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细节知道脾胃-脾虚、呃逆、胃寒、胃热、脾虚胃燥

个人日记

  一个动作就能发现一些身体的异常,到底是什么动作呢?

  首先用一只手背放在脑门上,感受一下正常体温;然后同一只手背顺到鼻尖上,再感受一下温度。脑门和鼻尖的温度是否一样呢?如果鼻尖的温度比脑门稍低,说明可能存在脾阳虚。为什么能够通过鼻尖温度判断是脾阳虚呢?这就要根据脾的属性而言了,在中医五行中,脾主中央,鼻为面王,足阳明胃之经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循鼻外。脾阳虚损,阴寒内盛,经脉阳气不充,就会鼻尖发凉。除了摸鼻尖之外,很多时候还要看口唇的颜色。因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之脉环口唇,故望口唇,可诊脾胃的病变。

看唇色时不要涂口红。唇色红润:为正常。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1、唇色淡白:为血亏,血不上荣,故毫无血色。

2、唇色淡红:为虚为寒,多属血虚或气血双虚,或体弱之人。

3、唇色深红:为实热。深红而干,是热盛伤津。

4、唇色青黑:淡红而黑是寒甚;唇口青黑是冷极;口唇色青是气滞血瘀。

 

图片

  

  除了口唇颜色能看出脾虚外,成人流口水也是脾虚的表现。中医的五脏对应五液:泪为肝之液,涕为肺之液,汗为心之液,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如果身体的液体出现异常,就可能预示着五脏出问题了。比如有些人经常会迎风流泪就是肝的问题;很多老年人到了冬天就流清鼻涕不止,意味着肺气虚;很多人动不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是心的气血虚了。如果一个人经常流口水,就是脾虚了。

 

图片
 

  成人睡觉流口水与脾胃虚弱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成年人睡觉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虚不能有效控制口的开合,所造成的,即俗称的脾胃虚弱。当脾虚运化失常时,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

  老年人口水多,也多是因为脾肾器官老化导致津液不能正常运转而出现的。生活中很多老人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大家往往会认为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不太在意,其实这很可能是疾病的征兆。老年人流口水都有可能是什么疾病的先兆?

1、老人戴假牙时,出现口腔炎、咽炎、舌炎、齿龈炎等疾病时;

2、中风及其他脑血管疾病之后,也会导致口水过多的现象。

3、老人睡觉时流口水,多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但若长期如此,则可能是口腔不卫生、牙齿畸形、神经调节发生障碍等引起的。
 

图片 
 

  对于这种脾胃虚弱的老人,可以多吃一些补中益气的食物,或选择中医按摩,也能有效缓解症状。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食疗药膳“厥麻薏米养生羹”。主要治脾虚湿重的情况,具有消暑祛湿,利尿的功效。做法:人参果、薏仁米洗净,浸泡1小时;山药洗净,切片;锅中加水,煮沸后加入所有材料,慢火煮熟成稀粥。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味。
 

 图片
 

  流口水是属于脾虚的水谷运化不好导致的,还有一种人体常出现的与水有关的病症,就是水肿。水肿跟脾虚也有关系。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作用;同时,脾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实际上就是指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的推动和调节作用。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水肿乃肺、脾、肾相关之病,其主在肾,其制在脾。”脾虚则水无所制,泛溢全身,造成四肢颜面水肿,所以脾虚可以导致全身各部位水肿,但以四肢皮肤水肿为主。以前遇到水肿都知道是肾不好,其实需从脾治。
 

 图片
 

  打嗝人人都出现过,但是打嗝没完没了就成噩梦了,也是给我们一个信号,说明我们的胃可能出现了问题,而且打嗝有长有短,声音各不相同,什么样的打嗝该引起重视呢?

  第一种是嗝声沉缓有力。这种打嗝的声音通常预示着胃有寒。吃点热的东西会舒服一些,吃凉的会更难受,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润。如果有胃寒的情况发生,专家推荐平时可以多喝点姜丝红糖泡红茶,有很好的暖胃作用。
 

图片
 

  第二种打嗝的声音是呃声洪亮有力,这种打嗝的声音通常预示着胃有热。

  胃热的临床表现: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同时伴有口臭,心烦,口干口渴,想吃凉的,脘腹满闷,便秘,尿黄,舌苔黄燥,这是热积胃肠,腑气不畅,胃火上冲导致的。专家告诉我们绿茶或苦丁茶能很好地缓解胃热的症状。

  胃寒和胃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是相反的,所以首先要判断清楚才能使用专家教的小方法,如果用反了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可是有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我既不爱吃凉的,又总觉得烧心,还会有口臭这些上火的症状,这究竟是胃寒还是胃热呢?专家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脾虚胃燥,而脾虚胃燥最容易引发的就是慢性胃炎。出现脾虚胃燥的症状时,第一不能喝酒,第二少吃辛辣,第三胃酸多不能吃甜食。
 

图片
 

  第三种打嗝是呃逆连声,也就是不停地打短嗝,属于气机郁滞证,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针对这种打嗝老百姓都有很多自己的小偏方,比如喝水呀、拍后背、吓一跳之类的,专家告诉我们按揉攒竹等穴位对这类打嗝有很好地抑制作用。
 

图片

【兰姨养生堂日志推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