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心目中的本焕老和尚 (作者:李尚儒)
个人日记
儒学心印 lishangru.cn
法不孤起,因缘无量;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我于2004年大雄禅寺开光时,有幸亲近本焕老和尚。随着老和尚的一声狮吼“开——”,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犹如霹雳闪电一般,太阳一跃而出,刹那间,神乌腾辉,光芒四射,万道金光,照彻大千。现场十万余信众,无不为此,殊胜奇观,震撼惊叹,或欢呼雀跃,或喜极而泣,纷纷顶礼,拜倒在地。如此盛大壮丽的场面,诚可谓撼天动地,感人至深。我于香炉前,亲历此殊胜瑞相,惊魂荡魄,心灵仿佛受到一次圣洁的洗礼,对佛法生起无限的信心。《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本老之所以奋悲风以扫荡,揭慧日于中天,实乃希冀我们众生发起信心,游大智海。
2002年夏,我曾随友人来弘法寺拜见本老。当时我是一个邪见傲慢之人,对出家人并无什么好印象。面对我的无知和轻慢,本老满面春风地与我谈叙佛法,而无任何不悦。今日思及,深生惭愧。或许就是那次因缘,本老给了我无上的加持,使我渐渐走上佛法修学之路。
祖师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作为一代佛门大德,本老之愿力非常不可思议。本老讲:“我将来建立的佛国净土,殊胜庄严,功德妙用,度生方便,一定要超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超过阿弥陀佛,我才会成佛。若不圆满此愿,我就誓不成佛。我这个愿就是要多与众生结法缘,将来能够广度众生。”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诸佛之师”,在佛法中具有至高无上之神圣地位。本老发愿要超过阿弥陀佛,如此至极广大之愿力,如雷贯耳,振聋发聩,让人领略到,勇猛精进,奋发向上之佛家真谛。《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本老亲书此语,置于案侧,以自警策。本老之弘誓大愿,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名闻利养,安逸享乐;而是为了利益众生,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救度众生;为了众生能够离一切苦,得毕竟乐,而不舍众生。
在本老的开示中,我最感受用的就是“认真”二字。本老讲:他每吃一口饭,每走一步路,每拜一拜佛,每说一句话,他都是极其认真,都是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任何放逸,不敢有任何懈怠。走一步路,不能走在功夫上,这一步路就不要走;吃一口饭,不能吃在功夫上,这一口饭就不要吃;说一句话,不能说在功夫上,这一句话就不要说。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实地用功夫,这种境界,非是博地凡夫,所能思量测度。凡夫之所以堕落退转,就是因为不能在具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去真干,去真实地用功夫。本老虽已百岁高龄,每天早上都是三点五十分起床,诵经至七点钟,晚上还要诵两个小时。本老讲:“我的功课,差一点儿都不行。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要为大家做一个好样子,绝不敢做一个坏样子。”本老严净毗尼,精进行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以佛法教诲广大众生,而且为众生作出光辉榜样。“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当今世界,能行言教者,不乏其人;能行身教者,却甚为希有。本老言传身教,诲人不倦,诚末法时期,希有难得之大善知识,
本老的志向:“不要让别人来管自己,自己要管好自己;不但不受一切人管,我还要管一切人。我不愿意让别人说本焕半个‘不’字。”如此平实的话语,听起来却有排山倒海之威,雷霆万钧之势。若无光吞万象之气概,心包太虚之宏量,谁敢出此豪言?高度自律是利己,严格律人是利他。自利利他,这就是他老人家的普贤大行。
大护法高佩璇居士跟随师父修学佛法几十年,她讲:她看师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无不是法。师父这么多年,从未见他老人家讲过一句废话。师父吃饭时,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动作,都是端端正正;一举箸,一低头,都是一丝不苟。食毕,碗中干干净净,不会剩一粒米,一滴汤,一片菜叶。然后恭恭敬敬,端坐在那里,待大家都吃完,才会起身离开。每次看到师父,语默动静,悉演法音,令人无比感动,令人无比敬佩。《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高居士在本老身上,看到了这种真正的“活”的佛法。初次相见,我觉得本老不过是一庸碌老人而已。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自己在佛门之外。及至稍尝法味,方知“有眼不识卢舍那,有耳不闻法王音”,洵不虚也!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本老同样是实践如来大孝的真佛子。1948年,本老因母亲病危,特地由上海,赶回湖北新洲,住在报恩寺。一方面侍侯母亲汤药,一方面在报恩寺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消灾延寿。母亲去世后,在母坟旁,搭一灵台,燃臂为烛,昼夜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为母超荐,守孝四十九天。诚可谓德配圣贤,孝感天地。古德云:“《地藏本愿经》,无非行孝;菩萨光明藏,方是能仁。”世间之孝,只能局于一生;唯有修学佛法,方能度亲永离诸苦,成无上道,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大孝。
本老早期的一位法子,现已八十多岁。中年时仰慕本老之梵行高远,发殷重心,千里迢迢,徒步跋涉,欲向本老求法。到达寺庙时,已是半夜。不想庙门洞开,遥见一屋,灯火独明。近前一看,正是丈室。心中大喜,急入拜见。本老灯下,正襟危坐,若有所待。见他进来,平静地说:“你来啦”,便递一书卷与他。他展卷拜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那正是他接法的法卷,本老在他来之前,竟已写好。那时没有电话,也无任何音信相通,本老如此先知,令他感佩终生。本老守道清白,恬淡安祥,自处凡愚,常乐天真。虽有诸多传奇,总是绝口不提。“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或许这就是圣者的风范。
本老常讲:“我这个人,没文化,是个老实人,只会说老实话,作老实事。”我开始信以为真,天真地相信了本老的“老实话”,以为本老真的是“没文化”。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本老是从旧私塾里出来的读书人,四书五经,皆能背诵。出家后,曾下数年苦功,潜心阅藏。大藏经四千余卷法典,皆悉通达,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之大智者。直至九十余岁,仍穷研经论,好学不倦,后因目力不及,改为专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如此地位,如此学识之人,竟如此谦下,让我真正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不着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老对自己的成就,没有任何贪恋执著,从不以此骄人。本老讲话,总是极其简单,极其平易。无论多么高深的佛理,他讲起来,都是既朴素,又明白。很少谈玄说妙,咬文嚼字。更没有任何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也从未见过他有意展示自己的学识。或许这就是他老人家的平常心,这就是他老人家的本来面目。
本老无论走到哪里,信众们都会纷团沓至,令维持秩序的警察深感头疼。一次本老到一个极为偏僻的山区,为一座在高山顶部的小庙开光,陪同前去的妙峰法师满以为这次可以轻松一下。没想到开光时,山上山下,密密麻麻的全是人。真是无法想象从什么地方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来。下山时,他陪同在本老身边,对本老法缘之殊胜极为赞叹。本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讲:“要想千人顶上行,先从万人脚下过。”妙峰法师每次想起师父讲的这句话,总是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本老今日之成就,离不开七十余年之勤苦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艰苦卓绝,悲智双运。本老年轻时,为了坐禅不倒单,以绳将头悬于梁上,这种“头悬梁”的精神,倍受来果老和尚称赞。本老三步一拜朝礼五台,脚磕肿了,膝盖破了,鲜血直流,却毫不退转,忍痛向前。越悬崖,过峭壁,边爬边拜。有时从高山摔下,反责自己,心不虔敬。诚念弥陀,再拜再上。大风大雨,冰天雪地,从不休息。苦行礼拜,历时一年。后在碧山寺,为法忘躯,发大勇猛,刺血写经,精进供养,忏除业障。书写血经,二十余卷,数量之多,实乃古今罕见。本老在扬州高旻禅堂刻苦参学。七年之久未出山门。后入扬州城,始觉人世早已面目全非。个中法味,其谁能知?
本老虽道高德隆,却持身谨严,不敢有任何放逸。平素极重节俭惜福,就是一张餐巾纸,也要分成两次来用,决不肯奢侈浪费。2004年,本老在深圳保健办体检,我有幸在房间陪同。鉴于本老对社会的杰出贡献,党和政府对本老十分关怀,让本老享受国家一级保健,所用一切皆是免费。本老房间有两盏灯,医生来检查时,将靠近本老的那盏灯打开。医生刚一离开,本老立刻示意我:“把灯关上,不要浪费。”当时的一幕,至今犹历历在目,令我终生不敢忘怀。对任何东西都应节俭爱惜,即使是免费的东西,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浪费,这就是本老对于我们的真实教诲,给予我们的无上加持,令我感激不尽。看到本老的一切,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诸多放逸,深感赧颜,愧对师恩。
做为一代宗门巨匠,道俗景仰,供养云集。面对众多供养,本老讲:“很多人供养我,其实那是供养三宝。我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服穿,就足够了。钱多了没有用,还要操心。贫穷自在,富贵多忧,我永远都是个穷和尚。但是人家信任我们,我们就要认真用好每一分钱,为施主种福田。‘钱归山门,福归施主。’乱花施主一分钱,就是破戒,就要背因果。我通常是用来修寺庙。因为钱是世间的,是有漏的,是无常的,是带不走的。可是一座寺庙修好后,存世不仅仅几十年,而可流传千年万年。将会有多少人,在这里恭敬礼拜,闻法修行,证菩提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为无量众生,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佛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寺庙功德不可思议!能使施主获福无量。”本老劝勉大家广修供养,常讲:“多修多得,少修少得,不修不得。”本老建医院、办学校,赈灾扶贫,修桥铺路,捐资多达千万元。“财布施得财富”,这才是真正的发财致富之道。在本老的指导下,获殊胜感应者,不计其数,很多弟子成为大功德主、大护法。
本老在高旻寺修行时,心不离道,昼夜勤修,誓参生死。来果老和尚对他十分器重,严加陶铸。历任维那、堂主等职,及至来果老和尚欲让本老接任高旻寺方丈时,本老坚辞不受,转而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南华寺乃禅宗六祖道场,需大德高僧住锡弘法。六祖慧能三次托梦虚云老和尚,邀他住持南华寺。虚老到南华寺后,重兴祖庭,大振禅风。1948年,虚云老和尚邀请本老到南华寺,虚老见到他,生大欢喜,对本老之修证,十分赞叹,厚爱有加。于是向本老传法,并要本老就任南华寺方丈。本老再三表示“才学疏浅,不堪胜任。”虚云老和尚苦相劝谕,最后本老迫于慈命难违,才不得不答应,住锡南华,成为临济宗44代传人。111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由云门寺,步行百里,为本老送座。本老疾志清修,淡于名利,然而却众望所归,道孚天下。可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者。
本老虽德高望重,却总以具缚凡夫自居。本老常讲:“印光老法师,称自己是‘常惭愧僧’,‘粥饭庸僧’,哦!我就没办法称了,我只能是个小和尚。”今年虽已是百岁高龄,每天应酬那么多信众,及社会各界的客人,本老总是笑脸迎人,热情周到。对外地来的客人告别时,本老常讲:“招待不周,还请多多原谅。”如此平实的话语,却是他老人家发自肺腑的真语实语,听起来感人至深。唯谦受福,本老之谦下美德,反而成就今日之辉煌。
2004年,本老在北京大学讲法,许多研究生、博士生,虽听不懂本老的家乡口音,却情不自禁地离开座位,跪在本老面前,至极恭敬,泪流满面。事后,本老笑问:“他们听不懂,为什么还要哭?”印顺法师答:“大殿里的佛,整天也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众生表法。人家把您老人家当作佛,感受到巨大的加持,增加他们的信心。”佛法本无定法可说,只重悟证,不尚言说。本老之所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摄受力,即在于他老人家有真实的悟证,能行不言之身教。《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本老看似方便、随意的开示,实正是此种“行无行行,言无言言”的大智慧境界,只是凡夫不能知,不能悟而已。禅家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郁郁黄花悉演般若。”佛法岂可单单拘于语言文字,六祖惠能大师不识文字之示现,正是破众生对语言文字之执著;本老家乡口音之难懂,岂非不是一种特殊因缘的示现?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老的平等心无处不在,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拜访,有的供养钱财,有的只是白拿本老的结缘物品,却什么也不供养。但是本老都同样对待他们,都同样赠送他们念珠、护身符和经书。本老讲:“他不与我结缘,我要与他结缘,我还是一样对待他。”一次周末,来弘法寺的人特别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本老的方丈室也挤满了人。我感叹说:“今天人可真多!”印学法师笑答:“是啊!东西已发了好几盒子,可凡事总是有多有少。”说着将抽屉拉开给我看,里面的供养却少得可怜,本老看了哈哈大笑,欢喜无比地说:“结缘!结缘!”我们凡夫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才会欢喜;本老付出的越多越欢喜,而不去考虑自己得到多少回报。
很多人听到本老的伟大,总以为见他老人家,一定很难。殊不知,本老的门是永远敞开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本老不曾拒绝任何人。谁都可以到他的房间来,可以与他交谈,可以向他提问题。他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见不到他老人家有任何架子。2005年三月,本人亲眼目睹一位女精神病患者,到本老的房间又哭又闹,要求本老给她“解药”。本老握着她的手,认真耐心地听她胡言乱语,即使在她粗野地大声吼叫时,本老也没有任何轻慢,没有任何不悦。旁边的信众,十分气愤,要将她拖出去,本老却予以制止,让她把话说完,同样恭敬地对待她。本老心中很清楚她是精神病人,但却并没有因她是精神病人,而有任何轻慢之处。本老气魄之宏伟,襟怀之博大,可见一斑。本老常常让我们好好向常不轻菩萨学习,不但不敢轻慢一切人,而且恭敬一切人,赞叹一切人,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本无差别。本老能如此真诚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就是因为他视一切众生皆是佛,他老人家是真正“心中有佛”。
本老常讲:“无量劫来,一切众生,都是吃了‘我’的亏,上了‘我’的当。”我们众生都是被“我相”所害,“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我”要有什么好处,“我”要得什么利益,“我”要受什么损害,其实都是颠倒妄想,与事实真相,毫不相应。“我”不过是凡夫的妄想执著而已。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时,乃浩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皆得现前。”吃亏上当都是因为有这个“我”,若真无“我”,远离妄想执著,则无量的福德智慧就会现前。
2004年,大雄禅寺德刚法师求本老开示时问:“您老人家临命终时,怎样用功夫?”本老坚定地回答:“我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本老为年长者摩顶加持时常讲:“一定要好好念阿弥陀佛,将来去见阿弥陀佛,一定要见阿弥陀佛,决定要见!非见不可!非见不可!”《华严》一经,王于三藏。而其究竟实义,于《行愿品》彻底全彰。普贤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乃《华严》归宗结顶、一生成佛之法。本老十分推崇普贤行愿,曾于五台,刺血为墨,写下《行愿品》血经。本老一生,书《行愿品》,念《行愿品》,行《行愿品》;自己求生净土,为众生指归净土,自己将来还要成就净土。如此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愧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03年,我国一些地区“非典”病魔肆虐,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本老认为抗击“非典”,人人有责,我们佛门弟子更是责无旁贷。他发动弘法寺僧人,先后向国家捐款130万元,并向全国佛教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都要为解救人民痛苦,减轻国家负担,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号召全国各地寺院拜《大悲忏》。弘法寺全体僧众拜忏49天,本老断言:在49天后的拜忏圆满日,“非典”病魔将会被控制消除,本老的话神奇的应验了。而且深圳与广州,近在咫尺,深圳却仅出现几例“非典”病例,他老人家的慈悲智慧,实在不可思议!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老在抗击“非典”中所做得杰出贡献,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本老题为“一个百岁老人的心愿”的信上批示:“请转告本焕法师,感谢他为防治‘非典’所做的工作和对国家、民族的良好祝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批示:“对本焕法师的爱国热忱和捐赠义举表示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政部也同时发了感谢信。人民日报对本老倡议海内外佛众支援抗“非典”的事迹,进行了特别报道。
2005年3月,龙柱法师在客堂勇斗歹徒而受重伤,恰逢本老在外地主持法会。本老心中十分挂念龙柱法师的伤势,天天询问龙柱法师的康复情况。回到深圳后,本老不顾百岁高龄,亲自到医院看望龙柱法师。龙柱法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忏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用功,以致业报现前,令师父为他如此操心。发愿以后一定好好用功修行,不辜负师父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勇猛精进,报答师恩。我听说后,亦流下惭愧的泪水,其实师父每天都在关心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我们能够用功办道,了生脱死。我们愧对师父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本老时时刻刻都在给予我们慈母之爱,而我们却时常辜负他老人家的恩德,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没有认真依教奉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若能对他老人家的话,认真依教奉行,哪个不开悟,哪个不了生死呢?
王建先生讲:他一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本老,一个是西藏白教的总持教主仲巴活佛。他在鸡足山拜访仲巴活佛时,偶尔谈及本焕老和尚,仲巴活佛一听到本老的名字,肃然起敬,立即起身,恭恭敬敬,顶礼三拜,并请王建转达他对本老的崇高敬意。王建见仲巴活佛如此虔诚,便拿出手机,请他与本老通话,仲巴活佛一边通话,一边顶礼,虔敬之极,令王建先生非常感动。仲巴活佛认为本老是当代最伟大的成就者,所以才如此恭敬,如此赞叹。王建先生没有想到,仲巴活佛竟对本老,如此景仰。自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奈无金刚正法眼,不识本老真面目。
本老的一位在家弟子,到印度去礼拜西藏的一位大活佛时,拿出自己的念珠,请求活佛给予加持。活佛拿到念珠后吃了一惊,感叹到:“这是圣人用过的东西,我怎么敢再加持呢?”询问是那位大德曾加持过,告知自己是本老的弟子,此念珠曾得到本老的加持。活佛赞叹说:“本老是世界佛教历史上,四百年来最伟大的成就者,我怎么敢再加持呢?我很希望能够得到他老人家的加持。”
文革期间,本老铁骨铮铮,不曲不阿,于1958年,蒙冤入狱。面对不公正遭遇,本老被忍辱铠,无怨无悔,高风亮节,一如既往。1980年,冤案昭雪,本老告别铁窗,重归山门。《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本老不仅能忍受种种恶骂,即使被害入狱二十余年,亦不曾有一句怨言。不愧为忍辱之佛子,入道之高人。
改革开放后,虽早已是古稀之年,本老仍抖擞精神,建寺安僧,弘宗演教,法流天下。《道德经》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可谓对本老之真实写照。本老虽谦恭自牧,却道风遐播,声震寰宇。先是被国内外誉为“禅门泰斗”,近年来,又被尊为 “佛门泰斗”。本老讲:“别人称我‘禅门泰斗’,‘佛门泰斗’,那都是些空名,有什么用呢?于自己的生死大事,一毫都不相干。若生贪著,反而会迷失自己的真性。我是不会上它的当,受它的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还是老老实实用功,老老实实办道,不敢打一个妄想,不敢有任何放逸,时刻不忘自己之生死大事。”本老之所以不受任何金钱、名誉、地位的迷惑,就是因为他老人家是真正的无“我相”。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无缘之人。由于宿世无缘,释迦牟尼佛虽已成佛,却不能度城东老母。本老常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一生奉行,广结法缘。本老在五台山栖贤寺闭关修行时,为抗日阵亡将士及法界众生放一千台焰口,就是在与幽冥法界之众生广结法缘。本老虽百岁高龄,却每天接见信众十几个小时,年轻的侍者都坚持不下来,此非常人之精神毅力所能及,显示出本老超凡的禅定境界。本老如此披肝沥胆,就是为了佛光普照,普度众生。本老十分推崇虚云老和尚住世120岁,认为住世的时间越长越好,能够多结众生缘,多度众生。2005年春节,山东的常顺居士看望本老时,求请本老长久住世,本老讲自己虽已99岁高龄,却仍壮心不已,希望能够住世150年!本老如此豪情万丈,慈悲情殷,令在场信众潸然泪下。近年来登门拜访本老的信众逐年增多。例如:1999年春节(初一),接待3.38万人;2000年春节(初一),接待3.88万人;2001年春节(初一),接待4.18万人;……2004年春节(初一),接待5.35万人;2005年春节(初一),接待5.55万人。众生无边,愿海无涯;慈起无缘,大悲同体。本老以自己一生之大悲行愿,向世人展示了佛法之慈悲广大。
本老之开示,语皆平实,不尚玄妙。然而本地风光,圆具法味,至极悲心,究竟圆彰。本老以浅显之语言说法,旨在人皆能懂,普被三根。莲池大师参访高僧遍融禅师时,为表求法之诚,三步一拜,拜到老禅师面前。人皆为其求法之真诚勇猛所感动,群来闻法。出人意料,遍融老和尚只给了他一句话:“你千万不要被名闻利养骗了。”众人甚觉可笑,如此虔诚恭敬来求法,却并没有闻到什么妙法,仅仅听了这么一句平常话。以为莲池大师如此诚敬,只是白费,没有得到真实利益。但是莲池大师却如闻甘露,顶戴奉行。后来莲池大师讲,他一生的成就,一生的真实受用,都从这一句话中得来。遍融禅师一生,身边有众多弟子,没听说哪个真正有成就。可见他们将老和尚的话当作老生常谈,没有记在心里,没有依教奉行,当然也就没有受用。所以听了一辈子,反而没有成就。印光大师云:“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莲池大师有十分之诚敬,一生依教奉行,所以得到,圆满受用。若无诚敬,诸佛金口亲宣,亦是耳边风,不得受用。可见真实利益,就在平常话中。愿诸读者,勿以本老之法语,为浅近易晓之“平常话”,而生轻慢之心,致使无边利益,当面错过。当知真实利益,须向竭诚尽敬,依教奉行中求。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有缘听闻本老法语之人,即能常聆,本老之戒,幸莫大焉!忆念奉行,受用得果,有余师矣!古德云:“运用之妙,存乎其人”,愿共勉旃。
饮水思源,我有幸亲近本老,仰赖本老之弟子印顺法师之接引。2002年虽有一面之识,却并不了解。2004年11月我与印顺法师在北京相见,第一次有机会长谈,印顺法师的聪明睿智深深地震撼了我。因此当他邀请我到弘法寺做点事情时,坦白地讲,我是被他的神通智慧摄服得不敢不去。我接触佛法十几年,自以为有点小聪明,可是与印顺法师相比,却是相形见绌。
亲闻本老诸多之精妙开示,金声玉振,法音宣流,契理契机,利益无尽,却很少有人记录下来,颇感可惜。“一时劝人以口,万世劝人以书。”若能将本老之法语,收集整理,出版面世,必将利益,无量众生。本人乃五浊凡夫,业障深重,见识浅陋,诚恐有错解本老真实义之处。故每动笔前,多至诚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恳求菩萨大悲加持,以祈消除业障,增长智慧。此文不过略尽绵薄之力,搜集一点原始资料,为将来本老法语之结集,做一点准备工作,起一点抛砖引玉之效。生此浊世,迟于闻法,业障所牵,错误难免,诚望方家,不吝赐教。
赞曰:
一
一朝五台道心坚,悬梁誓参生死禅。
刺血为墨知愿切,燃臂供母孝惊天。
声传劫外无生曲,志期摧灭铁围山。
赫赫传灯正法眼,巍巍法幢照大千。
二
百岁老僧欲何求,甘为群生作马牛。
开口识取本来面,地动天摇得自由。
将却曹源一滴水,普润法界众生流。
圆满普贤大愿王,一超弥陀万事休。
文章评论
借道儿(已不加群!)
师兄[em]e257420[/em]晚上好[em]e257420[/em]南无阿弥陀佛![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
寂滅覺照
师兄[em]e257420[/em]晚上好[em]e257420[/em]南无阿弥陀佛![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 [em]e7287[/em] [em]e110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