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欲 杂 谈

个人日记

    情欲,是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本能欲望,它包括了情和欲两个方面。
    人是离不开情欲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有感情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欲则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食欲、性欲及自卫欲被称为人类三大本能)。
    情欲又是人很难把控的,常常使人迷失自我。因此从古到今,很多人为情所困、为情痴狂、甚至殉情;也因此而有很多人逃不过欲的折磨,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所以才有了封建的卫道士们对欲的禁锢,甚至是谈欲色变的假道学。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欲是不可避免的,人只能勇敢而正确的去面对,避而不谈无异于掩耳盗铃,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情欲既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情(这里指爱情),是指人对他人的关心和牵挂,是对他人精神、物质、身体、感情等方面给予的无私帮助。而欲(这里指性欲),则是指人对性的原始渴求和欲望。
 情与欲既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只取其一而为之。
    有的人重情而轻欲,把情看得神圣而不容亵渎,他们尊崇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观,认为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纯精神而没有肉体接触的、
超凡脱俗的情才是最美好的。殊不知这种情脱离了物质的载体,纯精神上的东西又岂能长久。
    因此,有情无欲不过是封建卫道士们编织的骗人鬼话,其目的是让人们循规蹈矩,遵从那一套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封建礼教,无欲无求的做人。而
时至今天,谈欲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我们并不推崇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但我们也并不应该拒绝情到深处时的欲的释放。
    人是感情动物,情是欲的前提,欲是情的结果。情与欲的完美结合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有的人陷于情的泥潭中、拘泥于封建的
道德与礼教而不可自拔,不敢越雷池半步,殊不知到最后害人害己,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剧。
    而只重欲而轻情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只注重器官的享受而忽略了情的前提,这才催生了时下娼妓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而这种没有感情的、用着交易的欲的发泄,除了满足生理的欲求外,全无身心和谐的相融,与禽兽何异!
 
    时下关于第三者和婚外情的争论褒贬不一,很多人把罪责全部归咎到插足的第三者身上,其实这是有失公允的。试想:如果两个人的感情真的到了牢不可破的境界,第三者又岂能插得进足!
    其实感情的破裂才是第三者得以插足的根本原因,因此,妥善的经营婚内感情才是防止第三者插足的最有效的办法。
    情和欲只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堪称完美,有情无欲是虚伪的假道学,而有欲无情则无异于禽兽!
    情是基础,欲是情的产物;情是花,欲是果。
    情应该是双方的,单方面的情的投入只能是一厢情愿,最终悲剧难免。
    真情是两个人从心底深处迸发出的火花,是相融为一体的、无法割舍的依恋。有了这种情,欲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对此,谁还会对他们的行为妄加指责呢!
    因此只有性动机的“情”,不会是女人想要的,而只有纯精神爱恋而没有欲的“情”,又不是男人可以接受的。所以如何拥有一段实实在在的、完整的“情与欲,需要饮食男女共同的理解和付出。
   
    有人说:“
想把男人留住,就应该让他永不满足;想把女人留住,就要让她一直满足。男人吃多了就想换口味,女人吃不饱就会找零食;男人的思考从下而上,女人的思考从上至下,方向不同,结局却一样。”这段话值得人深思。
   

    
情与欲历来就是个布满矛盾的话题:男人更多主动,女人更多被动;男人往往较早有欲的冲动,女人则往往更多停留在体会情的感觉。
    其实
男人重性,但并不一定轻情。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而这一切应该与品德无关,所以重性轻情不应该成为定义男人的理由。
    
    
性的根本动力是繁衍后代,有关性的道德,原本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社会关系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统治者为了管治方便,社会稳定,需要家庭关系的社会伦理。但是,婚姻关系以什么为最高原则,却成为了人类社会极大的难题。
    有
些人以为打击了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就可以反贪、防贪。可是,性道德究竟以什么为准则,却是难以界定的。一些人简单地把维护婚姻稳定当作最高的性道德准则,却忽视了很多婚姻其实本来就非常荒唐这一事实。
    
婚外情,有些人以为是极不道德的。但是,事实上有些人却因为拥有了婚外情或婚外性而维护了法律上的婚姻。如果非要打击这样的婚外情,其结果却是使几方面都陷入痛苦之中。
    事实
上,婚姻和婚外情的问题,人类社会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性道德,往往只能照顾一个方面却损害了另一方面。如果强调传统道德,认同哪一种道德规范都是难题。比如封建时期,性道德着重防范女人,女人要“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样的道德规范,显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性道德的对立面是性自由,性不能没有道德约束。但道德如果完全剥夺了基本的性自由,也会非常可怕。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社会通过性道德干预人们的生活是应该有个度的,否则,道德就会变成迫害,变成道德恐怖主义。
    
如果某男女都是成年人,又是自愿的,只要私下作为而不公开招摇,事实上也没有影响他人,那么,以性道德来谴责甚至干预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比如说,有很多人由于做得很隐蔽,别人很难发现。而某些人如果采用侦探式的“捉奸”,还是能发现一些的。但是,侦探式的“捉奸”的必要性在哪里呢?有些夫妻在未发现对方有“奸情”时,或许尚能平安相处,一旦疑惑得到证实,便造成了婚姻破裂。还有些夫妻仅仅是一方有疑心而已,却因为侦探式的“捉奸”事件,使他们反而陷入了真正的绝境。因此还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说得好,中国家庭最需要的是宽容和妥协。对于性道德的倡导,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一些。
    
    
有人说,男人通过性升华爱,而女人通过爱升华性。
    其实
女人的性能力实际上远远大于男人。女人没有性的不应期,有的甚至可以持续不断的达到性高潮。如果女人的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少有男人能够满足她们的欲求。到那时,红杏出墙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局。而在男权文化下,男人将女人视为自己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女人红杏出墙便意味着自己的财产被别人偷了。所以,男权社会一直强调女人的性欲低下,甚至说女人没有性欲。同时强调女人的贞洁,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无性欲的女人被视为典范的淑女,正视性欲求的女人被贬为荡妇。
    女人轻性,男人得利,所以男权文化一直在通过一切渠道塑造着女人轻性的形象。几千年的封建教化,女人的性欲求与性本能被深深地压抑了,以至于她们不能自察,女人轻性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轻性的女人=好女人”这一公式,使女人不可能不将轻性视为正常的、有益的,甚至美好的品德来奉持。另需一提的是,中国目前仍深受五四时期启蒙运动带来的影响,其中与两性问题相关的一点便是浪漫主义,仍受到推崇。而这种爱情观正是欧洲维多利亚时代虚伪道德风尚的产物:提倡爱情,否认性欲。今天社会的主流两性观念仍然带有这种浪漫主义色彩,所以我们便不难理解重情轻性的根深蒂固了。
    某些女人仍然视重情轻性为一种美德,而不明白:性才是最自然、本质的生命力量。值得庆幸的是,今天许多现代女性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被修饰出“美德”色彩的准绳,其实是吊在她们脖子上、随时可以收紧甚至将她们杀死的绞绳!
    
    其实
性,不仅是一种生理的需求,也是强化彼此感情的需要。爱需要重复,需要温故而知新。无爱的性是没意义的,而无性的爱也靠不住。这样说好像有些亵渎高尚的爱情,但时间能证明和谐的性对于把男女真正紧紧连在一起有多么重要。从本质上说,男女结合最根本的动力是因为性,感情只是第二需要。
   
    因此,情和欲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任何只取其一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