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网络春节快乐16
秋天文摘
要放假了,每年过春节,每年都有好的期待:期待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期待家人亲人朋友平安、健康、开心、顺利......期待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有新的收获,有新的希望......
游历网络,又忙碌了一年,提前祝朋友:春节快乐!万事如意!羊年福气多多!
(来自人间草木的博客100)(自2015-02-10至2015-02-15)
1、《2015-02-14 08:10:05》万人如海,沙藏雪埋,谁在人群中攥紧你的手,不由分说,不管不顾,带你来一个安静所在,再无利害和交易,更无防备和算计。那个过程,使一个普通的日子成为节日。
2、我必空静,透明,疏离,必为晨昏的藕灰、暮蓝所染,必为光照水流漂洗,必为花影鸟声柔软。我必任月光凉薄世间丛生的诱惑,必任雪野围困心底孤生的烛火,我必厌倦繁华,才得到,温厚的辽远寂地。我必受过苦,流过泪,必在绝望的寒冬里保持着深处的活水,我必在深处的活水里还渴慕春回,必在春回里还有力气。还有力气,去把永不完美的自己,交付给永不止息的努力,努力以更为丰厚的自己,走向你。
3、早在数年前,与人谈及所见的势利、炎凉就被好意告知,这是一个无比现实的世界。云是幻影,月是虚空,花是绚梦,风是过境,就连一只苹果,不管是树头的还是一只手机的绰号,不论青红皂白,一切以市值计,没有市值的就是不现实的。我所听到的绝大多数人的现实和物质划等号,价格即价值。所有的一切,物之美,人之美,人与物之间相处的美,整个生命状态过程中,一时一事的美,都是一种风花雪月的不现实。后来的自己,渐渐变得与这个现实无比的世界疏离。穿过闹市,走尽深巷,一屋一门一窗一灯一卷书一壶茶一个人一副安静的灵魂。有多少人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却屈服于那个现实到残忍和冷酷,虚伪和狡诈的世界呢,有多少人心怀明月却身陷污淖,有多少人梦里花开,梦外雪埋?节日的闹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人们忙于购物,忙于送礼应酬。我只需要一个福字,一副春天的对联,每年如是。“山中除夕无多事,插枝梅花便是年。”我这里没有梅花,贴副对联就是年。
4、如果不是由衷的,如果不是所需的,那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清心寡欲之人,只是所需的东西不同。越是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越是避免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流于形式,无关内心体会的东西上,当然,那些让自己添堵添乱的体会也不值得浪费时间。如果没有一颗有情有意的心,没有一室清新静好的氛围,豪宅里的金壁华灯,美酒佳肴,宾客如云,欢声如织不过是一场人间演滥了的剧目,且,无人付道具费、演出费。门可罗雀时分,布衣轻履,孤立窗前,负手观鸟,对于那个花花世界,再也不肯转过身去。没有人雇佣得起我去演出一场戏目,不管它怎样的华丽,不管有多少人在台下看,不管台下坐着谁。于我,人生不是戏,是一次极珍贵的来去,来是难得,去是必然,这中间是把时空和事体的经纬嵌进生命里,嵌进我真实的爱。我真实的爱着那一切我永远不能看尽,永远不能体会完全的美。尽管,它们只是我一个人微渺的体会,可是因为真实而踏实,因为踏实而值得坚定地存在。风花雪月依然丰满于我的生命周围,它们永远不会被别人的现实所凋零,所摧毁,所剥夺,所穷竭,因为它根植于我的生命深处,直到我的生命终止。
5、谈及去年(2014-02-12)此时,恍如昨日。此间经历的种种已成过去,物件的取得,事情的完成,恍如梦境,给我虚无的感觉。而真正让我感觉到真切的是这一路上向世界走深过程中的悲欣,与人相处时的寒暖。有人目不转睛的,在我只是过隙的白驹,那些物件摆放在屋子里总是会腐朽消失,那些事情发生过总是会成为轻落的回忆,一如,我们终将老去。于窗外轻灵一闪的居然是看起来真金白银的替身,活色生香的鬓影衣痕。心里有多么贪痴于一物一事一人一时一地带来的欢情快意,或许还有痛中的笑,笑里的泪,泪里的甜蜜。。。就有多想顽痴地挽断那窗边风一样逝去的锦袖罗衣。那已是少年心情了,而今的自己终于知道,那一切实不过是虚无的前身。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至此,置身怎样的山重水复,心里都安排着此命的简约。在这简约里,千丝万缕,不是事物外壳的生灭,是生命体会的水流花开。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云起于自心的春潭。在新桃和旧符的错身之际,在烟花爆竹的瞬间幻丽里,我在内心的潭边,放弃没有生命的种种,只留下一点真实又永续的情绪,愿它们在时光的永续里,生成情怀。那是一个水云间的流转。在那整个循环里,我还是我,你还是你。
6、一盏一盏的灯灭过去,需要多少力气?在人间一寸光明的消逝,在心里忧伤的潮涌潮去,那些灯火是怎样亮起来的呢?花一样一朵一朵从无注意,好像来路只是相遇,好像去途只是相离,我准备好了,陌生的面孔,连眼睛也不会转过去,我准备好了,世界,除了黎明,我不再有约于谁,大的光明从不需要求乞,也不需要刻意,它就在那里,温存,慈悲。
7、一个晴好的春日,一树开得过于恣肆而像梦的花,一段温暖的时光。凡是我在世间所能体会到的,我会记录它们,心怀感激。也许只是一句言语贫乏的“真美”,也许只是一句“活着真好”。我无法突破自己表达的局限,就像山底的深泉只能借助植物的青碧辗转表述,那些感谢、那些偶尔的郁结、那些愉悦。在厚重、灰黯的生命表层下面,有一种顽痴愚的生命力,它与外界有一种关乎爱的呼吸,一如冬天的枯萎下面草根柔软潜行。注视,体会,表述由衷的赞美和眷恋,这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有温度的事情。就算是在冰天雪地,就算是四周的寒冷把身上的温度全部掠夺,可是,至少,自己的活曾经是有温度的活。若无心温,怎样有笑有泪,有情有义,有勇气去面对。愿意保存着这样的一种温度,用来奔跑和陶醉,用来陶醉和记录,用来记录和忘记,用来忘记和想起。
7、一个晴好的春日,一树开得过于恣肆而像梦的花,一段温暖的时光。凡是我在世间所能体会到的,我会记录它们,心怀感激。也许只是一句言语贫乏的“真美”,也许只是一句“活着真好”。我无法突破自己表达的局限,就像山底的深泉只能借助植物的青碧辗转表述,那些感谢、那些偶尔的郁结、那些愉悦。在厚重、灰黯的生命表层下面,有一种顽痴愚的生命力,它与外界有一种关乎爱的呼吸,一如冬天的枯萎下面草根柔软潜行。注视,体会,表述由衷的赞美和眷恋,这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有温度的事情。就算是在冰天雪地,就算是四周的寒冷把身上的温度全部掠夺,可是,至少,自己的活曾经是有温度的活。若无心温,怎样有笑有泪,有情有义,有勇气去面对。愿意保存着这样的一种温度,用来奔跑和陶醉,用来陶醉和记录,用来记录和忘记,用来忘记和想起。
《贾柯 观察的N种方式——读奈保尔《看,这个世界》散记 (2015-02-09 21:23:23)》
(维·苏·奈保尔[1] (1932- )年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48年毕业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所学校。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毕业后为自由撰稿人,为BBC做”西印度之声”广播员并为《新政治家》杂志做书评。1955年在英国结婚并定居。1960年代中曾在世界各地广泛游历。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盘腿守候日光”/“暮色中划船归家的渔民意识不到他们穿越的静寂。”/“我脸颊上太阳的铜币,独木舟在此加强太阳的威力”。随笔中读诗,虽是摘句,也足以字群里凸显光芒。诗人开口,就在云端之上。接着,“他泯然众人矣,变成一个得去找份工作的人。"现实总让诗人坠落。为什么?面包总与诗人为敌。
1、素材。《芽中有虫》,奈保尔这篇人物回忆笔下几个人物都浓重,种族,海岛,多元文化,种种元素注射在印度英属岛民身上,自有进退两难的气息。他父亲也是作家,却在文字中遮蔽自己,贫寒的身世,种族的复杂感,回避过去,从人的角度能理解,从文学素材上有点可惜。他父亲多写古老的礼拜仪式,让人探奇。
4、仪式。想去印度看一看,因为古文明的神秘,恒河,宗教,泰戈尔,沙律,和印度人的黑俏。”用灰泥砌起来的土祭坛,是我们仿照的覆草祭坛所建,上面插上了砍来的小香蕉树,还有献祭用的发出香味的火堆,点的是浇上澄清黄油和红糖的油松木片。“这段庄重简朴有气味的画面,是印度的一种礼拜仪式,很远古。
5、找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素材,每个人从自己的部分去探索完整。”走自己的路的另一方面,……这里对何为写作自有认识,而且跟我自从形成明确的雄心壮志后所以为的相反,这里根本没有文学共和国。“奈保尔带着印度的早年背景到英国,他不能从英国捡现成,文化基因不能硬接,生不了根,得找到自己的元素。 4、人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幸福也有苦难。哲学的智慧能帮助你站在高处,俯视自己的身外遭遇,顺境不骄,逆境不悲。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是同一种能力,在这种能力中有高贵在言说。
5、我们的社会重视德育,但德育必须抓住道德的根本。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人作为生命要有同情心,自爱也关爱他人;作为灵魂要有尊严,自尊也尊重他人。假大空的说教与道德无干,只是用来骗己骗人的纸花,你们的道德要诚实地扎根于人性,结出善良、高贵的品质之果实。
6、信仰是内心的光,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信仰的形式可以不同,实质都是把灵魂看得比肉身更重要。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精神目标,愿你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到这个目标。如果没有找到,也不必灰心,因为坚持寻找本身即已证明了目标的存在。
7、艺术和哲学,道德和信仰,其实是在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说同一句话,就是:你要有一个高贵的灵魂。
“我盘腿守候日光”/“暮色中划船归家的渔民意识不到他们穿越的静寂。”/“我脸颊上太阳的铜币,独木舟在此加强太阳的威力”。随笔中读诗,虽是摘句,也足以字群里凸显光芒。诗人开口,就在云端之上。接着,“他泯然众人矣,变成一个得去找份工作的人。"现实总让诗人坠落。为什么?面包总与诗人为敌。
1、素材。《芽中有虫》,奈保尔这篇人物回忆笔下几个人物都浓重,种族,海岛,多元文化,种种元素注射在印度英属岛民身上,自有进退两难的气息。他父亲也是作家,却在文字中遮蔽自己,贫寒的身世,种族的复杂感,回避过去,从人的角度能理解,从文学素材上有点可惜。他父亲多写古老的礼拜仪式,让人探奇。
2、退后。“如果我退后一步、两步或者三步,看到更多场景,”奈保尔把观察方式看成洞悉世界的要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有客观性。看事物,却跟人所处的位置,状态,认识,等等有关。近一点,往往拿情感看。远一点,看出整体轮廓。看出来的,有时是肉眼的世界,有时是心灵的态度。
3、错误。没有欣赏,何必交往。奈保尔评价朋友鲍威尔的作品,让人心情复杂。他的批评是致命的刀,说他缺乏自身逻辑,只呈现社会知识,对这种英国式的作品无法进入。甚至说,如果早读到他的作品,他们不会维持这么长的友谊。鲍威尔的作品怎样,我没读过,没有看法。奈保尔的话,却让我感到有些友谊是错误。4、仪式。想去印度看一看,因为古文明的神秘,恒河,宗教,泰戈尔,沙律,和印度人的黑俏。”用灰泥砌起来的土祭坛,是我们仿照的覆草祭坛所建,上面插上了砍来的小香蕉树,还有献祭用的发出香味的火堆,点的是浇上澄清黄油和红糖的油松木片。“这段庄重简朴有气味的画面,是印度的一种礼拜仪式,很远古。
5、找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素材,每个人从自己的部分去探索完整。”走自己的路的另一方面,……这里对何为写作自有认识,而且跟我自从形成明确的雄心壮志后所以为的相反,这里根本没有文学共和国。“奈保尔带着印度的早年背景到英国,他不能从英国捡现成,文化基因不能硬接,生不了根,得找到自己的元素。
6、过去。作为移民,奈保尔为过去有缺失感,父亲对身世沉默,奶奶只剩一张模糊的相片,50年后,他回乡,变化很大,不再去找。他讲到印度人在异国保存自身文化的生活方式是“复杂的礼拜仪式和节日。”由此,想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不能只在挂历上,应该以假日或更多的方式,在民族生活中活出来。
7、渐变。奈保尔用较长的篇幅写圣雄甘地,写得非常好。他把甘地当作一条河流写,避免雕成神圣而空洞的蜡像。甘地的少年时代有莽撞的执着,横下心去英国学法律,有任何一个留学生有过的生活。去南非,是甘地的转折,他内省灵魂,开始转向社会改革。甘地受过的影响层层渗进生命,他是发展后渐变而成的圣雄。
8、淌河。之前,对甘地的了解主要出自历史书,非暴力不合作,和瘦削显著的个人形象。读奈保尔《视而不见:印度方式》,了解甘地成为圣雄之前所淌的众多河流,“不仅有拉斯金、托尔斯泰和梭罗、而且还有他母亲的乡村宗教意识、曼彻斯特的不吃早餐协会和南非监狱里的规定。“一个人啊,是慢慢淌河成海的。
7、清零。经验,并不总是对人有益,有时还可能成为路障,妨碍人的方向。变幻,才是永恒。基于这个认识,当自以为了解的一切让自己陷入判断的迷乱,不要上了经验的当。“从最基本的开始,探索最简单、最直接的”,像第一次接触,保持初心,热忱,甚至忐忑,跟随本真的感受,一步步走,模糊的就清晰了。
8、那里。“那里有座火车站。”做床垫的手工艺印度老人,在向奈保尔讲印度只说到这个,而这只与现代印度有关。人的记忆是奇妙的,有时对接熟悉的事物,有时恰恰捕捉簇新与陌生,借此扩展感受和认知。人们打同样的地方经过,记忆也遵循个别体验来。一个地方千万人去过,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那里。
9、闲笔。“优雅和戏剧性存在于多来的、出乎意料的细节(带着木头套鞋的男孩,扔到地上的农场主的睡帽。)”奈保尔重读《包法利夫人》,切实体会福楼拜的细密扎实,某些就出自与主干并无必然关联的闲笔。好的闲笔,功夫在主旨之外。叙述并不总是紧崩着,松驰有时,不经意间给作品添几把土,更生活泛。
10、减负。奈保尔评福楼拜的《萨朗波》,认为和写《包法利夫人》的不是同一个作家。他说野心有时会让一个作家想走得更远,这个过程丧失自在,越努力越误判。没读过《萨》,不能说什么。确实读到某些创作者成名之后,弦崩得太紧,过于用力,让作品超负荷承载,结果压垮了。内容形式繁杂,不如减减负。
11、特例。它是一次性的,是上帝造好就打碎的模子。维诺巴,奈保尔称之为效法甘地的失败者。这个人,静修,打扫,纺车,步行,倡导土地革命。奈保尔说甘地不可复制的条件,是伦敦的三年,南非的二十年,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碰撞。的确,凡事不可以照搬,每个人的坐标都不一样。发现,总是好过模仿。
12、遮蔽。“印度没有自成一体的思想生活……他们主要望向英美两国,他们特别喜欢美国。……他们也希望摆脱印度,……就是在这里,印度开始失去。……印度的贫穷以及殖民地历史、历史文明的谜题至今仍然阻碍着身份,力量以及思想的成长。”本世纪初的印度,被遮蔽和被涂染的,杂糅成印度今天的颜色。
《周国平 灵魂的真理(2015-02-09 15:25:16)》
1、天造万物,只把人造得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世界,有理性、情感和道德。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万物之灵。我们要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让它配得上造化的厚爱。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1、天造万物,只把人造得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世界,有理性、情感和道德。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万物之灵。我们要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让它配得上造化的厚爱。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那么,请允许我说: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平庸是灵魂没有醒来,卑鄙是灵魂已经死去,二者都辱没了人身上的神性。
3、少年人爱做梦,这正是你们的优点。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一个有梦的人和一个没有梦的人,事实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正在制造出许多平庸的人,你们不要被这个环境同化。坚持做有梦的人,梦能成真,即使不能,也可丰富你们的心灵。 5、我们的社会重视德育,但德育必须抓住道德的根本。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人作为生命要有同情心,自爱也关爱他人;作为灵魂要有尊严,自尊也尊重他人。假大空的说教与道德无干,只是用来骗己骗人的纸花,你们的道德要诚实地扎根于人性,结出善良、高贵的品质之果实。
6、信仰是内心的光,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信仰的形式可以不同,实质都是把灵魂看得比肉身更重要。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精神目标,愿你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到这个目标。如果没有找到,也不必灰心,因为坚持寻找本身即已证明了目标的存在。
7、艺术和哲学,道德和信仰,其实是在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说同一句话,就是:你要有一个高贵的灵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