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國畫先從品畫開始

个人日记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12日 10:21:47 來源: 新浪收藏-蘭州日報

  最近看到英國批評家歐憲·沃德用“白版”來重新界定當代藝術的文章,要求觀者清空大腦,回歸到初始狀態 去認識、去體驗作品。這觀點有點類似中國古典美學的“澄懷觀道”。一件藝術作品擺在面前,沃德提出首先要花時間去觀察、思考。將作品與自身的經歷相聯係, 以個人經驗去解讀畫作。當然還要掌握藝術的語境,了解創作背景,才能提出自己個人見解而不是人雲亦雲。這些方法無論看中國傳統山水畫或是當代藝術作品都是 合適的,都與東方心性哲學“洗心靜觀論”相通。當代藝術的娛樂性和反思,也可看成是“遊于藝”和冥想,面對作品,用“觀想”來代替“觀看”。正如沃德所 説:“我們至少可以做到,駐足、深呼吸、放松,然後不再思考,只需觀想”。這真是宗炳提出的“澄懷味象”、“應目會心”之説翻版!作者、觀者與作品融為一 體,在物我兩忘的心態中體味藝術的魅力,作品的內涵會因人而異,也可能是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作品的觀想都有所不同,這是一個無止境的心理過程,一如 中國之道家太極,沒有起止,進退于圓。

  在藝術也走向消費市場全球化時代,東西方都在吸收對方合理成分,而古老的中國畫論的基本觀點 越來越被西方認同。但西方畫壇興起的超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以至近二三十年才流行的當代藝術,都在追求一種荒誕離奇的夢幻的場景及毫無表情的人物形象, 如日前阿海在香港一藝廊舉辦個展,以中國彩墨工筆配合西方抽象的構圖,其作品充滿夢境意味。他試圖用傳統的水墨畫的體制來回應當代的問題:孤獨、傷感、矛 盾、猶豫,在超現實的場景中的夢中人,是那樣鬱鬱寡歡。這與中國畫傳統意義上“藝合于道,是為精神”的內美要求,以及中國文人以“筆精墨妙”的品賞美學觀 大相徑庭。

  中國畫匯畫法、畫理和畫評融于一身,並非僅僅是畫一幅圖畫這麼簡單,本身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畫家借助筆墨抒寫心靈,由筆墨衍生演繹出各種獨特圖式,能折射出作者內心精神世界的夢幻之光。這畫作中蘊含著文人的全部氣質,反映高尚的人格力量,傾吐常人無法言宣的悲戚與幽 憤,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要談中國畫的藝術精神,首先碰到的就是品評、賞鑒的問題。不懂畫的人著眼在似不似、像不像的 層面上。懂一點的往往湊熱鬧附庸風雅,被動接受人雲亦雲,滿足于外觀的華麗,不分雅俗。其實從美學角度來看,華麗等同甜膩,形似就是俗。品評賞鑒雖有側 重,卻不可截然分割。觀畫,就包含欣賞;讀畫,就是品讀。品其味,定其位,此中又含鑒別和評論。

  欣賞一幅畫,感會其中情景交融之處,要透過畫面去體味其內涵,首先要看畫家繪畫具體釆用的技巧技法。中國畫技巧技法歸納為筆墨,一種帶有書法意味的骨法用筆,也即係指筆法(墨法)要有一 定的來歷,要有傳統功夫,對筆墨的鐘情,是中國人在對中國書畫習練與品賞中,長期形成的審美心理積淀。具體説,如用筆刻露輕薄,導致線條滯呆或油滑,畫即 為俗;反之,則雅。明代唐志契説過:“寫畫亦不必寫到,若筆筆到便俗;落筆之間,若欲到而不敢到便雅。惟習學純熟,遊戲三昧,一濃一淡,自有神行。神到, 寫不到,乃佳”。畫是寫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趨雅避俗,沒有扎實而純熟的傳統筆墨功夫是辦不到的。人俗畫俗,但人雅畫未必雅,可見畫雅比人雅更難!

  常言品其味,定其格,即是在辨識雅而不俗的基礎上,去確定其藝術的品位。黃賓虹説:“畫有初觀之令人驚嘆其技能之精工,諦視之而無天趣者,為下品。初視為佳,久視也不覺其可厭,是為中品。初觀不甚佳,或近不見佳,諦視其佳處,為人所不能到,且與人以不易知,此畫事之重要在用筆,此為上品”。在具體評論作品 時,往往從作者人品入手,以“品”為依據,對畫家畫作直接進行定格:分為“逸、神、妙、能”四品來分出其藝術高低,然相對而言,還是從藝術品評的角度去加以定格,如顧愷之的“傳神説”、宗炳的“暢神説”、謝赫的“氣韻生動説”。這些畫論觀點的提出,受悠久的歷史涵養和文化熏陶的影響,體現出中國文人特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修養。(藝術評論家 朱紹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