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洲 缘(人物散文)
原创文学
——合川著名诗人秦光华先生印象记
重庆市合川区瑞山中学 周兴建
绿洲,即秦光华,是我的玩友,结识他甚晚,都到当爷爷的年限了。他,一眼瞟去,“高富帅”这几个字立马跳了出来,堂堂汉子一条,谦谦君子一个。实际上,他也极维护这个形象,头发与皮鞋一样伸抖得发亮,衣裤永远合乎一个绅士标准。
所以,他玩得也脱俗、雅致、奇特,不玩烟酒,不玩棋牌,不玩小三,只玩摄影,玩文字,玩旅游。
前年,去西安玩。本是约我同往,只因我没法请到工休假,他便当了独行客。可他并不甘寂寞,身在异处,人生地生,担心自己迷路,或遗漏古都景点。一下飞机,就突然想起当地一个网友,问他有空没有空,给自己当一下向导。网友爽快答应了,嘱咐他呆在候机室别走,开车来接应他,全程陪游:从皇城根到兵马俑,从博物馆到华清宫,从阿房宫到大雁塔……想见的都见了,连杨贵妃也不例外,就是没见到秦始皇——自己的本家老祖,真他妈的是皇宫了,庭院深深深几许。回来后,他对我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一趟西安行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最近,听说城市近郊有一个古刹——龙游寺,我们周末去了,但令他大失所望:高耸的石牌坊上,字迹模糊,其下荆棘丛生,包谷杆堆集;地龛里造了一个千手观音,摩登光鲜,脂味浓郁;黑屋子里还锁着几个泥菩萨,据说还是人们捐资塑造的,庄严与神圣色彩全失。总之,龙游寺,龙没有,寺也没有,传统文化全被动乱时代的“四旧”破了,毁了,失传了。而又补偿了一个全新的“龙游寺”,却成是“农家味”,连猪粪味道都凑合到一块儿了。这种“乱劈柴”的寺庙,毁灭了也罢,免得贻笑后人,他不无遗憾地说。不过,据说龙游寺属于小安溪城市片区打造范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重放异彩。
说到绿洲码字功夫,是他在乡镇工作时就开始的,到电视台、日报社当记者更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当记者时,天天跑田坎,找新闻,脚跑软,手写痛,风里来,雨里去,从没消停过,但他总是乐此不疲,仿佛把它当成自己的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了。他把采访与搜集到的材料除了写成新闻、通讯、言论、报告文学等实用文体外,还写成散文诗、诗歌、散文、小说。日积月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稿子堆满几案。有的寄出去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变成了铅字,有的还呆在家里成为待发文稿。往后,时间稍稍清闲点儿了,他就将其作品进行分类,于是就有了现代诗集《刊发在大地上的诗行》、散文诗集《聆听花开的声音》书籍。全是自己掏钱出版,印了千八百套,把它们毫无吝啬寄给远远近近的文友、朋友、同事惠存、交流、分享,“有书漂海洋去,不亦说乎?”他时时自喜道。立言,乃人生根本,不杇乐事,把自己毕生的心血总集一下,传之天南地北,即使亏本到唐家沱也是值得的。按他计划,随后还将整理出版个人的散文集、小说集。近日,绿洲坐办公室了,空闲时间相对多些,就在网上发起一个“同台献艺 ”的比赛活动:邀约几个文友组成一个码字圈子,大家轮流坐庄当主题命官,规定同时同题同体同字数作文。一旦完稿,就挂在各自的空间里,让大家去欣赏、观摩、点评。宗旨是不求盈利,只求交流;不求发表,只求锤炼,让创作的泉源长流不腐。这个互动圈子,竟被他搞得风生水起、蓬蓬勃勃!
绿洲,从2013年起才真正玩上了摄影。2013年12月购置了这个单反相机,光镜头就花了近6000元。他惜镜,正如他写诗惜字一样,每照完一次都就要把它罩盖起来,唯恐镜片被划花。尤其是我与他一道去古镇探幽寻源的时候,更是小心捧护着。他用相机猎奇,拍摄历史残迹;我用眼睛览胜,询问典故传说。我俩虽同游一处,却时常失联,到了吃饭时刻,我总要电话联系他,他老是先发话,“你给车子油钱了,我就给肚子饭钱。”外出归来,他对照片进行后期制作处理,确实比原照好看多了。其中一张《雕琢人生》源于铜梁安居古城的一位长须雕刻老人,在福建省“宏泰春杯”摄影月赛中获得了人气指数第二名;2014年,他的摄影作品《过客匆匆》获得了区摄影家协会月赛交流观摩优秀作品奖;摄影作品《海市蜃楼》获得了合川“农行杯“摄影大赛佳作奖。对于一个初涉摄影的玩友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他喜欢游览古城、古镇、古街、古寨、古村落,这些边走边照的影迹,留存于他的空间,多达5000张。这便是他人生最珍贵的财富,犹如他的正直人品一样。
绿洲,与我结缘短,但情缘长,也不是我用短短的篇幅就能把他的个性、为人与事业写得全面的,委实是挂一漏万。他深深知道:人生,会玩的就玩出乐趣,未必想玩出伟大或辉煌来;不会玩的只会玩出遗憾,甚至被人生玩得走火入魔或走上了不归之路。
文章评论
灼灼
对还未见过一面的新朋友有了更多的了解,钦佩中……
一缕春风
阅读洋洋洒洒的文字《绿洲缘》(人物散文)内心感慨万千,网络上遇到相知相惜的朋友不多,愿你们友谊之树永远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