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学做人:方圆并重,隐忍有道

个人日记

 

品三国学做人:方圆并重,隐忍有道

  (2011-05-22 13:28:55)


 
图片 
标签: 

转载

品三国学做人:方圆并重,隐忍有道

为人处世,需方圆有度,该圆就圆,该方就方,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要像波涛中的巨石,用内心的坚韧和顽强抵挡这强烈的冲击,做到千变万化,才可圆润通达。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 处世的锦囊。“方”是壮士立志平天下的思想气度;“圆”是聪明者适应社会、协调乾坤的行为准则。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人往往会失败,因为他低估了社会的复 杂、人性的复杂,理想在现实面前常常碰壁。而为人过圆之人,人们则会避其而行之,认为其是小人。为人处世,更需方圆有度,该圆就圆,该方就方,做到千变万化,才可圆润通达。

1.方乃做人之本,为人要方

为人要方,“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在这个世界上那些最 受欢迎、最受爱戴的人物有哪一个没有“方”之灵魂。当今社会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会喜欢武打小说,原因就在于,它歌颂了一种侠义精神,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要取得最辉煌的成功难如登天。做一个有“心机”的人,不仅有“方”,而且还需要有 “圆”的包裹,需要掌握为人处世各种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人的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反映。内心如果缺少这样东西,它就无法在外表显露出来;内心 俱有这种东西,它自然就会在外表显现出来。人的心灵杰出,才能做杰出的行为;人的气质才会显得更加美好。人的气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人的内在品质决定。正如军队,做参谋的,只需要有计谋,但起决定作用的司令官,却要有威望、魄力,具备优秀的品质。对人生而言,技巧只是一种方法、手段,这并不能决定什么,而品质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伟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伟人呢?难道他们真比我们聪明吗?不,他们与凡人差别并不大,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具备了凡人没有的品质。宋朝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所指的“才”并不是才华,而是品质。一个人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只要具备优秀的品 质,最终还会超越他的同类,环境、条件不能够阻挡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品质,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方,是人格的自立,是自我价值的 体现,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定。它要求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更规范。“方”是指做人的原则与气节,是光明正大、 明辨是非善恶的高尚品格;“方”就是“直”,即内心中那种敢于求取认定人生目标、敢于开拓自己行动等一系列敢做敢为的胆量、气度和决心。关羽就是一个以 “方”为原则做事的忠义之士。

建安五年(公元二百年),曹操杀掉了吉平后,知道刘备也参与了董承他们的阴谋,便领二十万大军,分五路杀向徐州要捉刘备。

刘备派谋士孙乾向袁绍求救,袁绍因小儿子生病命在旦夕,不愿出兵。只答应刘备不如意时可投奔他。

曹操兵马攻到城下,刘备无计可施,听了张飞的话,连夜去曹营劫寨。谁知却中了曹操埋伏,刘备、张飞各自走散了,刘备一人骑马投奔了袁绍,张飞则逃到芒砀山暂住。

袁绍听说刘备来投靠,带领部下出城三十里迎接。

曹操攻下了徐州,又来攻下邳,关羽保护着刘备妻子等家小,被曹操军马包围在一座山头上。

张辽上山劝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思考再三,答应降曹,但有三个条件: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张辽将关羽的条件告诉了曹操,曹操最后终于答应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随曹操往许都,途中曹操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同住一室。关羽一手拿着烛火,一手拿刀,通宵站于户外。这令曹操非常敬佩。

曹操对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美女和金银财宝无数。关羽让美女服侍嫂嫂,财物则交嫂嫂暂时收藏。

曹操又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再三拜谢。曹操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以前得到东西从不感激,而今天却再三拜谢。关羽说有了这千里马,他便可早一天找到他的大哥刘备。曹操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后悔。

袁绍起兵攻打曹操,曹操领五万兵马迎战。袁军先锋颜良勇不可挡,连斩曹将宋宪、魏续。谋士程昱建议曹操改派关羽迎战颜良,让袁绍仇恨关羽而杀了刘备。

关羽感谢曹操的照顾,便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第二天又斩了袁绍的另一大将文丑。曹操大胜。

袁绍知道是刘备的二弟杀了颜良、文丑,便叫人绑了刘备。刘备说:“曹操故意先让关羽杀两将以激怒你,再借你的手来杀我。我马上写信让关羽到河北来投靠你,如何?”袁绍听了非常高兴,便不杀刘备了。

关羽见到刘备的书信,便向曹操告辞,曹操故意避不见面。关羽将曹操过去送他的财物、美女全部留下,将自己的汉寿亭侯大印挂在营中,留给曹操一封书信,护着二位嫂嫂找刘备去了。

曹操想到以前曾答应过关羽的条件,便赶去为关羽送行。关羽怕曹操有鬼,便在马上用刀尖将曹操赠给他的锦袍挑过来披上。曹操的部将认为关羽太过无礼,几次要杀关羽,但都被曹操制止了。

关羽保护二位嫂嫂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说没看见曹操的文书,阻拦关羽过关,便被关羽杀了。

洛阳太守韩福又拦阻关羽,牙将孟坦向关羽挑战,被关羽砍为两段,韩福用暗箭射中关羽左臂,关羽用口拔掉箭,飞马斩了韩福。 关羽到了汜水关,守将
  图片

洛阳太守韩福又拦阻关羽,牙将孟坦向关羽挑战,被关羽砍为两段,韩福用暗箭射中关羽左臂,关羽用口拔掉箭,飞马斩了韩福。

关羽到了汜水关,守将卞喜在镇国寺埋伏刀斧手二百人,约定以摔杯子为暗号,要杀关羽。寺中主持普净和尚是关羽的同乡,将卞喜的阴谋告诉了关羽,关羽大怒便斩了卞喜。

关羽到了荥阳,荥阳太守王植是韩福的亲戚,要杀关羽为韩福报仇,所以暗中准备要放火烧死关羽。王植手下的胡班将王植的阴谋告诉了关羽,关羽急忙上路,王植带兵追来,被关羽杀了。

关羽到了黄河口,守将秦琪不放关羽渡河,又被关羽杀了。过了黄河,是袁绍的地盘,在那遇上了孙乾。孙乾告诉关羽,刘备已去了汝南,要关羽与二位夫人到汝南相见。

关羽与孙乾重新渡过黄河向汝南出发,曹操部将夏侯 爆领兵追到,与关羽展开厮杀。正在此时,张辽赶到传达曹操命令,才让关羽一行人马走了。

关羽继续前行,中途收得一员猛将周仓。走到古城时,占了城的张飞认为关羽投降了曹操,不肯相认,举枪便刺关羽。

这时,曹操部将蔡阳杀来,要为外甥秦琪报仇。张飞要关羽在三通鼓后斩了蔡阳,才肯相认。关羽在一通鼓未尽前便斩了蔡阳。

张飞这才明白了关羽的一路辛苦,便放声大哭,跪在关羽面前谢罪。谁知刘备这时又跑到河北袁绍那儿去了。关羽与孙乾又赶到河北关家庄才见到了刘备,兄弟相见,抱头痛哭。关羽收关平为义子。

刘备怕袁绍追赶,与关羽直奔张飞驻守的古城。路上经过卧牛山时,遇到了赵云,便一同前往古城。

刘备与两个弟弟重新团聚,又新得赵云、关平、周仓三人,于是大家杀牛宰羊庆贺团圆。

人们喜爱关羽,不但是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华,更深入人心的是他的忠义之事。刘备、张飞、关羽桃源三结义,成了生死相交的异性兄弟,从此,关羽跟随刘备,致死不渝。汉献帝建安五年正月,曹操出兵进攻徐州,刘备败走,张飞逃往芒场山,关羽兵困白马坡。他挂念下邳城中刘备的家属,数次猛冲,都被乱箭射回。此时,曹操的大将张辽来劝降。关羽无奈约三事,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刘备的俸禄来养两位嫂嫂,三是一旦得知刘备消息,就要离去。不降曹,实为忠亦;保护嫂嫂,为义 也;寻刘备,忠义兼有。

在许昌,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使尽了各种手段。“小宴三日,大宴五日”、“今天赠赤兔马,明天赐锦袍”,甚至还送了美女服侍关羽。关羽“虽感操恩”,但始终不忘旧主。当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表现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磊落胸怀和英雄气 概。关羽辞时,许褚曾对曹操说,此人无礼太甚,不如捉回杀之。曹操虽然为一代枭雄,但也被关羽的忠义所感动,下令沿路发文放行。

路是方的, 梦是圆的,这就是说人生在世,要懂得方圆之道,即要遵守做人的“方”,也要学会处事的“圆”,有方有圆,路才能走的更好,梦才能顺利实现。“方”的投机取 巧就是求取功名,不搞阴谋诡计,走正道儿,而圆就是要讲求巧劲儿。传统的中国人处世之道,就疑惧在一个小小的铜钱中,外面是圆的,中间是棱角分明的方孔。 它寓意着做人要“外圆内方”。方和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理解,有着不同的定义。方,讲的是人要有正气,优秀的品质;方是个体与群体的对立,圆则是个 体与群体的统一。一个人如果过于方方正正,有棱有角,那么他必将会碰的头破血流。但是,如果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自己占便宜让别人吃亏,必将众 叛亲离。

因此,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必须做到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要想成功,就要知道,何时何事可“方”,何时何事须圆,方圆相济,才能成就人生美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规矩到底是什么呢?“规”者,圆规也。画圆圈用的正圆之器;“矩”者,直角尺。画方形,找直角的正方之器。如果没有了 “规”和“矩的话,很难想象木匠能造出精美的木器和家具来。做一个有“心机”之人,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规矩。这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章程,就是纪 律。要用纪律约束自己,要遵守制度,要按章程办事。

如果把这“规”和“矩”的道理引伸到人生,那么“规”和“矩”就是做人应该有的一个“心机”。为人处世,是讲究方圆结合?“方”,注释为“有棱角”。就是所谓“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染”。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正直,有独立人格。“方”,一般是讲 原则性,但有时也指刻板、迂腐、不近人情等。“圆”意大抵是指人机巧、伶俐、兜得转、路路通,能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圆”,一般讲的是灵活性,有时 也指圆滑,世故,缺乏人格等。

因此,做一个有“心机”的人,以“方”为原则,做人要正直、高尚、诚实,行得直,走得正,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这才是做人之根本。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一种伟岸的气节,是一种不沉溺于流俗的精神。

2.圆乃智慧结晶,处世需圆

一个有“心机”的成功人士,他的成功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而人际关系技巧正使你在与人交往中如鱼得水,是你在现实世界中拼搏、奋击的有力武器,是与人交往的润滑剂。

但 人际关系技巧是千变万化,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异。每个人都来自于动物界,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生活,这就决定了人都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人性。比如说,你对同事说:“我有份资料,你帮我打印出来再装订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整理的资料很 整齐,很美观。哎,我最近又很忙,你帮我整一套资料,也教教我吧?”对方一定会很乐意地来帮你。同样的事情,说话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会有所不同。这就体现 出处世圆滑的重要性。

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处世“圆滑”之道,会让你永立不败之地。 一天,刘备正与诸葛亮 闲谈,忽报关羽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刘备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处世“圆滑”之道,会让你永立不败之地。

一天,刘备正与诸葛亮 闲谈,忽报关羽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刘备召入。关平拜完,呈上书信道:“父亲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教就禀伯父此事。”刘备大惊道:“若云长入蜀,与孟起比试,势不两立。”诸葛亮道:“无妨。亮自作书回之。”刘备只恐关羽性急,便教诸葛亮写了书,发付关平星夜回荆州。关平回至荆州后,关羽 问道:“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汝曾说否?”关平道:“军师有书在此。”关羽拆开视之。上面写道:“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 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关羽看完信 后,喜不自禁道:“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在这里,诸葛亮把握了圆的处世之道,他先夸赞马超,又说马超只能与张飞并论,不及你关云长的雄姿,更把守卫荆州的重任再提,让关羽备感自己的重要和不可代替,诸葛亮的一番言语满足了关羽的骄傲的心。使关羽乐意地与马超消除争斗,若非如此,岂不把事情弄得更糟。

在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人其实还是那些在人际交往中懂得方圆之术的有“心机”之人。在需要“圆”的时候能够圆通一些,就能在复杂的人情关系中,在生活中就能畅行无阻。这种做人的技术就是善于四场,它的功能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尴尬,打破僵局。

从主动的角度说,是别人出乖露丑了主动打打圆场,为人圆场;他人陷入窘境,主动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

从被动的方面讲,自己造成失误时,要善于扑救,自圆其说;不幸落入社交僵局,通权达变,打破冷场坚冰;与人很有可能产生不快时,更少不了和和“稀泥”,让对方少丢些面子,保持体面,从而把事情摆平,甚至变坏事为好事。

曹操,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看到中原一带,由于多年战乱,人民四处流散,田地荒芜,就采纳部将的建议,下令让军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很快,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收获了大批 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看到这一切,大家都很高兴。

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在庄稼地里乱跑,踩坏庄稼。曹操知道后很生气,他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全军将士,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

将士们都知道曹操一向军令如山,令出必行,令禁必止,决不姑息宽容。所以此令一下,将士们小心谨慎,唯恐犯了军纪。将士们操练、行军经过庄稼地旁边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通过。有时,将士们看到路旁有倒伏的庄稼,还会过去把它扶起来。

有一次,曹操率领士兵们去打仗。那时候正好是小麦快成熟的季节。曹操骑在马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心里十分高兴。

正当曹操骑在马上边走边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扑刺刺”的一声,从路旁的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从曹操的马头上飞过。曹操的马没有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它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看到眼前的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了来,十分认真地对他说:“今天,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犯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听了曹操的话,执法官犯了难。按照曹操制定的军纪,踩坏了庄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

想到这,执法官对曹操说:“丞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领罪的。”

“这怎么能行?”曹操说,“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约束,那法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糟蹋了庄稼要治死罪的军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

“这……”执法官迟疑了一下,又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的,我看还是免于处罚吧!”

“不!你的理不通。军令就是军令,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军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军纪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说,也纷纷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思了一会说:“我是主帅,治死罪是不适宜。不过,不治死罪,也要治罪,那就用我的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是曹操以法治军的主要原则。曹操认为,治军的关键是“明赏罚”,有功者赏,并且“赏善不逾日”。同时他又强调“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 罪,失利者免官爵”。对违反军令,如违令、犯令、不如令者,常常要给予严厉处罚。正是由于曹操严明军纪,使他能够做到“指挥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纪律严明 是曹操取得军事上辉煌胜利的基本保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曹操身为封建社会的一名三军最高统帅,带头执行命令,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搞文过饰非,削 发代首以儆效尤,树立了遵纪守法的好榜样,赢得了三军将士的敬佩,军心大振。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割发代首”表现出了了曹操的军令如山,让将士们心服口服,唯命是从。表现出了曹操是一个有“心机”之人。

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处世需圆。这种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 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他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趾高气扬,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害怕,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影响别人而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圆,处世的技巧,圆滑的行动。圆,是灵活性。人际交往中,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要像波涛中的巨石,用内心的坚韧和顽强抵挡这强烈的冲击,以成熟的圆滑让这凶悍的振荡消于 无形,坚守着这一份执着。圆滑的处世是一种变通……

做一个有“心机”的人,以圆处世,你才能八面玲珑,左右逢“圆”

 

在人事纷繁、充满矛盾斗争的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只“方”不“圆”不足称道,只“圆”不“方”更不足取法,既“方”且“圆”是最佳的选择,合二为一。


3.做人要方圆并济,适度而为

人生本来就是人生方圆,方圆人生。在《红楼梦》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意思就是说只有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才算是学问;只有处理人情世故干练而通达,才算得上是文章。而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为人处世,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方圆有度。“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是处世之道。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而圆是没有角的,因此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无方,世界便无秩序,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做一个有“心机”的从,只有方圆相济,圆时则圆,方时则方,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因此,方圆人 生,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就是一门兼顾与情理的艺术。与圆要各守疆界,恰到好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方圆要把握好度。

做人有 “心机”之机,懂处世的方圆之道,既有勇猛武士的武力,又有沉静韵慧的平和,行动干练迅捷,不被任何事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视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够抓 住最佳机会东山在起。人生可以没有方圆,但不可以太迂,在人生中不可以缺少方圆,但并不可以太滑,方而有度,圆而有限,才能存于一心,游刃有余。

以三国人物而论,兼顾方圆而臻于化境者当推诸葛孔明了,看他忠心耿耿,襟怀坦白的精神,可算是方的典范。

诸 葛亮在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陶醉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诸葛亮的思虑周密,举措谨慎的为人,又可称得上是圆的楷模。

在 《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得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 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于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 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这一举措可谓是光明磊落、苍天可鉴。任人唯贤,则是诸葛亮圆的一面。

“匡复汉室,还于旧都”则是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想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 其严峻的:三国之中,数魏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 伐之”,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 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 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方圆并济的智慧所达到的一种完美境界,像一首伟大的诗篇,让人受益无穷,百读不厌。

马谡因不听王平之言而失了街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了陈仓 (今宝鸡东),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易西北)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 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诸葛亮是错用马谡,导致丢失街亭,军法如山身,为一国之相又不得不军法处置,以服众人;马谡死后诸葛亮帮他照顾他的儿子,这是对马谡的愧疚,来做补偿;王平无过,又把他提拔为参军,是明智之举;诸葛亮是自认用人失误,上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官职自降三级,以此使众人心服口服,再无言论。由此可知,诸葛亮是一个有“心机”的人,懂得方圆处世。

那些做人有方无圆的人,则性情太刚,就很容易折断,经常愤世嫉俗, 满腹牢骚,自命不凡,而到处磕墙碰壁,遇挫折而容易歇斯底里,自暴自弃,将自己推向极端。那些做人有圆无方的人,则会太柔,太柔之人缺少筋骨、魄力,少大 志,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做一个有“心机”之人,懂得方圆并济是人处世之本。懂得运用方圆之道,从而走向成功的辉煌,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 进,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俗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魏国在灭掉蜀国以后,又派了羊祜去镇守襄阳,以防止东吴的镇东将军陆抗的进犯。羊祜接到圣 旨以后,立即整顿兵马,预备迎击敌人。羊祜镇守襄阳以后,很受当地驻军百姓的欢迎。吴国有投降过来的人又想回国的,羊祜都听其自便。他又减少了在边境巡逻的士兵,用来垦田种地。他初来的时候,军队里连一百天的军粮都没有,可等到年底,军粮积存足够用上十年。羊祜在军营中,经常是身着轻便的皮衣,腰系宽宽的 带子,不穿戴销甲,身边的警卫也不过十几个人。有一天,部将来到军帐之中向他禀告:“侦察的人报告说,吴国的士兵防守十分懈怠,可以乘他们没有准备去袭击 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大胜。”羊祜笑着说:“你们这些人小看陆抗吗?这个人足智多谋,前些日子,吴国的国君命令他去攻打西陵,他斩了步阐及其将士好几十人, 我去救援都没赶上。这个人作将军,我们就只好守住边境,等到他国内情况发生了变化,才能攻取,如果不考虑时势而轻率进攻,这可是自己往失败的道上去走!” 众位将领很信服他的这一番言论,于是便一心一意守卫自己的边界,也没有别的想法了。

一天,羊祜带领众位将领出外打猎,正巧赶上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命令道:“我方的军队不许超过边界。”众位将领接到命令,便只在晋国的地界内围猎,不侵犯吴国边境。陆抗见到此情此境,赞叹道:“羊将军有纪律, 不能够冒犯他呀!”当天晚上,各自退回自己的驻防地。羊祜回到军营,察问所猎到的禽兽,如果有被吴方先射伤的,全都送还对方。吴方的人自然高兴,连忙来向陆抗报告。陆抗将送还猎物的人召了进来问道:“你们的主帅能喝酒吗?”来人回答:“必须有好酒他才饮。”陆抗笑道:“我有一斗酒,藏了很久了。现在交给你 带回去,请转告羊将军,这是我陆某亲自酿造供我自己饮用的,特此奉上一壶,以表达昨日出猎时以礼相待之情。”来人答应了,携酒回去。陆抗身边的人问陆抗:“将军送酒给他,是什么用意?”陆抗说:“他既然对我们表现出恩德,我怎么能不予以答谢?”大家都感到十分吃惊。

再说来的人回去见了羊祜,陆抗的问话以及送酒的事,全都报告给了羊祜。羊祜笑着问:“他也知道我善饮酒吧?”便命令当场打开酒壶取出饮用。他的部将陈元说:“其中只怕有奸诈,将军 先还是别饮的好。”羊祜笑道:“陆抗哪里是给酒下毒药的人,不必疑虑。”竟倒出就喝。从此,双方使者往来,彼此互通问候。有一天,陆抗派人去看羊祜,羊祜问:“陆将军身体好吗?”来人回答:“主帅卧病在床,好几天没有出来了。”羊祜说:“他的病大概跟我的一样。我已经制好了成药,送给陆将军服用吧!”来人带了药回去见陆抗。众将领说:“羊祜是我们的敌人,这药决不是什么好药。”陆抗说:“羊将军怎么会毒害人呢,你们不要多疑。”也服用下去。第二天病便好了,众将领都表示祝贺。陆抗说:“他是施行恩德,我们总是施行强暴,这样他就会不战而胜我。从今以后,各自保卫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贪图一些小利。

在这里,羊祜用自己柔的、软的、温和的、合乎礼仪的方式来战胜顽敌。以其达到挫伤对手的士气和锐气的目的。羊祜以方圆处世,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历史证明:一个集团,或一个国家,内部团结,力量就强大,内部分裂,力量就削弱。袁绍虽据有四州之广,兵多粮足,将勇士智,因内部派系林立,四分五裂,终于 自取灭亡。孙权不仅能团结人,且能为部属释仇解怨,化敌为友,因而人心齐,力量大。他能鼎足江东,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在人事纷繁、充满矛盾斗争的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只“方”不“圆”不足称道,只“圆”不“方”更不足取法,既“方”且“圆”是最佳的选择,合二为一。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把“方”与“圆”完美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求人们把陈腐的世俗之见给抛弃掉,拿出勇气,同心同德,为共同的目标:过“方”者不妨磨一 磨“棱角”;过“圆”者理应削一削“弧”边,这样,在为人处事中,“方”与“圆”的完美统一将得其宜,尽其妙,发挥特殊作用。

世界,是一个方圆的世界;人,也就是一个“方圆”的人,有“心机”的人。

一个有“心机”的人,是方圆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

 

一个有“心机”的人,是方圆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 圆”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 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人生是一条蜿蜒崎岖的慢慢长路,在旅途中既有平淡无奇,也有波澜壮阔;既有春风徐来,也有失意落寞。所以,人生在世,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要熟谙“方”与“圆”。世界将属于真正的有心机的“方圆”之人!

在当今职场中,往往会看到一些八面玲珑,但心术不正的交际高手,由于缺少“方”之灵魂,最终他们会以失败告终。同时,往往也会看到许多做人从不弄虚作假,待 人非常真诚的职场人士,由于缺少“圆”之艺术,却往往心想事不成,也是很难获得成功。因此,要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必须要内方外圆俱全,才能在职场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在待人接物要外方,处在动荡的时代,待人接物要内圆,处在国家衰败的年代,就要方圆并济使用;对待善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