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大凉山——你的眼泪,我的痛1

手机日志

今年37日第一次进大凉山,带回来的孩子,因为不会汉话,上半年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一直放在这几个孩子身上了,经过半年的努力,孩子们的语言关,生活关都过去了,她们逐渐适应了内地的生活,说上了一口流利的带东北味的汉语,跟普通汉族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93,在大连开发区教委有关领导的帮助下,这几个孩子顺利进入当地小学一年级,开始了她们在大连新的生活,或者叫新的人生。

我的感觉,这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彝族孩子,一开始连西红柿黄瓜都不认识,连秋衣秋裤都不认识的孩子,给她们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她们的智力水平一点不比汉族的孩子差,仅仅用半年的时间,她们就通过看电视和电脑动画片,就把汉语完全掌握了。她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正常的环境。

9月份上学后,我开始运作《关助大凉山协会》,915,我找大连开发区教委领导,希望能通过他们,在学校里募集一些学生的冬衣,开发区教委的领导,又是慷慨相助,姜峰处长亲自安排好,丛大姐和小王联系,在12个学校里募集了大约20吨的衣物。感谢我们大连海关的几个领导,他们帮助我联系车辆,把这些衣物从远近不一的学校,集中运输到仓库,为我节省了很大一笔运费,装卸费。感谢大连大木伸铜有限公司,感谢保税区奥兰工业园的有关领导,他们为我免费提供仓库,特别是大连大木伸铜有限公司,他们是一家日资企业,不仅免费提供仓库,公司的员工用铲车一直帮助我们装卸整理货物,很是感谢。

记得在金州区红旗小学装卸衣物的时候,一个姓宫的老师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帮助我们往卡车上装运衣物,一个包裹大约30公斤左右,这个老师大约40多岁的样子,忙得汗流满面,可惜当时我没有带相机,这个感人的镜头一直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话我至今记忆尤深:“我们很想坐这些事情,但是就是没有人牵头。”其实,我们大凉山协会只是在中间起到一个联络的作用,在背后默默付出而却是主力的,是象宫老师这些各方面的爱心人士。

还让我感激的是,我们募集这20吨衣物近库后,我们没有能力把这些衣物运输到遥远的大凉山山区,我写了一封信向大连海关党组求助,上午9点送到秘书室,不到两个小时,大连海关张关长就批示有关部门提供全力帮助,感谢大连海关政工办主任刘颖,她巾帼不让须眉,办事干脆利落,周到细致,联系协调有关邮局,红十字会,商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高效办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谢大连红十字会的时部长,感谢大连检疫局的领导,他们无私的帮助,才能让这批物质顺利到达遥远而寒冷的大凉山,到达孩子们的手里。

122开始,在百度贴吧的“捐旧衣”和“旧衣”和“小桔灯”三个主流慈善贴吧里,发了有关大凉山情况的介绍和募集冬衣文具的帖子,得到了这三个吧主和管理员的大力协助,立刻全国各地的捐助包裹纷纷飞往大凉山,从每天的几个包裹到现在的每天上百个包裹,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更让我感觉到全国人民火热的爱心,令人感慨难忘。

大连募集的衣服从123开始分批发运到四川凉山州的布拖县县城,一共是1059个标准包裹。因为在凉山州布拖县,只有两个义工——阿牛和阿加在兼职做接收包裹的和发放捐赠衣物事情。严酷而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得这些捐赠的衣物最远只能运输到布拖县城,而要把这批从县城运输到大山里的孩子和老百姓的手里,还有很远的,更艰苦的路段要走。单纯靠阿牛和阿加两个人,他们是完全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于是我决定1214从大连动身,前往布拖县,因为我以前从大连邮寄到布拖县城的包裹大约需要12天左右才到达。

我们领导不同意我前往布拖县,因为他也耳闻哪里交通条件严酷,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大雪封山,很容易出事故。但是,我既然走上了这条帮助大凉山苦孩子穷孩子的道路,苦,累,甚至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主动给领导写下了自愿书:“我去大凉山是个人行为,跟大连海关无任何关系……”领导还是不同意,但是,我全力争取,领导才勉强默认。

14日下午5点,我在大连坐上飞成都的飞机,偌大的一个空客320,才120多位旅客,换乘机卡地时候,我让工作人员给我一个靠近走廊靠前的位置,没有想到他们很痛快地给我升到商务经济舱,我暗暗窃喜,一上飞机,看到424座的商务经济舱,就两个人,我立刻躺在三联座的座椅上,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坐上了“卧铺”。也许是老天看我太累了,犒赏我。

飞机准时在9点时候到达成都,一下飞机,我立刻奔火车站,用网购好的火车票,直奔西昌,大约第二天早上8点半,到达西昌,西昌学院的景校长早在车站接我,我们简单吃点早餐,我立刻直奔布拖县城,大约中午1点的时候,到达布拖县城,阿牛早在汽车站等我,我跟阿牛往他家正走呢,接到邮电局布拖县邮电局打来的电话,从西昌邮局给我们大凉山协会发得的专车,已经到达布拖县邮局,让我们赶快过去接收。我们本想吃点中午饭,一看这样,赶快引导邮局的专车,开往我们先直奔以前准备好的仓库。

发来的专车是一个10吨的箱车。我们的仓库在我来之前的一天,已经接收了大约100件包裹,其中包括从大连发来的30个包裹,
图片
图片(
1)中得那些红褐色的袋子,就是我们在大连募集的那20吨衣物,分成1059个包裹。
图片 

图片2正在卸货,邮局过来4个人,我们召集了大约5个人,这次从西昌运过来大约400个包裹,其中360个是来自大连的那批,这是到达布拖县的第二批。邮局的人帮助我们扯包裹单,往下扔包裹,我们往仓库里运。
图片 

图片3,这是交通局院内的一个车库,被我们当仓库用了,今天来得这一10吨专车拉得包裹,正好把这个两个车库装得慢慢的。阿牛的妈妈,哥哥,媳妇都过来帮忙,旁边那个小姑娘是院子里住户,她见我们忙不过来,也帮助我们搬运。这个小姑娘13岁,一天书都没有读,跟她奶奶一起住这个院子里。
图片 

图片4:布拖县邮局的邱局长,看到忙不过来,也亲自上车帮助我们卸货。
图片 

图片5:这就是那个运包裹的专车。邱局长说,自从我们大凉山协会在布拖县开展业务以来,整个布拖县邮局80%以上的包裹,都是我们大凉山协会的。
图片 

图片6:这就是那个帮我们搬运包裹的小姑娘,昨天帮助我们搬运玩完后,我让阿牛打开一个包裹,让她拿了两件毛衣,她高兴了,可惜当时我累得都不想打开包拿相机,没有拍下来,上面5张照片是阿牛用手机拍的,后来第二天早上我们要去距离县城最近的木尔乡去看以前烧伤的那个小孩,就娶仓库拿一袋子衣服,因为阿加的车是一个微型车,最多你能装一袋子。在仓库门口,正好遇到这个小姑娘,我带相机了,正好给她拍了张照片。后面带铁皮门的是我们的仓库,旁边那间房子是她和她奶奶住得房子。
图片 

图片7:这是她奶奶,早上布拖县的气温很低,大约2-3度的样子,她奶奶穿着拖鞋。这里的老年人一年四季赤脚,甚至在冰天雪地里也赤脚走——他们不是不怕冷,是太穷了,没有鞋子穿。
图片 

图片8,看过我写《救救孩子们》大凉山游记的朋友应该记得,这个小姑娘就是在家在木尔乡中心校门口,但是小学毕业后却没有书读得孩子。孩子依然穿着5月份我给她买的衣服和裤子。这次见到我,孩子的两眼立刻充满了期望的色彩,我问她:这次希望跟叔叔走?孩子用力点点头,我又问她:你爸爸妈妈给你定亲了?孩子说是,我无奈摇摇头,孩子一看不对,立刻改口说,没有。但是旁边的一个大孩子立刻抢白她,说她说谎。孩子的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慌乱。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彝族的女孩子被定父母从小定了娃娃亲,如果到15岁的时候还不把女孩送到男方家里,两个家族就要发生械斗,要死人的,关于这个故事,我以后还要说。我给了这个孩子几件衣服,她很高兴。
图片 

图片9,这个孩子为了要我们带来的衣服,故意把外衣脱了。我们就带了一袋子衣服,大约10几件,而围上来大约20几个孩子。

 图片

图片10:远处那个大姑娘,也是为了得到我们的衣服,把外衣脱了,只穿一件短袖衬衫。但是的气温在零上5度左右,我穿的是双层的防寒衣,加保暖内衣,。
图片 

图片11,得到衣服的,就几个孩子,大部分孩子得不到衣服。满眼全是渴望的目光。因为我们的车是微型车,最多只能装一袋子。
图片 

图片12:这个孩子就是被烫伤的那个孩子,她妈妈一得知我要看孩子的伤势,麻利地不到一分钟,就把孩子单薄的衣服扒掉了,我连制止的时间都没有!我赶快递上我在仓库里特意为孩子找的一身棉衣
图片
图片
13
图片 

图片14:孩子的棉裤,她妈妈还舍不得给她穿,怕她弄脏了。其实,我真怕我走了后,她给孩子脱下来卖掉。
图片 

图片15:给孩子们分衣服,就带了一袋子,实在分不过来。
图片 

图片16:后排得那4个大点得姑娘,都没有分到衣服,她们找到我,要衣服,我很为难,说分完了,但是在县城里仓库里有,她们毫不犹豫说,她们要跟我去县城拿。但是,因为我们做好计划是要去沙洛乡的,不能再回县城了。她们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我问阿牛,阿加,阿加说需要下午3点才能回来。那四个姑娘说她们在县城里等我们,我说,那你们能等得起?她们毫不犹豫说可以。
图片 

图片17:直到下午4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县城,而这几个姑娘从早上9点多,一直等在我们仓库门口,并且她们还是步行到县城的。
图片 

图片18:拿到她们喜欢的衣服,这几个姑娘很高兴。

大家可要知道,这是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乡,木尔乡,木尔乡最中心的村子

——xx村,后来偶然遇到村子里的书记,他一看照片,才知道,那个穿黑外套的姑娘是他的大女儿。


文章评论