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
手机日志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
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可以直接加Q:32505983与陈老师为好友】】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
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唐贞观初年,有人上奏清除朝中的奸臣。太宗说:“怎样才能区分忠奸呢?”上奏者说:“请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陛下盛怒,仍敢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而顺从陛下的喜怒,曲意迎合的人就是奸臣。”太宗说:“君臣之间应当光明正大,不能用欺诈的方式考验臣下。”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和推敲的——善与恶都是。或者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就是说,人性中善的体现,同样是需要有让能够它生存的“土壤”的,对于不同的人,可能对“土壤”质地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非极限条件下,我们可以区别出不同人“善”的程度。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其实并不是“人性能不能经得住考验”的问题,而是如何修缮、维护或建立更多适合人性之“善”生存的土壤,去覆盖人性之“恶”的土壤,是怎样保护善意人性广泛而深入存在的问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悟!
你的农历生日是哪天?注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恐怖!
引导语:你的农历生日是哪天?注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真的素介么的神奇么?告诉你,这是真的!如果你抱有怀疑,那就去关注微信【 国学智慧 gxzh909 】然后回复字母 k 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