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镇之呈坎
来自网络
图、文:枫林小筑
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八卦村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其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本段文字来自网络。
离开宏村,我们来到屯溪。热情的泊烟就在酒店大堂等着我们,见到她的那一刻,家的感觉再次袭来,心底感叹,有个朋友在他乡真好!泊烟的热情还在于,她提前给我们买了好多水果和小吃,说是让我们下一程的游玩带着吃,并且请我们到状元一家海吃了一顿。泊烟生怕冷落了我们,还请了她的同事姚老师和友人作陪。那顿饭,不仅让我品尝到正宗的徽菜,也品尝了徽州人自古以来的善良和好客。真的很好,泊烟,因为有你,这趟徽州之旅永生难忘。
下午去花山谜窟,但对于那样充满着人工之谜的地方走过一遍实在无趣味可言,我们草草结束行程。于是期待下一个行程呈坎了。
听说朱熹在呈坎讲学过,听说那个村落是依着山势水势而建,有着自然形成的外八卦之意,听说一个风水学高人专门为此设计了外八卦和内八卦的建筑格局,于是,那么多的传说都怂恿着我来到这古老而神秘的小村。

八卦图般的荷塘(由于角度问题,未能体现一二)
有什么感觉比亲自踏上这块土地更令人惊奇的呢?当我脚踏着这一方土地时,惊诧莫名,欣喜莫名。
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细雨微风中一池风荷和小桥流水,还有那用青砖铺就的小路,垂柳依依,蒲草和荷花散发着迷人的幽香。个人以为,行走在江南的古镇小村,如果少了雨的铺垫,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的。踏过进村的“火桥”,灵秀亭就在眼前,都说古时的女子送丈夫出门只能到灵秀亭,再往外就山长水阔,良人与家天各一方,从此只愿良人心系家中幼子弱妻,早早归来。不知为何,那一刻,忽然就觉得,我似乎也曾痴痴的等待过。等一阕山水成诗,等灯油未尽时良人安然的身影。

进出村的小路
灵秀亭
村中的小路很窄小,同样是呈九宫八卦布阵,与小路并行的是水渠,水渠很小很浅,但却是一条干净流动的活水,村里人始终遵循良好的作业时间,什么时间饮用、什么时间洗菜,什么时间做杂事,都一一遵守着。这样的一条水渠不仅承担着生活的功能,也承担着防火的功能,最重要的是风水学中水能聚财。如今想来,什么是智慧?在这一路一水间就已超越了千万年,而浅陋的我如果未曾到达这里,也许依然时那么的懵懂无知吧。

据说这是古村落中最窄的一条巷子,仅容一人通过。雨天,拿着一把伞,也得倾斜着伞柄方能通过。

曾经可以饮用洗菜的水渠,如今功能依旧

古人热不?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自有降温的好方法,看到了吗?,上图就是古人的“空调”,一般在每一进的后堂,一个四方的石块下一定有通风的地道,中间是圆形的石头盖子,需要时,拿起盖子,而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静静等着阵阵凉风从小洞里飘出,很是惬意。这全天然的空调是不是让你有点神往呢?如今城市乡村的电气空调充斥眼球,没有安稳人心,却让城市更加躁动许多!

当铺,记得古装戏中当铺老板和伙计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那睥睨的眼神和鄙夷的语气总会让吃此典当的各色人等有着说不出的悲凉和无奈。是的,上图就是一个当铺,徽州人擅长经商,自然也会把商铺建在自家的门前,但依然是那高高在上的样子,你看,就连柜台也砌得比人高。
微雨中的呈坎村,依旧小桥流水人家,水墨写意,安静悠然。这个村庄远没有江浙一带那些古村镇热闹繁华,但我喜欢这样的依依流水,村庄如同一位古装的仕女恬然静默山水中,说不出的优雅和超然。

罗东舒祠堂,因其面对村前河流众川河,故砌一照壁,希望财不外流。

罗东舒祠堂大门,看门前一副楹联:教子有遗经诗书易礼记春秋,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后进寝殿宝纶阁

后进寝殿宝纶阁

后进寝殿宝纶阁石柱
罗东舒祠堂
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39),是21世祖罗洁宗所建。既棂星门,仪门,廨亭,甬道,丹樨,露台,享堂,将原来东舒祠作为全祠的主要部分—寝殿。总工程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耗银子45000万两,其全部格局按山东孔庙格式,其规模,气势及建造工艺之精美,令观光浏览的中外专家和游人惊叹不已,一致公认为“江南第一祠”。祠堂外面的围墙称照壁,因祠前是众川河,古代建房都讲究地理、风水,罗家的子孙不希望家族的财气被河水冲走,故砌此墙。
后进寝殿宝纶阁是整个祠堂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后寝高出地面1.3米,面阔30米,进深10米,背高15米,12根造型优美的石柱傲然并列。3个3开间,外加两个楼梯间,共11个开间,为民间建筑所罕见。
----本段文字来自网络

这就是呈坎村的建筑示意图,看,确实如八卦吧,在此,你敢说不赞叹孤零零建筑和风水上的智慧么?
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八卦村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其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本段文字来自网络。
离开宏村,我们来到屯溪。热情的泊烟就在酒店大堂等着我们,见到她的那一刻,家的感觉再次袭来,心底感叹,有个朋友在他乡真好!泊烟的热情还在于,她提前给我们买了好多水果和小吃,说是让我们下一程的游玩带着吃,并且请我们到状元一家海吃了一顿。泊烟生怕冷落了我们,还请了她的同事姚老师和友人作陪。那顿饭,不仅让我品尝到正宗的徽菜,也品尝了徽州人自古以来的善良和好客。真的很好,泊烟,因为有你,这趟徽州之旅永生难忘。
下午去花山谜窟,但对于那样充满着人工之谜的地方走过一遍实在无趣味可言,我们草草结束行程。于是期待下一个行程呈坎了。
听说朱熹在呈坎讲学过,听说那个村落是依着山势水势而建,有着自然形成的外八卦之意,听说一个风水学高人专门为此设计了外八卦和内八卦的建筑格局,于是,那么多的传说都怂恿着我来到这古老而神秘的小村。
八卦图般的荷塘(由于角度问题,未能体现一二)
有什么感觉比亲自踏上这块土地更令人惊奇的呢?当我脚踏着这一方土地时,惊诧莫名,欣喜莫名。
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细雨微风中一池风荷和小桥流水,还有那用青砖铺就的小路,垂柳依依,蒲草和荷花散发着迷人的幽香。个人以为,行走在江南的古镇小村,如果少了雨的铺垫,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的。踏过进村的“火桥”,灵秀亭就在眼前,都说古时的女子送丈夫出门只能到灵秀亭,再往外就山长水阔,良人与家天各一方,从此只愿良人心系家中幼子弱妻,早早归来。不知为何,那一刻,忽然就觉得,我似乎也曾痴痴的等待过。等一阕山水成诗,等灯油未尽时良人安然的身影。
进出村的小路
村中的小路很窄小,同样是呈九宫八卦布阵,与小路并行的是水渠,水渠很小很浅,但却是一条干净流动的活水,村里人始终遵循良好的作业时间,什么时间饮用、什么时间洗菜,什么时间做杂事,都一一遵守着。这样的一条水渠不仅承担着生活的功能,也承担着防火的功能,最重要的是风水学中水能聚财。如今想来,什么是智慧?在这一路一水间就已超越了千万年,而浅陋的我如果未曾到达这里,也许依然时那么的懵懂无知吧。
据说这是古村落中最窄的一条巷子,仅容一人通过。雨天,拿着一把伞,也得倾斜着伞柄方能通过。
曾经可以饮用洗菜的水渠,如今功能依旧
古人热不?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自有降温的好方法,看到了吗?,上图就是古人的“空调”,一般在每一进的后堂,一个四方的石块下一定有通风的地道,中间是圆形的石头盖子,需要时,拿起盖子,而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静静等着阵阵凉风从小洞里飘出,很是惬意。这全天然的空调是不是让你有点神往呢?如今城市乡村的电气空调充斥眼球,没有安稳人心,却让城市更加躁动许多!
当铺,记得古装戏中当铺老板和伙计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那睥睨的眼神和鄙夷的语气总会让吃此典当的各色人等有着说不出的悲凉和无奈。是的,上图就是一个当铺,徽州人擅长经商,自然也会把商铺建在自家的门前,但依然是那高高在上的样子,你看,就连柜台也砌得比人高。
微雨中的呈坎村,依旧小桥流水人家,水墨写意,安静悠然。这个村庄远没有江浙一带那些古村镇热闹繁华,但我喜欢这样的依依流水,村庄如同一位古装的仕女恬然静默山水中,说不出的优雅和超然。
罗东舒祠堂,因其面对村前河流众川河,故砌一照壁,希望财不外流。
罗东舒祠堂大门,看门前一副楹联:教子有遗经诗书易礼记春秋,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后进寝殿宝纶阁
后进寝殿宝纶阁
后进寝殿宝纶阁石柱
罗东舒祠堂
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39),是21世祖罗洁宗所建。既棂星门,仪门,廨亭,甬道,丹樨,露台,享堂,将原来东舒祠作为全祠的主要部分—寝殿。总工程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耗银子45000万两,其全部格局按山东孔庙格式,其规模,气势及建造工艺之精美,令观光浏览的中外专家和游人惊叹不已,一致公认为“江南第一祠”。祠堂外面的围墙称照壁,因祠前是众川河,古代建房都讲究地理、风水,罗家的子孙不希望家族的财气被河水冲走,故砌此墙。
后进寝殿宝纶阁是整个祠堂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后寝高出地面1.3米,面阔30米,进深10米,背高15米,12根造型优美的石柱傲然并列。3个3开间,外加两个楼梯间,共11个开间,为民间建筑所罕见。
----本段文字来自网络
这就是呈坎村的建筑示意图,看,确实如八卦吧,在此,你敢说不赞叹孤零零建筑和风水上的智慧么?
文章评论
欣雨
家乡在外人眼里,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