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孩子推拿,自己就是医生
手机日志
平时一些朋友问给孩子推拿的方法,今天就给朋友们推荐这篇推拿的文章,简单实用,有小宝宝的妈妈就学学吧。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通过推拿来治疗,效果很好。

【龟尾】 [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68284654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58649263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端正】 [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47198863

【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板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五指节】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四横纹】(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空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通过推拿来治疗,效果很好。
处方:小天心3 一窝风6 清肺6 平肝6(附:穴位和手法图)
2、化热期:发热(38℃左右),流浊涕或浊黄涕,咳嗽,舌苔薄微黄,
处方:补肾6 清胃3 清肺6 平肝6 天河水6(附:穴位和手法图)
【龟尾】 [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68284654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58649263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端正】 [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http://user.qzone.qq.com/1253531405/blog/1347198863
【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板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五指节】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四横纹】(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空
正骨治疗寰枢关节半脱
腰椎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病
腰椎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