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头条】化妆品添加糖皮质激素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三大真相

个人日记

 编者按 更多精彩尽在CBO.cn
日前,央视新闻曝光部分微商热销面膜添加糖皮质激素的现象,引起舆论极大的关注国家检测机构工作人员也无奈坦言“目前市场上已知的共有100多种糖皮质激素,但有检测标准的仅41种,远落后于市场发展”。那么,糖皮质激素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使用含激素的面膜后,会有哪些早期症状?


CBO记者 何辰


添加到化妆品中的激素 主要危害皮肤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到,根据近几年国家质监局的检测结果,最常被检出的是地塞米松和氯倍他索丙酸酯两种糖皮质激素成分。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是严禁被添加进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


“地塞米松效果偏弱,氯倍他索丙酸酯比较强效。”资深护肤专家冰寒如是表示。


据冰寒介绍,上述两种糖皮质激素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是由于其“易获得性”。而对于激素添加的成本,冰寒称,“激素售价不低,但由于只要极少量就能发挥作用,故添加量很小,均摊到每一个产品中的成本就很低。”




据冰寒介绍,糖皮质激素会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干扰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长期使用皮肤容易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变得非常敏感;一停用就会缺水、起皮、毛细血管暴露,有些人会有色素沉着,真菌感染率升高,进而引起继发性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有些会产生雄激素样作用,使用的部位多毛。这些问题后续的修复很麻烦。




冰寒强调,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4周以上会出现皮肤依赖反应,而这种“依赖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治疗,“在治疗期间,逐步减少激素的使用,采用其它非激素抗炎药物替代,并且日常注意避免光、热、风、冷、摩擦等各种刺激,使用温和不刺激的修复型护肤品,使皮肤屏障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他进一步表示,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的危害不分种类,没有“某一种激素伤害最大”这一说,危害程度取决于累计使用量。


台湾美容医学美容技术教学协会讲师林志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使皮肤萎缩、变薄、胶原蛋白流失,产生“类似抗药性”,治理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耐心。


而对于“糖皮质激素可致精神失常”的说法,冰寒表示可能有是“极个别的少数个案例”且需要“非常大量的使用”,一般化妆品中添加的糖皮质激素含量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几率较小。


糖皮质激素的添加分“有意”和“无意”两种


研究成分、法规、市场多年,冰寒坦言,化妆品中检出的禁、限用物质的情况,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


“目前消费者对激素的认识还很不够。”冰寒表示,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检测曝光、媒体不断报道,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很盲目”。他告诉记者,产品中添加激素,是为了追求快速见效,而这种效果,是“消费者需求非常迫切又不懂得相关皮肤知识”所致,比如美白,宣传用语从30天见效,发展到15天、7天,速效宣传愈演愈烈,就是为了迎合这种不理性的心理。


除了为了“效果”有意而为的厂商,冰寒告诉记者,还存在非故意、无意识添加糖皮质激素的情况。“比如一些不知情的生产商或配方师,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添加的成分是法规禁止的;或者一些号称‘秘方’之类的配方,购买配方的人无法得知‘秘方’是否含有违禁成分。”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真实案例。“此前,我认识一个配方师,生产祛痘产品多年,有一次我问他产品成分,有一种居然是禁止添加入护肤品的药物成分,他对些却并不了解。”冰寒称,国家禁用成分有1万多种,而且名单还不定时更新,很多相关从业人员并不一定对此足够了解。


针对此,冰寒认为,应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提升和法律法规的普及。“不论是已经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的相关人员,还是即将从业的相关学校,都应当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度,从源头上加强化妆品行业的安全和规范。”


激素添加现象不只存在于微商 建议从源头加强监管


而对于上述央视曝光微商面膜的事件,冰寒表示,实际上在微商兴起之前,添加激素的这种情况也大量存在于美容院或其他渠道,“并不是微商出现后才有的新现象”。


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应该因为一个“点”出问题就去怀疑、批判一个“面”,“一切都应当用具体数字去支撑、去说话。”


广州市天成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文福表示,因为上述事件而下结论称“微商热销面膜多出自黑作坊”的言论很片面,“广州白云区有1000多家工厂是具有正规生产资质的,且正规出厂的产品也可能因为某批次原料的问题、或消费者自身过敏体质等原因,而产生各种问题。”


他坦言,同样的原料、不同批次都可能产生问题,国家应该从原料销售公司等源头加大惩处力度。“工厂上千种原料都是从原料销售公司购买的,每个批次工厂自己都要检测的话,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润根本支撑不起来。”


冰寒认为,目前市场上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一定比药监局公布的要多得多,“因为是抽检,肯定有未受到检测的产品,也有依靠目前国家标准检测不出来的合成激素成分。”他强调,国家标准落后于市场是必然的,因为市场变化快,而标准不可能去规范一个市场上尚未出现的成分,所以单纯依靠监管一定会有局限性。


针对此,冰寒建议消费者加强自身意识,“理性消费,拒绝速效诱惑”,且不购买和使用来路不明的化妆品,选择“可信赖”的品牌和渠道。“对于祛痘、美白、去红血丝、淡斑的产品,需谨慎对待,尽量避免使用针对这些问题的速效产品。”


另据冰寒介绍,问题性皮肤,比如炎症皮肤,如果使用某一护肤皮2-数天便效果特别明显,停止使用该产品后会觉得不舒服,再次使用皮肤才会觉得舒服的,就应高度怀疑添加了激素,应立即停止使用。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