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做题技巧:通过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来判读风向

个人日记

本篇日志主题:2014年高考地理做题技巧——通过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来判读风向,希望对你备战2014年高考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QQ号80796072),就请关注我们并加入“特别关心”吧,你就可以持续收到我们发布的精彩实用的2014年高考备考资料。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关注  腾讯微博@高考直通车

风向的判读

   《风向的判读》考情分析:

  综合分析几年来的高考命题,判读某地的风向或利用某地风向来解决问题,在各地高考题中,多次出现。我总结了一下,试题大致通过等压线分布图;风向符号图、风玫瑰图;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根据风所造成的某种现象(如沙丘的形状、工业区的布局、某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火山灰厚度分布、旗帜的飘向等),来考查学生对风向的判读。在近两年综合题中往往考查风向对当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判读风向没有设问,但风向对解题起关键作用。

通过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来判读

高考真题一

(2013高考新课标二卷)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片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

  【参考答案】(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知识考查】区域定位、盛行风的判读、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

  【能力考查】以文字和区域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释问题。

  【思维路径】风力的大小主要有大气环流及在气压场中的位置和下垫面状况决定。提取图像信息,H县城处在40N,116E附近,靠近东亚冬季风源地,等高线信息和文字信息显示处在河谷地区,且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河谷导致狭管效应,加大风力。

  高考真题二

  (2013山东卷)(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图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片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知识考查】贺兰山的地理意义及冬夏季风的主导风向。

  【能力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地形和风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思维路径】贺兰山为我国东部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也是荒漠和草地的分界线;冬季它阻挡寒冷西北风、阻挡沙漠入侵银川平原;夏季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为银川平原提供水源。

  高考文科笔记全套: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id=21259507433
  高考理科笔记套装: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id=21259495920
  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2013年9月最新版高考状元笔记(手写版)面市,淘宝店网址:kehuduan.taobao.com,淘宝旺旺号:高考宅急送,该套笔记精选衡水、黄冈、华师一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哈三中、哈师大附中、淮北一中、临川二中、银川一中等十余省份重点高中高考省级状元和市级状元的原版复习笔记,并邀请状元对笔记进行整理加工而出,纯人工手写版。通过该套笔记的学习,让你知道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怎么记笔记,如果才能科学使用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凡订购2013年9月最新版高考状元笔记(手写版)的同学,我们将随笔记附提供一个内部专用微信,每周提供2014年高考备考信息、高考资料等。
  
高考模拟一

  (2013青岛二摸)(24分)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与地理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读我国某省(区)的地理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图片 

  (1)说明该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如图5所示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该地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夏)季风影响(2分);由东南向西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2分)。

  【复习建议】:

  对学生加强以下几个的训练

  1.指导学生在做气候特点的题目时,一定要分析一下当地的盛行风是否对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

  2.世界主要地区的盛行风要记牢。

  3.风向如何对对气温和降水影响:风从低纬吹响高纬增温增湿(例如盛行西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少雨,从海洋吹向陆地多雨;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干燥(极地东风、信风带);从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寒冷干燥(东亚冬季风);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释问题能力训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