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平仄 与 诗词格律检测

个人日记


                         (一)格律诗平仄 
                         (二)诗词格律检测
                         (三)《平水韵》《中华新韵》及填词用《词林正韵》

                          (戴铁杵 2012 12 12 笔记整理)
 
 

图片                           
                           (一)格律诗平仄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有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
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何谓上下联?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再仔细看看,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 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
 
五绝】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日"字属仄声,末字"尽"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落叶
戴铁杵
   秋叶年年落,春年又发青。
   平心观物候,岂必叹凋零。

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例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 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 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例子-----
(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 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例子-----
(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 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 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例子-----
(王涯《闺人赠远》)
花明绮陌春
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
流芳不待人
 
七绝】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 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卿"字属平声,末字"泽"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 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 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 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 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 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 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 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 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金陵诗会即兴
                               戴铁杵 
    石城多盛会,今日喜闻韶。
    古韵探三昧,繁弦胜六朝。
       气吞沧海月,诗压大江潮。   
    雪化冰消后,青青草未凋。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 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 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 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七律】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腹有诗书气自清 
   戴铁杵 
      少小寻章老未更,犹持彤管颂文明。      门无车马心常静,腹有诗书气自清。
     连遇丰年欣共醉,幸逢盛世不虚生。
     怀才自合为时用,漫说林泉系我情。
七律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例子 :戴铁杵《布衣着惯心常暖》
                             六秩流光类转轮【轮:十一真】 韵
                             儿时嬉戏记犹新【新:十一真】 韵
囊萤终逊人勤学
                              窥豹难教笔有神【神:十一真】 韵
羞对夕阳娱晚景
                              笑将明月证前身【身:十一真】 韵
衣着惯心常暖
                              架满诗书我不贫【贫:十一真】 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咏梅 
    戴铁杵 

    (一)【平水韵】下平八庚
     冰肌玉骨不争名,傲雪凝霜气自清。
     倚水红花明艳绝,傍山绿叶暗香生。
     情思北国寻诗趣,意念中原逐鹿行。
       待到陌头杨柳绿,共君九九叙心声。
 
 
     (二)【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千姿百态不争春,雨打风吹岂染尘。
     白雪渐从枝外尽,青山忽到眼前新。
     渠中水急清风暖,岸畔人和浊酒醇。
      自有素心同璧玉,民生务实定求真。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为准。
  "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七律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二)诗词格律检测 

                                                  

 
如:   七律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忆杨庄
                             戴铁杵                       
    历劫沧桑岁月流【流:十一尤】 韵
    星辰昨夜梦心洲【洲:十一尤】 韵
眼前景色疑仙境
    柳外人家隐画楼【楼:十一尤】 韵
白发更增知已感
    黄花休笑老人头【头:十一尤】 韵
屡经风雨身偏健
    阿妹杨庄四十秋【秋:十一尤】 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非常完美!对仗请自行判断。
(本程序暂不能判断拗救)
    第43字 不在韵表中,请自行判断

     输入要检测的作品(正文部分,56字)
      历劫沧桑岁月流,星辰昨夜梦心洲。
      眼前景色疑仙境,柳外人家隐画楼。
      白发更增知已感,黄花休笑老人头。
      屡经风雨身偏健,阿妹杨庄四十秋。

     (三) 《平水韵》。《中华新韵》。《词林正韵》(填词用韵)。见我空间日志。 

                                                                         


【习作选】
 

藻拔千章锦绣词 
(七律叠韵八首)戴铁杵(2012年10月4日)(一)
雨打霜侵悉任之,描山绘水鬓飞丝。风清九野芝兰曲,藻拔千章锦绣词。
育李培桃心耿耿,修身树德意滋滋。
寒梅早发争春赋,翠柏迟凋写劲诗。(二)除枷砸锁笔随之,对镜何惊两鬓丝?冷眼看人争富贵,热情促我振华词。曾遭动乱风霜烈,更沐春温雨露滋。击壤而歌逢盛世,重凭铁笔掷新诗。(三)冷暖人情且任之,骋怀岂管鬓添丝。红颜喜上诗坛网,皓首敲成绝妙词。力育诗花千朵俏,身心奉献满腔滋。青山着意迎春咏,绿水深情献画诗。(四)惯对昏官笑了之,民生实干鬓成丝。凭谁爱捉风和影?岂患随加证与词。驱去阴霾晴朗朗,迎来雨露润滋滋。人同绿芰污难染,寿比青松翠滴诗。(五)豁达无求任所之,江南水绿柳丝丝。生平不做鸳鸯梦,笔下当填开放词。眼界超超千仞峻,心泉汩汨众芳滋。何妨傲骨遭时忌,爱写童心抱月诗。
(六)
又沐春温一快之,骋怀那计鬓成丝。
歌台舞袖人如玉,诗客飞章笔有词。
乌鸟园林情不匮,春晖庭院韵长滋。
晚来笔健心犹广,烈火真金识妙诗。
(七)
吟成愧对且由之,月露风云尽吐丝。
弄巧每多雕饰句,难工强作应酬词。
功名富贵烟云过,桃李芬芳雨露滋。
 喜听湖乡鸡唱早,犁铧画出晓耕诗。 
(八)联珠缀玉笔随之,正道苍桑鬓有丝。室外堪怜怀旧燕,灯前更唱拓新词。半生履迹经霜染,一片心田带泪滋。宠辱荣枯经历后,扬清激浊写心诗。

灯前更忆拓荒牛
(和上海如意原韵二首)
戴铁杵
【平水韵】下平 十一尤
(一)
  漫野枫红雅兴求,描山绘水乐心头。 
 
骋怀兀自观沧海,濯足无妨向浊流。
 窗外堪怜怀旧燕,灯前更忆拓荒牛。
 何惧傲骨遭时忌,旷达宽怀万户秋。
(二)
 念结千千任所求,春临九九暖心头。
 千层绿叶吟山舞,万亩红花唱水流。
 反腐全民除硕鼠,倡廉百姓护黄牛。
 人逢盛世天天爽,四化宏图万万秋。
自 嘲
文/如意
  【中华新韵】 

 孤芳自赏欲何求,半世蹉跎已碰头。
 岁月悠悠逢苦旅,光阴甸甸付江流。
 油盐柴米磨纤指,酱醋粗茶累笨牛。
 一事无成空怨叹,枉投人世伴春秋。 
雪(外一首)
戴铁杵
(一)
漫山又见卷鹅毛,深壑平林夜涌涛。
飞赚名媛吟柳絮,落随边将裹弓刀。
淡妆惯与梅争白,狂舞还同天比高。
残甲败鳞千万里,玉龙何处战方鏖。
(二)
友人致书来,言梅傲雪开。
冰天浴日出林隈,雪地凝霜斗世开。
高竹迎风矜玉立,红梅傲雪盼春来。
清癯何碍冲寒意,冷艳原无媚俗才。
 素裹翩翩仙子降,淡妆脉脉玉人回。 


写在十八大之前
戴铁杵
(一)
红旗镰斧昔开天,播火燎原又复年。
端赖马良千里近,共看风正一帆悬。
肝胆相照唯从善,血液更新重进贤。
盛世弦歌连广宇,强国更唱富民篇。
(二)
中华改革
正鸣雷,四化新花满眼开。
决策共商天下计,匡时尽是栋梁材。
宁无伟绩惊欧美,信有宏猷动港台。
几许元勋头似雪,松杉犹为后人栽。


十八大召开喜赋
戴铁杵
2012年11月7日于扬州
神州盛会喜空前,史唱欣开十八篇。
改革开放勤议政,科学发展种民田。
民生细节宏猷展,四化蓝图重任肩。
反腐倡廉人为本,航标稳指好行船。

老骥犹存千里志
 
(赠友人七律二首)
戴铁杵
(一)
行年六五怕称翁,梦里嬉追竹马童。
对镜方知双鬓白,看山偏爱夕阳红。
神伤秋日辞巢燕,望断春波照影鸿。
 老骥犹存千里志,不因伏枥晚嘶风。 
(二)
雒诵佳章倦眼开,明珠原是出灵胎。
品高绝是鸡群鹤,韵雅宜方竹里梅。
揽月能将蟾桂折,乘风疑自凤池来。
传家留得诗千首,何羡他人万贯财。

友人赠杜鹃
(七律叠韵两首)
戴铁杵
(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