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怎么了?!

个人日记

原作者为似水殿下
 那日与人谈《秦时明月》,有人说我们幼稚;那日在教室放琅琊阁的《菁华浮梦》,有人说我是另类。中国动漫似乎在国人心中没多少地位,被排挤,被压迫。我所爱的歌在现实中似乎找不到几个知音,被孤立,被蔑视。
社会怎么了,古风怎么了?中国传统怎么了? 
谨以此文表达一下鄙人对古风音乐的感想。 


 有些歌,只给自己听;
有些歌,只给喜欢的人听;
有些歌,只给能听懂的人听。
近几年,流行音乐多了爱情,少了激情;多了伤感,少了励志。当然也不排除进步因素,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社会风气的变化------传统被遗忘。毕竟中国一个大国,千年的传统怎能被忽视。而只有三百年历史的美国虽是强国,却缺乏一种艺术与工艺,以“模仿说”为理论根据,美国人常常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认识作为艺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将艺术作为理性行为的载体,因而,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研究雕塑,从透视学的角度来研究绘画,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研究园林,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结果是研究来研究去,唯独忘却了艺术本身的审美目的。以“宣泄说”为理论根据,美国人又往往借助艺术行为来发泄被压抑的情感和潜意识,将艺术作为感性情欲的躯壳,因而创造了歇斯底里的霹雳舞、声嘶力竭的摇滚乐,还有那些以情爱、警匪为内容,以追车、枪战为模式,不惜调动高科技手段,并通过大量的惊险动作和破坏性镜头来刺激人们的感官、满足人们的欲望的好莱坞大片。
或许有人会说,唯有科学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要素,而工艺和艺术则属于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雕虫小技。事实上,如果我们古人将主要的精力运用于数、理、化的探讨之中,怎会出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怎会出现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怎会出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太极八卦相对相依的传统哲学;怎会出现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殷商的青铜、汉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园林、清代的宫殿;怎会出现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是因为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艺术之中。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不为人先、不耻人后、以不变应万变的观念。若是我们重视传统,又怎会出现韩国向联合国申请“江陵端午祭”等中国传统被抢注事件。又怎会出现把传统节日变质成七天长假,变质成黄金周,变质成旅游井喷尴尬场面。
说了那么多传统,回归到音乐。2003年周杰伦的一曲《东风破》是中国风歌曲类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是最标准最完整的中国风歌曲,奠定了纯粹中国风的标准。之后的发展便势如破竹,05年的《发如雪》、06年的《千里之外》 《菊花台》、08年的《兰亭序》、10年的《 烟花易冷》,许嵩的《庐州月》《清明雨上》《 断桥残雪》《千百度》《天龙八部之宿敌》,后弦的《西厢》、《 昆明湖》、《唐宋元明清》.......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中国风是什么?更是不知道古风为何?只是盲目追求流行,一心崇洋媚外。一旦非主流成为了主流,那社会的进步就扭曲变形
 那么何为中国风呢?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以中国元素为表现手段的一种生活方式。
上文提到了“中国元素”,定义言: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元素包括: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汉字、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武术、太极拳
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
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法宝、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罗盘、司南、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古筝、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水墨画)(工笔、写意) (花鸟、人物、山水)、敦煌壁画 
石狮、飞天、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
中秋节月饼 端午节粽子、元宵节元宵、腊八节腊八粥、二月二春龙节的料豆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长江、黄河、泰山
汉服、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清朝大辫子、铜镜、水烟袋、鼻烟壶、筷子、黄包车、长命锁、玉佩、鹫
坐花轿、拜天地、入洞房、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四合院、北京胡同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中华老字号茶叶、茶道、功夫茶
中医 中药 针灸 
 中国最特色的食品(糖葫芦、豆腐、豆汁、豆腐干、油条、粉条)
 在此说一下中国风音乐的概念,中国风,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
详细释义:
1. 中国风的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 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中国古典音乐中没有“fa si”音),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 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 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而另外一种与中国风相似音乐风格——古风音乐,其发展却饱经霜雪,压力重重。
很多人对古风歌曲和中国风歌曲相混淆,其实古风与中国风有很大不同,且二者无包含关系,但有交叉。都是中国传统与古典风格表达,交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她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但是众所周知古风有不少用的是外国音乐,像《寒衣调》,《青莲雪》等歌曲的伴奏。所以单这点就无法说明中国风包含古风。而如果说古风包含中国风,就更没理由了。
古风最早由游戏开始,玩家填词翻唱,其中以心然最为出名,她于2005年开始第一首古风歌曲,《新绝代双骄3》主题曲《守候》。她翻唱了几百首歌,当然不能说每一首都是精品,但她的《千年缘》是不可超越的神话。《梦回秦淮.玉梨缘》,第一次听《梦回秦淮》的广播剧确实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盛唐夜唱》大唐欢快的气势,《风声鹤唳》寻梦者的无奈……《周郎顾》、《惋秋忆歌》、《旧诗行》……只可惜,这些已经成为永恒。心然已经走了,被一些别有用心挑拨离间的人逼走了,被一些盲目跟风不看缘由的蠢货逼走了!
2007年,擅长创作和演唱以仙侠故事为背景歌曲的“中国仙侠风音乐第一才女”——董贞——出道。有人说是完美时空为宣传诛仙而作的炒作,但确实,她担得起这个名号。当年的《情醉》《相思引》,蕴含着对诛仙的感动,《金缕衣》、《逍遥游》欢快的励志古风,《天净沙*秋思》《醉梦仙霖》《问剑》、2013上映的霍建华版《笑傲江湖》的插曲《了解》……是贞姐把仙侠风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命途多舛,甚至想过转行。
尽管如此,古风界仍然人才辈出,清莞、河图、hita、爱妈、finale、清响、小诗、音频怪物……古风原创音乐团队春笋般涌现【墨明棋妙】 【千歌未央】【鸾凤鸣】【千水凝蓝】……【琅琊阁】组织……每一个团队都在为我们共同的古风出着自己的力,每一个精英力量都在鼎力支持着古风的发展。
但凡喜欢古风的大都喜欢中国风,可喜欢中国风的却不一定古风。
我们也许被孤立,但绝不是孤独,我们的歌只给听得懂的人听。
中国风音乐与古风音乐的区别: 
编曲:古风歌曲的特点就是日渐流行的念白和文案,这点是中国风歌曲所没有的。
同时古风歌曲的歌词更注重措辞韵脚,较之中国风更加文雅。
古风歌曲,不少歌词化用古人的诗词,最具典型的就是墨村的Finale。
相对中国风来说,古风的编曲中对民族乐器的运用更多,多数旋律悠扬、速度缓慢,基本上属于飘逸类型,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羽化而登仙”。
然而古风曲子有很多是在别人的编曲(伴奏)基础上再进行歌词创作,之后也出现了一些亚洲音乐的填词作品,特别是中国韵味浓厚的一些日风歌曲。导致一些国家意识强烈的人为了远离日风,从而远离了古风。但不要忘了,日本的传统是脱离不开中国历史的,他们的文化中有很多是从中国继承过去的。这也给我们古风爱好者提出新要求,要加强创新力度,在曲上多花些功夫,多些原创,少些日翻,打造真正的中国原创古风音乐。
曲调: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但曲调究竟有何不同,很难从言语上说清。这点可以听听许嵩周杰伦等人的中国风,这二位在曲调上都是原创。然后再听听古风歌曲的编曲者,像千草仙,完美仙剑,徒有琴等。相对来说,中国风的调子比古风的快些。
用词:古风歌曲歌词的内容偏向于中国的传统古代文化,用词颇有考究,广义上延伸的范围更大,一般的古风基本上都是民族五声调式。
古风歌曲的创作形式,基本上是填词。古风词往往要比中国风词更加精雕细琢,这就有些类似诗词里面的炼字,尤其是对动词的锤炼更为重要,因为古风词是基于古诗词来写作的,动词相对于名词来说要少很多,就一句诗词来说,一个动词运用得好坏可以决定让其千古留名或默默无闻,所以古时就有“推敲”之典故,这也是有的人认为古风词的文学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歌词范畴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它是诗词的另一种延续。
就歌词的诗词性来看,中国风词多将其直接引用或化用,将其作为整首词的点睛之笔,可以看作是一种延伸,而古风词除了引用和化用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再创作,将其作为一种诗词的创造过程。
另外,古风词和诗词一样,注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这就决定在写作时要言之有“物”,即以实际存在的东西来蕴含你要表达的情感,而且略显婉约或暗含寓意,这与中国风词多直接表达略有不同。
除此,两者之间还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古风词相比于中国风词较少在词中用到人称代词“我你她”和助词“的”等,究其原因,应该是与诗词的用词习惯和现代的语言习惯有关了。
内容题材:一般来说,古风词和中国风词在内容题材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种复古或仿古的潮流,但若要细看,还是可以得到些许痕迹。
中国风词大多以某一诗词的情感为基点来入手,如施人成《长相思》,或是以某一神话传说、历史事迹、人物遗风等进行的创作,如方文山《兰亭序》,当然还有其他的类别,像是某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或是传统民族文化等,但总的来说,就是对已存在的素材的再创造。
但古风除了具有此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视之为古风作词的灵魂,那就是它具有自身的独创性,它已经不单单依靠已存在的外物来创作,我们可以写的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自己所构思故事,甚至我们可以秉承一种观点,每一首古风词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记忆,由此观之,古风作词更像是一种文学创作,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inale《倾尽天下》,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倾尽天下》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歌词了。
汉语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能真正理解它并且运用自如的人始终是极少数。可是反观古风填词界,当真是能下笔写文的人就能提笔写词,能唱歌的人就可以发表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大大拉低了古风歌的可听性,古风歌爱好者们不得不一直沙里淘金,由此放弃的大有人在。大众的趋势让古风歌的初衷越走越偏,歌词犹如一场文字游戏,反而让真正热爱汉语的人心生反感。
表达方式:中国风词的表达方式较为趋近于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太注重对仗等方面,写作方式颇为自由;而古风词较于古代来说也已经没有严格如律诗绝句的格式要求,但还是讲究一些基本的对仗,若简单断句,可以很容易看出基本格式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等。
举个例子,古风《倾尽天下》的一句:刀戟声共丝竹沙哑,谁带你看城外厮杀,断句后是: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中国风《青花瓷》的一句: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断句后则是: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虽说总体长度一样,但节点不同。
就表达方式而言,中国风词较为直白,带有一些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而古风词则更含蓄内敛些,多借助一些特定的意象符号来表达,形象地说,中国风词的表达方式是直线型的,古风词则是曲线型的。
举个例子,古风《如梦令》,整篇词里直接写相思之情的句子很少,多暗藏在各种意象中,如“难再寻觅旧年沉水香”“而今春联换下几张”“花月佳期几度叹西厢”等;中国风《花满楼》就较多地直抒情感,如“百花美 没有你的红颜也是罪”“吻露水 那冰凉的感觉是回味”等。
就手法来说,中国风词一般虚多于实,而古风词则相反,实多于虚。我所谓的虚实,即词的某一场景是通过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语言行为来写,还是通过特定的场景构建来写,例如对“离别时”这个场景,虚的可以写成:执手凝噎,两行清泪拭难断;实的则可以写成:长桥雨斜,残柳一叶今又断。更明白一点就是这个场景是由主观意识构成的,还是由特定的客观意象构成的,而且由此就产生了两者表达风格的差异,古风词的风格更有可触性,它的意象构建要更接近人物的生活,仿佛就在身边,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而中国风词就更飘渺些,更具主观色彩,带有点意识流的形态,场景变换快,时空跳跃大。
就创作角度而言,中国风词多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写,在读词时,会有一种你是其中的主角的感觉,而古风则多以局外人或评论人的角度来写,可品评可参与可玩赏。 
意象选择:古风在作词时的意象选取一般遵循于诗词,有一套特定的系统,即特定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如柳表留意,梅表高洁,竹表不屈等等,甚至有些是用的诗经楚辞里的意象来进行创作。而中国风词就要显得更加的开放和自由,除了上述的那套系统之外,它可以运用的意象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由于中国风是世界交流的大前提下所形成的中国风格,音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素,所以它受到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还可以加入许多国外文化元素,王力宏的chinked-out就是代表。
而且,古风词对于意象的构建要更为严谨,一般来说它更看重这个意象背后的含义,因为它主要靠意象来反映情感或阐述故事,而中国风词就要稍微宽泛些,意象的使用旨在以此为基底,升华内容,这与上述两者的表达方式有一定关系。
活动范围:中国风涉足娱乐圈,而古风歌曲只在网络上发展。早在周杰伦之前,娱乐圈就已出现了具有中国风感觉的歌曲,而古风始终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发展。
每一页词,都印刻着中国千秋万世的历史

每一首曲,都融合着中国世世代代的文明
 古风 毕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我们也不是古人, 用传统的诗词文化渲染现代观念就是现在的趋势。
中国风 也不能太过自由,还是要回到原本中国的传统文化。
希望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
内部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
能做到辩证的看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让中华文明,流传百世。
正如墨明棋妙宗旨所云:

以旋律相识,凭文字相知,用歌声会友。

让我们一起建设传统与流行音乐爱好者共同的家园。 也正如《秦时明月》的开篇题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