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写于我的爸爸走后第51天

个人日记

                                                              怀念我的姥爷》

出租车很快到了楼下,在车窗里,我就望见了楼上下垂的挽联,有了一瞬间的晃神。司机从后备箱里帮我拿出行李,“车费给二十吧。”我的眼睛一直盯着远处的二楼,略机械地掏出钱给司机。我好想跟司机说挽联上写的人是谁,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特别想跟一个人说,那是我的姥爷啊,为什么会是我的姥爷啊。楼道里站满了人,我穿过人群,脚步颤抖慌乱。到了门口,听到熟人说,霄霄回来了。踏入门看见了第一个屋已变成了灵堂,看到了低头站在里面的妈妈,本想说一声我回来了,可一张嘴就哭了出来,妈妈走过来抱住了我。大舅说,来,给姥爷磕个头。我放下书包,和美音在姥爷的灵位前磕头。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竟不知道要嗑几下,匆忙跟着美音磕了三下。大舅妈带着我换了一件白色的外套,找人给我系上了孝带。我就这么回来了,没有见到姥爷最后一面。

我想,相互有爱的人之间是有感应的,血液中流淌的相同的成分会同时感到这世上与彼此相关的变化。刚刚考完最后一科,本就定好和同学出去吃饭看电影放松一下,吃完饭后却莫名的难受,跟同学说我们别看电影了,我可能是考试累了,有些不舒服。却怎么也没想到在返校的地铁上,得到了姥爷离开的消息。

我总觉得,失去后才后悔不已,是人最可悲的心理之一。一直拥有的东西常常不以为意,当突然将它从你生活中抽离,却如同失去赖以生存的空气般痛苦。然而,人最大的贱性就是你对任何人或物亲近、依赖、付出真情,失去后就越撕心裂肺的难受,但却控制不住地心甘情愿地付出内心最真的信任与情感。太少太少的人能做到冷漠无情,机械麻木,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软肋,并且一击即毙。

看着灵位上姥爷的照片,我泪流满面,思绪万千。脑子里想着与姥爷相关的过往,记忆支离破碎,有好多片段已经看不清楚。懊悔为什么没有多来陪陪姥爷,懊悔为什么没有多一些和姥爷之间的回忆,懊悔自己为什么还不成材,帮姥爷减轻病痛的折磨,延长他在这世上的时间。老舅给姥爷点了只烟,淡淡的烟雾朦胧了姥爷的照片。姥爷生前因糖尿病,沿袭了多年严格的饮食习惯,却始终没有戒掉烟,我想,算是这位老人人生中难得的放任自由吧。

我不记得有跟家里人讲过,我从小最想嫁给一名军人或是医生,我想,对军装最初的迷恋就是来自于姥爷年轻时穿着军装的那张照片吧。那时姥爷瘦削的颧骨就已经透出了他的坚毅,眼神略带稚嫩却又好似藏着心事。从姥姥那里听说,姥爷才几岁,就已失去了双亲,由善良的长兄长嫂抚养长大,我想,那时幼小的姥爷,柔弱的肩膀上,负担的已与同龄的孩子不同。如今我已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未来会嫁给怎样职业的人我并不知晓,但我想,他一定要有姥爷那样坚定的目光与意志。

来吊唁姥爷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缓缓地鞠三躬,我们怀着感激跟着回礼。我忍不住看着每一位来吊唁姥爷的人的面容,似乎企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探知他们与姥爷之间的故事。是已年逾八十的老人刚刚鞠了一个躬就泣不成声的战友情谊,是隔壁爷爷奶奶一次又一次进灵堂喃喃自语不舍离去的邻里情谊,是年轻的叔叔阿姨似与我们一样悲伤噙着泪水的对姥爷的敬畏之情……照片上的姥爷没有对来往的人们有任何回馈,但是姥爷的一生,已在与他接触的每一个人心中,留下痕迹。

姥爷四十岁就已是大校,但却再未升军衔。他三十几岁就诊断出2型糖尿病,病情已十分危急,当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姥爷却挺了过来,并在病床上接受了大校的军衔。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回齐齐哈尔老家的宴席上,姥爷哽咽地讲述着他的这段经历,并在说接受军衔时,右手颤抖地举起敬了一个军礼。我想,这个军礼中,有着这位老人对命运安排的无奈遗憾,但更多的是,他对军人这个身份毕生的热爱与投入。

好多人去中间屋看望姥姥,早已病弱的姥姥哭着一遍遍跟他们讲着姥爷倒下的情景,我挤进人群,姥姥看见了我,握着我的手,带着哭腔说,霄霄回来了,考完试了吗,去看姥爷了吗。我拼命点着头,说,我回来了,姥姥,你别哭了。可是,自己的眼泪却不住地往下流。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能体会到和姥爷朝夕相伴五十几年的姥姥心中的绝望痛楚。

姥姥姥爷是自由恋爱,在共同教书的学校中相识,姥爷是班主任,姥姥是姥爷所带班级的科任老师。姥姥是满族,家里似乎有着和皇亲贵族一类的关系,在那个年代,这种关系代表着姥姥有着“不好”的家庭成分。组织上劝说姥爷不要与姥姥结合,也许会影响他今后的道路。姥姥家也不是很看好他们的这段关系,也许是觉得姥爷是个穷小子吧。但是姥姥姥爷都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不顾阻挠,组成了家庭。我想,也许是这段婚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两个人,都更加珍惜彼此吧。

身旁的妈妈眼睛红肿,总是低着头,悲伤与疲倦混杂。事后,我跟她说,妈,我发现如何判断来吊唁的人跟你关系的亲疏,但凡你一看到就上前抱住哭泣的,就是你心中所亲近的人。妈妈想了一下,点点头。可不是嘛,人往往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认为心中的情感可以得到共鸣,会把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妈妈在亲朋好友的面前哭泣,我,没有爸爸了,这可怎么办,我没有爸爸了。她像个无助的孩子,流着无助的眼泪。

姥爷在这几年,或许是年岁大了,又或许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走路常常费力疼痛,需要经常有人按摩缓解疼痛。在齐齐哈尔的亲戚家里,姥爷叫我过去给他按腿,按摩的工作通常是妈妈做的。我听着姥爷的指导,卖力地按着,我边按,姥爷边说,我的这个腿啊,有的时候真是疼的受不了,按完之后,我能挺一两个小时,然后就要休息,你妈妈按的可好了,她那个小手按的力度正好,不像你姥姥那么使劲,好像跟我有仇。我按完之后,姥爷笑着说,挺好,这样我就又能挺一个小时!

从学校赶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家里会不会一团混乱,因为姥爷的离去太过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回来以后,看着一切都安排的很好很到位。看到了忙碌接待客人的大舅,我明白了。是大舅主持了这些。在我眼里,大舅是热心的,待人真诚的,考虑周全的,心思细腻的,这从他的好人缘中就可以看出来。看着他瘦瘦的身影,我想,作为家中的长子,承受着这一切,真的很难很难。

一次姥姥跟我说,为什么咱们家就没有参军的孩子呢。家中除了大舅当过两年兵,却也从事与军人无关的工作。对于姥姥的问题我含糊其辞。也许姥姥的心里是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姥爷的职业,让她能从继承者的身上看到姥爷的影子,这种奢望也是姥姥对姥爷的一种思念吧。那之后,姥姥絮絮叨叨,遇事就念着你姥爷当时如何如何,如果你姥爷在该有多好。是啊,如果有如果,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们身旁。

灵堂里,老舅跟我说,你陪我在这守着吧。他是从北京连夜坐火车赶回来的,站了一夜。没能见到自己爸爸最后一面,没能亲手为他擦拭身体,换上衣服,感受他最后的温度,老舅的心里一定非常难受。他一直没有怎么掉眼泪,他说,人走了,活着的人生活还是要继续。可是,当他看见棺木中静静躺着的姥爷,他的泪却也流了出来。在头七的夜里,久久跪在姥爷的照片前,算是对姥爷最后的送别。

姥爷对孩子们是疼惜的。每一次我们去,他都要亲自去买一些熟食零食。知道我爱吃一种香肠,每次我去或者妈妈去,他都会去买上几根给我带回家。弟弟因为学业紧张不能参加家中聚会,姥爷特意去饭店打包饭菜让老舅带回去给弟弟吃。每一次谁从他那里离开,姥爷总是在厨房的阳台望着,招手,白发苍苍的他,就那么招着手,很久很久,也许孩子们早已脱离了视线,他却仍不肯离开,也许,他是把哪一个路人当成了我们,也许,他是舍不得我们远去。

走到最里面的屋子,里面有帮忙的阿姨们,她们指着里屋摆放的钢琴问这是谁弹。我说,平时姥姥弹琴,姥爷就在旁边放声歌唱。阿姨们感叹,真是伉俪情深。流淌的音符虽已不再绕梁,但我想,这个房间里姥爷的歌声以及在电脑前忙碌查阅资料的身影,永远不会散去,他还在这里,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退休后,姥爷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挑起干休所工作的大任,整理资料,组织活动。每天,他都在家中进进出出,忙碌不已。姥姥也在协助他,为他分担了许多工作。在他的辛勤工作与不懈努力下,不但召集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当年空军高炮一师的老战友,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组织编撰了八十多万字的战斗史,填补了空军高炮一师在文字上的历史空白。

下午,跟着大人们去殡仪馆看看姥爷。姥爷就在棺木中躺着,跟睡着时一模一样。这个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服输,即使生命走到了尽头,也是这样庄严,坚韧的表情还没有从他脸上褪去。他就那么躺在那里,我好想去叫醒他,想跟他去公园走走,跟他一起在健身器材那里锻炼,跟他一起去下楼买小菜,跟他一起吃十五元一只的馋嘴鸭。

记得一次在外面陪姥爷那边的亲戚吃饭,回去的时候,姥爷走的很慢,我想去搀着姥爷走。姥爷松开我的手示意我不要管他,也许是他太过要强,也许是我扶得不好,他始终坚持要自己走。姥爷快走几步,再停下来歇息一会,再快走几步,再歇息,就这么走回了家。他的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即使有困难,即使累了,即使坚持不住了,歇一下,咬咬牙,仍然可以继续前行。

姥爷的追悼会暨遗体告别仪式是肃穆的,主持低沉而缓慢的叙述着姥爷的生平事迹,内容已不再重要,会上奏响的国际歌,是姥爷一生荣誉的象征,人们自发到场参加追悼会以示哀思,人数已不再重要,默默献上的白色菊花,会拥着姥爷陪伴他上路。

人们说,生活再光鲜,最后还不过都成了一抔土。是啊,我们来到这世上,终逃不过一死,然而,我们却可以选择如何走完这一生,赋予人生这一过程,属于自己的意义。在我眼中,姥爷的一生,是完整的,是光荣的,是没有遗憾的。他用真心走完了这一辈子,他的生命永远不会枯竭!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个人对姥爷最直观的印象与感受,也许表述不够准确,也许想法过于稚嫩。一切的一切,都诉说不完我对姥爷的爱与思念,也许,我能做的,只有带着姥爷的信念与灵魂前进,即使面对生活的挫折甚至折磨,也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像姥爷一样笑看人生,却不屈不挠。

我始终觉得,姥爷没有离开,他还在那里看着我的背影,招着手,他会一直看着,看着我在前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永不低头。

 

 

 

 

                                              

写于2014.3.8

 

 

 

文章评论

八月里的我

写的真好,孩子真懂事,看的我眼泪都下来了[em]e178[/em]

棾棾

把大宝姨也看得热泪[em]e178[/em][em]e105[/em]

囡囡

好感动[em]e105[/em][em]e105[/em][em]e105[/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