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夏
唯韵难得
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个人日记
笔法三昧
: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大体说来,笔法是书写的技巧,笔势是笔画、字形、章法的态势,笔意则是作品的精神、风韵、品位。再具体点说: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掌握科学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墨法等技巧。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划及点划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笔意,要求在书写中表现出自然的情趣、文雅的气度和高尚的人品。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是书之本旨。唐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裹束”,说的是得第一、第二之约束而‘结字’,非说笔意)。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元赵孟頫曰:“书法以用笔为而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皆言书之技法,其中“结字”与笔势、笔法又关系密切。惟独气韵,当於书外求之。也表示了,初学为书者若连何为笔法、何为笔势尚且不知,更不用说其得“笔意”了。
不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就没有方向性,等于无的放矢,造成无头苍蝇乱碰式的学习。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得其三昧焉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今把我在教学中,学员感觉陌生但又感觉有兴趣的,能消除对书法神秘莫测感方面的知识,整理出来,供有兴趣者玩味。
下面就从何为书法、书道、墨道的辨析说起,然后,按笔法、笔势、笔意的顺序在浩如沧海的传统理论中,选择、梳理一下比较有意义的东西罗列如下:
(一)书法、书道、墨道、书学
在论及书法的文章里,时常出现书法、书道、墨道、书学的字眼,今浅作辨析,了解内涵,以避混淆。
书法:
借助於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为中国之独有,後传人日本、朝鲜等国。它的基本要求有二:①使用柔软的毛笔,②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书法”原指作字记事之技艺,汉许慎《说文解字·敍):“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段注:“谓如其事物之状也。”《释名·释书契》:“书,庶也,纪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此时书法依附於文字内容而存在。而後书体渐多,技法日精,文字的书写,点画篇章之间,气韵蕴藉,风神荟萃,足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感情、趣味、素养、体质、思想等精神因素,遂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借助於汉字的形体,但不受文字内容所制约,以抒发情感、陶冶性灵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艺术感染力。故汉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後书之。”唐张怀瓘《文字论》曰:“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书道:
将书法艺术理解为一种陶冶情性的手段;通过书法的实践,抒发和调节作者的感情,提高个人的品德素养,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为“书道”。道,理也,即规律、原则。《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町须臾离也。”故“书道”亦即天性之发、道之听蕴,足为书法艺术的根本宗旨。中国的书法并非单纯的写字技法,它的本旨在於通过汉字的艺术书写,藉以表达个人的感情、性格、趣味、素养、体质、气魄、风格、情绪、思想等精神因素,即所谓“神韵”。故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故追求作品神韵的高雅,即作者磨砺品质的过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曰:“故知书道,足以恢扩守情、酝酿学问也。”它主张“书外求书”,主张从人的本身先求得提高,然後从书法实践中求得表现,领悟或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诚如唐虞世南《笔髓论》所言:“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评书法》曰:“总之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废没。所谓神品,以吾神能著故也。何独书道,凡事皆尔。”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皆主张以人之质为书之本。“书道”一词,起源甚早,唐人论书著作中多见之。其义原同“书法”,盖“道”者,训“技艺”也。後渐改其义,以“道”训“理”,遂得书之真谛。
墨道:
即“书道”、“书法”之义。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墨道最不可遽明,又先达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唐韩方明《授笔要说》云:“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於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
书学:
有三种不同的解释。①指以书法艺术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学科。起源甚早、宋陈思《书苑菁华》卷—《秦汉魏四朝用笔法》辑有李斯、萧何、蔡邕、锺繇等人的论书之语,现存最早的论书之作为汉赵壹《非草书》,魏晋後数量转多,唐张彦远辑《法书要录》十卷,集古人论书之作,是为最早的书学论文集。宋朱长文撰《墨池编》二十卷,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八门,遂开书学分类研究之门。一般地说,书学研究可包括:对书法艺术本质的美学研究,对书法技法的研究,对书体的研究,对书法传世作品(碑、帖、墨迹等)的研究,对书法家的研究,对书法用品的研究,对书法史的研究,对书法论著的研究等等。②义同“书法”、“书道”。唐太宗李世民《论书》:“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③指唐代进士之一科。明谢肇浙《五杂俎》卷七《人部三》:“朱新仲《猗觉寮杂记》云:唐《百官志》有书学一途,其铨人亦以身言书判,故唐人无不善书者。” 下面从“书法”的系统,梳理、归纳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书 笔 执笔法 用笔法 笔 点画式 结字势 章法势 笔 描述词语 品级评论 (二)书法三要素——笔法、笔势、笔意 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大体说来,笔法是书写的技巧,笔势是笔画、字形、章法的态势,笔意则是作品的精神、风韵、品位。再具体点说: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掌握科学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墨法等技巧。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划及点划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笔意,要求在书写中表现出自然的情趣、文雅的气度和高尚的人品。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是书之本旨。唐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裹束”,说的是得第一、第二之约束而‘结字’,非说笔意)。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元赵孟頫曰:“书法以用笔为而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皆言书之技法,其中“结字”与笔势、笔法又关系密切。惟独气韵,当於书外求之。也表示了,初学为书者若连何为笔法、何为笔势尚且不知,更不用说其得“笔意”了。 一、笔法 指写字点划用笔之方法。是人合理的手腕生理动作和书写工具毛笔相配合相适应而形成的,是经过千百年来人们无数次实践而总结出来的规律。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指法、掌法、腕法)和用笔。从狭义上说,笔法即指“用笔”。就是写任何点划用笔的一般原则。元赵盂俯於《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凡讲学书法的书,多是从执笔、用笔讲起,再讲点画的写法,然后是字的结构(单独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者从文字起源讲起,接下来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然后是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这类著作比比皆是,故就不再重复赘述。下面,重点在“笔势”系统知识方面归纳整理。
关于笔势,它是书法中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学书法过程中决不能忽略。唐张怀瓘《玉堂禁经》云:“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工。”所以,“识势”是书法基本功之一。不懂得笔势,是难成就书法的高水平的。
笔势:
笔势,(也指书法之“形势”、“气势”,)指每一种点划依着各自特殊的形体、姿势的写法。因点划在字的结构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各位书家用笔结体特点的不同而各异。“笔势”与“笔法”不同,“笔法”是写任何一种点划必须共同遵守之根本方法。“笔势”因人之性情、时代风气而变化,如: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之别,不同於“笔法”的不可变异的一致性。
笔势,如同排兵布阵,如武术招式,得势能者才有力度。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亦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算。”
笔势,又如同演奏乐曲,一支乐曲演奏,从开始到乐曲终了,分秒不能懈怠。书法,从笔落纸上,直到整幅写完,笔锋运动也应是一气相通的,称“贯气”或“行气”。随着用笔轻重疾徐、提按顿挫、中侧藏露、方圆顺逆等的变化,使每一个点画,每一个字,都呈现了不同态势。其中,每一个点画包括牵丝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动态的,因而又都具有态势、气势,含有势能。上一笔收笔时所产生的能量,正好成为下一笔起笔的势头动力,于是,相临点画间、字与字之间,都有相互呼应的关系,使整幅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永字八法”对八种点画称呼,不言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捺,却用侧、勒、弩、趯、策、掠、啄、磔描述,古人如此命名绝非偶然,是对点划形状、动作、态势的表述,是对点划笔势诠释,是借“永”字对点划笔势归纳,把此奉为笔势的纲领。
有水平的书作,处处有势。或以牵丝相继,或做笔断意连,或顾盼相应,或相背争让,无不给人美妙的遐想。蔡邕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就是说笔势处理的好,能做到交相辉映,作品就能给人以精神、气质、风韵的享受;相反,如果“势背”,作品形象必将被支离破坏,不堪入目,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
书家创作,由于即兴而为,且受生活阅历、审美素养、心情状态、笔墨功力等方面的左右,作品产生出相应的笔势效果,会带有强烈的个人面貌。古人云,“书如其人”。即使是临摹,也会体现个人的东西。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临摹《兰亭序》,都力争乱真,还是都带上了个人的书写习惯,各自的笔势明显不同。
还有,无论字之大小都要重视笔势,行笔快慢都要恰到好处,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譬成章第十二》云:“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
取势:
既能“识势”,还须懂“取势”。取势也是书法的基本功之一。
一、指用笔时取得态势的技法。通常以为“中锋以运笔,侧锋以取势”。又如“竖划横下、横划竖下”、
“空中摇笔”是常用的取势动作。笔着纸之前,允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准备。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云:“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後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此处所谓“先急回,後疾下”,“鹰望鹏逝”、“秋鹰搏兔”等,均是先空中摇笔取势後落笔之喻。清蒋和《学书要论》云:“书至佳境,自能摇曳生姿。摇者,笔未着纸,在虚空中;曳,在笔之实际。”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划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
二、书写每一笔或结字时取得态势的方法。或避免点划平直呆滞,或结字时把点划进行种种布置,使其静中见动、活泼多姿。故古人多称点划为“某势”即谋求一种自然的形态、事物的架势,如“柳叶势”、“抛背势”、“上覆下载”、“柴夫争道”等等。
若得其笔势,须狠下功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创临章第一》云:“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逼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正手脚”就是指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顾不得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能照顾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了;第三遍就应该能做到稍微像原本了;第四遍,就是应该到了注意笔法、笔势的时候了。“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却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灵活纵、横运笔挥毫了。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练字写要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永字八法”精论,——即点划笔势之大观:
拜读过不少讲书法的著作,凡有“永字八法”内容的,一般都是列举标注“永”字各笔画的名称,然后,分别注明每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的笔法一带而过,很少涉及到“永字八法”的“笔势”本来内涵,所以,学书法者对“永字八法”认识很肤浅,只是把它当笔法内容来学习。
其实“永字八法”的内容是“笔势”法则,它告诉人们的是在训练“笔法”时,要谋求每一个不同点、划类似某种自然物象的形态或姿势的不同效果,要追求类似某种运动姿态的势能感。这才是“永字八法”的真正意义。下面就深入地解析每一笔的内涵与异势的变化。
一、“永字八法”总说
以“永”字点划写法为例,说明点划用笔和组织的方法。其源头一般有如下几说:
(1)崔子玉、锺繇、王羲之说。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八法起於隶字之始,後汉崔子玉历锺、王已下,传授所用八体该於万字。”又云:“大凡笔法,点划八体,备於‘永’字。”又云:“侧(点),不得平其笔。勒(横划),不得卧其笔。弩(亦作‘努’,竖划),不得直。(原注:直则无力。)趯(鈎),须蹲其锋。(原注:得势而出。)策(仰横),须背笔。(原注:仰而策之。)掠(长撤),须笔锋。(原汪:左出而利。)啄(短撇),须卧笔疾罨。磔(捺),须趯笔。(原注:战行右出。)”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亦主此说。云:“历代以下,书者工於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普之锺繇、王羲之,唐之欧、虞、颜、柳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秘,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又云:“‘永’字之法有八,曰:侧、勒、努、褪、策,掠,啄、磔。八法之势又名曰:怪石、玉案、铁柱、蟹爪、虎牙、犀角、鸟啄、金刀。於中又为二十四法,曰:悬珠、垂珠、龙爪、瓜子、杏仁、梅核、石循、象简、垂针、象笏、曲尺、飞雁、龙尾、凤翅、狮口、搭勾,宝盖、金锥、悬戈、飞带、戏婕,蟠龙、吟蛩、游鱼,通前共三十二势,使初学者下手运笔有所依归。凡习书,必先学‘永’字八法,学且熟,方可学二十四法,於此三十二势,习之既精,方可结构成字。如此,则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个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法书苑》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工‘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八法谓: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聚字成篇,积划成字,故划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於隶字之始,传於崔子玉、历锺、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机恬也。隶字即今真书。”又云:“以‘永’字八划而备八势,故用为式。”
(2)僧智永说。
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二个永字八法》云:“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授於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3)张旭说。
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三《张旭传永字八法》云:“侧不患平,勒不贵卧。努过直而力败,趯当蹲而势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以锋轻。啄仓皇而疾罨,躁趯趞以开撑。”元李溥光《雪奄八法·八法分论》云上述之内容为柳宗元之《八法颂》。又载有颜鲁公《八法颂》为:“侧蹲鸱而坠石,勒缓纵以藏机。弩弯环而势曲,趯峻快以如锥。策依稀而似勒,掠彷佛以宜肥。啄腾凌而速进,磔仰趞以迟移。”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又云:“八法立势,‘永’字精研。”历代关於“永”字八法理论之著作尚多。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载之唐李阳冰《翰林禁经》八卷,以及唐韩方明《授笔要说》等,均可参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