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国际上著名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
个人日记
这里整理了一些著名女性小提琴演奏家,当然还有很多著名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有机会再补全。以出生日期排序了一下。有不明确的还请纠正。
巴莉诺娃(Galina Barinova)1910年10月7日出生于圣彼德堡,母亲(Maria Barinova)是圣彼德堡音乐学院的钢琴及作曲教授(钢琴师事F.Busoni,作曲则师事N.Rimsky-Korsakov),父亲(Vsevold Barinova)是法律专家同时也是具职业水的业余钢琴家,在种音乐家长庭诞生的巴莉诺娃,很小就接触音乐,4岁时就开始学习小提琴,由于双亲与音乐的关系,巴莉诺娃到10岁首次登台前,都是拜当时名气不小的小提琴家为师,如查分特诺夫斯基(V.Zaventnovsky),波兰的科汉斯基(P.Kochanski1887-1934)及奥尔的弟子阿许尔翁(J.Achron 1886-1943)等人。
1924年巴莉诺娃独自一人到法国师范音乐学院就读(Ecolo Normal),师事比法学派的大师蒂博(J.Thibaud).1925年巴莉诺娃完成两年国外的学习,重返故乡。
1927年以完美的毕业演出取得音乐学院的文凭,之后她马上成为列宁格勒爱乐的独奏家,经常在当地的音乐会登台,1933年她获得全苏联音乐比赛获奖。
1937年获全苏联音乐比赛冠军。
1943年她应邀到著名的德黑兰会议演奏,1945年她和两位苏联著名钢琴家索弗尼特斯基(V.Sofronitsky)及吉列尔斯(E.Gilels)应邀到波茨坦会议中演奏,证明其演奏能力已倍受肯定。
2004年巴莉诺娃被爱沙塔尼亚音乐学院(The Estonian Academy of Music and Theatre )授予荣誉士的头衔。
1950 后巴莉诺娃已成为俄国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1956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教职,1967年升任为教授(同年柯冈的夫人E.吉列尔斯也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小提琴教职), 为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位女性小提琴教授。
2004年巴莉诺娃被爱沙塔尼亚音乐学院(The Estonian Academy of Music and Theatre )授予荣誉士的头衔。
伊利莎白·吉列尔斯1919年9月30日出生于奥德萨,她的小提琴师承除了史托里亚斯基之外,她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还曾经和波里亚金(M.Polyakin 1985-1941)及夫婿的老师扬波斯基(A.Yampolsky)学习,1937年她和奥伊斯特拉赫及戈尔斯坦(B.Goldstein)等五位同胞代表俄罗斯參加比利时伊萨依小提琴大赛,伊利莎白·吉列尔斯以优异的表現获得第三名,为当届女性小提琴家最好的成绩。
奥伊斯特拉赫在比赛当时曾写信(1937年3月26日)告訴他的太太:她(指伊利莎白·吉列尔斯)在比赛时演奏得非常好,所有预测都认为她会获得金牌。虽然最后的结果与预测不同,前两名分別颁给了奥伊斯特拉赫及奥德诺波索夫(R.Odnoposoff 1914-2004),不过由此可以看出伊利莎白·吉列尔斯当时的演奏功力了。
如果想在二十世紀的小提琴大师群中要找出一对实力雄厚的夫妻档,柯冈与他的另一半伊利莎白·吉列尔斯(Elizavata Gilels 1919-)应该是当之无愧。
伊利莎白·吉列尔斯的哥哥Emil Gilels(1916-1985)是二十世纪非常知名俄国钢琴家,两人与奥伊斯特拉赫相同,皆出生于奥德萨(Odessa),妹妹和奥伊斯特拉赫及米尔斯坦从小都是史托里亚斯基(P.Stoljarski 1871-1944)的爱徒,兄妹二人后来到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并被苏联政府列为重点培训的音乐人才,在当时是前途似锦的两位青年才俊。
埃达·亨德尔1924年12月15日出生在波兰的海乌姆。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音乐天才。据说当她只有三岁时,由于经常看姐姐拉小提琴,便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居然拿起姐姐的小提琴拉了一首她母亲常唱的歌曲,使得毫无心理准备的家人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样,三岁的亨德尔自己决定了她日后的生活道路,从此与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亨德尔是一位演奏曲目广泛的小提琴大师,无论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她都有着大量的涉及。然而她最擅长演奏的作品还是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赫、维尼亚夫斯基、萨拉萨蒂和沃尔顿等作曲家的作品。
俞丽拿(Yulina 1940—)浙江鄞县姜山镇人(今浙江宁波市),生于上海。中国女小提琴演奏家;幼年学钢琴,1951年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就学,先后师从窦立勋、谭抒真。
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
1960年,在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弦乐组合)中担任第一小提琴,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二届舒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并获奖。
1990年,她以第一位访问台湾的大陆艺术家身份,在台北演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轰动台湾。她还录制了许多张独奏和重奏唱片,其中包括与英国BBC乐团,与俄罗斯爱乐乐队合作录制的唱片。她演出过三十多套重奏音乐会曲目,是中国国内掌握重奏曲目最多的一位小提琴家。
西崎崇子1944年4月14日,日本小提琴家。 自幼从父西崎信二学习小提琴,是铃木镇一所创的铃木教学法的首位学员。五岁开始在公众场合演出。
1962年去美国深造先在耶鲁大学从布罗杜斯·欧尔学习,然後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从约瑟夫·富奇学习,在此期间还师从其他教师,包括教奏鸣曲的路易斯·珀辛杰尔和教室内乐的阿尔多·帕里索特。
1966年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期间她获得了由伟大的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亲自创立的弗里茨·克莱斯勒奖学金。
1967年在黎文特利特国际比赛中伊扎克·帕尔曼获冠军,西崎崇子获亚军。
1969年西崎崇子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中获冠军,当时她与中提琴手今井信子一起演奏了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
郑京和于1948年3月26日出生在现在韩国的汉城。她的父亲虽是一位律师,但却是一位十足的音乐爱好者。
1961年,13岁的郑京和随父母来到了美国。她先是进入了一所职业儿童学校,在接受一般的正规教育的同时,她有幸私下里成为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大师伊凡·加拉米安的业余学生。
郑京和跟随加拉米安学习了六年之后,在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和完美的境地。
1967年,19岁的郑京和参加了美国著名的“莱文垂特小提琴比赛”。在比赛中,她的惊人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最后,她与和她同龄,并同为加拉米安得意弟子的另一位天才小提琴家朱克曼一起并列获得一等奖。这次比赛的获胜,为她日后迅速跨入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家的行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0年她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与安德列·普列文执棒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曲目是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随后,她立即签约,在伦敦加演三场、随团赴日本访演并在电视台演出。与伦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演出合同纷至沓来。自此,她开始了历演不衰的国际演出生涯。
自1988年起,作为百代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她与西蒙·拉特尔执棒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狂想曲,郑京和作品荣获了令人向往的Gramophone大奖。
郑京和所录制的优秀唱片数量很多,其中包括与夏尔迪图瓦合作录制的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的《西班 牙交响曲》及圣桑的《哈瓦涅斯舞曲》、与乔治索尔蒂合作录制的巴托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埃尔加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 沃尔顿的《小提琴协奏曲》,与鲁道夫肯普合作录制的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与钢琴家拉多·鲁普合作录制的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等等,这些优质的唱片不但被世界上众多的权威唱片杂志评为名片,而且许多都被作为珍品被唱片收藏家及音乐爱好者们广泛收藏。
穆洛娃于1959年出生在俄罗斯莫斯科的近郊区。她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升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学琴过程中她曾师从过两位名家,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列奥尼德·科冈,另一位是目前在世界上名气极盛的小提琴教育家,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弟子布朗教授。
穆洛娃本人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是一位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奇才,她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名扬世界。
帕格尼尼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技巧之艰难、音乐之美妙为人所共知。当年穆洛娃的老师科冈就是演奏这一作品的世界名家。
1975年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1981年在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获第一名。
1982年又在前苏联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小提琴比赛的冠军,从而一举轰动了国际乐坛。
穆洛娃的第一张唱片录于1985年,曲目是西贝柳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她最有质量的作品是布勃拉姆斯、 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协奏曲。
娜嘉·萨勒诺 – 索能伯格 1961年出生意大利。八岁与她的家人移民到美国,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又在茱莉亚音乐学院。 1981年,她成为沃尔特W.瑙姆堡国际小提琴比赛中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的获奖者。
安妮·索菲·穆特于1963年6月29日出生在南德意志的莱因费尔顿。她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但两个哥哥却与她一样都从小喜爱音乐。穆特对小提琴有着一往情深的感情,一接触到它便觉得非它莫属,并且认为“拉小提琴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声音”,因此更值得为它而献身。
安妮·索菲·穆特的第一位正式小提琴教师名叫埃纳·赫尼希伯格,是著名前辈小提琴大师卡尔·弗莱什的学生。
1970年,七岁的穆特在“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当时,比赛的评委们一致对她的才华表示出了震惊。为了进一步鼓励她,大会破格为她颁发了特别奖,这是这个比赛有史以来所颁发的最高奖。
1974年,穆特又在另外一个重要的小提琴比赛中获胜,再次显示出了她那神童小提琴家的风貌。
穆特在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中,不仅跟随斯托基教授全面学习小提琴演奏技艺,而且在音乐艺术的其它方面也受到了良好而系统的训练。这些必要的多方面艺术修养和技能积累,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而成熟的小提琴演奏家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
1976年,当时年仅13岁的穆特在著名的“卢赛恩音乐节”上与自己的哥哥克里斯托夫一起演奏钢琴、小提琴二重奏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7年卡拉扬邀请穆特在萨尔茨堡圣诞节上与柏林爱乐乐团一起合作演出协奏曲。后来,这一系列重要而又成功的演出,使得穆特终于有充分的机会向人们展示她的演奏技艺和艺术才华。由于与卡拉扬进行了成功的合作演出,很快她就在整个欧洲掀起了轰动。以后,卡拉扬基本上每年都与她进行四、五次合作,并且还和她一起录制了一大批优秀的唱片。就这样,穆特开始名扬天下,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瞩目。
熟悉穆特艺术生涯的人都知道,她所取得的成功是与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分不开的。这位被誉为“当代指挥艺术帝王”的艺术大师,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穆特最为理想的老师。
日本小提琴家诹访内晶子,1972年生于东京,现今最年轻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
作为一位出色的独奏家,她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且在古典乐坛建立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她曾赢得过帕格尼尼、伊莉莎白小提琴大赛的第二名,并摘取过柴可夫斯基大赛的金牌,在古典音乐界已大有名气。
集迷人外貌、超技琴艺、慧黠头脑于一身的诹访内晶子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新偶像,小提琴爱乐者最新的“梦中情人”。
帕特里夏·科帕奇斯卡娅1977年出生于摩尔多瓦 (Moldova,一个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的小国)。她来自一个音乐世家,母亲艾米利亚-罗马涅区也是小提琴家,她跟随家庭在1989年移居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和伯尔尼学习音乐,21岁时她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学院研究员,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帕特里夏·科帕奇斯卡娅专精现代作品,截至目前,已首演超过50首以上的现代小提琴作品,其中多首还是她自己的作品。她2000年获得墨西哥亨里克-谢林小提琴比赛的头奖。
2002年嬴得国际瑞士信贷青年艺术家荣誉奖。
2002-2003年度代表奥利地在新星音乐会系列中,于纽约和各欧州首都城市中作首演。其后,她获得欧洲广播联盟EBU在2004年颁发的SPP新星奖。
2006年颁发德国的无线电奖(Forderpreis Deutschlandfunk)。
2011年, 帕特里夏荣获布里恩茨小提琴制造学校协会颁发的金琴弓(Golden Bow)奖。
莱拉.约瑟芙维茨 1977年出生于加拿大,出生不久便搬往美国洛杉矶,三岁半开始学习小提琴。八岁师从The Colburn School的著名小提琴教师Robert Lipsett。13岁搬到费城进入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十几岁时,她就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响乐团演奏。
莱拉·约瑟芙维茨走的是一条从神童到天才、再到天才中的天才之路。这比较符合卡尔·弗莱什有关造就一个独奏家的路子:练琴最好从小开始,以保证到青春期开始时,他的艺术的技术部分已经是一座建好的大厦,这样,他从青春期开始起,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完成更崇高的任务。
1994年,Josefowicz首次在卡内基音乐厅亮相。同年与飞利浦签约,录制了柴可夫斯基和西贝柳斯的协奏曲。
1994年Josefowicz 获得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 。
2007年她被授予美国卡明斯研究员,美国艺术家称号。
约瑟芙维茨的演奏在熟练掌控技巧的基础上更为绚丽多彩,这一点从她以往的演奏曲目和唱片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除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熟悉的还有1995年的《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PhilipsE446131-2)以及1998年的《FortheEndofTime》(Philips456571-2)等等,这些专辑中所收录的西贝柳斯、老柴、巴托克以及伊萨伊等作曲家的大部头作品,无不显现出令人叫绝的演奏技巧,再加之演奏曲目之广泛,难怪人们将约瑟芙维茨誉为“女海菲茨”。
1978年出生同帕格尼尼同一天生日的陈美出生于新加坡,父亲是泰国人,母亲是华人。后来父母离婚,她随母亲改嫁给一位英国人而前往英国生活,移居伦敦。她5岁接触小提琴,其后她那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迅速显现了出来。她在北京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在10岁时与伦敦爱乐合作完成了她的处女秀。
从10岁的至14岁,在众多强手之中,陈美在名家杰作的现场演奏及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人协奏曲的录音作品方面的非凡的出色表现,继续振憾着众多听众。
1989年:10岁的陈美在伦敦与爱乐乐团合作举办演奏会,在 英国引起震动。BBC一台称其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年轻小提琴家”。
1990年-1992年:完成三次录音录制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和莫札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海飞兹、帕格尼尼等大师的小提琴作品。
1991年:与莫扎特合奏团合作举办了她第一次世界巡演。
1995年6月30日:陈美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波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举办”红色激情之旅”(Red Hot Tour)音乐会。
1996年:推出古典专辑《Classical Album 1》,打破古典艺人音乐专辑销售最快纪录:两周内售出50万张;入选《人物》杂志”全球50位最美丽人物”。
1997年:在古典及流行领域均获奖:世界音乐大奖”最佳销量古典艺人”(World Music Award)、”Nordoff Robbins Sliver Clef”国际大奖。
2009年,她获得了英国华人青年联会主办的大本钟奖暨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评选的获选人资格,并最终获奖。
珍妮·杨森生于荷兰,1978年11月13日,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十岁首度公开演奏。从Utrecht音乐院毕业后,与知名小提琴家贝尔京(Boris Belkin)习琴。1997年于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首度登台,不久又再度获邀演出,此后欧洲与世界各地皆竞相邀约。1998年加入隶属于柏林爱乐的重要室内乐团——柏林光谱合奏团(Spectrum Concerts Berlin)。2003年9月,获得荷兰文化部颁赠的荷兰音乐奖肯定,这是荷兰艺术家所享有的最高荣誉。
希拉里·哈恩1979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维吉尼亚的列克星敦市,受到过“格莱美”奖的肯定,并被《时代》誉为“全美最佳”年轻古典音乐家。
1985年五岁时,跟随克拉拉·伯科维奇开始长达五年的小提琴学习。伯科维奇是敖德萨人,曾经在列宁格勒音乐天才学习教课25年,后移居巴尔的摩。
1993年与费城乐团首次合作演出。与匈牙利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合作,进行欧洲首次演出。在法国Sully-sur-Loire音乐节进行了欧洲室内乐首演。
1994与美国其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包括克里夫兰、纽约爱乐和匹茨堡交响乐团。
1996年第一次录制巴赫奏鸣曲和帕蒂塔,获得Diapason d’Or奖。与费城乐团首次在卡耐基大厅演出。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首演。在纽约与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演奏巴赫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
1999年从科蒂斯音乐学院毕业获学生学位。首次与柏林爱乐、洛杉矶爱乐、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到澳大利亚进行五个星期的巡演。演出并录制埃德加·梅耶尔为她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2000年1999年录制的巴伯和梅耶尔协奏曲唱片获得德国音乐评论大奖和戛纳古典大奖。
2003年与洛杉矶爱乐、波士顿交响乐团等进行北美巡演。与旧金山交响乐团进行四个星期的欧洲巡演。
莎拉·张的韩国名字叫张永宙(ChangYong-Chu),1980年她出生于美国的费城。从4岁起,她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小提琴。两年后,便奇迹般地登台与管弦乐队合作演出。其天才的琴音,为她赢得“音乐神童”的美名。
1987年,7岁的她以全额奖学金被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录取,并成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罗茜·迪蕾的学生。
翌年岁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带到梅塔和穆蒂面前拉琴。结果,她以一曲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让两位大指挥家听得十分惊讶。“真是了不起的小提琴 天才”,梅塔赞不绝口地说。一个星期之后,她便应梅塔的邀请、在纽约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登台演奏。演出大获成功引起轰动。接着,她又应穆蒂之邀,参加了费城交响乐团成立90周年的盛大演出。这样年仅8岁的莎拉·张便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和殊荣,其声名迅速而广泛地在西方乐坛传播开来。
1999年,莎拉·张以她对音乐出色、卓越的把握与诠释,获得了著名的艾华利·费莎大奖。
对于莎拉·张,世界最杰出、已故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爵士曾给予过这样的评价: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
文薇,1981年7月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小提琴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1993年文薇小学毕业时,就以专业第一名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跟随杨宝智学琴,同时也被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录取。
1997年,年仅十六岁的文薇在俄罗斯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崭露头角,受到担任该项比赛评委的我国小提琴教育家、原上海音乐学院的张世祥教授的青睐。他便亲自写信给文薇,邀请她赴澳大利亚深造。
1998年文薇考入澳大利亚音乐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2002年文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朱利亚音乐院校,获得过该院的迪蕾奖学金”和“艾琳钻石奖学金”,并在该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2005年取得音乐硕士学位。
2012年,文薇签约少城时代,并被环球音乐旗下古典厂牌DECCA招致麾下,录制发行了同名双CD唱片,成为DECCA厂牌签约的第一位华人小提琴演奏家。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小提琴演奏家”。
朱莉娅·费舍尔(Julia Fischer)1983年生于德国慕尼黑。 ,德国小提琴家、 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教授。母亲维埃拉·费舍尔出生于斯洛伐克,1972年移居联邦德国,是钢琴家。父亲弗朗克-迈克尔·费舍尔是数学家,出生于东德,同年移居西德。
费舍尔曾在林肯中心、卡耐基音乐厅等知名场所演奏。曾与众多国际知名的指挥家合作,诸如洛林·马泽尔、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雅科夫·克莱兹伯格、尤里·捷米尔卡诺夫、内维尔·马里纳、大卫·津曼、丹内克·马卡尔、君·麦克尔、鲁本·加扎里安、马雷克·扬诺夫斯基、赫伯特·布隆斯泰特、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等等。足迹遍布美国,巴西和日本以及绝大多数欧洲国家。
2004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勃拉姆斯及苏联管弦乐小提琴协奏曲,获得高度评价,并迅速爬升至德国古典唱片销售排行榜前五。其它备受赞誉的专辑主要包括巴赫小提琴独奏,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等。
费舍尔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从维瓦尔第到肖斯塔科维奇,从巴赫到潘德列茨基,她甚至还在2008年1月1日以钢琴家的身份弹奏了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神尾真由子1986 年出生于日本大阪,4 岁开始习琴,从小就展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10岁首次登台演出协奏曲。
12岁以最小年纪的记录,拿下了 Menuhin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首奖。
13 岁,赢得在美国举办的 2000 Young Concert Artists International Auditions 首奖。
15 岁,获邀至纽约卡内基厅参加青年协奏曲系列演出。
17 岁,分别在巴黎与纽约开了个人独奏会,获得一致的好评。
18 岁,是真由子丰收的一年,她分别拿下了 Monte Carlo Violin Masters 金牌奖 以及 乌克兰 International David Oistrakh Violin Competition 首奖。
21 岁,在争议不断的评审风波与乐团及指挥的刁难之下,凭借着坚强的实力,夺得 第 13 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小提琴组首奖。
尼古拉·贝娜蒂提1987年7月20日出生于苏格兰。4岁受姐姐影响开始学琴,10岁接到梅纽因音乐学校录取通知书,14岁获得英国杰出天才比赛大奖。后加入BBC苏格兰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除了演奏,她还努力推广古典音乐,关注儿童音乐教育,并聘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心大使。
分享自【小提琴作坊】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6556.html
文章评论
寂静的小路
“音乐是天使的演讲,是世界的语言”
有ー种情绪°无法言语
@长沙
温柔的悬念
愿再无灾难|尼泊尔发生了大地震,祈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