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渐淡话年味
个人日记
什么是年味?年味应该是合家团聚时的喜乐气氛、是辞旧迎新时举国同欢的热闹景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问好时的情感大交流、是一年来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可是渐渐地,过年时的热闹气氛却一年比一年每况愈下,让人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全社会重视的程度也大不如前,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让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沿袭了许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习惯,比如贴春联、吃年饭、祭祖,还有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狂欢、相互祝福、发压岁钱等等。
记得年少时每逢过年,父母亲总是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忙开了,推汤圆、做汤圆芯子,熏腊肉、灌香肠等等。母亲还会做一种用胡萝卜切成片包裹着姜丝,并用针线穿起来晒干后制成的咸菜,吃起来香脆可口,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那时候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可父母仍然会在除夕夜里做一桌美味佳肴,其中鱼是断不可少的,象征年年有余。全家共聚一堂,吃着可口的菜肴,欢声笑语不断。
通常除夕夜里我们都会通宵不睡,叫做守岁。父母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虽三、五几元,但在那时也很不错了。然后等着除夕夜里的十二点一到,我们便拿着鞭炮噼里啪啦的放起来,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夹杂着阵阵欢笑,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之后一直到元宵节的每一天,几乎大街上都是人潮如海、欢声不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那时过年文化宫一定会放焰火,经常还会舞龙灯狮子和放孔明灯。舞龙灯狮子是我很喜欢看的节目,可惜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真担心那种手艺会失传。
那时舞龙灯狮子的场景真的很壮观,龙和狮栩栩如生,龙腾狮跃。舞者全都穿着短裤、赤着上身,在激昂的鼓点催动下,舞得汗如雨下。更有人将烧红的铁水用木板抛打上天空,飞溅下来后如星雨般打在舞者身上,烫得那些舞者狂跳激舞,更是卖劲了。那焰火,那飞溅的铁水,还有三三两两点缀在夜空中的孔明灯,让节日的夜空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姿。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猜灯谜。那时从初一开始,至少到初三,还有元宵节那天,文化宫都会挂灯谜。我几乎每天都不会拉下,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直到竞猜结束。我也因此而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猜谜高手,后来我那俩“千金”小学时所用的作业本、铅笔等一应文具,几乎都是我猜灯谜所获的奖品。从那一条条启人智慧的谜条中,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元宵节应该是告别春节的最后一站,那夜凡是平常人较多的地方多半是张灯结彩,五花八门的彩灯照得大地如同白昼、让人眼花缭乱。文化宫里还会有各式各样的文艺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往往将春节的狂欢推向高潮。那情那景,真有些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中所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那时人们都不富裕,但人与人之间却感觉十分融洽。大家都喜欢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服,兴高采烈的去街上游玩。或家人们聚在一起,吃着甜美的汤圆谈笑风生,或三五成群的去公园内小聚,也因此而让大街上、公园内人流如潮。而即便是花很少的钱买上一碗凉粉凉面吃,也会感觉麻得安逸、辣得舒心。
可渐渐的,过年的热闹气氛开始淡漠了,也许是从禁止燃放鞭炮开始的吧。我不敢说禁止燃放鞭炮是一种错误的作法,但是客观上它确实冲淡了过年时的喜庆和热闹,这也是事实。
今年的春节即将过去了,可我却几乎没有感觉到以为那种热闹喜庆的气氛,就连大街上平时车流如潮的情景也看不见了。记得初一去给父亲烧香,一路上竟然车稀人静,让刚拿到执照的妹夫驾车时得以大展身手,直呼过瘾。那情那景,断没有人会想到竟然会是往日里最热闹的大年初一!
以前过年时早就悬挂得五彩缤纷的花灯也越来越少了,只有平常也还算人气不错的几个公园的大门外,还稀稀拉拉的挂着几个大红灯笼,在寂静的夜幕中默默地诉说着年意。如此情景,真还不如在家修身养性!
奇怪的是,即便是前两年初一去公墓的人也是不少的,而今年却明显冷清多了。这些人去哪了呢?
突然想起了原小虎队演唱的一句歌词:“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可我却真的有一种年轻时过年从没有过的孤单油然而生。感觉现在过年除了除夕夜还算热闹的合家团聚外,余下的便是从初一就开始的冷清——女儿们都已安家,随她们的婆家而去了,余下的自然便只有缺乏年味的孤寂。
看来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不断的失去------
对于年味的逐渐淡漠,我无法妄加猜测,但感觉应该和物资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仅有36·7%的农村家庭过年还在杀年猪。的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猪肉平时就可以经常吃,杀年猪已经失去了当初改善生活的意义。但在我的记忆中,以前当知青时,过年是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的,而且每家杀年猪时都会请全村人吃饭,就连我这个知青也在全生产队的家庭吃了个遍。
另有资料显示,现在只有56·7%的家庭过年还在腌制年货,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媒体宣传的熏腊制品吃了对人体有害有关。但以往那种四处浓烟滚滚熏腊肉的壮观景象却真的不多见了。就连以往过年时必不可少的推汤圆,也已经在多年前就销声匿迹,包括我们家也选择了从超市购买、或根本就不吃那东西了。
资料还显示,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90%的人选择了“看电视”,其次是打牌(73·3%),还有26·7%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这说明了什么呢?!
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对其原因却众说不一。其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这商业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加看重的是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虽然也有群发短信问候,但是看不见对方真诚的眼睛、温馨的笑容,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
邻里之间走动的少了,长此以往,都懒得打招呼。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人们看似距离近了,感情却疏远了。两扇防盗门、一个猫眼,隔开了几度温热的心。连邻居尚不熟悉,更不用说距离更远的人了。
红包越来越鼓,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荒芜。人们拼尽全力挣得了金钱、香车、别墅,却没有了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没有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心气。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依然会在除夕夜的晚八点准时开演(尽管观赏性已大不如前),辞旧迎新的钟声依然会在倒计时结束后准时敲响,但人们的脸上却少了以往过年时的欣喜与欢畅。年味就在这群发拜年短信、机械式问好的形式中渐渐消失,渐渐消失------
消失的年味,其实也是人们感情的迷失!
难怪有人说,这都是现代化“惹”的祸——现代化的住宅、现代化的通讯、现代化的工具。
也难怪有人宁愿到乡下去过年,到那片净土上去感受浓浓的乡音和质朴的乡情。
物欲横流,我们迷失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社会的时代,忘掉了最初的追求,失掉了古人所谓的“本心”,因此,过年时自然没有了单纯的欣喜和憧憬。
其实人类只有回归群体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辛苦了一年,驿动的心、疲惫的心需要亲情的抚慰和真情的回归!
这个世界发展很快,昔日的高端产品很多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电脑、大屏液晶彩电、数码手机、相机、小车等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已拥有,而更尖端的奢侈品还在不断涌出或创新。我们不停的奔跑,企图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身子跑了,心却滞后了,于是我们迷失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驻足等一下心,让心也跟上时代的步伐。
幸好我们的温情还在、自我还在、传统的民族节日还在、从每年腊月13便开始的春运高峰还在不断的诉说着“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浓浓年意。
回来吧,浓浓的年味!回来吧,欢乐的新年!!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让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沿袭了许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习惯,比如贴春联、吃年饭、祭祖,还有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狂欢、相互祝福、发压岁钱等等。
记得年少时每逢过年,父母亲总是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忙开了,推汤圆、做汤圆芯子,熏腊肉、灌香肠等等。母亲还会做一种用胡萝卜切成片包裹着姜丝,并用针线穿起来晒干后制成的咸菜,吃起来香脆可口,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那时候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可父母仍然会在除夕夜里做一桌美味佳肴,其中鱼是断不可少的,象征年年有余。全家共聚一堂,吃着可口的菜肴,欢声笑语不断。
通常除夕夜里我们都会通宵不睡,叫做守岁。父母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虽三、五几元,但在那时也很不错了。然后等着除夕夜里的十二点一到,我们便拿着鞭炮噼里啪啦的放起来,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夹杂着阵阵欢笑,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之后一直到元宵节的每一天,几乎大街上都是人潮如海、欢声不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那时过年文化宫一定会放焰火,经常还会舞龙灯狮子和放孔明灯。舞龙灯狮子是我很喜欢看的节目,可惜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真担心那种手艺会失传。
那时舞龙灯狮子的场景真的很壮观,龙和狮栩栩如生,龙腾狮跃。舞者全都穿着短裤、赤着上身,在激昂的鼓点催动下,舞得汗如雨下。更有人将烧红的铁水用木板抛打上天空,飞溅下来后如星雨般打在舞者身上,烫得那些舞者狂跳激舞,更是卖劲了。那焰火,那飞溅的铁水,还有三三两两点缀在夜空中的孔明灯,让节日的夜空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姿。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猜灯谜。那时从初一开始,至少到初三,还有元宵节那天,文化宫都会挂灯谜。我几乎每天都不会拉下,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直到竞猜结束。我也因此而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猜谜高手,后来我那俩“千金”小学时所用的作业本、铅笔等一应文具,几乎都是我猜灯谜所获的奖品。从那一条条启人智慧的谜条中,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元宵节应该是告别春节的最后一站,那夜凡是平常人较多的地方多半是张灯结彩,五花八门的彩灯照得大地如同白昼、让人眼花缭乱。文化宫里还会有各式各样的文艺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往往将春节的狂欢推向高潮。那情那景,真有些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中所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那时人们都不富裕,但人与人之间却感觉十分融洽。大家都喜欢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服,兴高采烈的去街上游玩。或家人们聚在一起,吃着甜美的汤圆谈笑风生,或三五成群的去公园内小聚,也因此而让大街上、公园内人流如潮。而即便是花很少的钱买上一碗凉粉凉面吃,也会感觉麻得安逸、辣得舒心。
可渐渐的,过年的热闹气氛开始淡漠了,也许是从禁止燃放鞭炮开始的吧。我不敢说禁止燃放鞭炮是一种错误的作法,但是客观上它确实冲淡了过年时的喜庆和热闹,这也是事实。
今年的春节即将过去了,可我却几乎没有感觉到以为那种热闹喜庆的气氛,就连大街上平时车流如潮的情景也看不见了。记得初一去给父亲烧香,一路上竟然车稀人静,让刚拿到执照的妹夫驾车时得以大展身手,直呼过瘾。那情那景,断没有人会想到竟然会是往日里最热闹的大年初一!
以前过年时早就悬挂得五彩缤纷的花灯也越来越少了,只有平常也还算人气不错的几个公园的大门外,还稀稀拉拉的挂着几个大红灯笼,在寂静的夜幕中默默地诉说着年意。如此情景,真还不如在家修身养性!
奇怪的是,即便是前两年初一去公墓的人也是不少的,而今年却明显冷清多了。这些人去哪了呢?
突然想起了原小虎队演唱的一句歌词:“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可我却真的有一种年轻时过年从没有过的孤单油然而生。感觉现在过年除了除夕夜还算热闹的合家团聚外,余下的便是从初一就开始的冷清——女儿们都已安家,随她们的婆家而去了,余下的自然便只有缺乏年味的孤寂。
看来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不断的失去------
对于年味的逐渐淡漠,我无法妄加猜测,但感觉应该和物资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仅有36·7%的农村家庭过年还在杀年猪。的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猪肉平时就可以经常吃,杀年猪已经失去了当初改善生活的意义。但在我的记忆中,以前当知青时,过年是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的,而且每家杀年猪时都会请全村人吃饭,就连我这个知青也在全生产队的家庭吃了个遍。
另有资料显示,现在只有56·7%的家庭过年还在腌制年货,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媒体宣传的熏腊制品吃了对人体有害有关。但以往那种四处浓烟滚滚熏腊肉的壮观景象却真的不多见了。就连以往过年时必不可少的推汤圆,也已经在多年前就销声匿迹,包括我们家也选择了从超市购买、或根本就不吃那东西了。
资料还显示,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90%的人选择了“看电视”,其次是打牌(73·3%),还有26·7%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这说明了什么呢?!
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对其原因却众说不一。其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这商业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加看重的是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虽然也有群发短信问候,但是看不见对方真诚的眼睛、温馨的笑容,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
邻里之间走动的少了,长此以往,都懒得打招呼。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人们看似距离近了,感情却疏远了。两扇防盗门、一个猫眼,隔开了几度温热的心。连邻居尚不熟悉,更不用说距离更远的人了。
红包越来越鼓,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荒芜。人们拼尽全力挣得了金钱、香车、别墅,却没有了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没有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心气。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依然会在除夕夜的晚八点准时开演(尽管观赏性已大不如前),辞旧迎新的钟声依然会在倒计时结束后准时敲响,但人们的脸上却少了以往过年时的欣喜与欢畅。年味就在这群发拜年短信、机械式问好的形式中渐渐消失,渐渐消失------
消失的年味,其实也是人们感情的迷失!
难怪有人说,这都是现代化“惹”的祸——现代化的住宅、现代化的通讯、现代化的工具。
也难怪有人宁愿到乡下去过年,到那片净土上去感受浓浓的乡音和质朴的乡情。
物欲横流,我们迷失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社会的时代,忘掉了最初的追求,失掉了古人所谓的“本心”,因此,过年时自然没有了单纯的欣喜和憧憬。
其实人类只有回归群体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辛苦了一年,驿动的心、疲惫的心需要亲情的抚慰和真情的回归!
这个世界发展很快,昔日的高端产品很多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电脑、大屏液晶彩电、数码手机、相机、小车等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已拥有,而更尖端的奢侈品还在不断涌出或创新。我们不停的奔跑,企图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身子跑了,心却滞后了,于是我们迷失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驻足等一下心,让心也跟上时代的步伐。
幸好我们的温情还在、自我还在、传统的民族节日还在、从每年腊月13便开始的春运高峰还在不断的诉说着“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浓浓年意。
回来吧,浓浓的年味!回来吧,欢乐的新年!!
文章评论
浪漫
哥,值得我们高兴的还是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