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老说的话(连载三)

个人日记

 

图片

  来源:净土释疑网 

叁、念佛观念解行

 

  一、十方世界佛的老师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佛。

  二、佛有三身:“法身”,无形无相(不动尊)、“报身”,彻知一切真相(慧身)、“化身”,随度众生而方便用的色身(如人身、动物身、天人、鬼…等,随类应化之身)。

  三、世尊(释迦牟尼佛)出世,是为了告诉众生了生死的教理与方法,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凡夫心的品质无法看到佛的法身,也听不到佛讲的话,为了救众生,所以他才用肉体出世为人(应化身)。

  四、世尊出世时虽贵为皇子,但他放下所有名利、地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些举动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救度众生,成就大事,所以“演现放下”,为的是帮助众生了生死、成佛。

  五、世尊的随众,即声闻众生(大比丘僧),过去都学邪道,跟了世尊之后,个个都去邪法归正法,个个皆修行成功。(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若发现自己走不对路的时候,当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六、佛在经书里讲的法,与当时他教导身边弟子的佛法,全都是在教导要如何改习气(调整知见、想法、方法),才能入佛心、佛行。

  七、佛、菩萨原本都是世间的人(凡夫),他们全都是利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教理及方法,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习气种子)而成佛,成为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用佛经的教导来落实,一定也会成功。

  八、“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为了要救度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別的方法。

  九、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定要用念佛法门(净土)才能了生死(如同穿衣服一样,需随着朝代而改变款式才合适)。佛在世间时是正法时期,当时的环境人心忠厚单纯,适合以小乘方法修行;末法时期的环境,佛法衰微,且人心较杂乱,故适合用净土法门(即大乘)来念佛修行。(自己可以想想古代、现代的环境与人心,是否有所差別?)

  十、持名念佛并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內,但却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且不论上、中、下根的人都适合使用的方法。

  十一、只要真信愿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必可以解决一切问題,因为南无阿弥陀佛早已把他无上大慈悲、无上大愿力、无上大医王,及可解决一切问題的无上大药王,全都输入在这六字圣号里面了。

  十二、“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佛号、经书的总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代表已念到一切诸佛了。一切诸佛、菩萨皆会为有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助念”。除净土法门之外,其他法门皆需靠自力,没有佛力护念。

  十三、有行深信愿行念佛的人,即能相应佛力的护念,所以心的品质亦会自然跟著转换到正的跑道,且往六道走的习气,不但不用刻意舍,亦会自然舍。

  十四、依《大宝积经》的法意: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

  十五、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也就是“心地法门”。

  十六、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法门,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退转),亦会老实念佛。

  十七、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十八、《阿弥陀经》,是佛唯一的自说经,內容所讲的皆是信、愿、行念佛。“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这一句佛号,不要想再外加其他方法来修行,才觉得更有效果,这是不对的想法。

  十九、佛是无上综合大“医王”;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是无上综合大“药王”;“真”善知识是无上有效的“助缘”,可治六道的一切痛苦。

  二十、真正知道正确的教理及方法只是“处方”,有拿到处方药且“有服用”,病才会好。且一路上要“一直服用”,直到往生西方,到了安全的世界,才不会再犯“六道轮回之病”。

  二一、唯有佛才有无上的正知正觉,明白宇宙的一切真相与真理,我们凡夫无法衡量他的一切。唯有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指标)去实行,才能真正永远离苦,也才有智慧做出平等、大爱的事情。

  二二、若要接触多种或其他法门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根性在那里,才不会走冤枉路。

  二三、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研读佛经,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修行所需的时间亦会延长。若尚未真正开悟,看经书反而可能误解法意、增长慢心,而障碍修行,所以还不如单纯且老实的念佛号,既可保证安全,且成就又大。

  二四、讲错法,会伤害众人的慧根,故不可随便讲经说法。有时因为一句话,就会背负大因果。

  二五、若想边念佛又想边看经书者,初学者可参考看《阿弥陀经》,等过一段时间,念佛的底子打稳了,再参考看《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念佛有成就时,再参考看一些般若经书,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看经书,要先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平时、早晚课时,都要以一心念佛为主。看经书的时间,不须刻意安排,平时有空闲时再看即可。若能真正把一部经书的法意通彻到底,其他一切经书虽不看但亦可全部都通彻。

  二六、佛经的教理及方法是佛讲的,所以关鍵是在于要把佛经的法意拿来“实修”,才是心里有佛,而不是要拿来“念”给佛听。

  二七、念佛念到成就时,三藏十二部经自然全都包括在心中了;过去修行大德,有的人原本不识字,但修到后来不但能看经书、能说法,甚至能写字弘法。

  二八、所有一切语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灭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可帮助末法众生离六尘一切相,且成佛。

  二九、未往生西方之前,皆还不算是真正修行成功,皆要持续的真心念佛。

  三十、要渐渐学习放下分別、执著、妄想,才能渐渐进入万缘放下,“心不住相念佛的层次”。

  三一、念佛人,不要用自己习气的那一把尺去測量佛菩萨及他人,或因生活较平顺了,自以为念佛的成就都归功于自己(要小心贡高我慢)。

  三二、面对正当的事,一方面要尽力去做,另一方面则要顺其自然,且要知足亦要有因果观念,日子就会更顺利。

  三三、修行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落实去体悟,而不是靠感觉或自我合理化。

  三四、不能才念佛几天、几年,觉得没有什么效果时,就不再信、不再修此法了。此时应自己诚实的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真相信、真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去行?“若有真依照佛经的教理及方法实修,即使不想要顺利、不想要好处、不想往生西方也难”。

  三五、念佛时若心里无佛(心随妄念习气杂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辈子也相应不到佛力的帮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愿行念佛,那么不用断尽见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帮助,不但能消业障,且在世间的日子也能过得自在舒服,与世间缘尽时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三六、有些人表相看起来很用功在念佛,很懂经书,很相信佛法的样子,但因心里“自以为是的主观习气太刚强,且跟著妄心的合理化走”,所以才会依自己的习气,且攀幻境为主修。像这样的修行者,就算修行了几十年几辈子,还不如用清净心念一句佛号所得的利益。

  三七、修行之人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自己活在世间时能“改掉执取六尘的习气”,能一心念佛,且与世间缘尽之后能往生西方,没其它花样。(修行的过程要实在,才不会因为著相,招引幻境,而往偏路走)。

  三八、正法的工具,只要到达彼岸,皆要舍去,何况非正法的工具,所以路程的风光皆不可攀,心只攀佛号才安全。

  三九、不是要刻意“造”个清净心、不住相的心、不乱的心来念佛,而是“心”不需专事时,“心”里要万缘放下,什么相都不跟,“心”里只有佛,“心”只管轻松的跟著佛号。不可外加什么技巧或其他任何花样去造作念佛(相中无出口,別在相中及心外求法)。

  四十、过去生因无明,而跌进了六尘相的泥沼中,才会在六道轮回,若今生再不觉悟(不认识自己及六尘真相),就又会被六尘相留在六道轮回了,“只要心里有佛及真诚心念佛号”,就有戒定慧觉悟。

  四一、因为宇宙间有很多条路,亦有很多方法在运作,但结果都不同。如果你是要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就要心不离佛,及真诚心念佛号。

  四二、虽然念佛号单纯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杂乱而无智慧,能真正纯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心若随六尘相走,就会像迷路的小孩一样,回不了家。心若跟著佛走(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就可往生西方,回归到清净的家。

  四三、虽然有在用功念佛,但不是真正愿意往生西方(心舍不得丟掉攀缘、攀相的习惯,且心里无佛),导致正解脱法无法入心,那么纵使整天念佛,亦只是跟佛号“结个缘”而已,念一辈子,也是枉然。

  四四、念佛号很“简单”,三岁小孩也都会念佛号,关鍵只在于,心不忘记佛,及落实念佛号,且要将心的善念及清净,运用在身口意的作为。

  四五、若不知知足惜福,即不能真正放下,修行就会进进退退,在逆境里肯学,变顺境就不学了,或想到时就念几句佛号来“安自己的心”,就打混过去了。光知道眼前之事,不知眼后之事,其人可怜,罪还不知要受到何时才能止。

  四六、当我们还没有做到一切相都不入心之前,若想利用看电视来“调整一下心情”,最好能在未看之前就先把预计要看电视的时间设定好。如果原本预计要看十分钟,等时间一到,不管剧情有多吸引人,最好能慢慢训练自己能做到离座或者不看。因为若能做到以这样的心态去看电视,才能说是休闲,而不是一直放任自己的心与电视里的相合。(但因为是事先预定好的,所以即使能做到以上所说的事相,也不能当做是自己修行所得的成绩)。

  四七、心很烦乱又没办法伏住乱心时,不要急著念佛或想任何事情,先让心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心休息一下”,等心态比较平静时再念佛,自然可把事情处理的更平顺,念佛也才能念得更好。

  四八、发现妄想生起时,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再跟著它往下想。只管念佛号,才不会妄念“长似连续剧”。

  四九、并非要等有空才念佛,而是心不须专用在某件事时,记得就要念佛。

五十、“只要习惯念佛的种子,胜过习气的种子,即能慢慢破除妄想执著,往一心念佛的层次走”。

  五一、早晚课念佛毕,亦把平时所有善行,都回向往生西方,不要再眷恋世间福了。心不忘记佛,真心念佛,真心要往生西方的人,即是真心要跟佛走的人,亦是最圆满的方法及道路了,所以不需再加其他法。

  五二、念佛时,有妄念出现,并非全是不好,正因为有在念佛改习气,“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所以不要觉得懊恼。只要心有佛,及真诚心念佛号,“不去管妄念”,那么反而可藉妄念来修行。久了妄念、习气自然会慢慢消减。(没有念佛、没有修改习气的一般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习气)。

  五三、若念佛时,心有佛号与妄念同时并行,就如同走到“分叉路”,只要不往妄念的那一条路走(不往妄念那边的題目去想),只往念佛号这一条路走(心跟著佛号走),就是走对路。

  五四、念佛念不好,并不是你笨,而是因为这一条路你还不熟悉,不要懊恼、气馁,只要心里有佛,及常常念佛,念佛修行的层次自然会慢慢提升至“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五五、“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是指:身走到那里,心皆不忘记佛,心跟著佛号走,心不跟著妄相走,“因为唯有佛号才是真的”。

  五六、对于自己最珍爱最重视的人事物,因感情深厚,所以会最放不下,会最想念他,工作时想,吃饭时也想,走、站、坐、躺,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我们能把这样的感情拿来“想念佛”,那么很自然的就不会再忘记念佛了。

  五七、假设某大卖场在举办三分钟免费搬东西的活动,卖场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自由搬回家去…。我们若能把在搬东西那时的专注及迫切的心态,拿来用在念佛修行,分分秒秒不敢懈怠,则今生一定会有成就。

  五八、一般人都只知重视六尘、六道之事,却不知道要重视了生死的大事,所以才会忘记念佛。

  五九、修行若一下很用功,一下又放松回来,像是要报答自己刚刚用功的辛劳;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执著六尘相,一再加重习气;或不肯脚踏实地,心里老想著最好有一个方法,听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问題都解决了,这些都是不对的想法。要无所求,只管念佛,才是正确。

  六十、生气、烦闷、心酸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在念佛号,但若生气、烦的心情还是存在,那念佛号的效果就会比较不理想。应把生气、心酸的心情放掉,若放不掉就不要去管它,任凭它出来吧。只管心不离佛,及真心念佛号,就不会再被意识心出来的产物“牵著走”而加深业力(习气)。

  六一、心有事就有苦,心无事就不会苦,心里有佛,心黏在佛号,就会自在,有烦恼有苦皆是自找的。

  六二、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最好加”南无”表示恭敬及皈依,但随众念时则可随缘。

  六三、早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要念佛,在日常生活中,心亦不要忘记佛(只要心不须专事时,“心”就要万缘放下,心要回来摄在佛号),晚上睡觉时,身心平静放轻松,心里亦要默念佛号。睡前念佛,关鍵不在于念多或念少,要平静的念,自然的睡著,不要提著一份心在念,才不会影响睡眠。

  六四、念佛号时不论是默念、出声念、金刚念(双唇微动)皆可,没有规定要以什么形式来念,只要适合自己,“自然”就好。

  六五、A、“只有念佛,不外加其他方法”,这是老实念佛的根本。

  B、“心不攀相,一心一意摄在佛号”,这就是老实念佛。

修行过程不要东加西改,才不会又走向岔路。只要有真正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修行的程度自然会愈修愈提升。

  六六、初学者想用个方法,使自己念佛能更加摄心,可参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的方法,(慢慢自然会有戒定慧)。

  六七、把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目的是要帮助我们摄心,才能破除妄想、攀一切相…等习气,让心慢慢能更清净念佛。“若没有听到自己的念佛声时,就是心已被相拉走了”。

  六八、念佛时“不要用刻意”去听佛号或任何的声音。一切都要“自然”,才不会“著相”。

  六九、原本用计数念佛、拜佛,可参考改用计时念佛、拜佛,会比较自然。

  七十、念佛的关鍵不在于用何种念法,主要是在于;要落实信愿行念佛,很忙碌的人,即使只有早晚课各念十句都可以,一切端看是否真心。

  七一、若早晚课一作好,就觉得轻松了,那表示是用应付的心态在作。不管是作早晚课时,或是平时念佛,心都要平静放轻松,自在的念,才不会觉得累。作早晚课亦不要缺课,若停作一次,即会前功尽弃。

  七二、初学的人念佛,比较容易感到昏沉,静坐时若是有深重的昏沉出现时,就休息一下,等睡饱再念佛;若是轻微昏沉,心里亦要念佛,或起来拜佛,或走动一下,喝点水…等等。活动是身体在动,吃东西是嘴巴在吃东西,不需要用到心去走动或用心吃东西,所以要心不离佛及真心念佛号。

  七三、静坐时要以念佛为主,心不要放空亦不乱想、心不要攀相,才安全。

  七四、洗澡、睡觉、上厕所、在不洁之处时,念佛要改用默念,表示恭敬。

  七五、念佛时,若心里念出来的佛号有特定的“节奏”,那是因为意识心把念佛的念头“提得太用力”的关系,只要心放轻松,平静的念佛,自然就会改善。

  七六、心外的念佛声(例如念佛机等),是提醒自己心里要念佛的助缘,心不要去攀相,“心”要贴著自己心里念的佛号,才是走对路。

  七七、念佛时,心不要急,心只有佛号,一心一意的念,一句接一句。把“念佛但又同时在想事情的习惯丟掉不再用它。肉体的一切感受、世间的一切六尘相虽然都在,但心都不要去管它”。不是硬撐、不是压抑,要自然面对一切缘相过正当生活:饿了就吃、痒了就抓、冷就加衣…等等,主要是心不攀六尘相,心甘情愿念佛,才能入”念佛之门”。

  七八、凡夫心的“本质”是杂相心,心里的妄相,原本就自然会出现。当妄相出现时,只要心里知道就好,不要害怕,不要跟著它走(心不与相合),也不须要刻意去使用观看心念、移情、压抑…等等杂相法去对付它。否则就容易落入偏空或偏有法,而往邪路走。心不要随著六尘相起舞,只要你心里有佛,及真心念佛号,习气久了即会“自讨没趣”,而慢慢减弱、消失。(一个巴掌拍不响)。

  七九、念佛修行的过程,会因心态的转变,而感到不习惯,以及因为你的用功,而把八识里习气的种子“逼出来”,心里的妄念、感受,将会比未念佛、未改习气之前,变得更多、更孤单寂寞、心的感受会更苦或更烦更乱(会反覆翻滾多次)。但此阶段只是必经的过程,是在帮助我们清垃圾、改习气的好机会,亦是修行的关鍵处,千万別放弃或苦恼。遇到这种状况时,只管冷静放轻松,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幻”就好,所以不要去管它,心里认定念佛号才是“真”,千万不要再被习气牵著跑,或再外加其他方法,才不会又往岔路走。“只要你心里有佛,及真诚意念佛号”,佛菩萨自然会帮助你平顺通过这些过程。

  八十、如果所在的场合不方便念佛,或遇到有人不愿意见到你念佛时,则可改为在心里默念即可,不须要因为任何状况的阻挠而改变自己念佛修行的心意。(自己心里在念佛,凡夫不会知道你心里在做什么)。

  八一、走路时,眼睛可以观看一切万物,但相皆不要往心里面放,心亦不忘记佛“要把心往內摄在佛号”,心才不会跑出去攀相,才是用对法。

  八二、当在看书、工作、讲话、算钱、计划事情…等心须专用的时候,就先专心的做好事情,等事情做好了再念佛。但如果是做一般家庭琐事,或在做不须要很专心的事,则表相上虽然在做事,但心里亦要念佛。

  八三、当我们在把修行的路想清楚时,或是在计划某件正当的事情时,因为自己还没有走到有慧照力的层次,即需要靠“想”临时方便用,但心亦“不要同时念佛”。等把事情想好了,心即要万缘放下,“心转为念佛”,如果能依照这样做,即不算是妄念。

  八四、念佛不是为了要肯定自己或精神寄托、与他人比高低比名气、或做人情跟流行。在修行的过程也不要因为有一点小悟出现,就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得),若有这种傲慢心,就很容易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八五、顺境时不可执相,逆境时更不可执相。好坏念头、所有习气出现,皆是可使修行人藉修行将八识里的污染去除掉的好机会。修行人要有决心与耐心,不要急躁或嫌无聊,应一路不更改的一门深入再深入。

  八六、“至心信乐”是指:坚定的信佛、念佛,而不求世间福。面对正法,心里的坚定要如同“钉子钉住了”一般!一旦确定了,心就不再动搖,从此一门深入,心除了念佛,心不入其它相,“即能意不顛倒”。

 

 

肆、为何会轮回

 

  一、人是由“四大”(骨头、血液、体溫、气息)所組成;虽然外在的体形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七识”(如有走到正路而证,识即会转为智)、“八识”(习气的仓库)、“五蘊”(色、受、想、行、识);而每天人体所接触到的皆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与“六尘”(色、声、香、味、触、妄心的想法)。

  二、凡夫为了要让自己的肉体及心里感到舒服,就会把心思用在金钱、淫欲、地位、口欲、睡欲…五欲方面去费心去执著,且迷失在眼睛所看到的人事物、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鼻子所嗅到的气味、舌头所嚐到的味觉、肉体所碰到的触觉、心里的念头…等等六尘妄相,拼命的去执著去抓取。且在日常生活中“六根对六尘”时,总是被凡夫心的习气牵著去执著爱恨情仇、食衣住行、吃喝玩乐,更爱享受他人的尊敬与肯定,心里的一切感受皆要合自己的意,否则就会不舒服。不爱依真善知识讲的解脱路去走,而偏好用自己往轮回的那一套习气去行。就算念佛也爱打妄想,心不甘寂寞,总爱在外相上打转,在心外求法。

  三、富贵如浮云,人生短短数十载,就算真的贪图到一点小好处,又真能享受多久?世事无常,且生命其实是脆弱不堪的,应好好想想今生来世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何要执著,紧抓著“垃圾”(六尘的一切无常缘、相)不放呢?若真等到失去人身,才体认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那可就太迟太惨了。

  四、肉体是五蘊的“傀儡”,亦是五欲、六尘的“奴才”。妄心、杂相,是空性、生灭相,只要心不去攀它,心攀佛号,“心”就不会有事。

  五、万事、万物、一切六尘妄相,皆是因缘假合(缘起而生,缘尽而灭),所以不要当真,不要执著,(但并非顽空)。

  六、心若随六尘相波动,心就会与六尘相纠缠不清。心若放下万缘,行深信愿行念佛,心就会有戒定慧,心就不会再随波逐流。命运会如何?一切端看自己心里的观念及方法,是用入世法或是出世法在过日子?

  七、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築师,所以不必与別人做比较,烦恼亦无用,但自己要“深思熟虑”,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若已确立了正当的目标,即要尽其一生去落实,“不要迷失在欲望与得失心之下,身心一再的被物质与凡情所用,糊涂、匆促的走完一生”。

  八、过去心(记忆回忆)、现在心、未来心,三妄心皆是虚有,別当真。

  九、凡夫心就是被“相”污染的心(染著习气的种子),而“相”可分为两种:

  A、“內相”如:贪、瞋、痴、嫉妒、回忆、烦、苦、痛、感受、想法、念头…等等一切受想行识感觉之妄念相。

  B、“外相”如:色、声、香、味、触、语言、文字…等等一切人事,物之缘相。

  因为凡夫八识(仓库)里存档了习气的种子,“若种子不清干净,则春风吹又起”。例如:当你听到不合你心意的话,或看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时,瞋心的念头(瞋的习气种子),就会出来与相合。若是这样,则八识里头,瞋的习气种子,不但不会减轻,反而又加重了一份力量…,其他一切相、心里所有念头、感受亦是如此。

  十、烦恼与习气…等一切相,皆是凡夫心“想”出来的,“想”是妄心的总根源。只要“想”一出来,一有起心动念,心与相合了之后,就会指挥肉体的身口意去造作。就如同心里想到喜欢的电视节目才会去转来看;想到不喜欢的人事物,心里就会烦乱。

  十一、凡事都因先有“想”,才会去做,有“想”就会迷失在“自以为真”的六尘一切妄相中过日子。所以要是能在心不专事时,把心的“念头”都摄在佛号,慢慢就能不再随意识心的“念头”去造业。

  十二、凡夫并不知道,自己的心与想已习惯性的黏在一起,每个起心动念、五蘊六识皆是妄想执著。若没有佛力的帮助,“想”是舍不掉的。

  十三、凡夫以为心里什么都没想,其实心是处在无明;而行深落实念佛的人,什么都没想,则是处在戒定慧。

  十四、凡夫心因为执著五蘊、肉体当“真我”,且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六根所缘的无常相,认为是真的、永恒的,加上自己內心“合理化”的惯性,才没办法超越自己的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

  十五、“心不用”妄想执著分別,用行深信愿行念佛,则清净心的智慧自然会出来,随著“真理”而行。(相归相,心归心,本不相干。五蘊不用,即能舍识用根,而超越十八界)。

  十六、意识心是“麻烦心”,所以今生一定要下定决心,行深信愿行念佛,在佛力的帮助之下,才能藉六尘相舍妄心,且可以永远解脱麻烦心。

  十七、修行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智慧、能过著快乐自在的日常生活,且今生即能脱离六道,往生西方,是否能如愿的关鍵皆在“你自己的心”。

  十八、如果反覆在六道轮回有这么美好,为何还会愁眉苦脸?如果你是真心希望今生可以解脱六道轮回,往生西方,那么平时就应和谐的过日子,应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跟著“佛”走)。

  十九、造是非者,是帮他人消灾,而自己是在造恶果,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二十、过去的虽然不能重来,但还有未来,所以从现在起,真心忏悔,珍惜眼前的福报,且行深落实念佛,就还有机会跳脱习气的牢笼。

  二一、若改变不了他人,就要改变自己(自己要回光返照,不再去看他人的对错,才不会生生世世,一直在重覆,恩恩怨怨的事情)。

  二二、诸烦恼及痛苦的根源是:“有习气无智慧、有生死无了脱”。

  二三、看得破,亦要放得下,才能自在。

  二四、“放下”,只是失去本来就要舍掉的东西。

  二五、得人身时,心路历程,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再续走六道路;另一条是:可转换走念佛往生西方路(对自己的目的要明确)。

  信忆佛念佛,往生西方的心愿,要一心坚定(发心要真)。

  常观照內外相,皆是缘起缘灭(透过此法意修行,可助舍习气)。

  二六、“上根者”,闻到佛法,即会坚信坚稳的往上修。

  “中根者”,闻到佛法,即会沉、浮的修。

  “下根者”,执意不闻佛法,或有闻到佛法,亦不入心,亦不修。

  “根性何等”,皆要看个人是否有坚决心及毅力,要了掉轮回之事。

 

◎小结语:

 

  因为每个人对人生真正的意义有不同的见解、所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或对生命无常转眼成空的真相也有不同的体验与认知,所以对于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与对了生死的迫切程度也就有所差別。

  不管是男女老少,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真我),只是因为经过累世以来的造业,受到妄念、执著的污染,而使本来澄澈纯净的法体,变成了汙浊的肉体,肉体是有生灭的,肉体死后腐化就不存在了,只剩妄想、习气(造业的力量),再次受到业力的牵引,去换上另一个肉体。但我们的佛性并不会因这些生灭轮回而损失或消灭,因为佛性是清净没有形体,是不生不灭的实相。

  有生必有死,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就如换另一件新的衣服。可怕的是;你不相信佛的愿力,不趁“今身”的机会落实念佛往生西方。

  把造业的力量舍掉,不再续造六道的肉体,不再续住六道的世界。

  平时要常问自己,“我死从何处?”来提醒自己要真修行。
 
 
经云“末法五百年,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当网络信息充斥着这个世界时,我们仍然坚信纸张是佛法最好的载体,当网页和智能手机占据了我们百分之七十的阅读时间时,我们笃定地用纸与墨传承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智慧,我们欢迎大家进入“耕心园·心灵觉悟”的空间http://user.qzone.qq.com/963093477/infocenter?ptsig=gbV1A*8NJjHKNz1H-TbdDNKdSZtq*E6A0LVhcRrXwrE_,和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共同进入另一个空间,细细品味佛法的圆满智慧,无限感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