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残助残,修鞋匠街头“募爱心”
个人日记
11月20日,爱心市民向田铎修鞋摊前的捐款箱内塞入爱心款。本报记者张鹏摄
前来修鞋的市民及路人感动之余,纷纷向募捐箱里投钱;“共享阳光”残友群的残友得知情况,也纷纷赶来加入捐款行列。与此同时,残友“彩霞满天”也将四处奔波募来的善款送到了患病残友的病床前。
修鞋匠摊前支起爱心募捐箱
田铎在这个胡同口修了多年鞋,口碑不错,附近很多居民都认识他。18岁时,一场意外夺去田铎的左腿,现在他左腿大腿以下装的是义肢。九八抗洪、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捐款现场,都出现过他的身影。本报曾对他的故事进行过报道。
这次,他听说“共享阳光”残友群里的残友“天线宝宝”正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住院,刚接受了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医生说他的另一侧也需要手术,并且间隔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他仍然无法实现生活自理的愿望。但“天线宝宝”的家里很困难,再也筹不来做另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钱了。
田铎一边双手不停地修着鞋,一边对记者说:“我自己的力量有限,希望关注的人多一些,对他不是更好一点吗?”
一位女士来取鞋,5元修鞋费直接投进了募捐箱;又一位女士修完鞋,修鞋费10元,她投进去了20元;到旁边的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办事的刘先生了解情况后,投进去50元;“共享阳光”的残友“竹林清风”坐着自制的轮椅来了,投进去20元;一位残友的儿媳妇从此路过,投进去50元……
采访中,一位买菜路过的女士掏出100元投进了募捐箱,问她姓名,她不愿说。田铎抬头一看说:“她是体育路小学的老师,经常在我这儿修鞋。”
以残助残,忙了“彩霞满天”
当天上午10点多,“共享阳光”残友群的“彩霞满天”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到田铎的修鞋摊前,与田铎等残友交流自己这几天的募捐情况。
“彩霞满天”由于小儿麻痹落下残疾,靠双拐才能行走,平时出行靠一辆小型电动三轮车代步。
随后,“彩霞满天”骑着三轮车来到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关节科病房,将这几天募集来的1500元钱交到了残友“天线宝宝”的母亲赵成兰手中。赵成兰眼含热泪,不知说什么才好。
“天线宝宝”真名葛培峰,今年31岁,家住乐福小区。自从2003年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后,他一次次地面临新的病痛折磨:双侧髋关节强直粘连、胸结核、胰腺炎,住院已达十几次。平时,他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全靠母亲照顾。为了改善他的身体状况,近日,家人借了几万元送他到医院接受了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但另一侧的手术实在是筹不来钱了。
住院手术的事儿,葛培峰并未在群里透露,只有“彩霞满天”一个人知道。术后第二天,“彩霞满天”便赶到病房为他捐款600元,同时还带去了两位朋友的200元捐款。回去之后,“彩霞满天”开始四处奔波,发动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希望帮助“天线宝宝”站起来。
“我真的特别感动,大家都是残疾人,他们的生活也很不容易。”躺在病床上的葛培峰心里很过意不去。
“像我,给我一百万,我也站不起来。你这是急事,大家帮帮你,你就能站起来了!”“彩霞满天”安慰葛培峰。
据该院骨关节科主任朱明生介绍,患者葛培峰的情况比较特殊,两侧髋关节强直粘连,一点也不能活动,如果只做一侧,另一侧依然不会动,就起不到手术的作用,必须两侧都做,通过锻炼,才能恢复一定的活动功能。
以残帮残,是件特别感人的事
11月20日下午4点多,记者从田铎处获悉,他平时下午两点收摊,当天下午一直忙到4点才收摊。清点了一下募捐箱的款项,他发现当天他的修鞋摊共募集到善款1480元。
田铎说,这笔善款中,一部分是修鞋人捐出的爱心款,还有不少路人的捐款。“没想到一天募集这么多。还是好心人多呀!”
目前,这笔捐款已交到“彩霞满天”手中,随后她将把捐款送到葛培峰的病床前。
身在医院的葛培峰,得知众多残友为他奔波忙碌,感激地说:“以残帮残,是一件特别感人的事。等我好了,我也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11月21日,爱心募捐箱搬到了残友周萍美发室门前,周萍不但把一天的收入全部捐献,而且还跑前跑后招呼门前路过的人们奉献爱心。残友老李推着轮椅跑好远的路过来又捐献100元,竹林清风全程守护。【共享阳光】残疾人互助群里的很多朋友还专程跑到医院看望天线宝宝、去奉献一份真情和温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靠低保生活的人。穷寡妇的两个小钱也许比富足人的万两黄金更宝贵。无论钱多钱少,这样一份真情是值得宝宝以及所有人永远珍藏的,他将永存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的生命力量。再多的疾病、苦难、眼泪、挫折都无法遮掩爱的美丽和芬芳。衷心祝福天线宝宝早日康复!宝宝、加油!加油!加油!勇敢地站起来、站起来!
文章评论
青青
衷心祝福天线宝宝早日康复!
云淡风轻
为宝宝祈福,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够成就心愿,更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回忆、害人的东西……
我真想也去看看 虽然现在在平顶山 但是我不能乱跑 也不知道路 帮不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