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谈环境绿化美化中的习惯与风水

个人日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北方的城市突然感到植树是提升一个城市品位的捷径。于是,绿化美化成了每年春天的必须课题。但常常是政府花了不少钱花,本来可以立竿见影的事,却总是不尽人意。不是成活率不高,就是树种不合适。所以,绿化美化,有必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理环境,就是绿化所在的地理位置,山地 丘陵 还是平原;土质怎样,粘土 沙土 还是黄土;地下水位怎样。这些都要考虑到。因为在山地植树,土地一般比较贫瘠,而且北方又冬季少雪,春季易干旱,灌溉不易,基本上要靠天成活,所以树种要选耐贫瘠耐干旱的灌木,不易栽植高大落叶乔木和长青的松柏类。若果是丘陵地带,则可以考虑栽植耐干旱的山楂 枣树 核桃 柿子等经济林。平原地带,土地肥沃,一般公路两旁的绿化带选择白杨树效果很好,成才也快。
 
      二,气候环境。中原地区,四季分明,一般还是优先考虑落叶乔木。需要的水分少,一般不是大旱之年,自然降水就可以使树木生长的很好。
 
      三,人文环境。也就是所在位置人们的文化 传统  和习惯,比如 学校绿化  厂区绿化  行政单位绿化  寺院绿化 城市街道绿化 公路绿化 公园绿化等等。对应的人群不一样,选择的树种搭配也应当有所区别。
 
     四,功能性。公路两旁的绿化,公路中间隔离带的绿化,在树种选择上应该是不一样的;公园绿化和厂区绿化,虽然树种的多样性上可以一致,但是,在种植的方式上应该有所不同。
 
     下面,我先说树木的修剪与砍伐。为什么不先说种植呢,因为,在种植前,我们常常先砍伐,这里有许多多大家不曾注意的地方,因为我们总感到树是受人主宰的,所以,想砍就砍,想伐就伐,想毁就毁,想换就换。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一味的不顾树木的感受,一意孤行,会遭到惩罚。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