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敷脚心 ,肺和肾都补好了
个人日记
去药店花几毛钱,买10克白芥子,让药店捣碎。再打一个鸡蛋,用蛋清将白芥子末调成糊,做成两个药饼子,敷在两脚的脚心处,用胶布固定。1小时后取下。敷好药后,我们的任何行动、工作都不受影响。脚心就是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白芥子可以激发肾经的真气,用肾的真水来补充肺阳,效果非常显著。
肺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外邪侵犯人体,最先就是邪气在体表和正气争斗,这就是感冒。如果肺阳旺盛,就能把邪气赶出去,人也就恢复了健康;相反,肺阳不足,邪气就会侵入到人体内部,造成更严重的疾病。所以增肺阳的第一大法就是解表。
外来的邪气有好多种,有寒邪、热邪、风邪、湿邪、暑邪,这些邪气都能入侵人体,导致感冒。人的体质也有多种,比如,同样是感受了寒邪,体质好(阳气足)的人可能一点事都没有;体质稍差的人可能就伤了皮毛经络的阳气,造成怕冷、发烧、身体疼痛等症状;体质更差的人可能伤了内脏的阳气,造成咳嗽、气喘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另外,一年四季的感冒,在治疗上也会有不同。
感冒如此复杂,没学过医的人根本搞不清楚。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让老百姓不用去找中医,就能像中医那样精确地"辨证论治",从而增肺阳、治愈感冒呢?
当然有!无论是什么样感冒,其表现形式无非两种,一种是寒,一种是热。只要学会分清寒热,就能使用合适的解表法,来恢复肺阳。以寒为主的要用辛温解表法;以热为主的则要用辛凉解表法。
辛温解表调肺阳
辛温解表主治的是风寒型感冒,这是寒邪损伤肺阳造成的。风寒感冒最明显的特征是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
最开始时,寒邪刚刚入侵人体,这时治法很简单,通常不需用药。我会让病人回去熬一碗姜汤(生姜的用量,在五片左右,每片的大小厚度跟一块钱硬币差不多),再加点红糖,趁着刚刚煮开热气腾腾的时候喝下去,然后盖上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
生姜是热性的,有发散的功效;红糖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趁热喝下去以后,就会让人体出汗,使寒邪随着汗排出去。邪气排出去了,肺阳就能恢复正常。
除了姜汤,我还经常推荐病人用艾叶泡脚的方法来调整肺阳。艾叶可以在药店买到,非常便宜,只要花几毛钱买50~100克艾叶,就足以对付一次风寒感冒了,当然,多买点也没关系,因为艾叶泡脚不仅能治感冒,还有很多养生祛病的妙用。
在烧洗脚水的时候,抓一把艾叶(20克左右)放进水里,水烧开后,找一个深一点的盆或桶,倒进去一部分艾叶汤,兑上凉水,温度以双脚能忍受为度,然后把脚泡进去,艾叶汤的药力和热量就能从双脚迅速传导到全身了,这时,我们可以感觉到每一个毛孔都有说不出的快感!等到泡脚的水温度下降了,我们再把剩下的艾叶汤陆续加进去。慢慢的,我们会感到浑身上下微微出汗了,这表示,潜伏在我们肌肤下面作怪的病邪已经随着汗被驱逐出来了。如此泡一两次,不但风寒感冒无影无踪,我们身上也会无比舒适。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叫做"打辣汤"。这是一位病人告诉我的,她说:"我得点小感冒从来不吃药,只需要吃一碗面条,滚烫的那种,拌上辣椒酱,吃完了蒙头睡一觉就好了。如果没有面条,也不要紧,在自己喝的汤里面加点辣椒,滚烫的喝下去,再捂着被子发汗,也行。"这也是辛温解表调肺阳的一种方法。
天一生水,命曰真阴。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吐痰诸焉。盖发热者,阳烁阴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肾水虚泛而为痰,如锅中之水,热甚则腾沸也。此时势,岂徒区区草木之功所能济哉!必须取华池之水,频频吞咽,以静治于无形。然后以汤丸佐之,庶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主方在吞津液。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之于肾而为精。肾中阴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将并华池之水,一拥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病诚可畏。立一法,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令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复一口数十乃止。此所谓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每见今之治虚者,专主六味地黄等药,以为滋壮水之法,未为不善,而独不于本原之水,取其点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为保生十全之计,此所以谆谆而为是言也。卫生君子,尚明听之哉!〔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卷1《治阴虚无上妙方》
古人云:“大道至简至易。”此方真乃是简单易行的无上妙方!然而却很少有人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应用。原因何在?因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人多浮躁。很难做到“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更难做到“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我发现;现代人“动”的行为易做,而“静”的心态难为。故现代人更愿意采用服药的方式补肾,因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数补虚药“壮阳”的多“滋阴”的少。而朱丹溪说: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越补就越阴虚火旺!如果自己难做到“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那么可以用一个方便法来替代。李时珍指出:“人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如何让人口中的津液“泉涌”呢?早在400多年前,李时珍就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的养生方法。“此皆借枣以生津受气,而咽之又能达黄宫”,借口中含枣核来“制造”津液,是个绝妙的方法。大枣是中国特有的果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早在《本草备要》中就有记述:“说红枣能补气益中,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养,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吃完枣肉后,别急着吐核,将枣核含在嘴里10—15分钟,用舌尖不断地翻动,待口中的津液较多时,徐徐咽下,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即解渴又治病。
吞津咽液是历代养生家推崇的养生方法。津液是什么?古人造字为什么“活”字是“舌”加三点“水”呢?足以证明津液是“活”人之水!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唾液中含有多种酶类,具有帮助消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坚持练习,可以缓解口干口渴、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还能起到养颜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朋友来说,可润泽胃肠,促进消化,特别对糖尿病有特殊疗效。
注意事项:咽津液切勿连同枣核一起吞下。儿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人不宜采用此法。民间有“枣益脾而损齿”的说法,枣糖分含量较高,不利于牙齿的健康,因此,有龋齿的患者不宜长时间含枣核,即使是牙齿健康的人,含枣核后应及时漱口,方便时,最好能刷牙。
问:火功推拿有哪些内容?为何一小时就能学会?没有医学基础的人能够学会吗?
问:火功推拿为什么优于中医推拿、内功推拿、火疗、火龙、艾灸、熏蒸等疗法?
答:因为1、中医推拿、内功推拿、艾灸等仅仅具有一种疗效,而火功推拿具有火功、火疗、药疗、推拿、点穴、灸疗、热敷、熏蒸等多种复合疗效,学会了火功推拿等于同时学会了火疗、火功、药疗、推拿、灸疗、热敷、熏蒸、熨透疗等多种技术。
2、人力不能与火力相比,因为火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渗透力,火功推拿治病时不仅有火,而且是火中含百药,百药中藏火,药借火势、火借药力,可以直入骨髓,把病邪寒气逼出,而中医推拿、内功推拿却不易做到,中国已故著名骨伤专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内功推拿大师郑怀贤前辈认为:衡量中医推拿、内功推拿的疗效关键取决与渗透力,而判断一个按摩师的手法是否有渗透力,关键看推拿按摩后,顾客的身上能否产生热感,北京中医大学教材《中国推拿治疗学》上也讲到“按摩应达到透热,热气生则病痛止”。用中医推拿治疗要想达到透热的效果,必需具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