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个人日记

     我只读过五本小说,所以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我有一种病,唤作感性的癌,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若不治好它,迟早会死在它手里.
     回过头慢慢反刍,我真的很肤浅.
     第三本小说是张爱玲的《半生缘.》,那是利用晚自习歼灭的——这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那时高一刚进校,学校抓得很严,教务员,班主任极像抗战中的间谍,只在窗外探出半个头,双眼发光,有如探照灯般,神鬼不觉,迅速扫描。我总是摆一本教科书在小说上面,老师来了,马上装作翻页,或者同学帮我打掩护。我就在这样的遮遮掩掩中认识张爱玲的,此后,凡作文里需要她老人家露面的时候,我都会请她出来坐镇。她彻底颠覆了我不读名家的习惯,不能不从心底承认,名家之所以名,一定有其耀眼的精彩。
   《半生缘》,缘,何只有半生?一直是我心底的谜。我曾看过改编的电视剧,觉得很一般,观摩原作之后,方知改编的电视剧只是尼罗河畔那些华丽坟墓里的干尸。我由衷地钦佩爱玲,她的文字缠绵些特有的小资情调,浪漫而纤柔,惹人怜爱不已,她确实一枝是在红尘中摇曳了千年的玫瑰。
    第四本小说,是郭敬明的《夏至未止》,夏至,我本以为会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可我忽略了那个未至。花了三个晚上,打着手电筒,抱着枕头,猫在被窝里看。敬明个子不高,但写故事真有自己的一手,一行行清丽的文字抒写一个个简单的故事,平淡的语气,读到我哭,枕头当纸巾,三夜冰凉的梦,看完那天,恰逢冬至。
   如果说爱玲把我拉进昏惑缠绵的小资世界,那么敬明则把它轻描淡写地磨成了粉。
   有些人,他们的心田只能耕种一次,一次之后,宁愿荒芜,后来者只能眼睁睁看它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而我不能,我会被各种有毒的文字浸润,颠覆..........
   昨天,我又把那本孽障般的《夏至未至》带来了,丁怿姐两眼放光,说“我看哭了”,我扯了扯嘴,自以为是的坚强顷刻瓦解,说“我也是”。
   今天,我又捧起了第五本,哭得一塌糊涂。
 
   
     上文为我的弟子之作,稍加修改,便留在日记里了。
     我一直鼓励弟子们多读书,但真正用心去赏文字的弟子不多,毛汗青是能品文字的为数不多的弟子之一,每有心得或感悟,便化为文字,与我共享。
     我和汗青相处的岁月还不多,两月未足,但已有痕迹刻留心灵。记得那次考试,他用铅笔写文章,我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一直脸红,低头,啜泣,我很诧异,在我心中 男生总是比女生坚强的,而且一般不流泪,而他却哭了,我就知道这是个自尊心极旺盛的男孩,此后留意也就多了。他人长得清秀,眼睛大大的,始终充满笑意,笑意里透着灵气,很干净很阳光的一孩子。前不久他写了一首诗歌,让我瞧瞧,我从诗歌里感受到了几许诚挚,几分恳切,几缕期盼,更多的则是悟出这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再后来,我又从他的英语作文里发现,他是个对生活特别留意的男生,比如我和英语老师今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感觉,都写进他的英语文章里了,真是个特别的弟子。
     汗青的文字儒雅,泛着灵气,能将心底的真实袒露,我似乎看到了一棵小树,正在春天里蓬勃昂扬..........
      
                             
                    

文章评论

/kf月儿青青℡

教务员,班主任极像抗战中的间谍,只在窗外探出半个头,双眼发光,有如探照灯般,神鬼不觉,迅速扫描...........乖乖··就着阵势你也敢张爱玲?还敢让我读给你学生听?额滴个神哎···你读书咋就没书桌呢,被窝里看书?还打电筒?哪个年代的事呢···可怜见··哦哦!!晕,看半天是你家弟子在看书呀,!晕的我@@@这个叫汗青的弟子不错,知音难觅呀,你好好栽培哈,说不准若干年后诺贝尔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