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 之 惑
个人日记
现把部分字典关于艮字先罗列一下:
汉典这样解释: 1、八卦之一,代表山。2、古代指时辰:“若依然葬书,多用乾、~二时,并是近半夜,此即文与礼3、指东北方:~维。违。”4、姓。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详细解释:(1)八卦之一,代表山。(2)古代指时辰:“若依然葬书,多用乾、艮二时,并是近半夜,此即文与礼违。” 指东北方:艮维。 (3)姓。在姓名中广泛的使用。其意象征美好事物![名词]:(1)八卦之一,代表山。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3)姓。在姓名中被广泛使用,分布地区仅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些地方。其意为美好的事物或者一些优良的品质。
(2)坚固;坚硬。艮,坚也。――《广雅》
(3)艰难。
象艮有守。――《太玄·守》
以上是各种字典查出艮字之义,初学者可能云里雾里。今将顾炎武、钱钟书各自专有一节关于艮字的解释:
关于艮字——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明末清初的三大儒(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之一顾炎武, 在《日知録》 里是这样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艮其背,不获其身’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其庭不见其人’也。”
什么是艮呢?上一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凭空猜想意料,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如人的背部静止,身体就是想动也难动弹。‘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 。 即使自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 ’ 。这样‘走在庭院裏,不觉得有人存在’。”这就是艮。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享誉盛名的钱钟书先生,他在《管锥编》 关于艮字这样说的:‘艮其背,不获其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咎者,罪过,过失。《注》:‘凡物对面而不相通,否之道也······。目无患也······唯不想见乃可也。施止于背,不隔物欲,是目见得其所止也。背者无见之物也,无见则自然静止’;《正义》:“目者能见之物;施止于面,则抑割所见,强割所欲,是目见之所患,今施止于背,则目无患也,······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施止于无见之所,则不隔物欲,得所止也。若施止于面而不相通,强止其情,则奸邪并兴’。按《老子》第三章亦曰:‘常使民无知欲’,”王弼隂取其旨释《艮》,孔颍达则昌言不讳,以闭塞视听为静心止欲之先先务。《繫辞》上:“贤人之業简易”云云,《正義》遍引老、庄、列语,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四指摘之,谓孔之《易》疏“能扫弃釋氏之说,而不能屏绝老、庄、列说,此其病也!”,且云:“尤非经意。”盖未察王、韩《易》注早蕴老、庄、孔氏疏通,自难迥避,且亦自有合“经意”者,《艮·正义》非欤?陈氏能破汉,宋之门户,郑、朱并尊,而未化儒、道町畦,《易》、《老》设蕝,所谓“今汝畵”也。实则郑玄初不谨守家法,《礼记·礼运》“是谓小康”句郑注“大道之人以礼於忠信为薄”(隐用《老子》第三十八章),《大学》“悖入悖出”句郑《注》:“老子曰:‘多藏必厚亡’”,是其例。颖达尊奉道家,致遭当时釋子醜诋,唐釋道宣《高僧傳》二集卷三《慧净傳》:“时有国子祭酒孔颖逹,心存道党,潛扇蝇言”云云,可发一笑。
“隔物欲”而取於“背”,有二義焉。一者不见可欲:有可欲之物陈吾前,恐其乱衷曲也,不面对作平视而转身背向之,犹《革》之“革面”。王引之《经義述闻·易》上据《广雅》:“面、鄉也”,“鄉”同“向”,因云“革面”、即“改其所向”,是也。竊谓《鶡冠子·泰鸿》篇:“首尾易面”,最足证“面”即训“向”,王氏举例,无明白如此者。背、面之反向也。然難言不见,而实之其可欲,动心忍性,适滋“抑割”、“强止”之患;故禅人“忘心不除境”(《五燈會元》卷一七宝觉),所谓“闭目不窥,已是一重公案”(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二),亦所谓“看的不妨,想的独狠”(沈廷松《皇明百家小说》第一一三帙潘游龙《笑禅录》)。二者见不可欲:物之可欲,每由其面,其背初不尔,倘睹背之无可欲乃至可憎可怖,则庶几勿为面所迷惑。盖我不“革面”,亦即我不背向物,而使物背向我。等面、背於表裏,别幻象於真相。如寒山诗“寒山处此语,复以癫狂汉;有事对面说,所以足人怨:心真出语直,直心无背面”(又一首:“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谓世俗常态每面前虚词取悦,背后方实言无饰。《五燈會元》卷九沩山灵祐语:“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盖有背有面,即是“诈妄”,以一“质”则一“伪”耳。《書·益稷》:“汝毋面从,退有后言”;《诗·大雅·桑柔》:“民之罔極,识凉善背;凉曰不可,覆背善詈”;《庄子·盗跖》:“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杜甫《莫相疑行》:“晚将末契託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皆示当面易遭欺罔,转背方知端的。文学中寓言十九,每託后義。如世人熟晓之《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照“風月寳鑑”,跛足道人叮嘱曰:“专治邪思妄动之症。······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岂非“艮其背”耶?“其背”可艮,“妄动”能“治”之谓也。
【增订三】《西游记》三一回行者语八戒曰:“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又斥黄袍怪曰:“你害他也罢,却又背前面后骂我。”行者谓黄袍怪骂己时,不当己之面而当己之背,“背前”正亦“面后”,叠词一意。
十三世纪德国诗寫贵人病亟,忽睹美妇立榻前,金冠寳带,仪表似天人,惊问阿谁,妇答:“我乃人间世尔,卿曷视我背”妇因转身,背皆白骨无肉,蛆、蟆蠕动其中,恶气刺鼻如狗尸腐臭。
【增订四】十三世纪德国大诗人(WaltherVon Dervogelweide)有一篇与魔鬼决绝,亦斥“俗世”为“妇人”“汝面姝丽,汝背则秽恶可憎”说者谓中世纪常喻“世俗”为美貌妇人,其背皮肉消腐,蛆蟲聚嘬焉。丹麦神话中顽仙之现女身者,观其前,美艳可人,相其背后则枵然空壳而已。“風月寳鑑”之正反异照,迷觉姝趣,若是班乎。
十七世纪英国诗写罪恶(Sin)现女人身,面抹粉施朱,掩饰本相,以蛊媚凡俗,而背尻深黑作夜色。欧洲十七世纪又尚双面画像,正面为其人小照,转画幅之背,则赫然示髑髅相,所以自儆生死无常、繁华不实。皆与“艮其背”、“反面一照,祗见一个骷髅儿”,不谋而合。十七世纪一德国诗人叹人苦不自知云:“汝尾人而行,瞭然即暏其过恶;若夫汝之过恶,则人自后视汝背得见之”;相君之背,方知过恶,亦“反面一照”而见不可欲耳。仰面背迥殊,即表裏非一、貌实不符,如陆龜蒙《登高文》所谓:“反掌背面,天遼海隔。”苟明此旨,则不必执著于颜面之与尻背。《镜花缘》第二十五回寫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而唐敖揭起脑后浩然巾,祗见“裏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脸横肉”,大叫“嚇殺我了!”第三九回谓两面国王“浩然巾内久已藏着一张坏脸”,“对着人是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则前后表裏均为面,初无脑后之背。莎士比亚剧中寫摩洛哥王子揭黄金匣盖,中乃髑髅,喻外表之不足信恃;加尔德隆剧中寫术士见意中美人面蒙纱幂,雅步相就,惊喜抱持,揭幂则骷髅耳,方骇叹间,枯骨出声曰:“人间世荣华,都作如是观”则真质复不在背而在内,当发覆而不宜革面。然作者寄意,貌异心同,莫非言恶隐而美显,遂炫目惑志尔。
以上两段,两位大师作解。如秋水秋阳,清澈见底,不需赘言。(钱钟书的段落里外文部分未録,见谅之。)
2014年6月4日心得之
文章评论
沉香释灵
咬文嚼字是v汉语情!
君无愁
通今博古,佩服![em]e179[/em] 学习了。
幽兰幽香
每次拜读老师佳作,受益匪浅,阅读性极强,知识性极强,使人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钦佩作者的渊博和修养。
幽兰幽香
遥祝老师万事顺意,开心愉悦,健康幸福!!!
鹤
老师[em]e179[/em]。
鹤
[QUOTE]引自:鹤 于2014年06月17日 12时13分29秒发表的评论 老师[em]e179[/em]。[/QUOTE] @{uin:951267820,nick:燕山夜话,who:1,auto:1}老师太客气了,真佩服老师的文章,现在中国已经非常重视国学了,今后我要向老师多多请教了哈。[em]e183[/em]
采铜于山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艮其背,不获其身’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其庭不见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