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二)
慈诚罗珠
(五)修法的重要性
培养出离心修四个外加行,这是下等的修法。下等的意思,是最基础的意思,并不是说出离心是很下等的、不值得修的。出离心是我们走向解脱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修法。
出离心修完后,中等的修法,是大乘显宗的修法,也就是修菩提心,并在此基础上修无我空性。这个修法为什么是中等的修法呢?因为,这个修法还没有涉及到最上等的修法,比如像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大手印等修法,所以这个修法也不是最高的;又因为这个修法比小乘的无我修法、出离心的修法要高一层,所以属于中等的修法。
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出离心的修法。没有出离心,修什么样的法都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如果我们有了出离心,行善、念咒、放生之类的善事或者修行才会成为解脱之因。
上次我们也谈到过,为什么我们要流转轮回,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也要去思考,这两个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都拿不出答案。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人,不是牛,不是马,牛马为什么是牛马而不是人;很多人也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找到这个答案。
这两个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常识,但这两个常识对我们的修行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思维这些内容。思维之后就会知道,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不是别的,既不是像基督教所说的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贪心——贪欲的心,它让我们流转于轮回当中,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生存的意义只有求解脱,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自利利他,除了这些以外,其它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值得成为生存的意义。
这样思维好以后,就会生起出离心,这个修法是下等的基础修法。虽然是下等的修法,对我们目前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修法。我们很多人不一定有出离心,虽然自己认为有出离心,但实际上有没有很难说。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走上解脱道。
下等修法——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修完后,就会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生起后,中等的修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性。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我曾经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有《慧灯之光》,以前没有听过的可以看书,所有菩提心修法当中最具体的修法,就是那些修法,不需要再讲了。
上次提到过,我们现在预防很多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很多保险。买这些保险的目的,就是预防万一遇到了什么问题而提前作出的准备。但是,有些更需要保险的问题,我们却没有保险。
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所作所为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短短十几年、几十年的生存。但十年、二十年过去后,在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生命相续还会存在,那时我们会没有任何准备和保险。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真正的保险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永久的、终极的保险。为了整个生命轮回,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买一个这样的保险。这个保险不是拿钱去买,而是要用慈悲心去修,有慈心、悲心才可以修菩提心。很多大乘经典里面说,一旦有了菩提心,并且没有舍弃这个菩提心或者菩萨戒,此人永远也不会堕入恶趣,这是肯定的,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的重要性这两年我讲得比较多,大家基本上知道这些道理,但只是知道而已,实际上有没有菩提心很难说。即使有,但够不够标准也很难说。
下等修法——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修完后,就会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生起后,中等的修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性。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我曾经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有《慧灯之光》,以前没有听过的可以看书,所有菩提心修法当中最具体的修法,就是那些修法,不需要再讲了。
上次提到过,我们现在预防很多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很多保险。买这些保险的目的,就是预防万一遇到了什么问题而提前作出的准备。但是,有些更需要保险的问题,我们却没有保险。
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所作所为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短短十几年、几十年的生存。但十年、二十年过去后,在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生命相续还会存在,那时我们会没有任何准备和保险。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真正的保险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永久的、终极的保险。为了整个生命轮回,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买一个这样的保险。这个保险不是拿钱去买,而是要用慈悲心去修,有慈心、悲心才可以修菩提心。很多大乘经典里面说,一旦有了菩提心,并且没有舍弃这个菩提心或者菩萨戒,此人永远也不会堕入恶趣,这是肯定的,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的重要性这两年我讲得比较多,大家基本上知道这些道理,但只是知道而已,实际上有没有菩提心很难说。即使有,但够不够标准也很难说。
如果没有菩提心,或者只有一个造作的菩提心,没有标准的菩提心,就缺少了最关键的保险。我们现在买的所有保险,都是暂时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因为没有任何可靠的保险,没有任何的准备,我们的投生就会非常危险,所以,仅仅从自己的利益来说,在这方面都一定要有准备。这个准备首先就是菩提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修空性和无我。菩提心也叫做大悲心,空性见也叫做智慧,菩提心和空性见是佛教的精华,二者的有机结合称为“智悲双运”。
一个凡夫如何修智悲双运呢?我曾经也讲过,在没有修空性的时候,先修慈悲心、四无量心;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发起来以后,就去受菩萨戒,这样心相续中就有了菩萨戒与菩提心,智悲的“悲”就具足了;然后是证悟空性——进入空性状态时,不会有明显的慈悲心,因为对我们这种初入道的修行者来说,慈悲心毕竟是一种思维,一种分别念,而空性状态是不允许有分别念的。
没有分别念的空性和有分别念的菩提心怎么双运呢?在没有修空性之前发过菩提心,受过菩萨戒,而且这个菩提心和菩萨戒一直都存在,在此基础上再证悟空性,就是智悲双运。因为,虽然在进入空性状态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分别念,但由于之前已经具备菩提心、菩萨戒了,现在这个菩提心和菩萨戒依然存在,此时心相续当中既有菩提心和菩萨戒,也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意识的一半是菩提心,另外一半是空性,这就叫做智悲双运。一个凡夫的智悲双运就是这样。
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就是中等的修法。我们现在有没有这种境界?每个人都要好好想一想。当然,如果你们问我:你有没有呢?很惭愧!我现在还没有,但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虽然现在还没有,但至少在往这个方向走,至少心里面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希望。你们现在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那有没有往这个方向走呢?如果没有往这方向走的话,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情况。
一个凡夫如何修智悲双运呢?我曾经也讲过,在没有修空性的时候,先修慈悲心、四无量心;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发起来以后,就去受菩萨戒,这样心相续中就有了菩萨戒与菩提心,智悲的“悲”就具足了;然后是证悟空性——进入空性状态时,不会有明显的慈悲心,因为对我们这种初入道的修行者来说,慈悲心毕竟是一种思维,一种分别念,而空性状态是不允许有分别念的。
没有分别念的空性和有分别念的菩提心怎么双运呢?在没有修空性之前发过菩提心,受过菩萨戒,而且这个菩提心和菩萨戒一直都存在,在此基础上再证悟空性,就是智悲双运。因为,虽然在进入空性状态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分别念,但由于之前已经具备菩提心、菩萨戒了,现在这个菩提心和菩萨戒依然存在,此时心相续当中既有菩提心和菩萨戒,也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意识的一半是菩提心,另外一半是空性,这就叫做智悲双运。一个凡夫的智悲双运就是这样。
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就是中等的修法。我们现在有没有这种境界?每个人都要好好想一想。当然,如果你们问我:你有没有呢?很惭愧!我现在还没有,但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虽然现在还没有,但至少在往这个方向走,至少心里面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希望。你们现在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那有没有往这个方向走呢?如果没有往这方向走的话,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情况。
你们天天吵着要讲密宗,讲大圆满。我为什么不讲?我不讲是为了对你们负责。我虽然没有证悟密宗、大圆满,但嘴巴上讲还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的讲法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你们如果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行或者不好好护持密乘戒的话,反而会有一些害处,而且弊大于利。所以,我先不讲很高深的密宗修法。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真正实修开悟的人说过,佛经上也提到过:如果真正能够体会中观的空性,其实也就是密宗大圆满或大手印的部分见解,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总是说太忙了,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的修法,这就是在认知上出了问题,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因为在大家心中的天平上,金钱的分量还是比解脱的分量重,两者权衡的结果,还是选择了挣钱,所以没有时间修行;如果在我们的心目中解脱的地位高于金钱的话,我们就不会说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之类的话了。
在家人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肯定没有出家人那么清闲,但是,如果意志坚定的话,还是可以抽出时间。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比较努力的,只要肯努力就好,修行不一定那么快就有什么结果,我们也不需要急着要结果。只要往修行这个方向努力,就肯定会有结果的。
以前我也给你们讲过这个故事:华智仁波切的一个弟子在山里闭关了九年,就是专修菩提心。在九年的过程当中,一直住在山里,不跟外界接触,专修菩提心。可想而知,他们有那么好的根基、那么好的环境、那么好的上师,还得修那么长的时间才有菩提心的话,我们绝不可能一、两年就修出什么结果来,但是,只要能往这个方向走,已经有了起步的话,那也很不错,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开始修。
我们一定要清楚,此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一万年?十万年?或者百万年?谁都不知道。
你们总是说太忙了,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的修法,这就是在认知上出了问题,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因为在大家心中的天平上,金钱的分量还是比解脱的分量重,两者权衡的结果,还是选择了挣钱,所以没有时间修行;如果在我们的心目中解脱的地位高于金钱的话,我们就不会说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之类的话了。
在家人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肯定没有出家人那么清闲,但是,如果意志坚定的话,还是可以抽出时间。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比较努力的,只要肯努力就好,修行不一定那么快就有什么结果,我们也不需要急着要结果。只要往修行这个方向努力,就肯定会有结果的。
以前我也给你们讲过这个故事:华智仁波切的一个弟子在山里闭关了九年,就是专修菩提心。在九年的过程当中,一直住在山里,不跟外界接触,专修菩提心。可想而知,他们有那么好的根基、那么好的环境、那么好的上师,还得修那么长的时间才有菩提心的话,我们绝不可能一、两年就修出什么结果来,但是,只要能往这个方向走,已经有了起步的话,那也很不错,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开始修。
我们一定要清楚,此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一万年?十万年?或者百万年?谁都不知道。
你们经常说:我去问了空行母,空行母跟我说什么什么;我去问了瑜伽士,瑜伽士跟我说什么什么。我也不否定空行母和瑜伽士的神通,但轮回的问题不是空行母和瑜伽士能够彻底了解的,唯有佛才知道轮回是什么样、因果是什么样,这个人的前因是什么样、后果是什么样。其它人就算知道,也只是一个局部,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问谁,主要是自己去掌握。掌握什么呢?唯一的就是菩提心。
如果真正有一个不造作的菩提心的话,我敢保证,从此以后这个人绝不可能堕落,至少不可能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样就只需要考虑怎么样去度化众生,为了众生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不需要考虑我以后会怎么样,我会不会堕地狱、会不会投生为饿鬼等等。
很多人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一部车子每年都要保险,但为什么我们不为自己的来世保险呢?生病了如果没有保险的话,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说我们也不一定有机会老,即使老了,到时候也不一定会过得很苦,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肯定会死,死了以后肯定有轮回,到时候我们肯定没有什么保险,这三个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一下该不该修菩提心、空性,这是相当重要的。
我相信居士们都相当虔诚,大家对上师、对佛法充满了信心,信心非常充足,甚至有点偏高了,所以,如果肯修的话,有这样的信心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就肯定可以修出来。无论是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空性的见解也好,都是修出来的,绝不是从天而降,自然而然就冒出来的,所以修行非常重要。这是中等的修法。
如果真正有一个不造作的菩提心的话,我敢保证,从此以后这个人绝不可能堕落,至少不可能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样就只需要考虑怎么样去度化众生,为了众生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不需要考虑我以后会怎么样,我会不会堕地狱、会不会投生为饿鬼等等。
很多人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一部车子每年都要保险,但为什么我们不为自己的来世保险呢?生病了如果没有保险的话,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说我们也不一定有机会老,即使老了,到时候也不一定会过得很苦,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肯定会死,死了以后肯定有轮回,到时候我们肯定没有什么保险,这三个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一下该不该修菩提心、空性,这是相当重要的。
我相信居士们都相当虔诚,大家对上师、对佛法充满了信心,信心非常充足,甚至有点偏高了,所以,如果肯修的话,有这样的信心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就肯定可以修出来。无论是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空性的见解也好,都是修出来的,绝不是从天而降,自然而然就冒出来的,所以修行非常重要。这是中等的修法。
(六)上等的修法
上等的修法,就是密宗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修法。不过,无论是生起次第,还是圆满次第,全部都建立在出离心、菩提心和显宗空性的基础上。没有这些基础是没有办法修成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着急。如果你们自己觉得出离心、菩提心都修得差不多了,显宗的空性也修得差不多了,自己现在已经是修密宗的时候了,那我当然也不排斥大圆满的修法,能够修大圆满非常好。
但是,在这几年当中,你们有没有听过我非常赞叹大圆满,或者是说我们一定要修大圆满?我想你们很少听我说这样的话,我现在也想不起来有没有说过这种话,即使说也顶多是一、两句。为什么我不说?是不是不重要?当然不是,大圆满肯定重要,但如果我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大圆满才是至高无上的、最有用的,其它的法都不如大圆满。”你们哪还有功夫修加行,大家都忙着去修大圆满了!
不过,现在从哪里能得到真正的大圆满就很难说了。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讲了一整套的大圆满理论、大圆满修法,现在公开讲大圆满的,就只有几个地方的一些老上师,但因为这些老上师们年纪太大了,所以现在也不怎么讲了,只是让下面的一些弟子讲。虽然我相信在西藏的山里面,还是有很多不知名但修行境界非常高的人,但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就算知道,他们也未必肯传给我们,所以,现在要获得一个真正的大圆满,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不过,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如果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非常稳固,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把去年我讲的中观修法修得比较不错的话,离大圆满也不是很远的距离;但若这些基础修法还没有修的话,那就很难了。
现在却有一些很恶劣的现象,很多居士正在修加行的时候,却有人告诉他们:你不需要修加行,你是上等根基,在前世的时候已经修了加行,现在不需要修了。这样令很多以前发心修加行的人都不修了。简直荒唐之至!
你们想想,五加行是修什么呢?五加行里最关键的就是皈依、发菩提心,然后就是修金刚萨埵,遣除我们的业障。作为凡夫,如果想不修这一系列的修法而获得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你们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实在在地修。
上等的修法,就是密宗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修法。不过,无论是生起次第,还是圆满次第,全部都建立在出离心、菩提心和显宗空性的基础上。没有这些基础是没有办法修成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着急。如果你们自己觉得出离心、菩提心都修得差不多了,显宗的空性也修得差不多了,自己现在已经是修密宗的时候了,那我当然也不排斥大圆满的修法,能够修大圆满非常好。
但是,在这几年当中,你们有没有听过我非常赞叹大圆满,或者是说我们一定要修大圆满?我想你们很少听我说这样的话,我现在也想不起来有没有说过这种话,即使说也顶多是一、两句。为什么我不说?是不是不重要?当然不是,大圆满肯定重要,但如果我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大圆满才是至高无上的、最有用的,其它的法都不如大圆满。”你们哪还有功夫修加行,大家都忙着去修大圆满了!
不过,现在从哪里能得到真正的大圆满就很难说了。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讲了一整套的大圆满理论、大圆满修法,现在公开讲大圆满的,就只有几个地方的一些老上师,但因为这些老上师们年纪太大了,所以现在也不怎么讲了,只是让下面的一些弟子讲。虽然我相信在西藏的山里面,还是有很多不知名但修行境界非常高的人,但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就算知道,他们也未必肯传给我们,所以,现在要获得一个真正的大圆满,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不过,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如果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非常稳固,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把去年我讲的中观修法修得比较不错的话,离大圆满也不是很远的距离;但若这些基础修法还没有修的话,那就很难了。
现在却有一些很恶劣的现象,很多居士正在修加行的时候,却有人告诉他们:你不需要修加行,你是上等根基,在前世的时候已经修了加行,现在不需要修了。这样令很多以前发心修加行的人都不修了。简直荒唐之至!
你们想想,五加行是修什么呢?五加行里最关键的就是皈依、发菩提心,然后就是修金刚萨埵,遣除我们的业障。作为凡夫,如果想不修这一系列的修法而获得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你们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实在在地修。
这些都是我特别要提出来说的,为什么要说呢?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修行和解脱,所以我必须要说。如果每个人真的不需要修加行,也照样可以成就,那我也不会勉强。
虽然我现在没有讲上等的修法,但我们还是要知道:我现在修的是中等的修法,在此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修法,等我把中等修法修好以后再去修。目前只要有这样的发心就可以了。
三、居士的行为
(一)下等的行为
居士的行为也可以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最下等、最基础的行为是什么呢?首先是受居士五戒,如果不能五戒全受,就在其中选择受一条戒、两条戒、三条戒或四条戒都可以。在受戒的基础上,尽量地断恶行善。十善、十不善我们都知道,《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这是最基础、最下等的行为。
在最下等的行为当中,还有两个问题我们要谈一谈:
第一个是吃素的问题。部分居士也许还没有吃素,如果是这样,就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现在个别的居士,尤其是一些学藏传佛教的居士看到藏传寺院的出家人或上师在吃肉,就认为密宗是允许吃肉的,吃肉没有问题。就这样,很多以前吃素的后来就不吃素了,但这是错误的观点。
我以前也讲过,藏地的僧众吃肉并不是密宗开许吃肉,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藏地很多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不出产水果、蔬菜,加之交通不便,所以很多修行人只好选择三净肉,但他们也只吃三净肉,不吃其它的肉。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目前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善,部分有条件的地方逐渐逐渐有很多人开始带头吃素了。不过在有些极为偏僻的地方,直到现在吃素还是很不方便,既没有水果,也没有蔬菜,尤其是有些牧区,吃素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所有的人马上都能吃素,但这是环境因素所致而非密宗的意思,也不是其它的原因,我相信以后这个问题慢慢会改变的。
虽然我现在没有讲上等的修法,但我们还是要知道:我现在修的是中等的修法,在此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修法,等我把中等修法修好以后再去修。目前只要有这样的发心就可以了。
三、居士的行为
(一)下等的行为
居士的行为也可以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最下等、最基础的行为是什么呢?首先是受居士五戒,如果不能五戒全受,就在其中选择受一条戒、两条戒、三条戒或四条戒都可以。在受戒的基础上,尽量地断恶行善。十善、十不善我们都知道,《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这是最基础、最下等的行为。
在最下等的行为当中,还有两个问题我们要谈一谈:
第一个是吃素的问题。部分居士也许还没有吃素,如果是这样,就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现在个别的居士,尤其是一些学藏传佛教的居士看到藏传寺院的出家人或上师在吃肉,就认为密宗是允许吃肉的,吃肉没有问题。就这样,很多以前吃素的后来就不吃素了,但这是错误的观点。
我以前也讲过,藏地的僧众吃肉并不是密宗开许吃肉,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藏地很多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不出产水果、蔬菜,加之交通不便,所以很多修行人只好选择三净肉,但他们也只吃三净肉,不吃其它的肉。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目前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善,部分有条件的地方逐渐逐渐有很多人开始带头吃素了。不过在有些极为偏僻的地方,直到现在吃素还是很不方便,既没有水果,也没有蔬菜,尤其是有些牧区,吃素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所有的人马上都能吃素,但这是环境因素所致而非密宗的意思,也不是其它的原因,我相信以后这个问题慢慢会改变的。
然而,生活在汉地的学藏传佛教的居士一定要吃素,现在汉地有这么好的条件,连不学佛的人都吃素,佛教徒怎能不吃素呢?我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人还没有开始吃素,如果有的话一定要从明天开始吃素,除非有非常非常大的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想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困难吧!如果有是另外一回事。
我到很多藏地的乡下去时,也动员当地的牧民们吃素。怎样吃素呢?他们不可能吃“长素”,但每个月的十五、三十,或者是一年当中的佛诞日、成道日等佛教的四大节日,或者一年中这四个节日所在的四个月,或者这四个月当中的半个月不吃肉。你们想想,那些条件、环境非常差的地方尚且如此,你们更没有理由不吃素!
汉地的大乘佛法在吃素方面,就有非常良好的传统,从梁武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藏传佛教因为环境的因素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因为要托钵化缘的关系,也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的僧侣不是自己做饭,而是每天挨家挨户地托钵化缘,因为这些化缘的施主不一定都是居士,他们当中有吃素的也有不吃素的,所以吃纯素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他们也不如汉传佛教。只有汉地的大乘佛教把吃素的传统保留得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要继续维持。学藏传佛教,要学好的一面,不要学不足的一面。当然这不能归咎于佛教,而是人的因素,因为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做不到,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很优越了,所以没有理由仿效他们的吃肉行为。
第二个问题,是上师、弟子与金刚道友之间的问题。
我现在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比如说,有些居士刚刚接触某个上师的时候,认为这个上师很不错,然后就依止并接受了一些灌顶和密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对上师产生了负面的看法,甚至有不好的态度,师徒之间产生了矛盾,然后都很担心有没有犯密乘戒等等。很多人来问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金刚上师与灌顶”这个专题中讲过,你们多数人也看了这篇文章,也听了课,但看一次不一定能记住,所以,这方面我们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我到很多藏地的乡下去时,也动员当地的牧民们吃素。怎样吃素呢?他们不可能吃“长素”,但每个月的十五、三十,或者是一年当中的佛诞日、成道日等佛教的四大节日,或者一年中这四个节日所在的四个月,或者这四个月当中的半个月不吃肉。你们想想,那些条件、环境非常差的地方尚且如此,你们更没有理由不吃素!
汉地的大乘佛法在吃素方面,就有非常良好的传统,从梁武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藏传佛教因为环境的因素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因为要托钵化缘的关系,也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的僧侣不是自己做饭,而是每天挨家挨户地托钵化缘,因为这些化缘的施主不一定都是居士,他们当中有吃素的也有不吃素的,所以吃纯素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他们也不如汉传佛教。只有汉地的大乘佛教把吃素的传统保留得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要继续维持。学藏传佛教,要学好的一面,不要学不足的一面。当然这不能归咎于佛教,而是人的因素,因为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做不到,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很优越了,所以没有理由仿效他们的吃肉行为。
第二个问题,是上师、弟子与金刚道友之间的问题。
我现在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比如说,有些居士刚刚接触某个上师的时候,认为这个上师很不错,然后就依止并接受了一些灌顶和密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对上师产生了负面的看法,甚至有不好的态度,师徒之间产生了矛盾,然后都很担心有没有犯密乘戒等等。很多人来问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金刚上师与灌顶”这个专题中讲过,你们多数人也看了这篇文章,也听了课,但看一次不一定能记住,所以,这方面我们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我遇到过一些以前学佛学得比较虔诚的人,过去一直认为自己的上师或道友是非常非常好的,后来因为看见个别人的不正当行为,就感到非常失望,以至于不学佛了。
有关这些问题,该如何取舍呢?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没有一个普通人的整个行为,能够代表佛法,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承认。如果非要有谁来代表佛法的话,我想:观音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慈悲;文殊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智慧,除此之外,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法代表佛教,所以你们不能这样以偏概全。如果因为个别人的行为不好,就归咎于佛教或者藏传佛教,然后不学佛了,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释迦牟尼佛是全知,他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判断是非的准则,是依法不依人。如果你发现佛法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说我原本以为佛法是很好的,但是,我在佛法中发现了问题,所以不学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不学佛;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某个上师的行为或者金刚道友的行为不好,便因此不学佛了,这就不合理。
上师、金刚道友的行为,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代表藏传佛教,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划分清楚。要学佛,可以自己好好学,不去管别人的是是非非。以后你们也不要轻易地把自称是上师、活佛的人看成佛,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我们当成佛是完全无误的,是合理的,但一般不是很了解的那些活佛、上师、堪布,我们既不能随随便便当成佛,也不能看到一点过失就毁谤。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依止,就按照密宗的要求,在接触的过程当中慢慢去观察。密宗本身有明确的规定:依止一个上师一定要观察十二年,密宗里面讲了很多上师的标准,依照这些标准,在十二年的时间当中仔细观察,如果这些标准都具备的话,才可以依止。依止之后,就不能再产生什么邪见,一旦产生邪见,自己的修行就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
有关这些问题,该如何取舍呢?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没有一个普通人的整个行为,能够代表佛法,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承认。如果非要有谁来代表佛法的话,我想:观音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慈悲;文殊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智慧,除此之外,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法代表佛教,所以你们不能这样以偏概全。如果因为个别人的行为不好,就归咎于佛教或者藏传佛教,然后不学佛了,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释迦牟尼佛是全知,他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判断是非的准则,是依法不依人。如果你发现佛法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说我原本以为佛法是很好的,但是,我在佛法中发现了问题,所以不学佛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不学佛;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某个上师的行为或者金刚道友的行为不好,便因此不学佛了,这就不合理。
上师、金刚道友的行为,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代表藏传佛教,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划分清楚。要学佛,可以自己好好学,不去管别人的是是非非。以后你们也不要轻易地把自称是上师、活佛的人看成佛,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我们当成佛是完全无误的,是合理的,但一般不是很了解的那些活佛、上师、堪布,我们既不能随随便便当成佛,也不能看到一点过失就毁谤。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依止,就按照密宗的要求,在接触的过程当中慢慢去观察。密宗本身有明确的规定:依止一个上师一定要观察十二年,密宗里面讲了很多上师的标准,依照这些标准,在十二年的时间当中仔细观察,如果这些标准都具备的话,才可以依止。依止之后,就不能再产生什么邪见,一旦产生邪见,自己的修行就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
当然,我以前依止法王如意宝的时候,没有经过十二年的观察,你们可能也没有观察十二年。对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不观察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们的运气很好、福报很好,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上师。不过,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有点不好说了,所以,我们认为: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观察;如果没有依止的必要,我们也不观察别人的过失,别人有过失或有功德,在短期当中不一定观察得出来,就算能够观察出来,对我们的修行也没有什么帮助。
学佛是要学佛的行为,不是学金刚道友或其他人。上师或金刚道友不好是他们的过失,不是佛法的过失。这一切错就错在我们自己——以前我们没有按照密宗的要求去观察;现在又违背密宗的要求去毁谤,这样可能永远都修不成密法,只能修修出离心、菩提心等修法,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特别小心。
(二)中等的行为
中等的行为是什么呢?中等的行为是利益众生。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尽量地利益众生。虽然大乘佛教利益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种,也就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就涵盖了所有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方法。除此之外,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凡是我们认为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都要尽量去做。
现在很多居士经常问到:虽然自己在发菩提心,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做不到自轻他重等等,那该怎么办?其实,佛也没有要求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就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这些都是有过程、有次第的,可以做到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就暂时放在后面。
学佛是要学佛的行为,不是学金刚道友或其他人。上师或金刚道友不好是他们的过失,不是佛法的过失。这一切错就错在我们自己——以前我们没有按照密宗的要求去观察;现在又违背密宗的要求去毁谤,这样可能永远都修不成密法,只能修修出离心、菩提心等修法,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特别小心。
(二)中等的行为
中等的行为是什么呢?中等的行为是利益众生。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尽量地利益众生。虽然大乘佛教利益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种,也就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就涵盖了所有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方法。除此之外,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凡是我们认为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都要尽量去做。
现在很多居士经常问到:虽然自己在发菩提心,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做不到自轻他重等等,那该怎么办?其实,佛也没有要求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就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这些都是有过程、有次第的,可以做到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就暂时放在后面。
比如说肉体的布施,也即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众生的行为,这是菩萨最高的一种布施,但是佛告诉我们,在没有证悟之前不允许做这样的布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证悟之前这么做的话,还是有痛苦的;如果有痛苦,则布施之后会后悔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能力,所以佛告诉我们先不要布施自己的身体。先易后难,能做到的先做,做不到的可以放在后面。我们虽然发了菩提心,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用菩提心来处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行还不到位,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逐渐逐渐去做;等我们的修行到位的时候,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当初释迦牟尼佛也发心:等所有的众生度完以后我才成就。释迦牟尼佛早就成就了,但众生度完了吗?没有。佛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发心呢?当然不是。佛和菩萨会发很多不会成功、不会实现的愿,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心呢?这就说明他们的伟大——“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恰恰说明了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勇气,而非佛菩萨的过失。
我的意思就是说,佛也没有办法度完所有的众生,把所有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做完,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但在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当中,也有很多现在我们肯定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地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不是外表上摆个样子给别人看,而是要从内心深处真真切切地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在清净的发心之上,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比如说我们去放生,在外表上看,放生本来是一个利益众生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去放生的话,表面上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骨子里还是为了自己。同理,在任何一个问题上,修大圆满也好、修大手印等任何一个修法也好,如果核心是自己的利益,就不叫大乘佛法。有关这一点以前讲了很多,现在不再讲了。
下等的行为和中等的行为,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范畴。
当初释迦牟尼佛也发心:等所有的众生度完以后我才成就。释迦牟尼佛早就成就了,但众生度完了吗?没有。佛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发心呢?当然不是。佛和菩萨会发很多不会成功、不会实现的愿,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心呢?这就说明他们的伟大——“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恰恰说明了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勇气,而非佛菩萨的过失。
我的意思就是说,佛也没有办法度完所有的众生,把所有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做完,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但在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当中,也有很多现在我们肯定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地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不是外表上摆个样子给别人看,而是要从内心深处真真切切地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在清净的发心之上,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比如说我们去放生,在外表上看,放生本来是一个利益众生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去放生的话,表面上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骨子里还是为了自己。同理,在任何一个问题上,修大圆满也好、修大手印等任何一个修法也好,如果核心是自己的利益,就不叫大乘佛法。有关这一点以前讲了很多,现在不再讲了。
下等的行为和中等的行为,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范畴。
(三)上等的行为
上等的行为是什么呢?是密宗的行为。密宗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你们可以看一些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成就者们的传记,从中可以知其一二。虽然密宗的行为很不可思议,但所有的行为都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不论从外表上看来是怎样的,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利益众生的前提,只是在方法、范围、力量方面有别于显宗而已。通过这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同样能把众生引导到解脱道上面。
这些行为主要建立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根本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连什么叫做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不知道;虽然我们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大圆满,实际上并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们更不知道。
你们也许会想:大圆满怎么不知道,就是心里面一切都放下,什么都不想、放松,这不就是大圆满吗?这个不是大圆满,以前和尚摩诃衍到西藏传了这样的法,结果闹出很大的矛盾,到现在一千多年了,这个问题都没有消失。
真正的大圆满不是这样,不过,大圆满是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很重要。以后你们的出离心、菩提心修好了,可以去听大圆满。
但是,去年我讲的那些空性修法你们可以修,在修菩提心的同时,就修那些空性修法。这也可以说是密宗大圆满的一种前期修法。这些空性如果修得比较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离密宗也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了,当然,这个要观待自己的努力精进。
这里我没有告诉你们具体的密宗行为,只说了上等的密宗行为很了不起。因为这些现在我们做不到,所以现在也不说。
上等的行为是什么呢?是密宗的行为。密宗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你们可以看一些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成就者们的传记,从中可以知其一二。虽然密宗的行为很不可思议,但所有的行为都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不论从外表上看来是怎样的,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利益众生的前提,只是在方法、范围、力量方面有别于显宗而已。通过这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同样能把众生引导到解脱道上面。
这些行为主要建立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根本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连什么叫做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不知道;虽然我们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大圆满,实际上并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们更不知道。
你们也许会想:大圆满怎么不知道,就是心里面一切都放下,什么都不想、放松,这不就是大圆满吗?这个不是大圆满,以前和尚摩诃衍到西藏传了这样的法,结果闹出很大的矛盾,到现在一千多年了,这个问题都没有消失。
真正的大圆满不是这样,不过,大圆满是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很重要。以后你们的出离心、菩提心修好了,可以去听大圆满。
但是,去年我讲的那些空性修法你们可以修,在修菩提心的同时,就修那些空性修法。这也可以说是密宗大圆满的一种前期修法。这些空性如果修得比较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离密宗也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了,当然,这个要观待自己的努力精进。
这里我没有告诉你们具体的密宗行为,只说了上等的密宗行为很了不起。因为这些现在我们做不到,所以现在也不说。
四、总结
总结而言,见解有上、中、下三种,修行有上、中、下三种,行为也有上、中、下三种,总共是九种。上等的见解我们没有;上等的修法至少目前我们还不能修;上等的行为都是密宗的,我们都做不到。不过这也没问题,这并不表明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只是目前做不到而已。但下等与中等的见解我们可以有,下等与中等的修法我们可以修,下等与中等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做,九个见、修、行当中的前六个,我们当下就可以掌握,至于上等的见、修、行,可以暂时放在后面慢慢地修。
现在藏地还是有一些老一辈的修行非常不错的上师,他们住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你们当中可能也有以前在法王的座下没有听过大圆满的人,所以,如果你们现在能够找到非常可靠的,真正有资格传密法、传大圆满的上师,也可以提前听一听,也可以提前了解了解,不然以后你们也许会后悔的——在西藏还有那么好的真正的修行人的时候,自己没有去听,现在要听的时候全都圆寂了,这也是很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就正式去修这些法,我想还早了一点,我们还是要先修加行,这是很重要的。
不过,这样的上师不是到处都有,一旦依止了这样的上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有任何邪见,密宗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产生了邪见,第一个,就是在密乘戒上会出现问题;第二个,自己的修行也不会增长。密宗的修法,特别是大圆满的修行进步,全都要靠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加持又要靠自己的信心,当我们的信心被破坏的时候,修行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密宗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事先你们一定要观察,不观察就盲目地依止,说不定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我这次要讲的就是,前六个见、修、行,我们一定要去做;至于后三个,以后自己去闻思修。
如果具备前三个见、修、行,就是下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中间的三个见、修、行,就是中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后三个见、修、行,就是上等的标准居士。
总结而言,见解有上、中、下三种,修行有上、中、下三种,行为也有上、中、下三种,总共是九种。上等的见解我们没有;上等的修法至少目前我们还不能修;上等的行为都是密宗的,我们都做不到。不过这也没问题,这并不表明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只是目前做不到而已。但下等与中等的见解我们可以有,下等与中等的修法我们可以修,下等与中等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做,九个见、修、行当中的前六个,我们当下就可以掌握,至于上等的见、修、行,可以暂时放在后面慢慢地修。
现在藏地还是有一些老一辈的修行非常不错的上师,他们住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你们当中可能也有以前在法王的座下没有听过大圆满的人,所以,如果你们现在能够找到非常可靠的,真正有资格传密法、传大圆满的上师,也可以提前听一听,也可以提前了解了解,不然以后你们也许会后悔的——在西藏还有那么好的真正的修行人的时候,自己没有去听,现在要听的时候全都圆寂了,这也是很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就正式去修这些法,我想还早了一点,我们还是要先修加行,这是很重要的。
不过,这样的上师不是到处都有,一旦依止了这样的上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有任何邪见,密宗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产生了邪见,第一个,就是在密乘戒上会出现问题;第二个,自己的修行也不会增长。密宗的修法,特别是大圆满的修行进步,全都要靠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加持又要靠自己的信心,当我们的信心被破坏的时候,修行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密宗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事先你们一定要观察,不观察就盲目地依止,说不定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我这次要讲的就是,前六个见、修、行,我们一定要去做;至于后三个,以后自己去闻思修。
如果具备前三个见、修、行,就是下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中间的三个见、修、行,就是中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后三个见、修、行,就是上等的标准居士。
文章评论
心辰绽放美丽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