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岁月长,共谱水文新篇章

給大家

前言:杨罗老先生是我们山东水文的老前辈,专家,为水文事业奉献了大半生,对水文事业和水文人充满了感情,今已年逾八十。我1997年第一次投稿到我们水文内部刊物《山东水文》时,杨老师正好退休又被返聘任《山东水文》杂志编辑。他收到我的稿件后,很快就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从此杨老师经常给我写信,传授他的工作经验,鼓励我为水文事业做出贡献,并且鼓励我从事文学创作……可惜由于才疏学浅,我至今业绩平平。最近,杨老师又经常给我写信,打电话,寄书,还把这篇他老朋友写的文章复印了给我。这篇洋洋几千言的文章我一口气读完了,觉得文章质朴感人,既谱写了友谊的珍贵,也书写了水文工作的概略,是有一定价值的文字,我就决定打成电子版和朋友共享(基本是原文)。水文人可以借此了解一下遥远北疆的同行,对水文感兴趣的非水文人可以了解一下水文人的工作情形……

 

                        五十五年岁月长,共谱水文新篇章

                            ——回忆鲁蒙两位水文战友兄弟的珍贵友情历程

 

                                    内蒙古呼伦贝尔水文勘测局    赵福林

 

正值我与杨罗兄从《中国青年报》上相识55周年之际,接到杨罗兄的来信,信中称“五十多年来我们的友谊,与时俱进,与日俱增,得到济师校友和朋友们的赞扬,深感欣慰”。并要写一篇回忆文章,我只好欣然命笔。

19557月,我于内蒙古水利学校水文科毕业后,被分配到祖国北疆呼伦贝尔大草原基层水文测站工作,我当时年仅18岁。呼伦贝尔盟地广人稀,大部分水文站地处草原牧区、山地牧区和偏僻农村,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由于当时正值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基层水文站的水文测验设施和设备也非常简陋。记得站里4名职工只配备一件雨衣、一双胶鞋和一把雨伞,这仅有的一套防雨用具只能谁观测谁用。若遇上大雨划船测流,只能谁记录谁用,以防记录薄被雨淋湿,其他人员只好冒雨作业,一次流量测完都成了落汤鸡。站上只配备一只双铃马蹄表,职工个人也没有戴手表的,若进行必须记录起讫时间的测量项目,如实测流量,校测水尺等,就得带上马蹄表。为了准确的掌握观测时间,隔段时间要跑十几里到城里去对表。物质生活的困难还比较容易克服,更让职工难以忍受的是工作之余的枯燥寂寞的精神生活: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也没有书和杂志可读,也没有任何娱乐用品,就连一副扑克和象棋都没有,一到晚间守着煤油灯度过漫长的冬夜。于是我根据大家反映的呼声,于19567月(我参加水文工作刚满一年,由于年轻气盛,头脑简单,思想单纯,没想那么多)写了一篇题为《水文站青年的生活太枯燥了》一文,报寄给《中国青年报》,想不到竟在青年呼声专栏上发表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篇反映基层水文站呼声的文章,在我们水文系统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支持叫好的,也有表示异议的,一时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很大压力。可是不久,我收到了远在山东莱阳地区巨家水文站杨罗同志的来信,信中对我们表示同情和支持,并介绍了他们水文站开展职工业余文体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又寄来了书籍和杂志,这真是雪中送炭,我如获至宝。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一本小说《在田野时候前进》(秦兆阳著),我一气读了好几遍,爱不释手。在杨罗同志的启发和鼓励下,我用得到的稿费和挤出一点工资,为站里了一部矿石收音机(没有外音,可用流速仪附带的信号器耳机,收听到最近广播电台)和部分问候娱乐用品及图书杂志等,初步改善和活跃了站里职工文化生活。内蒙古基层水文站的职工待遇和文化生活,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下,也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从此开始,我与杨罗同志建立起了战友家兄弟的友谊,并开始了经常的书信来往和交流,从未间断,保持至今已55年了。

我们俩虽然天各一方,相距遥远,但相同的水文事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产生了共同的语言和情感,从素昧平生的两地同行到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情同手足的兄弟,为共同的水文事业奋斗了大半生,为鲁蒙两省区水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杨罗同志于19506月从山东省学院水文专修科毕业后,立即参加水文工作,被分配到基层水文测站担任站长,当时年仅17岁;19758月调回省水文总站(现水文局)担任洪水预报组长工作;在基层水文站工作长达25年之久,人生能有几个25年,这时他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为水文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美好青春。正如他在1964年创作的《尖兵颂》一诗“波涛滚滚八月天,风吹雨打划测船。神仪探出龙宫秘,电波荡涤千古怨。为国何惧流血汗,尖兵哪怕任务艰。自古治水传佳话,今朝英雄胜自然。”这首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战斗在基层水文测站的尖兵战士,冒着狂风暴雨,迎着惊涛骇浪,划着小木船与洪水搏斗,抢测洪峰的战斗情景,为兴利除害的治水(即水利事业)和保卫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忠实地履行防汛抢险的尖兵和耳目的职责。水文是研究地球上水循环的一门科学,我们所从事的水文主要是陆地上水的变动过程和规律,也称陆地水文,是水利事业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与气象、地震等均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为减灾服务是它的宗旨和基础属性,也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布设在各地江河、湖泊、水库上的各类型水文测站,是水文第一线前言阵地上的哨兵,不但测报水量的变化,同时还要监测水质的变化。尤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增加,排污的增加,地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提出节能减排和过低碳生活的倡议。在环境污染中首当其冲的是水污染。在我国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被污染的也相当严重,水质降到饮用水标准以下,许多守在河边、水库,湖泊旁的城镇发生饮水困难,出现水资源危机现象。所以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又突出的摆在主要位置上,基层水文站不但承担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尖兵的重任,同时又承担起水资源守护神的职责。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蹲山沟、守河边,常年坚守在水文测报岗位上。每日定时观测项目雷打不动,必须准时观测;若在汛期发生暴雨洪水时,一般人们都往屋里钻,而水文人却要往外面跑,因为要按《水文测验规范》的技术规定标准,进行加测,日夜守候观测,不能缺测漏测,必须做到“测得出,测得准,报的及时”。都把“抓住洪峰”(即观测到峰顶最高水位和测得峰顶最大洪峰流量),当作自己的最高荣誉和天职;而把“跑峰”(漏测峰顶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看做最大失职和耻辱,可以说抢测洪峰是对基层水文站的水文战士最大的考验。因为测得一次洪水的变化全过程,其数据不但具有科研和实用价值,是最宝贵的水文资料;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抗洪抢险决策的科学依据,关系千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为抢测洪峰过去曾发生过水文站职工被洪水吞没不幸壮烈牺牲的安全事故。我记得19588月间,发生在呼伦贝尔盟中苏界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太平川水文站,三个职工夜间抢测洪峰翻船落水,被洪水冲到下游一个孤岛上,三个人在孤岛上坚持三十多个小时,经地方政府和边防哨所的全力抢救,最后脱险。我写了一篇题为《踏着洪峰的水文战士》特写文章,寄给杨罗同志,经他修改后发表在《哈尔滨文艺》刊物上。

杨罗同志是我最可亲可敬的兄长,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又经历四年半的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这样良好的基础教育,为他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在基层水文测站特殊环境中常期磨练的经历,铸就了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成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楷模和榜样;他的文学功底深厚,学术造诣很深,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我有幸交上这样的朋友,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正所谓“黄金万两易得,知心一人难求”。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种特殊的友谊,这种友谊是我们在相同的经历和从事共同水文事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在基层水文测站的工作对象是自然,是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服务的,常年累月每日每时都是和自然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基层水文站是按照国家水文站网规划设立的观测站点,属于系统领导条条直线管理的单位。单位小人员少,站点既无人权也无财权,上级拨给的经费都必须专款专用,否则不予报销。测站负责人只是带头干活的领班人,只能身先士卒,事事处处都要做出表率。因此,测站里没有干部和工人之分,没有领导和被领导之分,大家都一样平等和谐的相处。如果进行外业勘察测量、水文观测和测验、水准测量(水准点和水尺校测断面测量等),洪水调查、测验设施和设备的养护维修等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只是内业如整理计算、资料整编、洪水预报、编拟水情电报(向中央、省、地、县等各相关部门报汛)、水文服务,水文分析计算等,则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做。在这里既无权可争,也无利可图,只能谋事,不会谋人,故没有尔虞我诈的现象,大家一上测船划入河中作业,就是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战友,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在这样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殊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水文所独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我们俩于1970年和1975年先后从基层水文测站上调水文系统领导机关工作。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随之更加频繁起来,友谊也日益加深。杨罗同志调回省水文总站(现水文局)水情科担任洪水预报组长工作,肩上的担子虽然加重了,但也获得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平台,使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他的聪明才智和蕴藏的巨大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释放出来,创造出许多新的奇迹。

水文洪水预报与气象天气预报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为减灾服务的,其中的许多要素又相关联。过去由于科技水平不高,观测仪器和设备不够精密,技术手段也比较落后;再加自然变化中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所以,若预报未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降水和雨量大小;降雨到地表产生径流,汇入河道形成洪水,洪峰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方,最高洪峰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是多少,能够首先准确无误的预报出来确实很难,有时出现误差甚至错误,也在所难免。所以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之俗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如雷地、卫星等),观测大自然多项要素,观测范围扩大和精度提高,所以预报的质量和精度也不断提高。杨罗同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全省的河道、水库工程进行全局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科学实践和丰富翔实水文实测资料基础上,并对过去的预报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编制出新的洪水预报方案,因此,发布的洪水预报准确及时,发挥了重大的防洪救灾效益,成为防洪专家,多次立功受奖。我为他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学术成就、论文专著等价值非凡的优异佳绩,而欢欣鼓舞,因为这是对我莫大的鞭策和激励。我也经常把水文专业论文、专著及文艺作品寄给他,经他修改润色后发表,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之间的友谊也日益加深,经受住了蹉跎岁月的考验,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后,更加牢固和不断升华。在齐鲁大地和内蒙古大草原及全国水文系统内传为佳话,并引起了《中国水利电力报》驻内蒙古记者苏冠群的兴趣,他对我们分别采访后,写成正题为《一片冰心在玉壶》,副题为记两位老水文工作者的特殊友谊一文,发表在《中国水利电力报》第三期上,文中称我们俩是“友谊万元户”。得到了水文系统多级领导的关注。

19929月,在水利部水文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这对靠鸿雁传书交往36年之久的水文战友,终于在东北沈阳召开的一次水文学术会议上相会,并安排在一个住室,畅叙友情,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夙愿。

2003年以后,杨罗代我订了《校友通讯》,使我能对杨罗兄及济师校友活动情况非常了解,我对《校友通讯》产生了感情,每期必读,爱不释手,十分喜爱。我写了一篇题为《鲁蒙遥相望,兄弟情义长》——读《校友通讯》有感一文,刊登在2003年第六期(总第45期)40页。没想到,此文引起了济师校友的挚友历城区水利局吕奇高级工程师的关注,他写了一首题为《水文战士传佳话》——读《鲁蒙遥相望,兄弟情义长》有感的诗章,刊登在《校友通讯》总第5264页,对我们俩的友谊深表赞扬之情,我谨此向吕奇先生深表谢意。

我们虽然早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年逾古稀,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但受杨罗兄济师校友们的“九十不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正当年,六十创奇迹”奉献精神的感染,正如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仍老当益壮,退而不休,继续勤奋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发挥余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011.7.26     0470-8336159        

文章评论

效涛

我也很尊敬杨罗,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

遇到这么好的亦师亦友,是小溪的福气。[em]e163[/em]

寒来暑去测水位,雷打不动,[em]e163[/em] 水文工作者真辛苦[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