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游记(30)蒙帕纳斯与圣女贞德

游山玩水

     真应了刚进巴黎时导游说的那句话,我们要来回围着埃菲尔铁塔和协和广场转,让大家看得不爱不爱的。仅24日一天我们就数次经过协和广场,从凡尔赛宫回来吃午饭是经过了,从圣母院去蒙帕纳斯第二次经过,晚餐前第三次经过,感觉一切活动都是以这位中心在转圈。
图片

图片
      蒙帕纳斯大厦建于1972年,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建成历时将近40载,共59层,高209米,乘欧洲最快的升降梯只需38秒钟就可以将您带到距地面196米的高空,将全巴黎的绚丽美景尽收眼底。是巴黎市区除埃菲尔铁塔外最高的建筑,也是市区唯一的一座商务摩天大楼,大楼单调突兀的外观、建筑材料等与巴黎的城市轮廓和色调极不相称,蒙帕纳斯塔楼一直备受批评,被大部分注重传统的巴黎人鄙夷地称作“幽灵楼”,因此在大楼完工后两年,巴黎通过了禁止在市中心兴建摩天大楼的法律。
    大楼第56层以及全景观光天台全部为游客开放,是俯瞰巴黎风景最佳的地方。天气晴朗时,从顶楼的观景台可以远眺到四十公里外,每年接待全世界游客量超过一百二十万。巴黎人流传一句玩笑话,认为大楼顶端提供全巴黎最美的视野,因为那是全巴黎唯一看不见那栋大楼的地方。
    蒙帕纳斯大厦没有将整个屋顶作为观光平台,而是沿外周圈留了约5-6米宽,安装了轨道,轨道上有可移动的吊篮,用来擦洗外立面,这之上又有略小于56层级以下楼层的3层房屋,之顶才作为观光平台,充分兼顾了旅游观光需要和建筑使用维护的需要。
     站在屋顶,极目四望,与朋友一起指点前一天走过的地方,那是自由女神像,那是铁塔,那是荣军院,那是亚历山大三世桥、卢浮宫、圣母院、蓬皮杜博物馆......导游在旁边说我是疯子
     大厦的东南向,有一片陵园,首先注意到的朋友让我确认,因为有相当的距离,最后通过长焦镜头拉近了一一分辨。
蒙帕纳斯公墓是巴黎三大公墓之一,是许多法国文艺知识界精英的安葬之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诗人波德莱尔、数学家庞加莱、汽车工程师雪铁龙、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夫人波伏娃、社会学家涂尔干、新浪潮导演兼作家杜拉斯等人都长眠于此。它也是纪念因公殉职的巴黎警察和消防员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来参观完蒙帕纳斯大厦后下一站的计划是去往埃菲尔铁塔的二层,去往蒙帕纳斯路过协和广场时,发现正在展览老爷车,一车人都对登铁塔没兴趣,于是临时决定去看老爷车。
      对看老爷车我兴趣也不大,但这样我可以有机会去补偿昨日漏掉了圣女贞德像的遗憾。导游给大家定了个半个小时的游玩时间,我估摸从停车点到贞德像约1.5公里,来回连走带跑的,时间勉勉强强应该够,于是下车就直奔贞德像而去。
      
贞德,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国栋雷米村,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法国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也是历史上唯一能在17岁时就指挥国家大军的少女。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被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被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诬陷为异端和女巫,并判处以火刑。年仅十九岁。英格兰军队被赶出法国时,贞德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匆匆赶去有匆匆赶回,结果等我回到车跟前时,还有很多朋友在看老爷车。车里有些闷热,还有些朋友就坐在草坪上,从我的座位往外看,由车门-座椅背形成的一个框中,正好坐着一对同行的夫妻在哪聊天,场景很是温馨而又独特,无需构图就是画中画,自然要留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晚餐是法式大餐,在老佛爷商场北面不远处,圣三教堂东南侧的一个餐馆,用中国大餐的标准看不上多么的丰盛,但我们的中国朋友,还是在这把红酒当国内的啤酒喝了一回。
     导游给我们点的是三分熟的牛排,给我上的那份特别厚,开始也没注意,刀切下去,血水流了出来,仅牛排的表面稍有变色,估计都不超过1毫米,里面还是鲜红的,我让导游找餐馆帮我再烤烤,我们的导游同志,坚决不同意,说这样才有滋味,放心吃,绝不会闹肚子,别人想吃这么嫩还没机会呢,三忽悠两忽悠,加上餐馆工作人员特别忙,只好把这份牛排吃了下去。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流水淙淙

把这三分熟的鲜嫩牛排吃下去感觉如何呢,且听下篇再叙。

玉米

草哥哥码字辛苦了[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