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张纸 针灸新手必读

勇敢~伤

在谈临床操作之前,先说明一下,如果是新手,基础理论薄弱的人,要先看几本书:
1、人体解剖学
2、针灸学
中医学院的教材就可以。
3、《针灸秘验》彭静山、费久治著
4、读完上面书籍后,平时要熟读《内经》和《针灸大成》,要反复读,一读到老!!

有了以上1、2、3项基础知识后,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内容。

提醒:好的东西都不会有长篇大论,甚至越说越糊涂!其实,真传就是一张纸!!

第一讲   理论

1、以通为用

《小品方》云:汤药治其内,针灸治其外。就是说,由脏腑失调导致的经络不通或由经络不通导致的脏腑失调,都可以用针刺来决经络之雍滞,通经络之气血。针法以止痛救急见长。以通畅经络为宗旨,偏于泻。
因此,针法的根本理论就是以通为用!

2、通法的种类

有微通、温通、强通、浅通、深通、割通法。

微通法:就是用普通毫针来刺激穴位,是当前医疗部门的常规方法。

温通法:就是火针法。用以治疗陈寒久痹,瘰疠和体表肿块。

强通法:就是粗针法。用以开通经络的久雍久滞,治疗顽固疾病的好方法。

浅通法:刺络放血法,对闭阻的经络区淤滞的曲张性毛细血管网毫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放血,祛淤生新,使经络通畅;或三棱针刺井穴或百会、太阳以抢救中暑、中风等昏迷。

深通法:用芒针透刺穴位或深刺腹部穴位至脏腑间隙,以治疗多经同病以及脏腑之气机久滞,内脏平滑肌等痉挛剧痛,服药无效者。

割通法:属针刀方法。以后另起一篇陈述,这里略过。

3、补泻

各家针灸书大论针法的补泻方法,搞得人眼花缭乱。其实,普通毫针轻刺激就是补,毫针重提重插,快如捣蒜(捣臼法),以及除毫针微通法以外的其它通法,都属于泻!

第二讲  针具与操作

1、毫针,即市面上销售的普通毫针。

操作:进针要快,以得气(酸、麻、胀、重等)为准。之后行不同角度的轻微提插,寻找感传点,一旦出现循经感传,就根据患者虚实的不同,行轻重提插刺激,重手法(泻)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如能使感传的“气”达到疾病的部位,即所谓“气至病所”,疗效会很满意的!这是疗效好坏的关键所在,所以,医生要平心静气,手法灵活机巧,要耐心寻找“感传点”!如果感传到中途便停止不前,则可以在其停止点再刺一针,继续应用手法,象接力一样,将“气”送入病灶!
如果只得气而不出现感传,也不必强求,不过疗效会差些,治疗时间要长些。
当然,也有不出现得气的,这种病人疗效会不满意,不适合针刺疗法,另改其它方法治疗。
这里要顺便说一下,就是古代的针具,由石针、骨针、竹针、到铜针、铁针、金针、银针,都是较粗的,所以,我临床常用的毫针一般选直径0.5的,效果很好。


2、火针,有粗细之分,网上有售。

操作:在选定的穴位上用龙胆紫药水作标记。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将火针烧至发白,迅速刺入穴位,并迅速拔出,用酒精棉球按针眼片刻。根据部位而定刺入的深浅。操作要领就是“红(发白)、快、准”。注意不要伤及大血管和神经!

治疗寒痹久痛、麻木,按上述方法操作。

如瘰疠和体表肿块,如乳腺增生,要刺入肿块中心部位,留针30分钟,可刺五针,即中间和四边各一针,外观如鸡爪。3-5天一次。一般不超过60天可痊愈。对于卵巢囊肿和腹腔内贴近脏器的囊肿,要技术娴熟才可以操作。

3、粗针,为直径1-1.2的特制不锈钢针,长度1.5寸-2尺不等。一般为自治,一些生产针具的医疗器械厂可以联系定做。


操作:首先消毒。因为有些长针过长,难以正常化学和高压消毒,可以用酒精灯由头至尾烧,但不要烧红,来回10秒钟就可以,然后用碘伏擦拭,之后用酒精棉球脱碘。

粗针的刺法就是循经刺,以决雍开塞,如疏通河道之淤积,对于多种内脏和经络的气机久痹,有良好疗效!

1/谨守督脉,以背为枢。
督脉为诸阳所会,内藏脊髓,联通命门,为奇恒之腑,为五脏六腑之大系,四肢百骸之根结!而督脉贴近背心处,5-8椎附近为脏腑阴阳上下及手足六经的交接之处,无论身体何处有障碍,此处按之必有奇痛!这是不传之秘!今天公开给大家,这点非常重要,以后讲温灸和推拿时都用得到,要深刻领会!!

我们下针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地方,无论什么病,第一针就是这里!

用20公分长的直径1.2的粗针在背心痛点靠上五公分处进针,用双手捏住针尖上2公分处,快速刺入皮下,沿督脉皮下软组织直接向下刺入,一般针感为麻窜至尾骨或腰部,其它还有多种感觉,都是好的反映,要留针1小时。

2/第二步,按“华佗夹脊”的分布方法,在相应疾病的督脉区再如上法扎一针,长度以10-15公分为宜。留针1小时。

3/第三步,在患病经络上,用直径1毫米的针,根据具体病情区域,选用不同长度的针,循经皮下平刺。留针1小时。举例:如坐骨神经痛,腰腿风湿痹痛,用1尺半长的针,自环跳下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循太阳经向下刺,以患者感觉有麻电感放射到足跟或局部酸胀发热为准,留针半小时。

粗针对临床多种急慢性疾病和顽固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心脏病,胃病,癫痫,肾炎,肩周炎,腰突,妇科病,遗尿,男科病,外科炎症等等。

4、三棱针与梅花针,商店有售。

操作:

缓刺,对肘窝、腘窝、太阳穴见到静脉血管怒张,则用三棱针慢慢刺半分至1分深,缓缓出针,使黑血流出变为红色时,用酒精棉球压迫止血。可治疗急性肠炎、痢疾、中暑,霍乱、高热等。

速刺,用三棱针点刺十宣,手足十二井穴,少商穴,耳尖、耳垂等,用手挤压出血如绿豆大,治疗中暑,中风昏迷,咽喉肿痛,腮腺炎等。

挑刺,在腰背,骶部找红色痣点,将局部捏起,用三棱针刺入半公分,横挑。
可治疗瘰疠,针眼,痔疮,顽固痤疮等。

叩刺,用梅花针叩打患处轻微出血,治疗皮肤病,如顽癣等。

刺络,用普通毫针刺病变经络区域的曲张毛细血管,使淤血散尽。如腰腿痛常见委中穴区出现淤阻的络脉网,用针刺破放血后,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

对严重的糖尿病、血液病等禁用!!

4、芒针,以针体细如蚊芒,针体长,极为柔韧见长,商店很少见到,可与生产针具的厂商联系。

操作:
透穴,如阳陵泉透阴陵泉,风池透风池,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后溪等。可多经同治。
脏腑间隙深刺,对于顽固的脏腑气机闭阻疼痛,如顽固的胃痛,呃逆,输尿管结石等,往往一针解决病痛。结石不超过0.5的,常可迅速排出!此法只可在腹部操作,不可用于胸部,以免出现血气胸。没有十分的把握和经验,千万不可随便操作!!切记!!

第三讲  选穴

选穴很重要,临床常分三种。即常规穴、阿是穴、痣点。

1、常规穴一般不多,主要记住募穴、五输穴、十宣、耳尖、耳垂、大椎、风池、环跳、三阴交、会宗、百会、太阳及面部几个常用穴。要研究《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杂病歌》和八脉交汇穴,很有意思。

2、阿是穴很重要,一般都在病变区局部,有时在病变所属经络的远端也可出现痛点或舒适点。用拇指循按查找就会找到。针刺时往往能迅速解除病痛。如手阳明病变导致肩周炎、阑尾炎(非化脓性,化脓而未穿孔者,可针药并用,避免手术),在小腿足阳明经就能找到阿是穴,在背部和腰骶部也能找到,针刺后,使疼痛显著缓解或消失。学者可以举一反三。关键是要扎准!要“得气”才好。

3、痣点,我们详细来说一下。因为我临床常选阿是穴和痣点治疗疾病,感觉疗效胜于用常规穴。

1、痣点的特征:
颜色不同,白色、黄色、棕色、黑色、红色等等。

大小不一,小如针尖,大如蚕豆。

形状多样,点状、斑状,与皮肤相平或稍微高起。常见的是黑色和红色的,呈点状的,有的高出皮肤。

数目有多有少,一般随病情缓慢进展而逐渐增多。而有些急性病一开始就出现众多痣点。

其分布特点是在病灶区、胸腹腰背部,相关经络区都可以找到。
如果出现在两经之间,多为慢性病后期,多经同病的结果。

2、痣点的变化

疾病刚开始时少,范围小,呈针尖大小,颜色单一。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变多,范围加大,形状增大,颜色驳杂。

刺痣点后,痣点会变小和消失。全部消失说明痊愈,没有全部消失,即使只剩一个,也说明没有治愈,将来会复发。

3、操作

痣点小的对点针刺,大的刺中心。刺胸背部痣点可以把痣点捏提起来或推到肋骨上,以免造成气胸。要避开大血管。
逐个针刺,争取一个都不放过,多的分区,每天针刺一个区。
同一个痣点要隔天再刺。
要采用毫针微通法,寻求"得气"。一般痣点针刺,针感会比较强。有的浅刺就有针感,有的需要深刺才可以。如果治疗2天都没针感,就只好改其它方法了。
如果没有痣点,就选阿是穴,没有阿是穴,就选常规穴。

在治疗疾病时,以上诸法可以单独用,可以合起来用,要根据病情,要灵活运用。

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某个疾病辩证无误,处方对证,但就是无效,有时甚至病情加重,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经络被阻严重了!怎么办?针刺解决!经络通了,再服药,就会治愈。
如仲景治疗太阳经证,服药不效,针风池,再服药,就会痊愈!

学针灸,要抓住住要领,要抓住方法,之后要广读各家之言,有取舍的吸收,要多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才能更上一层楼!

望学者深思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