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痛经
手机日志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胀痛、或痛引腰骶,称为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又称功能性痛经。而后者是指由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痛经,多见于育龄妇女。
【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 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血至于胞中而生腹痛,或生产余血内留,蓄而成瘀,不通则痛,导致痛经。
2.寒湿凝滞 久居湿地,或经期淋雨,或产后受湿邪,致寒湿客于胞宫,血为寒凝,寒凝湿滞,行经时气血壅滞,不通则痛。
3.湿热蕴结 经期、产后、湿热之邪内侵,或内蕴湿热与血相结,湿热蕴结而阻滞胞宫,从而导致痛经。
4.肝肾亏虚 平素体弱,或多产房劳,或大病之后,损及肝肾,气血亏虚,胞脉失养,不荣则痛。
【辨证论治】
根据疼痛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辨别寒、热、虚、实: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疼痛剧烈多属实,隐隐作痛多属虚;疼痛拒按多属实,喜按多属虚;刺痛多属血瘀,胀痛多属气滞;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灼痛、得热痛增多属热。临床上常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蕴结、肝肾亏虚证。
一、气滞血瘀
【症候】 小腹胀痛,刺痛拒按,经少不畅,血有瘀块。
【症候分析】 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胀痛,刺 痛, 拒按;冲任气滞血瘀,则经少不畅,血有瘀块。
二、寒凝湿滞
【症候】 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痛减,形寒肢冷。
【 症候分析】 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经行之际,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后寒凝稍通,则得热痛减;寒伤阳气,阳不得布,则形寒肢冷。
三、湿热蕴结
【症候】 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色黯红,紫稠有块,有热感。
【症候分析】 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灼痛拒按;胞脉系于肾,湿热阻遏腰部经脉,则痛连腰骶;血为热灼,则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有热感。
四、肝肾亏虚
【症候】 小腹绵绵作痛,喜按,经淡量少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症候分析】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亏虚,冲任胞宫失养,不荣则痛,则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肝肾亏虚,血海不能满盈,则经行量少,质稀;肝肾经血不足,外不能濡养肾府则腰膝酸软,上不能荣养清窍则头晕耳鸣。
【调理方法】 采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艾灸疗法。不打针不吃药,无毒无副作用, 它以中医“元气”学说为源泉,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中西养生理念,用蕲艾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灸条在人体的皮肤上方进行按穴循经走脉,从而达到温通经脉,祛湿袪寒,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驱邪的调理原则
【艾灸治法】
寒湿凝滞: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用泻法。方用温经汤加减。
气滞血瘀:宜理气活血,逐瘀止痛,用泻法。方用搁下逐瘀汤加减。
气血不足:益气养血、调补冲任,用补法。方用圣愈汤加减。
【施灸穴位】
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关元,三阴交,地级,十七椎
主穴:命门,八髎,神阙,关元,中极。
【穴位加减】
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温经止痛;
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
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主穴释义】
关元:任脉穴,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
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痛经止痛。
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止痛效穴。
十七椎:活血调经止痛
【随证配穴】
腹胀:天枢,大肠募穴。
胁痛:阳陵泉、光明。
胸闷:内关。
【艾灸疗程】
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4个周期能基本痊愈。
【注意事项】
注意经前卫生,经前避免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禁止过食生冷,防止受凉着风。
学会艾灸,自医医人,自助助人,健康长寿靠自己!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启发请转载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