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朝,还是读文化

个人日记

 



 

图片德国女哲学家阿伦特说过一句话:思考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自由、最纯粹的行动。我尤为欣赏这句话,倘若没有自由思考,人不是流水机器,就是行尸走肉,人类文明必将倒而行之。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怀,那就是中国华夏情怀;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一种永不忘怀的记忆,那就是中国历史记忆;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一种执着坚定的认同,那就是中国文化认同;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一种血脉相承的语言,那就是中国诗词语言;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有一种百家争鸣的自由,那就是中国思考自由。
     中国是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家园,中国历史是我们赖以发展壮大的根基,中国文化是我们赖以彰显身份的名片,中国诗词是我们赖以展示魅力的气质,中国思考是我们赖以立足世界的天赋。



图片      从上古走来的中国人,王朝更迭,江山变换,大河东逝,浊浪淘沙。自中华文明开启五千年来,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旭日夕阳,柔诗铁马,儒尊道昌,荣辱百转。读一页历史,唏嘘一段王朝,吟一首诗词,留下一帧思考。我们行走在王朝的丛林里,沉湎于帝宫的红墙里,进出于权谋的纵横里,沉浮于征战的血海里。似乎历史就是王朝的江山,江山的王朝;似乎帝王的仰笑悲号,后妃的冷怨热宠,谋臣的奸术巧思,武将的铁蹄魂飞……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历史赖以流长的渊薮。读王朝,还是读文化,也由此似乎成了我们今天思考的课题。




图片      王朝的江山历历在目,文化的江山源远流长。我们走进二十五史就可以历数王朝兴衰,我们就可以从王朝家谱的黄页里目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千姿百态。王朝是宿命的,长者数百年,短者数十日。文化是长寿的,是与中华民族脚步同行的,民族不灭,文化留存,民族泯灭,文化遗存。文化是超越和穿越王朝的人文自然景观,是与人类共进、与日月同辉的不朽江山。没有不朽的王朝,只有不朽的文化。王朝江山的轮回我们看腻了城头变幻大王旗,文化江山的传承我们享受着彼岸四季花不败。以资治的心态读史,永远是围着王朝打转,以诗性的眼光读史,就可跳出王朝狭窄的圈子,读出恢弘大气的中华文化,就会跨过王朝直奔江山,徜徉文化圣殿,领略文化风光,饱餐文化盛宴,汲取文化营养。读史的眼光飘过王朝,也就掠过了王权主义支配下的历史羁绊,从而以自由思考的模式游走在历史长河,潜入历史文化的深邃之处,读出中国大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历史,而此时的王朝早已成了你读史的配角或册页上的注脚。




图片      历来,我们走进中国历史,扑面而来的一定是王朝的粉墨登场和华丽缤纷的表演。王朝的脸谱是直观的、通俗的、有趣的、热闹的,对我们猎奇探微的心理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对我们寻求感官刺激神经快感有着极大的磁场。而文化的江山则不然,和王朝的江山正相反。文化的江山是掩隐在云蒸雾绕的天地无形间,虽大气磅礴却踪影漂浮散淡中偶露峥嵘。好比,我们常常被戏台上的黑头花旦所吸引,却忽略了舞台背景的奢华、灯光炫目的神奇、伴奏音乐的美妙、台词对白的韵味,甚至那些跑龙套的小丑也没逃过我们的眼球。正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我们阅读时,心灵会不由自主的与秦皇汉武撞个满怀,却与明月关山擦肩而过。孰不知,秦皇汉武不过历史舞台上千万“戏子”之一二,那明月关山才是中国历史文化永恒的主人。伟岸的秦皇夭于寻长生的路上,英雄的汉武丧于迷炼丹的梦中,唯有,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山,依旧高悬巍峨。



图片      王朝包涵在历史中,历史蕴藏在文化里,文化穿越在历史王朝间。一个王朝有几代皇儿坐殿,一部历史有无数王朝兴衰,一种文化有多少博大精深的传承?文化存在于普世民间,文化存在于隽永诗篇,文化存在于千秋史册,文化存在于大好河山,文化存在于睿言哲思,文化存在于生活百态。文化有禅,那是思想者的书斋,文化有侠,那是革命者的江湖,文化有道,那是开创者的足迹,文化有魂,那是人类存在的证明。当年,毛泽东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朝”,却以大无畏的气魄先一步占据文化的高点,一句“略输文采”把秦皇汉武的王朝就抛到了身后,一句“稍逊风骚”把唐宗宋祖的王朝就丢在了旁边。毛泽东站在文化的江山上立言,虽,天下未定,“王朝”未立,但我要在历史长河文化江山先安顿好自己,至于“王朝”之事,不是我毛泽东说了算,是创作历史和文化的人民说了算。我一再的标榜我喜欢毛泽东,就在于他有别于中国王朝江山里任何一位“帝王”。是的,他也建立了一个所谓“王朝”,但他本心却不愿意坐金銮殿。他想去大江大河畅游,他想去韶山冲祭奠父母,他想躲进书房酝诗写字,他想用幽默哲学代替严肃谈判,他想吃着红烧肉纵论天下事,他想回归讲台给中国文化当一名小卒。



图片      王朝远遁的背影遮挡不住文化伟岸的身躯,历史的车辙永远印刻着文化的痕迹。此篇高深的话题,我也是懵懵懂懂的胡言乱语。但有一点总要清醒,既便你,热衷于读王朝的幕启幕落,沉迷于赏宫廷的恩怨情仇,忘我在羡征伐的文韬武略,陶醉于才子佳人的儿女情长,等等。请在你读过王朝之后,转过身来,捋捋历史的脉络;沉下心来,敲敲文化的院门;仰起头来,望望如画江山之浩瀚瑰丽。于小我的王朝池塘里跳出来,融进大我的文化江海里。读书人要多做文化的崇尚者,少做王朝的迷恋者。


 

图片      我们读江南水乡,读的是文化;我们读大漠孤烟,读的是文化;我们读雁叫长空,读的是文化;我们读沧海桑田,读的是文化;我们读风花雪月,读的是文化。王朝是历史的表象,文化是历史的灵魂。走近王朝容易,理解文化不易。不要让王朝的大氅,遮住了我们探究文化的目光。不要让王朝的繁华,迷失了我们寻觅文化真谛的路径。当一个个王朝大殿变成荒丘野冢,文化明灯却还在人类踏行的长路上熠熠闪烁。



图片

所以,文化,简而言之,即,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泛指哲学思想;无需提醒的自觉,泛指民族精神;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泛指典章制度;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泛指传统美德;从历史折射出来的镜光,泛指文化属性;体现全民族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中华道理”,泛指文化发展的总和。如果进一步形容文化,也可以这么比喻,即,哲学思辨是文化的灵魂,历史走向是文化的载体,文明进步是文化的境界,社会教化是文化的功能,国家体系是文化的标志,和谐万物是文化的天赋。



图片      我今天在此大言不惭的谈文化,有点自不量力啊。所谓“梦侃文化”,不是学术论文,只是对文化的突发奇想或浅显拙见。以此抛砖引玉,互相学习,才是目的。龙应台比我还会侃: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就是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一目了然,龙应台的“文化观”与我很近。



图片

 王朝中国和文化中国都很精彩,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两重大天。偏喜读王朝者,不是政治家就是猎奇者。偏喜读文化者,不是思想家就是拾珍者。读王朝,要把它放大到文化的大背景去读;读文化,要把它缩小到王朝的小背景去读。这样,才能读史阅世不失偏颇,才能寓读于趣,才能读出大境界,读出大视野,读出大学问,读出大气派。有句名言叫做“爱江山更爱美人”,移嫁于此,即,“读王朝更读文化”。对普通人来说,在历史的范畴,做一个王朝中人,还是做一个文化中人,从有趣选择是前者,从无趣选择是后者,就这一点来说无可厚非。宽泛的说,读王朝照样可以读出文化的氛围,读文化照样可以读出王朝味道。读史者,或许两者兼顾最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