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戴兴寺旅游记

个人日记

榆林戴兴寺

 

兰花花

 

 

2007414,我在韩俊宏大夫的倡导下,和几个朋友第一次去了榆林戴兴寺。后来又去过几次,20117月五日,我和大姐以及大姐的两个孙子白凯和白旋又去了一次戴兴寺,每次去了都有新的感觉和启发,总觉得想写点什么,真正写起来,却什么也写不出来。

……

图片


 

 

据说民国初年时,仅榆林城区就有寺观庙宇60多处,其中戴兴寺规模最大,戴兴寺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是一处名寺古刹,距今近500年。曾是历代兼领僧会司;为陕北唯一的佛教圣地;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为榆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戴兴寺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请洪济寺僧人佛济主持,戴兴寺,始称为裁兴寺。十三年(1518)明武宗巡边抵榆,见到戴钦女儿美丽动人,纳为妃子,同时赏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从此戴钦声威显赫,便建了这座寺庙。其后人书匾“戴兴寺”三字(被毁),悬挂于寺门之上。民国19(1930)寺僧与地方名人倡办“私立戴兴寺小学”为贫寒子弟供书施教。19827月,该寺公布为榆林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戴兴寺”木匠悬于寺木门额。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图片
 

戴兴寺创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天启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光绪八年(1882),均曾重修。戴兴寺殿宇建筑因山就势,分3院,有殿宇共54间,整个寺庙占地3600平方米。布局精巧,坐落有致,结构谨严,恬静幽雅,建筑多为砖木拱檐歇山式。古色古香,引人入胜。殿宇主要有五佛大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殿、地藏殿、十王殿、无佛、释迦、弥勒、孤魂殿、南北禅堂等明代建筑。戴兴寺曾广结善缘。明崇祯9年(1636),榆林饥荒,该寺曾收容别处僧人52名、道士23名、尼姑15名长期供斋度荒,一时声名远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住寺僧人一真、大旭等收集流失庙物,先后找回明清木匾8块及石碑、法器等10多件。寺庙佛像、建筑也得以重建。全寺原有明代弥勒泥塑像一尊,铜铸、泥塑、木雕、铜铸佛等佛像百余尊,供器、法器一应俱全。寺藏经卷三千有余;还有楠木雕制方桌和九曲石桌等珍贵物品;正殿有戴钦塑像。可惜这些历经数百年珍物,在“文革”间被毁。寺内建筑仿五代、隋、唐古制,有敦煌之风。存有明、清期额匾十余块;石刻两方;维修、重修、功德碑记四块,寺有僧人常住。其下院可分南、北、中三个小院落。大槐树北即北小院,该处北殿祀24臂金身观音,东西墙彩绘十八罗汉,神态各异,着色鲜明。东殿供奉弥勤佛,这尊500多年的弥勒佛泥塑造像在“文革”中被信众用砖砌护在洞内,逃过劫难。该院南墙有弥足珍贵的砖雕壁画和联语,长约8米,惜被刀斧损毁。中小院东殿是念经堂,供释迦佛。殿前檐下有光绪、宣统年间住持僧行振所立“僧会司”巨匾及僧八名士悬挂的数方木匾。内有崇祯年间的“急周同道”、康熙年间的“德风远布”道光年间的“永锡祚胤”匾额。中小院北房是待客室,其顶部建“暮鼓”阁,南房是地区佛教协会,其顶部建“晨钟”阁。其后进入南小院“禅居”处,小院西墙边有三株“夫妻母子木瓜”树,可谓奇异。夫妻树由地表分为两株,高约9米,树龄约500年左右,妻树居中,粗可盈抱,夫树居南,稍细。妻树北1米处有一株高两米的幼树,僧人说是从中间这株母树的地下根所生蘖枝,犹如母子。戴兴寺上院西边是坐东向西的五佛殿。五佛大殿为寺之主体建筑,其底层南北长16.4米,东西宽106米,全用巨砖砌成,枕通券洞穹窿顶,外接斗拱、檐木结构明廊;上层是砖木结构五揽大楼阁。顶复仰合青瓦,五脊六兽。大殿通高134米,殿内原供大小不等佛像数十尊,并有5尊铜铸巨型佛像,可惜现已不存。五佛殿重檐回廊、五楹三十六柱砖木结构,殿内危坐圣坛的是以中央佛毗庐遮那佛为首的五方佛,法相庄严,金碧辉煌。南北墙用工笔彩绘40多幅佛像。五佛殿门上悬挂有清康熙年间榆林名书法家陈璋书写的“梵林公艺”、“仁让超厚”等匾额。戴兴寺这十多方明清碑石、木匾可谓珍贵文物。五佛殿北耳殿祀孔雀明王、眼光菩萨,南耳殿原塑有戴钦像,现主祀准提菩萨。站在五佛殿前凭栏西望,远处的黑山如水墨画,近处的楼宇房舍参差错落,引入神往,一时恍若出世,胸襟释然。上院正殿坐东面西,硬歇山单檐式砖瓦结构,门悬“大雄宝殿”匾额,亦为赵朴初题写。殿内供一佛(释迦牟尼)二菩萨(文殊、普贤),法相慈祥。“大雄宝殿”北偏殿主祀地藏菩萨,南偏殿主祀白衣观音。上院北殿供十殿阎君,南殿供十八罗汉。院中有内蒙古信士2001年敬献的两座高八、九米、下粗三米的“千佛铁塔”。塔上逐层铸有高约三寸小佛像,形象逼真、工艺精湛。

 图片

1983年至今,在各级党政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住持释体证法师率领下,佛门四众,善男信女、各界人士鼎力相助,慷慨解囊,发心捐资总计500万元。对寺院多次进行维修,新建。寺院林立,初具规模,旧貌换新颜。敬香参拜者络绎不绝,旗幡飘扬,香烟缭绕,呈现出一派佛地生辉的可喜景象。晨钟暮鼓响彻云霄。对孤儿院、福利院、养老院及困难户资助了5万元。戴兴寺多次荣获市、区、党、政及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并获得社会的好评。他们的宗旨是:爱国爱教,净化人生,佛光普照,泽惠桑梓。这正是:

 

驼峰香烟藏古寺,佛光春云入禅房。

千佛宝塔凌霄近,万家香客过垒长。

忽闻泽惠风叩磬,旋见桑梓鸟归廊。

俯看暮鼓敲诗罢,远听晨钟夜枕

 

注释:羌,指羌笛。

 

2011720写于榆林苦陋斋

 


图片

戴兴寺大门口的善男信女


图片

榆林戴兴寺主持释体证师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