爱?一个是名门子弟,一个是魔教圣姑,自古正邪不两立,但他们依旧爱了,这份爱,比世俗男女情爱高了一个层次。在令狐冲生命中最黯淡无光的时刻,在几乎所有人都抛弃了他的时候,只有盈盈对他一往情深,不离不弃。为了治愈令狐冲的内伤,她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只求少林方丈能传他易筋经神功,挽救他的生命。诚如令狐冲所想“她为了相救自己,甘愿舍生,自己一生之中,师友厚待者虽也不少,可没一个人竟能如此甘愿把性命来交托给自己”。但令狐冲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对于与岳灵珊那段青梅竹马的初恋总是难以忘怀,因此初始对盈盈的感觉中总是感激敬重之情居多,更甚者由于盈盈魔教圣姑的身份,内心深处对之竟有些惧怕。如果说盈盈爱上令狐冲是因为他对小师妹的那份痴情,那么令狐冲最终深深地爱上她同样是由于她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她能想令狐冲所想,急令狐冲所急,是令狐冲的第一知己。最终,在青纱帐外的大路上,在月色溶溶的湖边,令狐冲终于沉浸在了对幸福的憧憬之中:“若得永远如此,不再见到武林中的腥风血雨,便是叫我做神仙,也没这般快活。”正如作者在后记写道:“当令狐冲情意紧缠在岳灵珊身上之时,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纱帐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处大车之中,对岳灵珊的痴情终于消失了,他才得到心灵上的解脱。”令狐冲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和真爱,于是我们看到了悬空寺里的心意相通,华山后洞中的生死与共,朝阳峰上的生离死别,冲盈二人最终成为了彼此间生死相依的爱恋。 仪琳一直对令狐冲有铭心刻骨的相思。但令狐冲对仪琳并非无情,只是这情是怜爱,怜惜,是兄妹之情却非儿女之情。正如他所想“令狐冲听仪琳这么说,心下颇觉歉然。她对自己一片痴心,初时还不觉得,后来却渐渐明白了,但自己确然如她所说,先是喜欢岳家小师妹,后来将一腔情意转到了盈盈身上。”盈盈爱令狐冲毕竟还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而仪琳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命运、个性注定令狐冲是不会爱她的。就象岳灵珊更愿意把大师哥当作玩伴而不当作恋人一样。在令狐冲心中,从未想过仪琳当作情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情义是不平等的。令狐冲是一个坦率真诚、光明磊落的人。女子少心机,对他不加以怀疑,因此对他了解正确;而有心机的人,用有心机的眼光测度他,于是把他全看错了。令狐冲重感情多于重面子、重权势。男人们不明白,不接受,但女性却深能体会,产生共鸣,对他便更增爱心。令狐冲不是大侠,不是人们常说的大英雄、大豪杰。他是个隐士,是真正出世了。他只是追求自由,不愿受束缚。他爱交朋友,嗜酒如命,爱研习武功、音乐,只有他才真能“笑傲江湖”。
令狐冲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个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在金庸的小说之中,从来也没有一个,用了那么多笔墨写这个人的性格的。不但在令狐冲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对令狐冲的评语中,表现他的性格,而且还主观地去写他的性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