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人的清明情怀

个人日记

 唐宋诗人的清明情怀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民间也习惯于这一天去扫墓,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在唐宋诗词中,有关清明节的作品很多。由于诗人的人生遭际、感情思想的各不相同,所以下笔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的心态和社会风貌。

 

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郊游的题表现得最为直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抒写到杭州西湖游览的感受,后两句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象,抒发了对西湖和对这个节日的无限迷恋。

 

然而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流传最广的清明诗还是唐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虽已家喻户晓,然而“断魂”的原因却是一个疑案。有人说是因为扫墓时想起先人而满怀悲伤,有人说是因为下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看来,前者缺乏直接的证据。杏花村的所指也有争议。最著名的杏花村有两个:一在山西汾阳市东,相传自唐宋以来即以生产汾酒著名;一在安徽贵池市西,也向以产酒著名。杜牧写这首诗时正在池州(今贵池市)任刺史,所以诗中的杏花村应当是后者。

 

杜牧是吃皇粮的官员,所抒发的不过是郊游的“闲愁”而已。穷困的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情绪可大不一样,有宋人王禹偁的《清明》为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穷困、单调得就像深山野寺的和尚,境况很凄凉。古代,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习俗禁火,这与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介子推有关。晋国公子重耳倒霉时,介子推忠心耿耿地跟随左右,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后,他却避入深山拒受封赏,文公焚山逼他出来,他却宁愿焚死,后人遂在这一天禁火来纪念他。“新火”是禁火后新燃之火。王禹偁称从邻家讨新火来点亮油灯读书,可见他在这个节日里还不忘艰苦拼搏———目的自然是要实现通过科举考试晋身官场的理想。

 

清明诗也有以扫墓为主题的,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写得很不错: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妆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四句描绘扫墓的情景,突出扫墓人的悲伤;然而随即展现事后墓地的凄凉和揭露世情的虚伪(当然,也有许多人是满怀诚挚去扫墓的,但我们不必对诗求全责备)。诗人主张人生有酒就必须饮个醉,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他确信“一滴何曾到九泉”的事实。

 

宋代名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也涉及墓地,但立意也大不相同: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以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对比,隐约抒发世事无情的叹息。“人乞”句用《孟子》中的故事:齐地有个男子很穷,他乞取别人拜祭余下的酒饭,回家却对妻妾炫耀自己受富人的款待。“士甘”为介子推的故事。诗人用这两个品格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作对比,进而述说千古以来不论贤愚好坏,人们死后都归于野草离离的土堆,字里行间含着“看破红尘”的情味。这并不奇怪,因为黄庭坚当时正被流放,他是借此来抒发愤懑之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