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与明心见性--揭开达摩传法实相

个人日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
  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行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请这位印度僧人讲法。达摩祖师到法台那坐一会,却什么也没说。当时一些僧人不理解,到现在人们也争论怎么回事。二是踏一叶芦苇过江,到嵩山少林寺默然洞坐九年,怎么回事?我与诸位共同探讨。
  第一,为什么达摩祖师什么也沒有讲。达摩祖师当时在观察在场僧人的根基。佛法到中国时间不长,中国刚刚开始兴起佛教,当时多数僧人修行的是小乘法;达摩祖师要弘传的是大法,上乘法,菩萨法,对小乘根基人讲不了,讲了他们也接受不了。他要讲直指人心、离相无相之法。这些众生如果心生谤法,就要堕落地狱。因为他是圣人,他是来度这些众生的;因为他是菩萨,慈悲众生,所以不能讲。当时有偈云,“不见佛理,好作有缘。而爱功德,不住听吾。”
  第二,示现证悟,离文字相。当时一些修行人研究理论的多,研究形式的多,都在文字上打转转。可是他要告诉你证悟的、在经书上又找不到的东西。证悟的东西都是实修实证得来的,和文字没啥关系。读佛经,把佛经读碎了、读烂了,如达摩祖师说:“白的是纸、黑的是字,你读的是什么?”你证悟和文字没关系,所以直指人心,你不用研究读这经、读那经,说有没有神识,怎么找这个心、它怎么来的等等,理论上的东西理论上研究,实际上又怎么也找不到,来回验证,结果把时间都浪费掉了。
  达摩祖师说,你不用研究这些理沦,你就知道你身上有一个真我,也就是你的神识、也叫心,这个心里还有一个性,你就直接修它吧。是禅你就直接按照禅宗观照的方法,直接找心、直接来,让你把时间用来参禅上。直指人心,一些人一听“直指人心”,说也没让我坐呀?直指人心是不是不用研究经典了?初行者不要研究理论,当你在修持过程中有一定证悟以后,再来研究佛经,这样倒过来修非常快。我跟你们讲过,我学佛头十年一本经书也没看过,可是后十年,看什么经一看就明白,只不过我不讲。头十年我什么也没看,我就好好修,所以有证悟以后,进入了那个境界,理解的非常快。要知道在沒有证悟之前,读什么误什么,研究了这个,又失去了那个,顾此失彼。所以,禅宗出现了很多高僧大德,讲的法非常好,六祖大师、宣化法师是禅宗的师父等等,讲的都非常圆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证悟,证的多、讲的少。你这么说学净土的,是不是沒有证悟啊?有,古德太多了。净土证悟在哪里,现在往往引证理论的多,实证的少,得念佛三昧的非常少。证的人少,讲的理论容易误人,把念六字洪名变成四字,分明是督摄六根,净念相继。学净土法门也有一些方法,怎么打坐等一些传承,可是都被现在的一些人给省略掉了。禅宗大师们都了不起,有证悟,实质上,证悟的东西与文字一点关系都没有,证悟的东西,才能脱离生死;而光谈文字脱离不了生死。所以今天学佛之人,不要在理论上下功夫,转来转去,而要重实修。
  第三,示现神通智慧。一叶芦苇过江,是神通,你看《达摩宝传》上:都显现一些神通,是什么?制服外道。当时,一些外道都害他,给他出难题,他都用神通给化掉了,他告诉我们有神通,为法故也使用神通。
  第四,示现正法。他没讲怎么表现的,但是他不贪名利与皇室,梁武帝留他做国师,他不图名利,转身就走,请他回去都不回去;在默然洞静坐九年,那是不需要任何供养。所以不贪众生的供养而修观。现代一讲观,是不是又在想,行、住、卧都是禅,就是想吧。“观”离不开坐,在坐的基础上有观,所以禅观不离坐,这是正法。一谈观,又把坐给丢了,光说行住坐卧都是禅,给简化了,讲的观也好、禅也好,都是以坐为基础,离坐无观,离定无禅。
  第五,讲人、法二空。因为他是得道高僧,证得了人空、法空,所以真证道之人,示现的是光脚的,表“无邪”之谛。他在弘法过程中,教了一个女弟子,女弟子想,传完法我把他害死,然后达摩的法到我这就为止,达摩到中国来的法全在我这。达摩祖师知道这些,但他还不舍这位众生,传她法后,果然下毒要害达摩,但他用神通把毒药给化了,荣辱不惊。梁武帝修塔造庙问达摩祖师有无功德,达摩祖师说实无功德,偈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你对我不欢迎我就走,他以德报怨。可现在人以怨报德的多,这个人你对他好,而他对你横加指责、挑三拣四。学佛的人,是以德报怨,你对我再不好,我也对你好。修行人,以德报怨,这就叫人空、法空,知道法中无我,法的空相、空性,不执著于我;这就是达摩祖师示现人、法二空;他讲的法离开人、法二相,法中无我。所以讲出佛家的真法来。
  第六,示现大法难求。二祖断臂求法,体现大法难求。偈云,“诸佛菩萨求法,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为什么示现这个?没有大决心、大坚固力,想求佛家的无上大法、密法,太难了!为什么说法不轻传、大法难求,现在众生的坚固力不够,你让他打坐三年,他说哪有时间那,一听说有法就着急,你无量劫来都干什么去了?所以说示现大法难求。另外,禅宗有密传,禅宗传到哪一代都有秘密的东西,不都是公开的。你看五祖与六祖以心印心,谁也不知道怎么传的。要知道禅宗有密。密无文字相,不立文字。一些法师讲法,“达摩老祖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那“心意”不还是五蕴吗?那是个法门呐,佛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心意只是让你在心上、性上去好好坐,然后,佛法会现前,会有人度你。可是有人把这些形容佛法的法语,以文解义解释偏了。所以不证得人、法二空的人,讲不出实相来,把正法给解偏了,这都非常可怕。我曾你们说过,佛家的法不是乱讲的,也不是用什么能解释明白的。在西藏传了密法,密法是什么?“拈花微笑千古迷,以心印心法门立。气贯虹身印通关,无字文诀祖师意”。这和“达摩老祖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意思差不多,没法明说,用现在的理论方法寻找也找不着。偈云,“明佛心宗,寸无差误,行解相应,名曰为祖。”
  第七,是寻找有缘人,承传佛法。是师父在等弟子。一坐九年,把像印到石头里,怎么印的,到现在有人研究怎么回事也研究不了,这是神通力。问他有所得吗?答言无所得,只是叩头,那是真得,得的密法。一些菩萨行人,到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普通人,说普通话,做普通事,他是肩负重要任务的,没到他出世时,他一天都不出。你应该遵从,不这么做,你就犯戒,你看达摩祖师在那坐着,有人抬着往外出。那就是犯戒。强行违逆佛家制度,不要认为,用绳子绑,没绑走就没事了,那些人是有业报的。所以,哪个人讲法,他本人的意愿不可违背,不是他个人的意愿,是佛家的,大伙要明白。偈云,“须明他心,知其古今,不贤不愚,无迷无悟。”
  第八,为后人留下玄妙。怎么留的玄妙,只履奔西方。达摩祖师圆寂于少林,而墓里无有尸骨,少林寺当初的小和尚说:我看见他了,挑着一只鞋往西走,分明是他,打开棺材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他示现圆寂时一百五十岁,他是禅宗的高手、密行的高手,他愿意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愿意活多大岁就活多大岁,可以示现末法时代一万年。但没有愿意留的,到时候任务完成就走,这个地方可不怎么好,没人愿意留在这。众生贪求寿者像,认为是好事情,实际上是很苦的事情。道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佛家高僧还有何难哉。这就是达摩祖师来中国留下的玄妙。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指的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一句话。现在人说明心见性,说知道有心、有性。这样一来,你也是佛,我也是佛,就不用修了,也不用看经了。实际达摩祖师讲:我们体内有个神识,即第八阿赖耶识,也叫心。这个心是杂染之心,有无明烦恼覆盖,有业障在其中。我们要把心里这个杂染、业障去掉,见性后圆成佛道。而我们这些人不去研究怎么去掉杂染、业障,就直接说,我知道我这有个心,心里有个性,我就是佛。实际上,圣人超凡的语言被他们错误的理解了,我在和那位长老探讨过程中,说到在地府洗心垢。一般人乍一听,理解不了。往生的人必到地府洗心垢,就像一瓶墨水,怎么能把墨和水洗开呢?洗心垢,就是人站在地府的洗心垢处,上面下来的瀑布浇在身上,将我们身体毛孔里的污垢(第八阿赖耶识的杂染汁液)立刻全被冲下来,就像水洗沙子里的土一样,立即全部下来,然后墨是墨,水是水。墨是业报,被去除掉;水是纯净的水,是我们的神识,可以往生,这才是真实的东西。
  你一天不去修行,不去行坐,就想来便宜的事,只是一句佛号、四字洪名,就想往生,往生到哪里不知道。现在众生以末法人的心态、末法人的方法去修行,所以万人修行一人得度,得度的太少了。明白了这事理,就不要再在理论上、文字上研究了,赶紧去静坐、去禅行吧。
  达摩祖师讲法的对象都是些什么人哪?为什么讲的这么难啊?不是你、我、他;不是普通的修行人;不是没有修行的在家人;而是当时中国最有名、有证悟的宗师,修的相当高的五、六个人。讲法时要注意听法对象的根基,听法的大师们有的都有果位了,你再给他讲小乘法或平平常常的法能行吗?肯定不行。我讲的对象不同、法不同,我给那位长老讲的都是有一定层次的,而且,我讲的都是真实的,到哪探讨都是正确的、经得起印证的,这才是根本。达摩祖师就是这样,我们用今天去想昨天的达摩祖师,他讲的对象层次非常高,所以法语难懂。由于现在出家人没有证悟;在家人没有修持功夫,而当时听法的都是有果位的圣人,所以我们不懂。还问为什么把法讲的这么深奥难懂啊,原因就是对象层次不同。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别把自己列到圣人那里去。我们需要努力加紧修持,有证悟时一看就懂。
  梁武帝修塔造庙实无功德是怎么回事?现在一些人也谈这个问题。因为修塔造庙与证悟不是一回事。修塔造庙是福田,是有为法(即生灭法),是为证悟增加福报因缘的。功德来源于见性解脱;修道成道为解脱。证悟是功德的表现形式,有道人必是证果人,是有功德的。修塔造庙不是有功德吗?那叫功德事,有为法。你上庙烧香、供养,出家人给人家诵经、持咒,统统是有为法。静坐禅定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这叫无为法。否则,没达到这一条,有为的东西不能出三界,做不好、负因果,做法事、读经典图省事,给人家读差一个字,都要到地府“补经所”补上。众生的钱非常重,带有血腥和业报。
  有人问达摩祖师,我们学佛人怎么才能入到佛法里去?
  达摩祖师说,学佛人入道不离二个,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这和释迦牟尼佛讲的一模一样,闻、思、修。由于众生开始时不了解佛法,必须先宣讲佛法,这叫理入。还有一个是行入,把佛法简单说一说,我再告诉你一个修持方法,修持一段时间以后,佛法现前、佛经也通达。到时候什么都懂,什么也不耽误,这叫行入。这二者不是绝对的先理后行,有的先理入,后行入;有的是先行入,后理入。我头十年一本经书也没看,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后期,没有佛经。只能先行入,后理入。行入以后,才逐渐读佛经,什么也没耽误。现代的人,先研究理论,用文字指导实践。反过来说,理论来源于实践。有证悟以后看佛经一看就明白,没有证悟,怎么看也不明白。文字掩盖了实际的东西,没有真功夫,真东西就显现不出来。理论里有很多东西,很深奥;我就说简单的,就是静坐,坐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你没静坐那就是理入,理论再高没一日静坐、没有修持,还是在研究理论、做西行的准备工作。这就是达摩讲的理入和行入,这就是现代人容易被理入误住,不去讲行入,光是摆花架子,一些人死在花架子上。我看一个材料上记裁:
  中国有个茶师要随师父去日本,作为侍者,他不会武却穿着日本武士服。有个日本浪人就要跟他决斗。他还不能说我不会武,他就到中国的一个武馆找武师说了情况:我决斗肯定输,你得救救我呀。武师说你是个茶师,就给我沏一壶茶吧。他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沏茶了,好好沏吧。他就认认真真,按部就班地一样一样做,干的有条不紊。一看这样,武师就说,你不用死了,你能赢了。决斗时你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做,就可以了。茶师赴约时,穿着武士服,腰间佩剑,非常从容。时辰一到,日本浪人把剑一举,可是茶师没搭理他,有条不紊地把帽子摘下来,衣服一件一件脱下摆放好,最后把剑往天空一举,心想这回完了。可是日本浪人见状,给他跪下了,说你这人也太从容了,也太有修为了,太高深莫测了。实际上,就是个花架子。中国的一些修行人,就死在花架子上了。
  现在一些小乘人讲“有身皆苦”。身体是苦源之本,没有身体啥事也没有了。道家讲,唯有吾身。有身体不自由,不能上天、入地;大乘之人说,我们有身乐则有心乐,身喜则法喜,没有身乐就没有心乐,这个身体太宝贵了,只有这个身体,才能去学佛证道。这个身体非常重要,小乘人和外道的观点都不一样,所以,同样一个身体,达摩祖师在时,说这个身体太重要了,而不执著于这个身体;现在有的人说,达摩祖师都提倡这个身体重要,那就执著这个身体吧,不是修道、成道都离不开这个肉体吗?可是这个肉体没有修持功夫,心也见不着、性也见不着。
  达摩祖师讲,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有人一听,就说那佛经不用看了。我跟你们说,佛家的真法都是不立文字,代代相传,承传下来的,任何书上都沒有。佛渡阿育王即身成佛,你能从书上找到他得什么法吗?文殊菩萨度龙女成佛,找得到用什么法渡的吗?所以,真法都是脱离文字的,包括密宗、禅宗。写在纸上的文字,你会,魔也会,魔子魔民也都会,那黄仙、狐仙它也会,为什么不能成?真正的佛法他得不到。用普通的显法去修,慢慢来,这就叫法法平等,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所以,达摩祖师讲的不立文字是真法;不是光让你读佛经,佛经是让你明理的,是让你懂得不同层次的,而真正不立文字之法是真正的法,不要让这些东西把你迷住。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是达摩祖师的观点。现代的一些人提倡,我心是佛、我心做佛祖。他说的是对性说的,我心里有个性,这个性就是佛,性外无佛;离开自性谈不上佛,这个佛是觉者;离开自性谈不上佛,他说离开自性去找心,上哪找去?所以,咱们要明白这个实相。可现在人不明白,“我心即佛、我就是佛,”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达摩讲的实相,达摩是对自性说的,告诉你要找到自性,才能了脱生死,超出三界,这才是实相,他把这个实相一说,有证悟的人明白是这么回事,没证悟的人,以文解义就在文字上下功夫,研究找心,找心做佛祖了。
  还有一个观点,说佛不度佛、佛不读经、佛不犯戒、佛不持戒、佛不做善恶,见性是佛,这就是达摩的观点。可现代人不明白。佛不度佛就是说佛度我们的心,我们的自性是佛,我们的自性不需要度,他本身智慧具足,只是被无明烦恼覆盖。我们用佛法修持,去掉心里的杂染,增长福慧功德,去掉业报。我们的自性就是佛,它不需要别人度,它一旦出来,自己立刻就明白。佛不度佛,他们就误解为释迦牟尼佛不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度药师佛。我们的自性本身具足,自性不需要读经、自性也不需要持戒、也没犯戒,“佛不度佛”原意如此。
  今天有人请法,他说,“我的业报这么重,还能不能成佛道?”我说,“你的性上没有业报。那一页翻过去,从今天的当下开始,我不研究你昨天的历史。按照修持方法去修持,随着证悟的增加,去除你的业报,增长你的福慧。”达摩祖师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多简单。可是,有人就在文字相上理解不了,佛不度佛,佛不读经。把这尊佛当成那尊佛去研究,而不回过头来找自性,我的自性是觉者,我的自性是佛,我的自性不会读经、也不犯戒,他也没造业,只是暂时的受报、受业所牵。在理论上研究,而他就是佛,也就不需要修行了。我们的身体里有三界,外面有三界,这是双重的,不要被文字相迷住,达摩祖师讲的是从自性上说的,我们今天理解要从实相上找。
  有人问达摩祖师念佛能不能成佛。
  达摩祖师说念佛得因果,念佛得聪明,守戒得升天,布施得福报。
  达摩祖师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呀,就像我说的,四字洪名只是因果循环,种善根而已,达摩说念佛不能往生,当时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念佛只是思维在念、五蕴念佛、五蕴织盛,还是没超出三界。所以一定要知道,念佛得因果,必须修持。怎么超出三界?用修持的方法,去修、去行,念行统一,积功累德,才能出离三界。诵经得聪明,你将来为人时,学啥会啥;只能得聪明,出不了三界。你看现在人,做很多善事,功德在那里?下世再来,肯定比现在还聪明。今生可以是大学生,下生可能是博士后,或者到天上做天人,多数在四王天而不得出三界。现在一些人说印经有功德,就执著去做。印经一定有功德,下生为人时聪明。但不修持只守戒,只能得人天福报,多数在四王天,连去忉利天的都不多。不用怀疑,达摩祖师就是这么说的。所以佛家人讲话,是实语者,如语者。只有持戒的人才能无戒可守,无戒可破,所说的布施供养也是这样。
  什么是善知识?
  达摩祖师下个结论,见性者为善知识;法中无我,可以做善知识。
  否则不够善知识的标准。自谓是善知识,就更不行。称得起自己是善知识的,一定要证得明心见性,有一定的证悟功夫。证悟到人、法二空、无生法忍,不拿起佛经以文解义,讲出自己的实证,讲出的东西让人一下子就懂,用最普通、最简单、最直接,有没有文化不重要,谁听都听得懂,听了去能去做。傻子听了能成,科学家去坐也能成。所以善知识是见性之人、讲的是见性之法,什么人都可以去坐。你没去坐,谁也成不了。善知识应具什么法都能讲其谛,人家说还有一个问题,你能解释,闻则法喜。
  达摩祖师讲,佛住世时,有一位善信比丘,能读十二部经,能背下来,但是这个人没有修持,堕落轮回。这时有人问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说:由于这个人只读经,没有修行,必堕轮回。用今天的话说,光读经不修行,自己觉得你挺聪明,以文解义,实际是愚人。因为证悟不靠华丽的语言,不听你说的好不好听,而是有没有证悟的功夫。不读经照样可以出三界,善信比丘把十二部经全背下来,走不了,佛住世时如此。由于读经落在有为法,落到思维中,出三界是我们思维做不到的。而修持脱离了思维,直接进入明心见性,去掉业报,增加福慧。所以,读经是不是愚人,你自己去把握。现在还有人看了这个经、研究那个经,他说的愚人是什么,比不信佛强点,因他种善根了。
  达摩祖师说:生死事大,不得空过。
  说的一些人就不明白,他说的意思是生死是大,即然身体难得,你得要这个身体,要好好利用,不利用这个身体,上哪去找别的身体?那怎么能不空过呢?达摩祖师说,一定要找一位善知识,不找善知识,盲修瞎练也是空过。你说我也信佛,也供佛啊,怎么说我没找到善知识空过呢?明确地说,信佛只是种善根,还得进轮回,进轮回就有进三恶道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找到了善知识,没有得到法,如佛经上说,“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不得法而行,也是空过一生。不能了生脱死,还在轮回之中,享受完人天福报后,又会堕落三恶道。只有找到善知识,依法而行,勤修苦学,上得到证悟,才不空过。否则的话,说法如云,你说、我说、他说,都是魔说。达摩祖师下的这个结论,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随生死海,另入魔界、魔家眷属。这话说的多重啊。法师说法近似魔说,不明心见性,没有证悟,把这些跟他学的,没领到圣道上,统统领到魔道上,因为魔说非佛说。我讲《法华经》时说,你没证到人、法二空时,最好把嘴闭上,只讲浅显的。你说我是学佛了,学的不好,简单说一说说学佛有什么好处;否则的话,以文解义,说错即为魔说,在佛法上,不是乱说的。你说法说出佛家正法,说出佛家真实意思,这是佛法,是佛说。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法而行、依法而修。
  达摩与明心见性上就讲到这里。

 

 


有人问达摩祖师,“行六度万行,能否成佛”?

  达摩祖师说,“不能”。
  为什么不能?
  “有得即有为”。到这就没有了。这些人就说了,达摩祖师说修六度万行不能成佛,佛经怎么说修六度万行,还是大法呢?对于这些人,我想说,佛法是好的,到他那就成垃圾了。为什么行六度万行不能成佛?行六度万行是学佛的方法,是外在的,是为证悟服务的,是为我们自性成佛服务的。谁去成佛,是我们的性去成佛,是利用六度万行这个佛法,在世间行坐、去修持, 去掉心的杂染, 让我们的性去成佛。行六度万行是有为的,行六度万行帮助别人,修供养是有为的,持戒布施是有为的,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性才是真正本源的东西,我们行六度万行是为心成佛服务的,利用修持方法去证悟,证悟以后明心见性,然后再成佛, 而不是直指人心就不行六度万行,该行六度万行还得行,一点不能差,而不执著六度万行,不能挂在嘴上,而是我们天天在行中,自然符合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行六度万行。一听六度万行是有为的,就不行了,那是大错特错,一定要修六度万行。让自性成佛,必须行六度万行。修菩萨乘,通过六度万行,发菩提心。这些都是为自性增加功德福报,这是外在的,不是内里的,内里的是我们的性,也就是修心。修六度万行就是修心,把心的杂染去掉,性自然显现,就去成佛道。这和佛经说的是一回事,不对立,是一致的。
  
  有人问达摩祖师:佛持不持戒?
  达摩祖师说:佛不持戒,也不修善恶,不精进,不懈怡,因佛是无作人。
  这时有人就说:释迦牟尼佛没持戒,也没修善,没精进也没看懈怠,也没啥事。这么理解,错误!达摩祖师这里的“佛”,指的是我们自性是佛,自性不用修善,不用精进,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自性是无求无贪的东西,我们要把它修出来,才是真的修出来,而不是向外求法,更不是把法往释迦牟尼佛身上套。不是佛是无作人,而是我们的自性是无作人,和佛法吻合了。释迦牟尼佛为一大因缘来世间弘法渡生,能说无作吗?我们的自性才是无作人,这才是达摩祖师的真实意思。不要理解成: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不修善,不持戒,不精进。那就错了。打坐六年那不是精进么?这个虽然是理论问题,要明白实相,否则会堕落到魔子魔民那里去的,是佛说,而不是魔说。
  

达摩祖师说:佛不是佛,莫作佛解。
  释迦牟尼佛的身体也示现圆寂,不要著佛相。他和佛讲的“以色身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一回事。佛都这么说,肉身不是常住的。自性是佛,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从一地到十地菩萨要积聚无量功德,因地发愿,然后报身在极乐世界莲花化身的身体中,证得报身佛的佛体,这都是真实的。不往下讲,往下讲众生更不明白了,那是宇宙之所成就,无以伦比。真正的报身是自性做的,是报身真实的成就。达摩祖师讲的是为破众生相而说,不要著佛相,不要认为释迦牟尼佛也是人,释迦牟尼佛不也入涅槃了吗?释迦牟尼佛入涅槃,是让众生不起攀援心,没有执著想,要利用这个身体修我们的自性。
  

有人问达摩祖师:性有僧俗相否?
  达摩祖师答曰:无也。
  今天我第一次看到达摩祖师这么讲的,在这之前我曾问过一位长老,我问他,你是真僧否?答:不能说是真僧,这是真实。我们的自性也没剃光头,也没穿出家人的衣服,出世间没有僧俗,在世间示现上有僧俗之分。执著于在家是俗知俗见,这是说在家人;凡知凡见是没有证果的出家人,达摩祖师讲的一点不差。
  

达摩祖师说:道本源成,不用修证。
  达摩祖师的意思是我们的自性是自然成就的,它不需要修证,在修身心的过程当中,把性解放,让它出离。我们的自性是圆成的,自然智慧具足。性是不需要修证的,你不修心,它被包着出不来,这是在性上所说,非对人所说,我们要在理论上知道,在实相上也要明白。
  

达摩祖师说: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理解不了。一些僧人也著相,因为他没有见性,没有证悟而心不明,不得见性。你明心见性以后就能圆成佛道,不论出家、在家,白衣也可圆成佛道。圆成佛道不是即身成佛,不是肉身成佛,而是在家修行照样往生极乐世界。你要是不明心见性的话,即使出家,亦是外道。这是从性上说,因为你还有轮回,有生死。他还没说你堕落三恶道呢。就像我当初说的一样,一些四果罗汉,从结果上看,形同外道,因为八万四千大劫后,四果罗汉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外道一样堕落,到时候照样轮回。虽然他们巳证得四果罗汉,但没发菩提心,和外道的大罗仙一样,天福享尽定力失衡时,就会堕落。有人又会说,“四果罗汉形同外道,我还修什么呀?”我说,八万四千大劫你也享福了,也划得来了。所以不要执著出家、在家之相,利用现有佛法,去修持,去明心见性,这才是真实的。
  

有人问达摩祖师: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何得成佛?
  达摩祖师说:我只言见性,不言淫欲。
  这么复杂的问题,就这么简单一说,大家更不明白了。事实上达摩祖师说,出世间不分出家、在家,佛法本身是一个杠杆,出家人可以利用,在家人也可以利用,各自修行的方法有所不同。出家人能往生佛国土,在家人修行也照样,也能往生佛国土。对于妻室淫欲的事情,出家人用强断的方法,在家人有自然断的方法,各有各的传承,不需要你去研究。白衣可以成就,不是即身成佛,而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圆成佛道。现在一些人一听说哪有即身成佛之法,赶紧去求,传即身成佛之法的法师自己都不能即身成佛,只能说即身成就道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到那可以圆成佛道。这些人一听说即身成佛就著文字相,所以不怨法师,怨我们众生,这是众生的贪求心太重。
  

有人问:杀生可以成佛否?
  达摩祖师说:“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照样成功。”
  一些公案上有,杀猪的屠夫也照样往生,特别是在家人,那是他的职业。最后往生时,在他那没有杀生那一条。他按佛法去修、去坐了,也能往生,被他杀的是业报循环,他不做,别人也做,猪早晚是死,定业已成。他杀它,给念地藏经、往生咒、念佛等做回向。被他杀的这些众生可以重新解脱,他有他的修持方法。现在的人说,杀业也能往生,杀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无所谓杀生不杀生了,不理解说偏了,一下子就把佛说变成魔说。
  

达摩祖师说:言语道断,心行处正,见闻觉知,本自圆寂。
  这是说在自性上、证悟上没有言语,肉体上有见闻觉知,性上没有见闻觉知。性上是圆觉的、自然的东西,在自性上没有造作,没有语言。你要是见性之人,在定中观察,我们的神识离体。神识有语言吗?没有。它需要说话么?不需要。非要执著这个肉体,说话好听不好听,那不还是没有明心见性,还是个凡夫吗?达摩祖师讲的言语道断就是这个意思。
  

达摩祖师说:佛度众生,智慧破无明,众生度佛者,烦恼化智慧。
  佛度众生,是指善知识用佛家的智慧化度众生的烦恼,这是度众生。众生的无明烦恼破除了,自性就显现出来,实际是众生自度。
  有人问:有没有众生度佛的?
  达摩祖师说:有啊,要是烦恼把智慧化了,就是众生度佛。
  佛以苦为师,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和十方诸佛以无明为父母,把众生的贪、爱为父母想,只有他们把众生当父母想,众生无明烦恼充满,等于父母有烦恼。所以他要来,为一大因缘来世间,化度无量众生,这就是众生化度佛。众生有业报,有无明烦恼,佛把众生当父母想,不好理解。就是把带有无明烦恼的众生当父母想,众生和佛还有缘,佛要来接引,这就是众生在度佛。为什么要感佛恩呢,佛付出很大代价来渡我们这些众生。

有人问:鱼生于水、水不生鱼。是怎么回事?
  人可以生活在这个世间,但谁都不是凭空就有的,都得由父母孕育而生。佛法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是有因缘的。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众生可造各种业,但各种业不造众生,业由人造而成。你只能选择造业,业不能让你人去做,不能反过来。所以修行要修你当下,找到你的自心,按照你的修行方法,从自心做起,用佛法去掉自心烦恼,而不造新业。这样才能不断了业,要是不了业,业和人俱生,那你就要受轮回业报。
 

达摩祖师说:众生常做善事,那就是佛的化身,常修智慧即报身,常觉无为即为法身。
  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化身在这个世间,报身没在这个世间。
  达摩祖师这么说是比喻说。“十方众生就是化身,打坐成道就是报身,无作无为是法身。”这都是比喻说,你看达摩祖师《悟性论》,不是实相说而是比喻说。达摩祖师说:你们不要执著佛的法身、报身,你们要作无为,行菩萨道,这才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成就你的法身、化身;用比喻说,你如何去修行,把握到这不容易,不识其谛,易被这种理论所转、所误。


  有人问达摩祖师:你怎么明心见性?
  达摩祖师回答说:我一更趺坐,(一更起来静坐);二更凝神,(在打坐基础上稳定,是说我身体静下来了);三更净心;四更不生不灭,(进入定境)。五更般若(从早一更到晚五更入定,得到出世间智慧)。
  看不懂的人以为达摩祖师光说打坐,没回答“如何明心见性”的问题。实际上,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不正是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告诉我们,静坐是明心见性的基础吗?别说佛讲的法你听不明白,就连圣人说的话你也听不明白。
  

有人问达摩祖师:修什么法最重要?
  达摩祖师回答:观心法最重要。
  了心修道很容易,不了心修道,费力又不容易。有人一听说观心法门,就来求法,怎么观呢?这里禅宗的观和净宗的观有区别。我说,你好好静坐就是观了。静坐过程中,有一边静坐一边观像的,但是观不好容易失败或着魔,因为真佛无相。所以以静坐念佛为主,观想为辅。你要真正能观到佛的出家相叫真观,否则易出偏差,观心法门离不开静坐念佛。众生心一半是净心,一半是染心;净心是性,染心是造作。
  什么是佛性?觉性也。
  即我们自己觉悟的心性,它才是佛性,它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无二无别。离开觉性,就失去了根本,相当于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无异于形尸走肉,那是断灭、是一阐提,是魔说。我们如果身体里没有性,那就是一生一死,生是自然功能,死是断灭,没有佛法可讲。无神论者都这么认为,学佛之人不这么认为。我们身体里有佛性,它一旦出离,就会觉悟。当下,我们必须去掉业报,不去掉业报它觉悟不了。
  如何转三毒心为三净戒?回答是戒、定、慧。离开戒、定、慧,去不掉贪、瞋、痴。

有人问:你说六度万行不能成佛,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六度万行?因为人身有六根,外有六尘,内外合一为六入。所以佛讲六度万行。有六根就有六道轮回。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三者关系如下:
  色对布施,对我们的眼根,眼晴能观察到的、看到的、别人供养的都是色,是物体;
  声对持戒,是对耳根,为耳朵,耳朵听到的是持戒的声音而不放逸、不懈怠;
  香对忍辱,是对鼻子说的,鼻可以自我调控,不要被味觉转;
  味对精进,是对舌和口说的,舌贪众味,而且八戒当中口占四;
  触对禅定,对身体说的,由于身体不动,可断除淫欲;
  法对般若,般若在世间为意识,我们意识不能顺着无明去想,别人干啥你干啥,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意识要有智慧,有智慧可破诸法,不被诸法所转。花钱买物,吃好、穿好是法的一种,用智慧化转。
  为什么修行六波罗密,怎么没提七波罗密,是针对身体说的,有六根、六尘,六入。咱们知道,一说六根别说是外在的,是跟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的,是对六根、六尘的。
  

达摩祖师说:由三毒为三界,因为是比喻上说。贪为欲界,六道轮回;瞋为色界,色界当中有一念瞋恨,无明未破;痴为无色界,痴是傻,不发菩提心,得少为足。贪、瞋、痴是身体有三界,眉间以上是无色界,眉间到胸口窝为色界,胸口以下为欲界。所以修行人都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眉间以上出去的必定出离三界,往生的人,头顶发热,眉间发热,神识往生出离肉体的具体位置,非常准确。而且,如果某地有往生的人,周围人必见祥瑞。
  
  有人问达摩祖师:为什么有六趣、有六道轮回呢?因为人有六根、有六尘、六入,所以有六趣,因为六根造作业,有重报是三恶道,轻报是三善道。由于我们的六根不同,六根造业轻重不同,所以出现了三重报、三轻报,一些人不了解正因,迷心修十善,只能升天。因为修十善道,只是你修行过程的一部分,必须按佛法去修持。一些人死守戒律,守戒当中妄起爱憎,生人趣。有的在家人受了二十八戒,却打老婆、骂孩子,跟别人三句话不到就发脾气、生瞋恨,还说我受戒了。这些人虽然守戒,只能升天趣。如果学佛人执著做功德或信邪,信这个大仙、那个大仙,你就会感召到修罗道。因为你信邪、求福的缘故,和修罗结下因缘,迷邪仙路,争名争利,不是好斗么?百分之百的去修罗道,没商量。学佛人要明白真相,千万别研究这个东西;我不是针对哪个人说的,我是根据佛家因果律说的,轮回就是如此。
  
  三大阿僧衹劫,指的是时间,没法计算的时间。达摩祖师为度化众生说:三毒也,一毒一大阿僧衹劫。有人说我今天就去掉。能否去掉?三毒是无量劫来的,当下去不掉,得逐渐用戒、定、慧制三毒,用六波罗密的智慧止住六尘,这样才能转六根,把三毒化解掉。达摩祖师说三大阿僧衹劫是三毒,是比喻说。
  

有人问什么是戒、定、慧?
  心净源于身体的净,那就是戒、定、慧,事实上说心净源于身净,心净就是众生净,心净则是佛国土净。一定要知道修行修的是自身、自心,不要著相。我们的自心清净,在这个世界,圣人享受极乐世界的待遇。
  
  达摩祖师祖师说:以身为炉,以智慧为浆,才能炼出体内真如佛性。这是说离开我们的身体,佛家的火没地方去生。以法为火,身坐在炉子上,让身体为浆,把真心、真性雕刻出来。就像把金矿石冶炼出来,打造金器,这样能成就。要不然,以身为炉,以法为火,是比喻说,也可把身体比作金矿的矿石,用佛法去溶化身体,用智慧去雕刻成器。
  
  有人问达摩祖师祖师:什么叫依教奉行?
  达摩祖师说:佛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实际上依教奉行,是无一漏缺,行菩萨道。大乘法,小乘法,我们都平等对待,根据众生的根基讲不同法,佛有佛的讲法,菩萨有菩萨的讲法,罗汉有罗汉的讲法,普通众生有普通众生听的法,这就叫依教奉行。
  达摩祖师说:修行人要讲正法之香,一是戒香;二是定香;三是慧香;四是解脫香;五是解脱知见香。
  先说戒香是说人们经常提到守戒,时刻注意自己是学佛人不犯戒,不造作轮回之因,在家人修行,不犯戒就是不造轮回之因;二是定香,我们时刻要达到定的境界。没达到定境,我们这些凡夫怎么做呢,守住一句佛号,守住正知、正信、正念,不放逸,这样不造业;然后是慧香,有证悟、有解脱,你没有定,没有智慧,升起智慧,有证悟了,才谈得上解脱,否则谈不上。然后,解知见障,知见障,一些人理解为初学人有知见障,那只是没彻底明白或没悟道,知见障有二种:一种是初学的人以文解义,读了几本书有知见障;还有一种人修学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认为自己现在行了,一听别人讲佛法,就说“我都不渴了,我还需要水吗?”这就是典形的知见障。一些人容易出这种状况。
  证道之人必是谦下之人,时刻保持谦下心,不敢轻视任何人。哪位法师讲话都听一听,哪里有无明的东西哪里就有智慧。你说你的无明你都解决不了,哪来的智慧,都是让你的知见障给遮盖了。有的人说,什么法我也不听、不看了。世间修行人,万事万物有凡尘,有魔王的地方,就有智慧,你能用佛家的智慧化解了,那是你的智慧具足。我们的智慧越通达,越照耀十方,我们身就越能持戒,破除知见障。初学的一些人在知见障上叫真犟,很难入道,入道后期的知见障,发不了菩提心,出不了三界。出家人苦不苦呀,从身体上是真苦,值得同情、值得可怜,可是一有知见障,会毁掉他往前走的道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瞧知见障。不犯知见障,修行几年,保持谦下,和人讲话让对方说完,看他能听到什么程度,适可而止。他不听,你就一句都不讲。一旦你想要把他征服的时候,你一动这念就大错特错了。心内法生,法在你的心一生,你的无明烦恼就起来了。你何必和他争执,争执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要研究这些事情,他听你的能怎样,和你的修证又没关系,互相不往来,你也不能拉我做同伴,我也不拉你做同伴。如那位住持师遇到的,“我没那个法,我折服不了他,我折服不了他,就着急上火。”我说,你应该把他放下,那是他的事情。你说到了,能不能行,那是他的事情,他能不能往生是他的事情,因为众生无边。业报因缘没到,谁也度不了谁。我只管我自己的事情,我不做超越我能力的事情。我讲的都是针对这位即将要出家之人,以后会遇到的事情,弘法时,要把握到这个程度。一旦出家,不但要身出家,还要心出家。即身能了生脱死,早日成为真僧。





                                                                                                                                                             ———— 摘自百度————

 导读:

弘法居士开示如来清净禅
如来清净禅之真实义
重温老师开示
达摩与明心见性——揭开达摩传法实相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真正修行的人该做什么
悟后方修是正行,明心见性是真功
《达摩宝卷》上下卷,一定要看完非常重要
爆炸——粉碎虚空
佛祖十讯之一“拈花笑”
守静
生命的列车
缘分的秘密
不要享受指使父母,损福报特别快
为什么说天界神仙佛都下来人间了
抹去伤害,铭记真心
生活中的慈悲
将恶缘转成善缘
 真的放下了,就什么都不用放弃
人生十四最
人生十个不能等待的事情
快乐在于忘记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三世因果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夫妻是缘,孩子是债,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人生的二和三
哲理故事
释迦牟尼最后的遗教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逐句释义
 改变别人的方法是改变自己
  


文章评论

卍莲*花卐

请走 顶礼叩谢 大德开示 阿弥陀佛 我佛慈悲

无名

请转了,随喜赞叹感恩顶礼法布施的功德[em]e196[/em] [em]e196[/em] [em]e19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