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开鲁 我们的梦想!

个人日记

 




图片


   开鲁县于一九零八年建县,置县以前,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地;汉朝时期,初为鲜卑地辽东郡西北境,末年为燕北地;隋朝时期属范阳节度使辖境;唐朝时属松漠督都府;辽金时期,辽时属上京道临潢府。金时,行政上属北京路临潢府,防务上属临潢路;元朝时期,先为辽王封地,后划归全宁路辖境;明朝时期属兀良哈三卫的泰宁卫辖境;清朝时期,属热河都统管内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三旗王公领地。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县后,隶属于热河省赤峰直隶州;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年(1913年)属热河道,民国3年(1914年)属绥远、热河、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热河道,民国17年(1928年)属热河行省;东北沦陷时期,民国22年(1933年3月9日)日军侵占开鲁县,划入伪满洲国版图。同年5月10日开鲁县隶属伪兴安西分省,并定开鲁县为省会。
    1934年12月1日,开鲁县隶属兴安西省,仍为省会。
    1943年,开鲁县隶属伪兴安总省。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至同年底,开鲁县由伪街长张念祖为首的伪政权地方治安维持会统治(群众称之为二满洲)。
    1946年1月16日,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接收开鲁,开鲁县隶属通鲁工委。同年2月23日,开鲁县隶属于通辽中心县委。同年4月1日,开鲁县隶属于哲里木省民主政府。同年5月,哲里木省政府改制,开鲁县隶属于辽吉区行政公署哲里木盟政府。同年10月25日,中共开鲁县委、县政府战略转移,撤出开鲁县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十六团占据开鲁县城,筹建起“开鲁县政临时委员会”,统治开鲁县部分地区。
    1947年2月27日,开鲁县第二次收复后,隶属于辽北省哲里木盟政府。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人民政府。
    1953年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开鲁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1954年4月20日,撤消东部地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人民政府(后改制为哲盟公署)。开鲁县隶属于哲里木盟人民政府。
    196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开鲁县隶属于吉林省哲里木盟政府。
    197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也随之又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
    1999年2月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地级通辽市,开鲁县由地级通辽市管辖。
 

               关于开鲁的几篇文章

 

一 神秘的古榆(王华)


这是一株古老而神奇的榆树,它虽然没有生在名山大川、繁华都市,更没有生在景点、名园,但它以自身的朴实无华和苍劲神奇而独具风采。

这株古榆生长在古老的辽河岸边,内蒙古开鲁县一个小镇子里,外乡人知者寥寥。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广袤的原野,古老的辽河从中间流过。这株古榆为明代所植,据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出巡,途经此地,时值暮春时节,遥视东方一树,高大挺拔,冠如华盖,正值榆钱成熟之时,一片金光,似的紫气东来之感。帝甚奇之,遂到此树下小憩,午时只觉口渴,命侍从寻找饮水,侍从将大枪插于树下拴马,当拔出枪时,一股清泉随之喷涌而出,犹似白练,饮之甘洌,康熙即封为“圣水井”。此井系地泉所生,相传凡饮此水者不染瘟恙,能驱除百病。方圆百里,百姓争相取之,奉为神水。此后古榆名噪极盛,神话传说举不胜举。

清末,这里的民众捐资在古榆北侧兴建庙宇,名“天增寺”。说来也奇,据说建寺所用石块皆取于树下一藏石穴,待寺基砌完,石块遂告罄,一块不多,一块不少,此石块藏于何年何代?何人所为?无人知晓。天增寺是飞斗的九间大殿,内奉观音、关公和九神像,平素香火极盛,每年旧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搭台唱戏六天,方圆百里善男信女、商贩、艺人聚者如云,车水马龙,凡来此赴会者无一不拜古榆及众神像,并取些井不圣水带回家中,以保夏日消暑除瘟。此寺后来毁于战火。

近代古榆的传说更是听之感人,据当地老年人讲:当年横行于开鲁一带的大土匪头子野狼,凶残成性,所到之处无不祸及乡里,他曾率部驻扎在今日的辽源村,欲进犯古榆的所在地扎兰营子,两村相隔仅三公里。当众匪集结待发之时,突然发现古榆下有一支部队在操练,隐隐还听到喊号声,众匪骇之,遂狼狈逃遁。这就是至今仍流传的古榆显灵护佑当地民众免遭兵匪洗劫的“神兵拒匪”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神奇色彩,但笔者目睹亲历的“古榆断臂”和“死而复生”都是真实可信,却又令人费解的故事。

19769月,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的那天拂晓,不知是古榆有灵,还是天缘巧合,古榆竟将向北京方向伸出的一粗臂自行折断。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且其臂尚存。

另一则是古榆北部又生一小树,树龄至今也有百年以上。由于发电厂时有废油流出,浸蚀此树根部,树已枯死多年,通身表皮全部脱离落下。多年来镇子上的人一直为之感到惋惜。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竟然出现,在古榆的庇护下,枯干南端渐生新枝,至今仅十年的时间,竟以惊人的速度复活,面积达五分之二,现已是半树繁绿。难怪去年一老僧慕名来此拜访古榆,遂叹曰:“一生好入名山游,不曾见此奇树,此乃蝉宫之桂也。”

神奇的古榆,还有许多超凡脱俗之处。初春时,乍暖还寒,古榆就初绽榆钱蓓蕾。当东风微拂、柳披鹅黄的时候,颗粒饱满的榆钱蓓蕾已绽满枝头。当仲春至暮春已是烟柳满城,此时榆钱争相开放,硕大宛如铜钱,满树金装,犹如一擎天之华盖。

夏天来啦,它繁茂的枝杈伸展开来,满树黛色如云,浓荫不透,你若午时站在树下会感到凉风习习,倍觉神清气爽。

当秋风萧瑟,北风卷地,百草枯折,落木萧萧时,古榆却显示出一副众芳摇落独喧妍的神态,霜后微红的盛妆迟迟不肯脱去直至初冬。

冬天是古榆最具神韵的时候,它脱去所有的装饰,凡骨毕露,四人才能合围的巨干上,犁耕般的表皮厚达半尺,显得特别奇崛,虬龙般的枝子上伸展着无数龙须,你若站在树下仔细观赏,每一个枝杈都给人以想象,北侧的一枝好似大象鼻子,东南侧的一枝像一条苍龙,左看又像一巨凤展翅,还有些枝杈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凡到此树下观光者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株神奇的榆中之王。 

      

                                           二 地名开鲁方纲)

 

说起开鲁这个地名,外地人乍听起来,都觉得很古怪;等解释开了,又感到很苍凉。

设治建县的时候,确定这个地名,还实实在在是从地域环境考虑的。

虽然,从新石器时期,这个地方就有人类活动;后来的东胡、鲜卑、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先后或游牧,或渔猎,或征战,一直也没断线,但也一直人烟稀少。能不苍凉吗?

到了清代,西辽河以北,东起道德西至绍根,这二三百里的狭长地带,西部属于东、两扎鲁特旗三个蒙旗的边远地界儿。距离旗王府遥远,统治薄弱,鞭长莫及。说白了,草木繁茂,野水横流,是飞禽走兽的天然乐园。能不苍凉吗?

热河都统廷杰,跟三个蒙旗王公商量,划出荒地放垦,报效朝廷,很自然和就是这样的南方。因为有座古塔,蒙古语称他为林苏布鲁嘎,翻译过来就是有塔的甸子地、

先是设立了垦务局。别看原来平静如水,一丈量土地,招垦蒙荒新兴的农业文明与传统的牧业文明,产生了剧烈撞击;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也立刻明朗、。尖锐起来。科尔沁左翼中旗,因为放垦开荒,出了个嘎达梅林造反,影响非常大。在开鲁的界面儿上,虽然没闹到扯旗造反的地步,人,但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格局,势必突然不断,纠纷连绵。垦务局招架不了,只好上报朝廷,请求下旨,增设地方行政机构。就这么着新建了开鲁县。

关于开鲁这个名字的来由,建县初期的县志和县府的呈文中,说得都很明白,一层意义是“通开其愚鲁之性情”或“开通人民知识 ”;还有一层意义是“符合地名”,符合三个带“鲁”农业院校蒙旗的地名。也就是说,“开通愚鲁性情”和“开发三鲁旗地”,这双重意义同在。地方提仪上报,热河都统批准,清朝政府认可,便定了下来。

对于头一种解释,人们觉得含带轻蔑的意味,有的认为不能采用,其实大可不必。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都要自信,不能护短,夜自大。不用说当时,就是今天,跟中原和沿海地区相比,我们不是不很落后吗?关键敢正视自己的不足,能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忙甩开落后影子,那才算处上英雄好汉!

 

三 开鲁建县的日子方纲)

 

平日,我们经常听到鞭炮声,遇上热热闹闹地挂牌子或者剪裁。这对一个家或单位来说很重要,是自己生产、营业或开张的日子,值得永远记住。不过,值得永远记住的,还有另一个日子,那就是你被批准合法存在的日子。

合法存在的日子,企业有,事业有,行政机关出有。那么残合法存在的日子究竟是哪天呢?又根据什么确定的呢?

关于建县的日子,一般认为,有两个时间:

第一时间,是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公园1908124。那天,圣上准奏了军机抄交的奏折,题为《热河都统廷杰奏新蒙旗地方亟应添设州县等缺》.奏折里头要求新增的两个县,就有开鲁县,从表面上看,圣上金口玉言,准奏就是批准的意思,这个日子该算批准的日子。其实不然。所谓圣上的准奏,只是原则同意,还不能直接去实施胚体怎么办理,还得由相关部门、相关人士去研究,制定实施条款和细则。当时,明确由内阁会议政府处咨议。显然,这个日子还不能算。

第二个时间,是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即1008317200110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开鲁县志》中, 明确标为开鲁建县的时间。这天是怎么回事呢?内阁会议政务招集朱批会议,形成了《政务处议复廷奏蒙旗地方添设州县由》文件,明确了增改府县的名称、归属、规格、待遇、人员等事宜,属于实质性的执行方案。同时,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王奕匡、。和硕醇亲王载丰,以及世续、张之洞、鹿传林、袁世凯等六位军机大臣,参与签署一个类似会议纪要奏折,呈奏皇上、皇太后。应该说,这个日子很重要,很关键,但还不是最后批准的日子。

查阅故宫博物院的原始档案,我们发现,还有第三个时间,就是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日,即190842。就在这一天。皇太后准了变成匡等六位军机大臣,参与签署的那个奏折。那批准的,有赤峰升改为隶州,还有新设的开鲁、林西和缓东三个县。

从例行公事的程序上讲。一个文件的执行,决策的日子,不生效;炮制出炉的日子,不生效;只有“承准”发布的日子,才生效;所以说,批准开鲁建县生效的时间,也就是合法存在的日子,应该是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日,即190842

 

四 普清寺传闻方纲)

 

普清寺在义和他拉东北角,因而人们又叫义和他拉庙。据载,寺建于清康23年(公元1684年),原规模宏伟,有僧房81间,佛像506尊,跳鬼面具50件,甘珠尔经200卷,喇嘛曾多达300之众,直到1950年尚有51人。

关于建庙根源,在世的喇嘛叙述过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康熙在位,周游全国也曾到过这一带。他在高家园子西北的坤都岭花召认识一个老太婆,人们都管她叫阿伯额吉。此人善良而又好客,博得康熙的好感。临别之时特意问她有何要求,阿伯额吉说,扎鲁特左旗有嘎哈庙,招收喇嘛,传播佛教。我们扎鲁特右旗也希望有一座喇嘛庙,发展佛教事业。康熙点头一口答应下来。不久,朝廷就派人来看地势。看地势的人走了好多地方都没看中,后来过新开河来到义和他拉。当时,这个地方虽然水草肥美,但却人烟稀少,只是大甸子东北的一棵大树下,在个毡包,住着个名叫乌贺日钦(蒙古语,意为放牛的人)的单身老汉,在这一带放牧、生活。看地势的人一眼看中了这块背依坨召、面临平甸的向阳宝地,之后便在这里修起了庙宇。乌贺日钦当了大喇嘛,招收了几十名徒弟,朝廷还送来了用蒙、汉、藏等文字写成的批匾。从此,义和他拉庙便成了这一带的佛门圣地,香火日盛……

普清寺的神奇和辉煌已成为历史。1959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席卷神州大地,昔日香烟缭绕的佛门净土也在劫难逃,庙堂改为公社乳粉厂。又过6年,乳粉厂不景气,庙宇彻底拆毁,只剩下一个完整的名字和一片狼藉不堪的遗址。荒原中唯余砖石碎片,四大天王石雕的底座、脚和小腿的残部依稀尚在。还有一木盘老井,说是初建之遗,未足信也无从考究。原苏木院内那口大铜锅是寺庙的证物,锅外镌刻着藏文,据说是募捐者的名字和年代。

前几年曾发生一文物案,与普清寺也有瓜葛。盗窃者从一牧民家偷走两尊大安金刚(欢喜佛)、两尊六臂护法王,高者近尺,重约十二三斤;还有八只圈足、凹底供盅;佛像和供盅都鎏金我。毫无疑问这批文物原属普清寺,是寺庙衰微时散入民间的。

义和他拉地处比较偏僻和闭塞的区域里,庙上的佛像法器基本尚在,尽管多在民间。随着门户渐开,如不在意,也许就会暗渡陈仓,流向海外的----这自然是一句狗尾续貂的多余话或题外话。

 

                     五破庙与石佛方纲)

 

破庙,很有点来历。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双合兴镇东的富通镇建了一座庙叫艾格庙,本世纪30年代初,迁往新开河北岸的阿鲁科尔沁旗境内。当时的运输主要靠牛拉木头车,庙里的石佛没法运,主持喇嘛即以佛爷不愿意搬家为口实留在原地。附近一好事者,在石佛四周围起土墙,便有善男信女来烧香磕头,从此也有了破庙的名字。

关于破庙和石佛,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有根有叶的,很生动也很有趣。那时候,这是一片蛮荒之地,蒿草茂密,灌木丛生,薰风漫吹,洋洋海海,无边无沿,说是有风水。有个不知名姓法号的年轻和尚四方云游,八方化缘,立志要聚资建座庙宇。奔波三年,兴建三年,庙成。没过多久,庙去无缘无故地又坍倒了。和尚再化缘,再修庙,就这么修了坍,坍了又修地三三见九回,年轻的和尚已成须发苍白的老和尚,老得不能再化级了。他知道将不久于人世,回顾一生,不禁潸然泪下,仰天长叹,此乃天意!我为慈善之业劳碌一生竟连座庙宇也立不起来,岂不悲哉!既是天意,我也只好与庙宇同归于尽了。以往庙宇坍塌总是赶在和尚外出化缘的时候,他心想着,索性足不出户,等待庙的再倾倒。他日复一日盼望,却又日复一日地失望。他不恢心,还苦苦地等待,相信这个日子不会太远太久。

某夜,放牛人见到一片眩目紫光自荒庙腾空而起,訇然有声。惊讶道,啊呀,庙又坍啦!可转天看时,庙宇安然无恙。放牛人见怪,结伴窥视,庙的顶盖出了个窟窿,大窟窿下有尊石佛,石佛就是神态超然坐化的老和尚!自从石佛面世,曾经建了九次坍了九次的荒庙却安如山稳了。虽然,老和尚坐化后,庙里再也没来过和尚,也没有人修缮庙宇,但顶盖出了大窟窿的破庙同石佛一样长生不老,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还是原来的老模样。

更奇的是,人们发现石佛打坐的姿势和脸上的表情时常有变化,而那姿势和表情的变化,准确地昭示着年景的丰歉、世道的安乱和人间的福祸。因此,破庙香火日盛,人烟也渐近渐多。

破庙今天已不复存在,留下一个废墟般的名字,还有一座以它名字命名的小村屯。石佛不知去向。老人说,石佛是真佛,下界五百年,到时候就归天了。

 

                                  六 我所知道的卓里克吐王府


忠乃口述 王广钧整理


        当年。在开鲁镇东南60华里,西辽河北岸8华里的交叉处。有一片葱郁苍翠的古榆树林。榆林中,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卓里克吐王府。
        王府四周环绕着干河渠,是王府的护城河。走近王府大院的南面,可看到中有一个宽阔的仪门,东西各有一个便门,门前摆着上马石。大门左右各蹲着一个石狮子,旁边有一排拴马石桩。
        大院分为三层,各有高墙相隔,中有甬道相通。第一层院子占整个王府的十分之一,包括门楼和甬道两边各三间房子,一边是守卫室,一边是传达室。
        第二层院子,是王府的中心。两侧是通向大殿的长廊,圆圆的红柱、绿绿的栏杆、顶棚上彩绘着飞天,酷似北京颐和园的曲径回廊。两边各有三间廊房,廊房是等侯议事,参拜王爷,文东武西的候召之处。长廊穿过廊房,稍向里拐,通入议事大厅的东西侧门。大厅五间,是王爷发令、议事、接待宾客之处。
大厅的正面,从底到顶,木质结构,柁、檩、椽、柱,铆隼相扣,虽年深日久,毫无空隙。门窗隔扇,雕刻精细,虽久经风吹雨淋,很少弯曲。厅内六根立柱油红锃亮。大厅前出廊檐七尺五,后出雨厦四尺五,造型优美.古色雅观。第三层院子北面是五大间瓦房,那是王爷、福晋(王妃)住的地方。瓦房造型似大厅,但稍矮、稍窄。东西耳房各两间,是男女奴婢的住处。
        在大厅前,东西廊房的北面,往东、往西各有一道通往东西跨院的便门。东跨院是排敦达(总管或经理)、哈番(秘书)及帐房先生办公的地方和物资仓库。西跨院有一座庙,是卓王供奉佛像和供奉祖先的祠堂。王府的武装小队队部也设在西跨院内。大厅与跨院的建筑,错落有致,相称得体。
        卓王,全名为卓力克吐王。伪满时期的王爷是卓王十三代王子,叫贺喜耶勒吐摩日根,他是科左中旗三王四公中有权势的王子。卓力克吐意为英勇或勇敢。他的辖地很广,有通辽市所在地、左中舍伯吐的章古台、通辽县的茂林乡,开鲁县的幸福乡和哈拉毛都(小街基)等。
        “九、一八”事变后,王府曾遭到”小喇嘛(名不详,是土匪,公开身份是喇嘛,故曰“小喇嘛)的洗劫,放火烧了王府的佛殿和王爷的祖祠。•112•第一辑解放后,开鲁县八区政府曾驻在偏殿办公,由于地处偏僻,脱离群众,一九五一年于大四村建设区政府时,个别领导人曾下令拆用了王府一些砖瓦。到一九五六年保安农场基建时,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王府的砖瓦木料,全被拆尽。可惜这座古建筑未能保存下来。(资料来源《县文史资料》)注 :图片中右下角为王府原貌

 

                     开鲁古塔

(张万有)
     矗立在开鲁镇内东南隅的古塔,是开鲁大地的标志,是塞外兄弟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见证。开鲁置县之前,这一带曾以这座塔命名,蒙古语叫“他林苏布鲁嘎”,就是塔周围附近低洼平坦的地方之意。清朝晚期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八年)正式建立县治,定名为开鲁县。
    开鲁古塔为大青砖砌筑,高十六点五米。全塔由多级组成,最底层为方形塔座,其上是复钵式基坛,基坛下部为冠状圆柱体,上有佛龛,上部为方形。基坛之上承托着八角形塔身,塔身十三层,每层塔檐自下而上渐次收缩,塔身呈锥形。塔顶由园盘和宝珠合成。其势巍巍,劲秀挺拨,酷似利剑指天,颇为壮观。早在中华民国年间,一些文人墨客就对这座古塔争相赞咏,留下了“巍巍势想与天齐,绝顶登临四望低,已历辽金观胜败,犹存扎鲁贯东西”等诗句。
    关于这座塔的建造起因,有一段传说。相传在千年以前,这里是蒙古的一座王城,城里老王爷有一个聪明机敏而俊俏的小王子。一天傍晚,小王子到城内的水泡子附近散步游玩时,突然不见了。王爷派人四处寻找,也没有发现小王子的踪影。是时,住在城里的喇嘛和僧侣就断定说:“小王子是让泡子里的妖怪看中给摄走了”老王爷十分悲痛,不惜万贯资财,在水泡子旁修建了塔和一座庙宇,以志对亲人的怀思。
    关于这座塔的建造年代和原因,目前有三种说法:其一,说建于辽代。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缩印本,第六百一十九页写道:“开鲁,县名。古迹有辽代白塔”。日本人河野久治大正三年(公元一九一四年)所著的《满州的古迹》一书中记载:“开鲁古塔,白塔十三层,高六○尺,基坛与喇嘛塔基坛形式很相似,下部方形,上部圆形,有四个佛龛。塔身八角十三层,如辽金塔各层厢突出”。
    其二,说建于明末清初。康德二年(公元一九三五年)日本人绪方笃太郎编写的《开鲁经济情况》中写道:”县城东南角有一个喇嘛塔,高四丈,传说是察哈尔林丹罕建设的”(查林丹罕是明末清初时期人)山田俊雄所著《满州考古学》第三章“满州历史考古学”中记载:“开鲁县小塔子,辽金代?明代重修”
    其三,说建于元代。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印的《内蒙古古建筑》记载:”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坚强朴实,英勇勤劳。他们在建筑方面修建了许多城堡,如上都、中都;并建筑了很多佛殿。当时的工匠多半是汉人和西域人。遗留至今的建筑以开鲁白塔较完整”。大连图书馆有关资料记载:”市内东南角有个喇嘛塔,高约五丈计十三层。距今九百年前是元朝时代建筑的”。《哲里木概况》一书说:“该塔建于元代,即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八六年之间。”
    上述哪种说法对,还没有充分的证据。但认定为元代所建的居多,有人从塔的造型和结构特点也认定为元代佛塔。这座塔,是哲里木盟迄今保存下来最完好的古代建筑,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一九六二年内蒙古人民政府专项拨款维修时,曾在塔心中取出一批经卷。可惜这批经卷还未能发挥佐证作用就流失无存了
。来源于县文史资料

                                          八 开鲁县清真寺 (杨鸣岐)

 

 


             
    开鲁县清真寺,迄今七十五年了,它座落在开鲁城镇内和平街。寺院面积一千五百二十平方米,其中教堂面积二百五十二平方米。寺院呈南北向长方形院落,教堂门及寺门皆朝东开。
    一九一一年,县内有回族居民数十口人。居住在今清真寺的路东,在聚居区中初建清真寺,仅是三间土平房。同年,杨树德,杨明声等阿訇、乡老主办,在垦务局王树生的协助下,回民募款置买开鲁城外东南100亩地,作为回民坟茔地,并于一九一二年由白云生、马世有等人经手栽植杨树400多棵。
    一九一六年,由杨明声、杨树德,赵广顺、胡英臣等乡老主办,将寺院迁往现址,建有砖木结构草顶房三间。西两间为大殿,供礼拜之用,东间为讲堂和阿訇的住室。一九一九年,县内回民增加到一百多户、六百多口人。由杨明声、赵广德等乡老和阿訇石光盛主办,在草顶房西侧又建砖平房三间,做为礼拜堂。同时寺里办了阿文小学。
    一九二一年,胡英臣、赵广德两家借清真寺院内房号,各建土平房六间,计十二间。按借地不拆屋的协议,于一九二六年交归寺有。
    一九二七年,山东、辽宁、库伦旗等地的回族相继来开鲁落户,总户数达二百八十多户,一千八百多口人。参加礼拜和念阿文的人逐渐增多。于是阿訇和乡老杨树德、杨明声、赵广德、胡英臣等议定建一座大殿和三间沐浴室。由阿訇杨其瑞“乜帖”,共募集大洋八千余元。
    一九二九年,礼拜堂大殿参照义县清真寺和天津水房的图样设计并施工。全部工程承包给了贾继川、刘满堂等木瓦工人,由杨世印、杨世忠监工,同年竣工。
    告竣后的礼拜大殿座西朝东,东西长十八米,南北宽十四米,均为四十九公分墙体。前墙基础以上为一米高的白色水刷石抹面,再上是水泥方格抹面。正面墙中间有二米宽的一合两扇绿色木板门,两侧各有一点三米宽的玻璃便门。正门顶部半园形,门口上方砌上下两个三点五米长的长方形格,上、下格分别用水泥横刻凸状大字:“伊斯兰教堂”和“认主独一”,落款竖刻:姜明远(当时的街长,后为县长)。方格之上有一桃形格,格中刻着由阿訇杨其瑞、马玉岱书写的凸状阿文“都娃依”,其译意为:“的确安拉所重视的宗教就是伊斯兰”。大殿侧面上方饰玻璃窗、侧视楼形。大殿内正门两侧有三十四公分粗、七米高、明八暗十二的园柱,柱下以石磨为柱脚石。三层梯形梁,以松木分板铺顶,顶上铺苇席,上苫红瓦。两廊以短柁和墙体相接,檩木之上以十公分方木为椽,上铺青砖。西墙中间有假门洞“遥殿”,遥殿北有木制五层阶式的“民伯雷”,第一层上傍插一根木棍“尔刷”,译意是:讲台和主棍。全屋地下砖洞,洞上铺砖上垫基土,上铺席,再铺条毡。
同年建砖木结构的沐浴室三间,内设六个淋浴间,屋中间砌长二点五米、宽一点二米的洗脸冲脚池,靠西墙设五个净下木制围池,北面是热水锅,靠锅东的小屋为五师夫休息室。
    同年还在寺院东南角建三十五平方米的“埋汰房(太平房),供无家、无儿女和外地死亡者作葬礼用。
    一九三○年,胡英臣自家乜帖并主办,在大殿前十五米处,修建了一座双起脊翘角式前廊后厦门楼。其木架是从保安喇嘛庙买的成品。门楼东临街道,两侧各有便门,便门两侧有二米五高的水泥抹面砖院墙。门楼对外有二米宽两扇绿色板门,门柱为红色,柱顶柁头镶着“清真”木牌。门里两边为砖砌门洞,西有隔扇门。门口左右有斜形砖砌抹水泥方格的平面墙,形成凹式门口。门楼脊形,铺红瓦,小灰瓦封脊,水泥勾缝。脊头以瓦封头,并用水泥铸兽状脊头。从门楼到大殿,是一米五宽的青砖路。
    在寺内主体工程和门楼逐年修造的同时,四周也相应地垒墙、垛墙,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院落。至此,清真寺的规模和建筑基本定型。
    清真寺始建以来历经十任阿訇、六位老师夫、八位五师夫。第一位阿訇是刘玉庆。
    阿訇、师夫和乡老们团结合作,认真执行教规,使教门不断兴盛,一九三三年发展为鼎盛时期。后因多种原因。逐渐冷落。一九四七年,由阿訇、乡老主办,在寺里给从阿什河清真寺毕业的杨文宽举行亮仗子仪式,并合影留念。一九四九年,阿訇、乡老组织回族群众列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一九五二年,阿訇杨文善组织回族群众和乡老迎接中央民族访问团,并接受赠送的锦旗一面,悬挂于清真寺讲堂内。一九五八年,阿訇杨文宽到开鲁明仁化工厂参加工作,老师夫张庆元到县食品公司工作。一九六七年.活动受监视干扰,清真寺关门上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鲁县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于1980年和1981年两次给清真寺拨维修款,由杨文宽、杨鸣歧、张洪斌等阿訇、乡老主办,将大殿两侧年久失修的平房顶和倒塌的门楼、院墙、沐浴室的灰棚,步修复,有的重新粉刷、上漆;大殿门脸被砸毁的“认主独一”和“伊斯兰教堂”九个大字,由杨显廷书写,改修为“伊斯兰教”和“清真寺”七个大字。
    经修的开鲁县清真寺,面目一新.其光彩比当年有增无减。它的宽敞坚固、高大壮观,在哲盟各旗县市的清真寺中。也算别具一格。(资料《县文史资料》) 

              九  开鲁文物

 


开鲁县博物馆外景

金面具

他拉干水库小泡子遗址出土的石器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