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

个人日记

      端午节与春节和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三大节日,这三个节日中它可能是最古老的一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7年的战国时代。

 
图片

 
 
    今天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都知道在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但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知道为什么会称“端午节”为现代“五节”(爱国节,文化节,卫生节,体育节,岳母节)的起源吗?

 
图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日节,五月节等,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名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位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图片

 
    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在“端午节”这天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蒲昌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此外,北京有游天坛风俗。上海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节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图片

 
    在我省,晋北一些地方盛行用碎布.细茭杆做成符节,缝在孩子背上,俗称“讨吃子”。取意人穷命大,希望孩子消灾免难,健康成长。对于不会走路的小娃娃,做母亲的要抱到老年人的家里睡上一会儿,称作“躲午”还要在端午节前置买一面新镜子,节日试新,全家人都照一照。

 

图片



 
    晋南地区旧俗要逮回一只蛤蟆保存。端午节当日把墨锭塞进蛤蟆腹内,阴干,称为“蛤蟆墨锭”传说可以涂抹肿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故民间有“疥蛤蟆躲端午”的说法。

 
图片

 
    雁北地区的阳高县,在端午有逛城墙的风俗习惯,当地称为“窜城墙”。寿阳县在端午节要举办阳坡庙会,讲究颇多,规模盛大。繁峙县五月初五传统在玄帝庙上唱戏。

 
图片

 
    端午节蕴藏着沉甸甸的文化遗产,是我国“爱国节,文化节,卫生节,体育节,岳母节”等节日的起源。自屈原端午节投江至今,人们一直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历代文人政客更是受其影响,拳拳爱国心由此代代相传,端午节也被称为“爱国节”屈原作为我国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楚辞新文体,民间素有端午节品蛋吟诗的习俗;端午节也是我国的“文化节”;古时端午节具有“卫生节”之意,人们在这天包粽子.吃咸蛋.悬艾草.大扫除等活动,有着补充营养.清洁消毒的科学味道;龙舟赛是我国民间影响最大的群众体育活动,千舟竞发,两岸呐喊,规模宏大,故又被称作“体育节”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还有一个别称“岳母节”意为女婿们这天要送蛋品给岳母以表示感激。

 
图片


                                                       ------摘自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