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会宁---皮影制作

手机日志

皮影制作拍摄纪实

                                   图文 樊礼军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这正是会宁人生存环境的写照。在这片梁峁交错的黄土地上,是不乏文化的元素,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有着自己对生活情趣的表达方式,祖祖辈辈延续的民间文化艺术皮影,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也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话,高手在民间啊,只是不显山露水罢了。

发掘民间文化,总要有人去做。

今天我们要去拍摄一个名叫成定余的皮影传承人,家住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乡厍河村小岔社,他是摄影人焦耀琮搜集来的线索。我们一行人由文化馆雷馆长组织,有摄影人焦耀琮,文化馆办公室主任马旭明,马旭明主任也是摄影人更是一个诗人,当然还有我了。

厍河村坐落于华家岭山系的一个小支脉上,说是杨崖集乡,但我感觉离党家岘乡近点。我们一行驱车从会宁出发经太平店乡政府,过党家岘乡政府,再沿党家岘梁的老312线行数公里后,在靠左手梁皮上的一条土路分叉前行。这条土路曲折地附着在一道山梁上蜿蜒而下,站在入口的高处看这条土路,每隔一段有一个小的分叉,又一个小得分叉,很多分叉,一直延伸到沟底,貌似一条土黄色的血脉。它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唯一的供给通道,时而有一两三马子经过,卷起一阵尘土,它传递的是一种希望,我们只好找比较宽的地方停车让行。

这里的老百姓大部分都居住在接近山底的山坡上,这也许是地理位置所限,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与农业生产有关,也许与冷兵器时代的的匪患有关,总之给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特别是在阴雨天或者冬天落雪之后。

我们一行沿山梁而下,经过了好几个貌似一样的岔路口后,还是在距厍河村前一个路口右拐了,下到有人家的地方发现走错了。这段走错的路估计有两公里多,引路的焦老师是第二次到这里,能把这样的山路在脑海里记忆到这份上,已经非常不错了,更何况前一次是晚上行车副驾驶的记忆。走错了不要紧我们就调头原路返回,可吓坏了同行的马旭明,因为在这段山路中,有三百米左右的一段路特别陡,而且有两个急弯,并且是一边埂子一边崖,再就是这段路只能通行一辆车,也就是说一车道,确切的说是一条仅供一辆三马子出行的便道,如果上行在最陡处时下来一辆车,那是没法避让的,只能退到村庄上避让。当我们反回到山梁上后,马旭明出声了,说:“这路真是好险啊,他从下的时候就捏着一把汗。”焦老师说:“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让百川开车来的原因了吧。”遇到这样的路,只有一鼓作气,一脚油门,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看来现在摄影人出行拍摄,好的车技应该是第一要素,好多我们欣赏到的每一张图片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啊!!!

我们来到小岔社时已经是大中午了,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山湾里,成定余家在山湾靠南山坡的最高处。因为提前有约,成定余老早在家门口等待,停车稍许寒暄就进家门。这座庄院劈东山而建,大门向南开,土坯墼子建成的大门洞子有些年成了,了解后才知是一九六一年的建筑,细一想,也算是一个黄土建筑的艺术品。大门口有一眼水窖,还安装了潜水泵。院子后面也就是靠山的那一面是牲畜圈、厕所以及堆放柴火等的地方。进了院子,一座独立的比较陈旧的上房坐东向西而建,高高的台子使房子高出地面许多,显示出它的核心地位,上房就是上房,很中国元素。上房台子下面还用砖砌一对方框,对称的分布在台阶两边中央,里面镶嵌了四个玻璃瓶子,瓶子里面装了有颜色的纸,现在已经被太阳晒得掉色了。别小瞧这一个简单装饰,它显示了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北边是一排厢房,厢房的台子边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捡野菜,了解后才知是成定余的母亲,今年八十岁了,耳朵有些背,身体还算硬朗,看见我们进来,老太太起身拄着拐杖也来迎接我们,表情很是谦和,嘴皮微动似乎念叨着什么。南边是厨房和一粮仓,粮仓紧挨大门。西边还是六十年代留下来的院墙。进到不是宽敞的上房,地下的墙边还堆放了一些粮食,显得更加拥挤,但一幅中堂挂在正中央很是抢眼,一股浓浓的敬老崇文的气息扑面而来,上联是“高山流水思典范”,下联是“白云霁月仰仪型”,中间是“劳苦功高”。另外还有两幅匾额分别是“劳苦功高”和“德高望重”,谈话间得知是成定余老父亲去世时亲朋吊唁而得。成定余父亲成秉仁是解放前后会宁为数不多的有名的民间皮影艺人之一。

焦老师给我们互相作了介绍,说明来意,主人成定余很是热情,又是看座又是烧水煮茶,嘴里还念叨着:“你们大老远的来了,又到大中午了,先喝口水,然后吃饭,吃完饭我们慢慢来。”期间还来了两位成定余的亲房哥,七八个人一下到上房地下,真还显得有点拥挤。于是焦老师和我就首先上炕了。农村的炕都有一股淡淡的炕腥味,成定余家的也不例外,这是多年来烧填炕渗出来的烟焦的味道,这就是农家的味道,很纯正。

中午饭焦老师提前已和主人预定了地道的农家饭茶面疙瘩,书面的名字叫雀舌面,原料是在莜麦面里放少许扁豆面或者豌豆面再放少许白面手工擀制做成。说话间饭菜端上来了,农村人到炕上吃饭视为上客,我们特别邀请老太太一起吃饭,可她怎么都不到炕上来,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不管哪位客人来,都不一起吃饭,这也许是这个年龄段老太太都有的一个现象,接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思想,女人下得了厨房,上不得厅堂啊。

一桌子的饭菜,首先是一股纯正的浆水味扑鼻而来,茶面疙瘩的颜色也很正宗,吃起来柔筋筋口感很传统。我似乎吃了三碗,焦老师吃了两碗还没有吃够,就没有饭了。主人可能想这些城里来的人都吃不多,谁知竟是些吃货,呵呵,其实都是出身农村的城里人,对家乡饭情有独钟。其次那碟子用青椒和萝卜腌成的咸泡菜,很有地方特色,不咸也不酸,可谓是老坛子了,这也许就只有在这个地方才有的味道,它受地理位置所、环境以及气候的干湿度等原因所致才有的味道,城市的饭桌以及市场上卖的泡菜都不及,这就是正真意义上的家乡的味道。再就是饭桌上出现了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蒜钵子,是用红土泥烧制而成,已经有些年成了,据主人说那是五六十年代物质非常缺乏时期,土砖窑里捏制烧成,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传家宝了,如今物质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主人还是舍不得淘汰。

我们这次出行是属于会宁县文化馆对会宁民间文化考查,主要对成定余祖传的皮影、皮影戏班以及皮影制作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看是否能达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标准,申报到省文化部门,对民间皮影这种非物质文化加以保护,每年给与一定的补偿,让皮影文化得以延续,甚至发扬光大。

我们边吃边聊,聊到了老人以及孩子,但最多的还是与成定余的皮影有关的话题。我只是一个摄影人,只拍摄过几次皮影戏的演出,对于皮影的传承乃至皮影制作我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这次来让我也了解不少有关皮影的知识,所以只能洗耳恭听了。

看得出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成定余两口子上有老母,下有三个孩子,让人欣慰的是他的三个孩子很懂事,更让人兴奋的是三个孩子都很争气。三个孩子高中都毕业于会宁二中。其中大女儿2011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财政学和会计学双学位,现在兰州工作。二女儿201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考研成功,现在中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儿子2011年考入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现在工作已签,致力于做好毕业前的所有工作。会宁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也是闻名遐迩的高考状元县,在这个家庭显示的淋漓尽致啊。以至于整个家庭建设都是成定余老父亲的成果,而成定余把所有的农业收入以及打工所得都投资到孩子的读书上了。这就是我们一进门看到的一个破旧院落的真正原因,也让我们对一个纯农业家庭有这样的成就感到敬畏。

关于皮影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核心话题,也是聊的最多的话题。据成定余说,他们这组人马的皮影是一个团,别的都叫班,名字叫“复兴社皮影团”,传承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第一代后人现在只叫他老冉,名字及祖籍不详。第二代,成俊堂(成定余的爷爷)第三代成秉仁 、成秉义( 成定余之父与伯父)、李玉堂,如今活跃在会宁的皮影班的皮影大都出自其父其爷之手,。第四代,有邵月鹏,杨集乡姚家坡村人,所经营皮影班为新鑫灯戏团。马有乾,静宁县四合乡人。成定余,杨集乡厍河村人,所经营皮影班为复兴社皮影团。成定余,19666月出生,初中毕业,1974年就随父演出,时年8岁。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慢慢的继承了父亲对皮影艺术所有的感悟,并让其发扬光大,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现在在皮影制作方面已属于会宁皮影界的凤毛麟角,他们的皮影制作成品有很多流传到通渭以及周边,熟练于皮影制作、皮影传唱,以及乐器伴奏。复兴社皮影1980年参加县文化馆调演,并获赠锦旗一面。1997年参加桃花山乡城关村教场社的庙会演唱并获赠锦旗一面。边说边把锦旗拿出来让我们看,其中1980年的那面锦旗很有时代特征,其中有仨字还是简化字,我们还对锦旗拍了照。

饭后,成定余给我们讲了些关于皮影制作的流程。第一道工序是浸泡牛皮,把选好的整张牛皮泡入装有清水的缸里,每天把牛皮在水缸里翻搅一两遍,两三天换一次水,如此反复几遍,一般要十天左右。这里主要掌握一个牛皮的皮性,是一个经验值,牛皮早出缸也不行,晚出缸也不行,直到认为牛皮上的毛可以顺利去除为止。第二道工序卷毛剃肉,牛皮出缸后,用一种卷毛的工具,把泡好的牛皮放在一根杠子上,去除牛毛、毛囊里的黑色素及杂质,还要保持毛面整洁光滑。然后用绳子选择多个点绷绑在一个定制好的框架上处理肉面,绷绑的点选择的越多越好。用一把大铲刀,剃去残留在牛皮上的肉质以及油脂,这道工序对于刀尖上的用力要非常非常小心谨慎,技术要求是不能伤到皮子,也不能残留一点肉质。熟练了剃刀看似左右飞舞游刃有余,这是真功夫,是几十年来练就的结果,也是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表现。第三道工序是绷皮定型,牛皮处理好了,喷洒适量的温水,还在这个框架上逐个紧绳头,将整张牛皮拉薄,每天少紧一点,这用的是一种柔劲,到1.5mm左右为止。最后就放到不太强的太阳光下晾晒或者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使其定型。这道工序一般需要一个礼拜左右。第四道工序是切割打影子,把制作皮影踢人们习惯豆角打影子。将定型好的牛皮根据需要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方块,接下来就将模板拓在切割好的牛皮上,用一根锥刃在牛皮上画出皮影的样子,再用各种刀具镂空多余的部分,这样一个皮影的雏形就出来了。这道工序里,镂空是技术关键,显示了一个匠人对皮影的认识以及感悟,再就是手底下雕琢的功夫,当然天赋也很重要。第五道工序是染色晾晒,将雕琢好的皮影,根据需要染上各种颜色。染色,首先要选好颜料,颜料要求是纯天然矿石,这样能保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不褪色。然后晾晒干,一件完整的皮影就算出厂了。染色就是绘画,特别是人物形象,是最有艺术表现力的一个环节。

成定余手头正好制作这一些皮影的半成品,我们在炕上布置好了场景,他边讲边制作,我们跟随拍摄。虽然是演示性的制作和染色,但让我们真实的拍摄了皮影制作这个环节的一些素材。拍摄时,我们都很兴奋,就这几个环节,我们翻来覆去拍了快一个小时。拍摄完毕成定余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皮影戏箱,大多皮影是他爷爷和父亲留下来的,一看就是老皮影,包浆很重,成色很重,艺术价值很高。同时还演唱了皮影腔调,文化馆雷馆长听了后,感觉成定余的演唱腔调和其他皮影班的演唱腔调还有些不太一样,这也许是他独特的一面。最后给演示了皮影戏的各种器乐。

这么几个环节,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也了解拍摄的差不多时,热腾腾煮熟的洋芋又端上来了,时间已经到了大晌午,我们又吃了成定余家的煮洋芋,告别主人驱车返回会宁县城。

真实有意义的一次拍摄,让我了解了皮影制作以及演唱的各个环节之,也感受到了皮影艺术真是不容易。可以说皮影艺术反映了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农村文化艺术的浓缩。一个皮影人是一个全才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十年功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智慧、经验、功夫、思想以及艺术,更重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在今天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老百姓的文化视觉被信息化的浪潮全覆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乡村,能把皮影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保存的这么完整,并且还在继续按自己的方式发展,靠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带动,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皮影人对艺术执着的追求。现在的皮影艺术,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真心希望他们把皮影艺术能发扬能光大,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在这里真心祝福他们吧!!!

很感谢文化馆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拍摄机会。
                                                           2015年5月22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定余妈妈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定余妻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皮影传承人成定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绷牛皮
图片

图片

图片
打线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来演唱皮影的煤油灯
图片

图片
成定余妈妈 
图片
皮影人成秉智  成定余四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