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1-405)

转载

 

时间过得真快,与第一次接触《老中医奶奶的故事》有一年半了。感恩东莞灰灰妈把345以后的部分复制了发给我了,我还是放在空间,让更多人有缘人能看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1

会吃花生养胃降低坏胆固醇 巧服红糖散寒活血暖胃暖宫(二)

     奶奶说,中国过去的俗语常说,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男子不可百日无姜,这儿所说的糖,就是专指红糖,就是没有经过精制的“粗糖”,姜,就是指生姜。

     在咱中国千百年来,红糖一直是大众喜爱的养生食品,象女性痛经可以服用生姜红糖水来暖宫,缓解疼痛,不管老少,只要受寒担心感冒,就可以服用生姜红糖水或是红糖大葱茶来驱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象妇女产后身子气血虚弱,同时有血瘀腹痛时,中医常常开出生化汤,嘱咐以红糖调服煎好的中药汤,都是利用红糖性温,具化瘀散寒,可缓解疼痛、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具有解毒作用的“糖蜜”、微量元素,尤其是铁元素的多重功效。

     在中医看来,红糖不仅性温偏补,而且具有化瘀生津、散寒活血、暖胃暖宫、健脾补血、缓解疼痛的功效,化验研究发现,每一千克红糖含钙高达900毫克,铁100毫克,而钙铁又都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红糖不单单是女性养生最爱,也是各年龄段的人群所需,如果每天喝一杯红糖水,既能补充人体所摄入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还可维护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延缓衰老。

     既然红糖有如此多的好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服用红糖呢?也不是。凡是阴虚内热者,糖尿病患者,都不宜服用红糖。

    下面这些红糖方,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需要选用。

    一是红糖生姜方。生姜35片,红糖2030克,一起煎开,待水温合适时服用一大碗,此方可用于受寒感冒初起和女性痛经。

    二是红糖艾叶方。艾叶(最好是陈艾叶)10克,红糖20克一起煎成水,过滤掉艾叶,服用红糖艾叶水,可散寒暖宫暖胃,缓解寒性胃痛和痛经。

    三是红枣木耳红糖方。黑木耳25克,红糖50克,红枣35个,枸杞15克,一起煎服,每日两次,经常服用,配合配方陈艾绒泡脚,可有效解除黑眼圈。曾经有一个博友用此方后,反馈说一周就去掉了自已的“熊猫眼”,效果超级好。

    四是红糖赤豆方。赤小豆30克,丹参10克,党参25克,红糖50克,一起煎水,经常服用,可以滋润肤色,使容颜姣好。

    五是红糖面膜方。将适量红糖加入矿泉水、蜂蜜(一般是20克红糖配10克蜂蜜、200毫升矿泉水)一起加热,直到煮成黏稠的糖胶状的液体,关火,待糖胶冷却后,均匀地、厚厚地涂于面部,注意避开眼睛和嘴巴、鼻孔,敷20分钟后洗掉,每周两次,可有效美白皮肤和袪斑。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2

冬至吃饺子纪念张仲景  端午吃粽子纪念楚屈原

    大家几乎都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投江,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源于纪念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先生。今天是冬至日,让我们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医学家,重温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据说,饺子原名为“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而且有些地方还配合吃羊肉,都是为了防止寒冬受寒生病和冻坏耳朵。同时,也为了纪念张仲景对于中医作出的伟大贡献。

    南阳名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关心百姓疾苦。他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时值隆冬,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患上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回到家后,叫弟子在南阳东关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施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袪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生姜、大葱和一些袪寒可食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吃。

    人们吃下娇耳,喝下袪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一段时间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效“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晨吃。从此之后,慢慢形成风俗习惯,每年的冬至吃饺子和羊肉,初一吃饺子,以纪念伟大的医圣张仲景开棚施药、医治病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今日冬至,天气进入数九寒天,在我们纪念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养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不让寒气侵身,防止来年生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3

研究发现睡前喝醋有助于控制血糖  辩证使用中药可有效治疗顽固腹泻

     博友“强大还是梦”留言说,在元旦来临之际,祝奶奶和你全家幸福快乐!祝奶奶长命百岁!贵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中医中药知识和中医保健观念,真是做了一件大善事,让看过的人,都受益非浅!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我利用贵博介绍的滚鸡蛋法治好了我的二型糖尿病,坚持服用醋蛋液稳定了我的血压,食用醋泡花生米使我的高血脂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我现真如广告语所说“睡觉香,排便畅,双腿有力,精神好。”感谢奶奶的无私,更感谢你用我们能够看懂的话,讲解中医知识,传播中医。他还向我发来一份西方人研究发现,中国的酿造食醋有助于控制血糖的资料。他说,现代科学越研究越发现中医的高明。相关内容如下:美国的一项研究证实,进餐时喝点食醋,能够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其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效果最明显。而瑞典的另一份研究也显示,和吃不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相比,吃浸醋面包者,餐后30分钟的血糖明显降低,而且不容易感到饥饿。此外,美国还有研究表明,睡前喝一勺醋有利于二型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醋酸可可使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减慢,降低食物的血糖指数,也能增加骨骼肌中的葡萄糖-6-磷酸含量。“强大还是梦”评论说,这些现代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了,你所说的中国先人们的智慧,还有中医的生活方式,对于健康来说,是何等重要。

 

    冬天,有许多肾阳虚造成的五更泻的人,非常痛苦烦恼,因为每天早晨必须起床大便,天气寒冷,不起来不行,起来吧,很冷,而且早晨四五点,天还是黑黑的,大便之后还得继续睡,凡是肾阳虚的人都怕冷,起床之后一冻,被子里仅有的一点儿热气儿也散失了,人感觉会更冷。已经有好几个腹泻的博友询问中医治疗顽固腹泻的中医方法。

    奶奶说,中医治疗顽固腹泻,必须辩证论治,凡是判断准确,用药对症的,效果非常好且稳定。

    凡是早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大便且大便溏稀不成型者,一般是脾肾虚寒所致,其表现为早晨天刚亮还未亮之时,就感到腹痛难忍,或是有较强烈的便意,泻后或便后则安,故称做“鸡鸣泻”或是“五更泻”,这样的人常常感觉肚子发凉,不能吃生冷食物,肚子发胀,食欲不好,有人面色发黄,腰酸,舌淡苔白。此种腹泻中医如何治疗?可选择服用非处方药四神丸。

    凡因暴饮暴食导致的伤食泻,也非常麻烦。这样的大便常常粘稀恶臭,严重者会有腹部胀痛和呕吐表现,往往泻后疼痛减轻,嗳气、舌苔垢浊。伤食腹泻中医如何治疗呢?可以选用非处方药加味保和丸配合非处方药木香顺气丸或是木香槟榔丸。

    凡是大便清稀,腹泻时好时坏,浑身无力,面色萎黄,食欲不佳,舌淡腹泻者,往往是脾虚所致腹泻。这种腹泻可服用非处方药补中益气丸配合非处方药参苓白术丸。

    凡大便腥稀,肚子常爱隐隐作痛还可听到咕噜咕噜响声,严重者还会有呕吐、头晕、不想吃饭,胸闷,喜食热饮,舌苔白腻者,常是虚寒泻。这种腹泻可以选用非处方药附子理中丸配合使用暖脐膏。

    还有一种腹泻为湿热泻,由湿热所致,其症状为大便腥臭,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口渴伴胀痛,舌红苔黄腻。此种腹泻可选用胃肠宁冲剂配合加味香莲丸,或是香莲丸配合莲蒲双清片。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4

风寒致病让人痛苦  风湿痹痛食疗有方

    wangchunjiao    2015-01-10 15:07  

    亲爱的姐姐,你已经好几天没有发奶奶的故事了,最近是不是很忙。呵呵!

    曾乐:感谢各位博友!如此不离不弃,真的令我感动!是的,的确很忙,但这“忙”却不应该是一个借口。没写的根本的原因,还是怕自己不专业,怕写出来的东西不能够给需要者,提供良好的帮助,因为没有跟奶奶在一起,心里总是没底。没底气,写作起来,就会心里发虚,尤其是面对许多的博友的提问的时候,更是纠结,无法回答。所以,在此,也请各位谅解。本来,我写作此作的时候,一是出于对某些无知无耻之人,在虚妄的无知之中,居然号召取消中医的义愤,另一方面,也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更好的中医师,能够认真地传播中医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面对大家的鼓励支持和好评,我内心惶恐又后悔:为何当初不好好学习和传承中医?这是多么有价值和能够造福世人的事情啊?

 

     水中鱼 请求加你为好友

   2015-01-09 16:30

   验证消息:我看了您写的博客:老中医奶奶的故事,谢谢你把奶奶这么好的中医理念分享给我们大家,看后很感动......您能把出售陈艾绒的联系方法给我吗?谢谢!急盼回复!谢谢!

   曾乐:感谢各位博友厚爱,第一,每天请求加为好友的人都很多,只可惜新浪系统总是说我的好友已达到上限,无法再加,请大家理解。第二,购买配方陈艾绒找杨教授他们,他们的电话是188 5515 1008,我已经公布过,只是还有不少的博友不知道,再公布一次,只是担心大家认为我是在做广告,所以不好总是反复公布。购买配方陈艾绒,可以直接找他们。

 

     博友“happyme”发纸条说:

     曾老师您好! 我有一症状2月余,无法治愈,特来求奶奶和您的帮助。情况是这样的,晚上睡觉脚很热,忍不住要伸出被外,之前还受了次很重的风寒,早起时就开始打喷嚏无数,耳朵鼻子眼睛都痒,鼻子流清水不止,身体沉重,没有精神,还稍微一动就流汗不止,由此又反复受凉,此病发作的时候一定额头发凉。

     我因为居住在国外,没有真正的中医,我自己泡了自己种的艾叶水,喜欢电吹风吹等等。还喝了些桂枝汤,有好转,但是不能治愈,因为天气稍凉又发作。恳请曾老师在百忙之余,如果方便的情况下帮我问问奶奶,看什么药对症,我这里能买到很多中药。

     对了,我们这里现在是夏天,跟奶奶隔海相望。多谢多谢了!祝奶奶和曾老师新年快乐,好人好福!

   (曾乐:如果有哪位知道针对这位博友的好方,请献出来,以解其痛苦,我在此提前谢谢了!)

    另外,我有一个亲身实践过很实用的方子,这个不是我发现的,是从别处看到:我老公有脚癣,挺顽固,那个癣红红的样子,不痒,但是面积不停扩大,直至脚脖子,让人很害怕,用了很多像醋泡大蒜,黄豆泡脚,很多凉性的中药等不管用,洋人的药膏只管用一次,复发就不灵了。结果用桔子皮煮水泡脚就全好了,如果有一点点复发,立刻把那个桔子皮敷在患处,很快好。现在这个很烦人的毛病再也不来了。感佩曾老师和奶奶的大善大仁,特在此也贡献一点浅薄经验。(曾乐感谢这位博友献出良方造福世人!)

 

    许多人在使用一些简单的中医方法得到保健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我对这些博友深表感谢!尤其是许多人,在使用醋蛋液之后,在使用配方陈艾绒泡脚之后,总有一种久病逢良医的惊喜!我也为这些朋友高兴!中国先人的智慧,就是要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来达到防病,让天下无病的目的,这真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我希望所有的妈妈,都重视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中医的生活习惯,远离各种疾病和怪病!

    其实,说到泡脚,也并不是现在才有,古已有之,也并不只是贫民百姓才泡脚,连皇帝们也泡呢。清朝活得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就有泡脚的好习惯,他在位60年,活了89岁,他将自己的养生习惯总结概括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晚间一盆汤”就是泡脚啊。凡是体内有风、有湿、有寒的人,一到冬天,就会有各种不适的症状,不是特别怕冷,就是这儿痛,那儿不舒服的。有时稍一热,就容易出汗,因为体内有这些不该有的风呀、湿呀、寒的,人怎么能够舒服呢?所以,用配方陈艾绒泡泡脚,通经活络,排寒袪湿,疏风解表,人当然就会更健康更舒服了。

 

    冬天里,风湿病人非常痛苦,在使用配方陈艾绒的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食疗方来进行调理。这也正是许多博友所期待看到的。今天,一位有爱心的博友给我发来一篇文章,谈到治疗风湿的食疗方,现将相关内容摘录如下,原文作者为潘美玲。作者将风湿分为“风痹"、“寒痹”、“热痹”和“着痹”。

    一是风痹。风湿痹痛风邪偏盛者,症见关节疼痛,走窜不定,恶风怕冷者。可服食“防风薏仁粥”: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将薏苡仁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天一剂,一次性服完,连用一周,停3天后再用。此食疗方可散风除湿。

    二是寒痹。风湿痛中寒凝气滞者,痛有定处,遇寒加剧。此症可食用徐长卿瘦肉汤:徐长卿10克,猪瘦肉(切片)100克。将徐长卿加水煎煮取汁,放入猪瘦肉煮熟,调味。食肉喝汤,每天一剂。徐长卿有多种功效,解毒消肿治蛇伤,袪风止痒治皮炎,行气止痛治风湿痛、治跌打损伤。本方取其第三种功效,加入瘦猪肉,攻补兼施。但要注意的是,凡属热症者不宜食用,血虚、阴虚者慎用,出血者禁用。

    三是热痹。风湿痛属于湿热痹阻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此症可用桑枝鸡:老桑枝30克,绿豆15克,鸡肉250克。鸡肉洗净,加水适量,放入洗净切段的桑枝及绿豆,清炖至肉烂,以盐姜等调味儿,饮汤食鸡。此方能够清热通痹,益气补血。

    四是着痹。风湿痛中湿邪偏盛者,症见肌肉酸楚、肿胀,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此症可用木瓜薏仁羹: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将木瓜、生薏苡仁洗净后,倒入小锅内,加冷水适量,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慢炖至薏苡仁酥烂,加白糖后稍炖即可食用。此方袪风利湿,舒筋止痛。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5

皮肤瘙痒淘米水  人体保健按窝窝

     有一位博友说他皮肤瘙痒,而且一到冬天就会更加严重,非常痛苦难受,问有什么好的简便中医方法对付?说来还真有一个简单的方子,是专门针对此种情况的,许多人用过都说效果神奇。就是淘米水食盐方:淘米水(最好是糙米,就是原来农村那种小机器打出来的含米糠的那种),将米放入水中浸泡5分钟,过滤出5000毫升,放入食盐200克,煮沸十分钟,趁热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钟,一般洗三天可见效。此方对于皮肤瘙痒的老年人尤其适用。儿童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者,也适用。

 

    博友“酷爱中医”说,奶奶跟许多有名的中医一样,都强调了人体自身的恢复功能,认为人体里本身就有一个大药库,只是很多人对此不知,更不懂得如何开发人体自疗自愈的潜能,请博主是否再就此话题谈一谈,以启发我们。正好,黄常虹有一篇文章跟此主题相关,就是通过按揉人体内的“养生窝”来达到保健效果的,跟针灸推拿异曲同工,甚妙,今天也录在此,以作推广。

    人体有很多“养生窝”,经常按摩这些养生窝,可以袪病延年,好处多多。

    一、按摩眼窝,可以降压安神。眼窝,就是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按摩眼窝,可刺激附近的穴位,有安神降压的作用。轻闭双目,用食指的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十次,一天数次。

   二、按摩耳后窝,可调理气血。耳后窝位于双侧耳垂后方的凹陷处,即翳风穴。按摩此穴能缓解耳聋耳鸣、头痛牙痛,还能有效降血糖。用双手拇指缓缓按压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5分钟,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各半小时,各按摩一次。

    三、按摩颈窝,可以止咳利咽。颈窝位于喉结的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即天突穴,刺激此穴,可利咽止咳平喘。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也可取四分之一片伤湿止痛膏贴在颈窝,一般半小时后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适随之缓解。

    四、按摩腋窝,可以宽胸理气。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极泉穴,经常按摩此处,宽胸理气,舒筋活络,保护心脏。左手手指置于右腋窝,右手手指置于左腋窝,先顺时针旋转六次,再逆时针旋转六次,反复进行35分钟。用力要适度,莫抓伤腋窝内皮肤。

    五、按摩腰窝,可以强肾壮腰。腰窝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双手置于背后所接触部位即是,此处又被称为腰眼,常搓可以强肾壮腰,固精益肾。将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