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不是为悼念屈原

个人日记

 
 

                             《端午节“起源”:不是为悼念屈原》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汉秋2015年06月20日

缘起“四时合序”

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按“天人相应”的精神,人体也应适应大自然的节律。

中国传统节日便在这“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

邻近夏至,白昼在一年中达到最长。这日阳气最旺,阳极会伤身,需要避毒。《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迎夏“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物质条件下,端午节人们会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採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

富有民俗特征的还有“艾虎”和“蒲剑”。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干艾搓成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炙条可以治病。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彩纸上,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避邪驱瘴。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用菖蒲作剑,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

注入屈子精魂

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律为“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

传统节日节俗虽可溯源至原始社会部落某些遗风,例如,清明节前寒食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的龙舟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族群)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关。然而,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自身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环境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人往往模糊了先民的意图,据自己的时代意识和地域特征,作出合乎己身的解说和发展。

因地域有异,各地区“解说”往往与本地先贤挂钩。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在节日习俗中得以传扬。

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是端午节“起源”。纵然不是“起源”,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屈原是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诗人,以自身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不仅“太息”,而且“掩涕”,爱得深沉!这就是爱国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高洁的人格,不与卑鄙者同流合污,不受恶浊世风习染,坚守节操,宁死不污,身殉理想,九死不悔。

这样的诗句千年传颂,融入在节日的习俗中,参与铸造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性格。


既是诗人节又是体育日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因此,端午节又称为“诗人节”。端午节前后,报刊、网络等媒体涌现出许多好诗歌。为继承端午节的优良传统,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端午之另一项重要习俗——划龙舟,由远古龙图腾而来,又演绎出追悼屈原的文化意义,在水网区域形成盛大的娱乐竞技活动。代表各乡、村、单位的龙舟间开展竞赛,成千上万的群众沿水呐喊助威……群众的热情得到极大调动,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激发,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昂扬精神得到彰显。

端午节逐步成为了“龙舟节”、“民俗体育节”。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华夏大地艾熏又起,粽子日盛,龙舟竞渡开展在全国各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有中华文化之复兴,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生活状态的中华文化。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我们正感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分享传统习俗带给我们的快乐。
(李汉秋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